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坏疽症状概述: 坏疽(gangrene)是指组织坏死后因继发腐败菌感染和其他因素影响而呈...
养生
症状名称: 坏疽
症状概述:
坏疽(gangrene)是指组织坏死后因继发腐败菌感染和其他因素影响而呈现黑色、暗绿色等特殊形态改变。坏死组织经腐败菌分解产生硫化氢,后者与血红蛋白中分解出来的铁相结合形成硫化铁,使坏死组织呈黑色。坏疽分为干性坏疽和湿性坏疽,而湿性坏疽又包含了气性坏疽。
英文名称: gangrene
是否医保: 是
遗传性: 不会遗传
主要病因: 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和其他因素
常见症状: 组织坏死而呈黑色、暗绿色等特殊形态改变
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生化、分泌物细菌培养、B超、CT、病变组织动脉血管造影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急诊科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传染性:
无传染性。
症状-典型表现:
患者常出现皮肤颜色改变,根据坏疽类型的不同可能表现为红色、棕色、黑色、暗绿色等。干性坏疽患者病变区域皮肤冰冷麻木,可能出现疼痛。湿性坏疽患者常体温上升、出汗、口唇变白、脉搏变快,感染区域皮肤疼痛,程度比创伤伤口引起的疼痛更深,可能会感觉患肢沉重,伤口中有大量浆液性或浆液血性渗出物,可有恶臭,部分患者皮下有积气,可触及捻发音。
原因-总述:
血液不仅能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来供养细胞,还能传递抗病抗体来保护身体免受感染。但当血液无法在身体内自由流动时,细胞就无法存活,容易受到感染,最终发展为坏疽并会导致组织坏死。任何影响血液流通的疾病都可能造成坏疽或增加坏疽的患病风险,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原因-症状起因:
1、干性坏疽
大多见于四肢末端,例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冻伤等疾患时。
2、湿性坏疽
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肠、子宫、肺、阑尾、胆囊等),也可见于四肢(伴有淤血水肿时)。常见的湿性坏疽有坏疽性阑尾炎、肠坏疽、肺坏疽及产后坏疽性子宫内膜炎等。
3、气性坏疽
为湿性坏疽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见于严重的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并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时。细菌分解坏死组织时产生大量气体,使坏死组织内含大量气泡,按之有“捻发”音。气性坏疽病变发展迅速,中毒症状明显,后果严重,需紧急处理。
原因-常见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疽性阑尾炎、肠坏疽、肺坏疽、产后坏疽性子宫内膜炎、脓毒症、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等。
就医-急诊指征:
1、创口突然出现胀裂样剧痛,皮肤由苍白转为紫黑色,并流出恶臭液体。
2、急性剧烈腹痛。
3、伴高热、寒战、呼吸急促。
4、伴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5、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干燥皱缩,呈黑褐色,与周围组织界线明显。
2、创口处肿胀明显,呈黑色,并有恶臭味。
3、伴皮肤发冷、麻木,创口疼痛等。
4、伴腹痛、呼吸费力、发热等。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可到普通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患者着宽松的衣物。
3、建议患者不要在快要就诊时自行滥用一些外用的涂抹药物,以免影响医生对体表坏疽进行观察。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症状严重、年老体弱、未成年的患者,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出现坏疽的?具体的位置在哪里?
2、这个症状持续了多久了?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
3、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迹象呢?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缓解?
4、近期受过什么外伤或冻伤之类的损害吗?
5、坏疽部位有没有臭味、颜色变化、渗液、水疱等?
6、您有发热、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吗?
7、您有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等疾病吗?
8、平时生活习惯怎么样,抽烟喝酒吗?抽烟喝酒多久了?每次的量有多少?
9、以前是否有看过医生?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是否复发?
10、以前受过什么外伤或做过什么手术吗?
11、发病以来,您的睡眠、饮食怎么样?大小便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发生坏疽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诊断是什么病呢?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通常会让患者做一些常规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初步判断身体状况,并了解是否有感染存在。为了进一步致病菌,可能建议做分泌物细菌培养。必要时可能需要做B超、CT、病变组织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以了解病变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检验
血常规、血生化等。
2、分泌物细菌培养
常见菌有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怀疑气性坏疽时应及时行厌氧菌培养。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
湿性坏疽界限多不明显,B超检查可第一时间明确诊断及病变波及范围。
2、CT
早期显示广泛的组织坏死和炎症,对湿性坏疽范围的明确较B超精确,当在图像中出现团状气体密度影时提示发生气性坏疽。
3、病变组织动脉血管造影检查
干性坏疽患者多伴有动脉血管狭窄,此时应行血管检查,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结合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即可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先确定是干性坏疽、气性坏疽,还是湿性坏疽。然后学排查是否存在坏疽性阑尾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
诊断-诊断依据:
临床分级:
1、0级:无开放性病变,明显供血不足。
2、Ⅰ级:浅表溃疡。可由水疱或其他损伤所致,或自发产生。
3、Ⅱ级:溃疡深达肌腱、韧带、骨关节。
4、Ⅲ级:深部溃烂感染,并有骨髓炎和脓疡窦道形成。
5、Ⅳ级:有趾及和(或)部分足坏疽。
6、Ⅴ级:全足坏疽。
诊断-鉴别诊断:
1、病因鉴别
