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排尿异常症状概述: 排尿异常(voiding dysfunction)是指生理性排尿现象...
养生
症状名称: 排尿异常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voiding dysfunction
主要病因: 泌尿系统疾病
常见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尿失禁、尿流异常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前列腺液常规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MRI检查、尿动力学检查、膀胱镜检查
发病部位: 尿道、腰部、生殖部位、膀胱、肾脏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急诊科
传染性:
症状-典型表现:
1、尿频
排尿次数增加,正常成人白天平均排尿4~6次,夜间睡眠后0~2次。
2、尿急
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要排尿,常伴尿频或尿失禁。
3、尿痛
排尿时受损部位产生疼痛或烧灼感,尿痛可出现在会阴部、耻骨上区或尿道内,可表现为挛缩样疼痛或烧灼痛。严重尿痛时每次尿量甚少,伴有明显的尿频、尿急,甚至淋漓不尽。
4、排尿困难及尿潴留
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费力且有排不尽的感觉,须增加腹压才能排出尿液。尿潴留指增加腹压也不能将膀胱内尿液排出体外。
5、尿失禁
膀胱内的尿不能控制而自行流出。
6、尿流异常
主要有尿流变细、尿流分叉、尿流间断等。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尿频、尿急、尿痛
(1)尿路感染
最常见的原因为细菌、结核杆菌、霉菌、病毒、淋病双球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膀胱炎,肾盂肾炎,泌尿系统结核,或在结石、狭窄、畸形等基础上合并感染,此时称复杂性肾盂肾炎或复杂性尿路感染;在男性还见于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炎。
(2)尿道邻近器官的炎症
见于结肠炎、阴道炎、子宫炎。
(3)非感染性疾患
见于间质性膀胱炎,此病属于结缔组织病,患者膀胱内存在多发性溃疡,可引起严重的膀胱刺激症状。溃疡容易同时合并感染,临床上易误诊为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但患者发热,关节痛,血沉快以及实验室免疫学检查异常,抗生素治疗无效,与一般膀胱炎不同。确诊依赖膀胱镜检查,在溃疡处取活检送病理检查。结石、肿瘤刺激,妊娠压迫膀胱亦可引起膀胱刺激症状;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尿中有形成分增加或尿中无机盐类增加,可出现轻度膀胱刺激症状,而慢性肾小球肾炎除尿中存在大量尿蛋白外,其他有形成分较急性肾小球肾炎少,一般不出现膀胱刺激症状。
(4)膀胱容量减小
见于膀胱内有占位性病变或膀胱壁被肿瘤细胞浸润;结核侵及膀胱引起膀胱挛缩也常见,此时膀胱刺激症状较一般细菌感染更为严重且易见肉眼血尿,症状顽固持久,反复尿培养阴性,而尿中找到抗酸杆菌可确诊。结核杆菌培养,除培养基特殊外,一般需时较长1~3个月,一般临床少用。
(5)膀胱神经调节异常
见于正常人精神紧张时,亦见于癔病患者。是由于大脑皮层异常兴奋,使反射弧变频引起,此时只存在尿频而无尿痛是其特点,尿液检查完全正常。
2、排尿困难及尿潴留
(1)阻塞性排尿困难
①膀胱颈部病变:膀胱颈部被结石、肿瘤、血块、异物阻塞,或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晚期妊娠压迫;因膀胱颈部炎症、狭窄等均属此列。
②后尿道疾患:因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前列腺急性炎症、出血、积脓、纤维化压迫后尿道;后尿道本身的炎症、水肿、结石、肿瘤、异物等。
③前尿道疾患:见于前尿道狭窄、结石、肿瘤、异物,或先天畸形如尿道外翻,阴茎包皮嵌顿,阴茎异常勃起等。
(2)功能性排尿困难
见于脊髓损害,隐性脊柱裂等器质性病变;也见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糖尿病引起植物神经损害所致。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在公厕可排尿困难。会阴区手术、外伤可反射性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引起排尿困难。
3、尿失禁
(1)真性尿失禁
膀胱结石、结核、肿瘤等疾患,使逼尿肌过度收缩,尿道括约肌松弛或麻痹,使膀胱失去贮尿功能,有尿即排出,亦称自主膀胱。
(2)假性尿失禁
下尿路梗阻,慢性尿潴留患者,膀胱过度膨胀,膀胱内压升高,使尿液被迫溢出,称假性尿失禁,又称遗尿。见于先天性隐性脊柱裂;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还见于5岁以下健康儿童,小儿由于身体发育不健全,排尿神经反射弧建立不牢固,在夜间熟睡时,尿液自动排出,称尿床,随着生长发育,可自行停止,不代表病态。
(3)应力性尿失禁
由于尿道括约肌松弛,当患者咳嗽、大笑、打喷嚏等使腹压突然升高时,有少量尿液可不自主排出,见于老年人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青壮年妇女功能性尿道括约肌松弛;亦见于妊娠子宫压迫膀胱;肿瘤压迫膀胱。
(4)先天性尿失禁
见于先天性尿路畸形,尿道异位开口,脐尿管未闭,尿道上裂,膀胱阴道瘘。
原因-常见疾病:
膀胱炎、肾盂肾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间质性膀胱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子宫肌瘤、前列腺癌、膀胱结石等。
就医-急诊指征:
1、尿意急迫,但排尿困难,不能自行排尿,腹部极度膨隆、胀痛;
2、突发大小便失禁;
3、剧烈腰腹部绞痛;
4、肉眼血尿、尿道肿胀、尿道口滴血等;
5、伴高热、寒战等;
6、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排尿困难、排尿踌躇、射尿无力、尿流变细、排尿间断等;
2、伴尿液异常,尿液浑浊、血尿、尿液颜色异常等;
3、伴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道膀胱刺激症状;
4、伴尿失禁,不能控制;
5、伴腰腿痛,下肢麻木、无力等腰椎病变表现;
6、伴有下腹部或腰部肿块;
7、、伴食欲不振、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8、伴有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等不适,女性可能还伴有月经异常、阴道异常分泌物、异常出血等;
9、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须于泌尿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出现排尿异常多久了?