(1)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严重狭窄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严重者甚至可发生坏疽。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多有重度吸烟历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休息痛及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该病主要侵犯肢体,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动脉及其伴行的静脉和浅静脉,受累血管呈现血管壁全层的非化脓性炎症,管腔内有血栓形成,管腔呈现进行性狭窄以至完全闭塞,引起肢体缺血而产生疼痛,严重者肢端可发生不易愈合的溃疡及其坏疽。
(3)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已局部或全部因血供障碍导致阑尾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坏死部分呈暗红色或紫黑色,易发生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本病属于重型阑尾炎,多见于儿童和老年人。
2、症状鉴别
(1)干性坏疽:干性坏疽大多见于四肢末端,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患时。此时动脉受阻而静脉回流通畅,故坏死组织水分含量少,再加上体表水分易于蒸发,致使病变部位干燥皱缩,呈黑褐色(坏死组织经腐败菌分解产生硫化氢,后者与血红蛋白中分解出来的铁相结合形成硫化铁,使坏死组织呈黑色),与周围健康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皮肤冰冷和麻木。由于坏死组织比较干燥,因此腐败菌感染一般较轻。
(2)湿性坏疽: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肠、子宫、肺、阑尾、胆囊等),也可见于四肢(伴有淤血水肿时)。此时由于坏死组织含水分较多,故腐败菌感染严重,局部明显肿胀,呈蓝绿色。腐败菌分解蛋白质,产生吲哚、粪臭素等,造成恶臭。由于病变发展较快,炎症比较弥漫,故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间无明显分界线。同时组织坏死腐败所产生的毒性产物及细菌毒素被吸收后,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可发生中毒性休克而死亡。常见的湿性坏疽有坏疽性阑尾炎、肠坏疽、肺坏疽及产后坏疽性子宫内膜炎等。
(3)气性坏疽:气性坏疽也属湿性坏疽,由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侵入较深的组织引起,发展很快而且后果严重,除发生坏死外还产生大量气体,使坏死区按之有捻发感。潜伏期6小时至6日,临床症状为胀裂样剧痛,伤口开始红肿,皮肤苍白,紧张发亮。随后创周皮肤转紫黑色,出现有暗红液体的水疱,并且可流出恶臭液体。创口内肌肉暗红肿胀,失去弹性,刀割不收缩亦不出血。后期出现包括脓毒症在内的全身症状。
治疗-预计治疗:
坏疽的治疗包括抗感染、营养支持、保护脏器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手术清除坏死组织。越早接受治疗,康复机会越大。
治疗-治疗方法:
1、抗感染
及时给予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或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应用敏感抗生素。
2、营养支持
根据急查血常规及血生化结果,及时调节电解质紊乱并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
3、保护脏器功能
根据肝肾功能、心肌酶、血气分析结果,及时选用保护肝肾、营养心肌、清肺祛痰等治疗,并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治疗。
4、改善血液循环
干性坏疽患者多伴有动脉供血不足,治疗时应使用扩张动脉血管、改善微循环药物,并于病变部位行半导体激光、红光照射等理疗,防止坏疽进一步扩大。
5、手术治疗
(1)干性坏疽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可直接截除坏死组织,视健康组织的血供状况,决定一期或二期修复创面。
(2)湿性坏疽应早期彻底切除坏死组织,清创后若残余创面较小且创基条件良好,可行缝合或植皮手术封闭创面;若残余创面较大,应充分填充负压材料,清创后使用持续密闭式负压吸引治疗,术区每日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后期常需多次手术清创,逐次手术缝合或植皮封闭创面。手术中,由于切除范围广泛,常常会遇到重要的神经和血管,一定要加以保护。
(3)气性坏疽病程发展更迅猛,应尽快切除无生机的组织,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湿敷,改变其厌氧环境,并于病变部位留置引流管或使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促进创面引流通畅。若患者能配合,可以行高压氧治疗促进患者恢复。
预后-危害性:
1、可造成脓毒血症,危及患者生命。
2、若坏死组织范围过大,为挽救患者生命可能会给患者截肢,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肢体的残缺也会使患者心理受到影响,出现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更有甚者失去生活的信心。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
预后-治愈性:
轻症者可治愈,重症难以治愈。
预后-治愈率:
若发现及时,大部分患者可通过手术治愈。
预后-根治性:
通过积极治疗,可实现根治。
预后-复发性:
出现护理不当、高血压病人未控制好血压等,有可能再次复发。
日常-护理原则:
日常生活应避免受伤,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截肢患者应积极面对生活。
1、心理护理
(1)对疼痛不能缓解且应用止痛剂间歇期的患者,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谈心、娱乐及精神放松等方式。
(2)截肢的病人可出现幻肢痛,即主观感觉已截掉的肢体仍然存在,且有剧痛,此时患者应接受已被截肢的现实,并且积极面对,消除忧虑、恐惧和幻觉。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
(3)保持心情愉快。
2、生活管理
(1)应对伤肢理疗、按摩和功能锻炼,以恢复患肢功能。
(2)可以适当运动,增加抵抗力。
(3)需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饮食-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饮食建议:
宜清淡饮食,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和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类、肝类、蜂蜜、大豆制品、饺子及新鲜水果蔬菜等。
饮食-饮食禁忌:
禁烟酒,忌煎炸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预防-预防措施:
1、干性坏疽可通过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来预防,如规律锻炼。
2、如果患有糖尿病,请配合医生控制血糖。要特别关注脚,确保穿的鞋大小合适。有干性坏疽症状时,请即刻就医治疗。
3、加强劳动保护教育,避免受伤。
4、受伤患者要及时彻底清创,避免伤口厌氧环境。
5、注意保暖,避免温度过低导致肢体血液循环不畅。
6、勿穿紧身衣物、紧身的裤袜、皮带、牛仔裤或鞋子,防止阻碍血液循环。
7、养成穿袜子的习惯,养成洗脚时对脚部进行检查的习惯保持脚的清洁,要注意用香皂将趾缝间清洗干净。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