2、除了排尿异常,您还有其他不适吗?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有前列腺的疾病吗?
7、您有糖尿病吗?
8、您有阴道炎、子宫炎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跟我本身的疾病有关吗?
2、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我还会复发吗?
6、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8、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9、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可判断泌尿系统是否合并感染、肾功能有无损害。
2、血液检查
可通过白细胞计数等,判断有无感染。测定血液中的生化成分,评估电解质、血糖、血脂水平以及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有助于病因的诊断与鉴别。
3、前列腺液常规检查
对诊断前列腺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对诊断肾脏大小、泌尿系统肿瘤、结石以及尿路畸形帮助较大。此外,还可发现有无隐性脊柱裂、脊柱外伤。
2、超声检查
对肾积水、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疾患、肿瘤的诊断有帮助。亦可确定膀胱内尿潴留的情况。
3、MRI检查
可帮助判断泌尿系统的器官,如膀胱、肾脏、前列腺等是否存在异常。同时可判断脊柱有无病变、脊髓是否有损害。
检查-其他检查:
1、尿动力学检查
对前列腺增生、尿路狭窄、梗阻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根据测得的尿流率、逼尿肌压力、尿道压力曲线以及括约肌肌电图等多项数据,可评定尿流梗阻的水平,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
2、膀胱镜检查
可判断是否有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等,并对可疑病变取病理进行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症状表现及发病过程进行初步诊断;同时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相关检查结果给予确诊。由于排尿异常的病因比较复杂,病史有很大差异,对于尿频、尿急、尿痛的患者,医生会重点追问症状病程、婚姻情况、妊娠史、分娩史、有无排尿困难以及肉眼血尿情况、发热情况、腰痛情况,妇科、盆腔疾病史等。对于排尿困难、尿潴留以及尿失禁的患者,需要询问下腹、会阴区绞痛史,以便了解结石存在与否;追问排尿困难、尿失禁发生速度和病程,前列腺疾患起病缓慢,病程长,而后尿道出血、脓肿则速度快,病程短;了解月经和妊娠情况,以便确定妇科和产科情况引起排尿困难、尿失禁;追问糖尿病史,脊柱外伤史;追问神经精神疾病史等。
诊断-鉴别诊断:
1、膀胱炎
是临床最常见的引起膀胱刺激症状的疾患,居泌尿系统疾病的首位,其临床特点是:尿频、尿急、尿痛显著;但全身感染中毒征象较轻,是由于膀胱本身没有吸收功能缘故。膀胱三角区炎症易出现肉眼血尿。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是脓尿菌尿。一般肾功能检查正常。
2、肾盂肾炎
膀胱刺激症状较膀胱炎轻,亦可无膀胱刺激症状;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重,表现高热,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全身酸痛,肾区疼痛等。体格检查可出现肾区压痛、叩击痛,季肋点有压痛(季肋与锁骨中线交点处),上输尿管压痛(腹直肌外缘与脐水平处),中输尿管压痛(骼间线和耻骨结节的垂直线的交叉点)。实验室检查除脓尿、菌尿外尚有周围血象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急性肾盂肾炎可有一过性的肾小管功能损害,一般1~3个月恢复;慢性肾盂肾炎可致永久性肾小管功能异常,甚至肾小球功能亦受损。
3、肾结核
早期仅累及肾脏,晚期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均受累,因此称泌尿系统结核。泌尿系统结核均为继发,泌尿系统以外可找到结核病灶,特别是活动性病变更重要。临床特点是经久不愈的膀胱刺激症状,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物理检查腹部可触到肿大肾脏,尿液检查呈米汤样混有血丝,镜下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尿液呈酸性。尿液中可找到抗酸杆菌可确诊,X线检查患侧肾轮廓失去常态呈分叶状。晚期纤维化瘫痪形成,肾外形缩小,平片可发现肾钙化影,健侧肾盂常常有积水。
4、泌尿系结石
肾结石在肾区突发肾绞痛,随后可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腹平片或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结石部位。输尿管结石,临床特点是绞痛沿输尿管走行方向放射至下腹部、会阴区沿大腿内侧方向放射,绞痛后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腹平片或静脉肾盂造影或逆行造影可发现结石的部位。结石活动时不但绞痛出现,同时易划破黏膜,使泌尿系统屏障功能破坏易同时合并感染。
5、前列腺增生
老年男性由于女性激素分泌减少,使体内性激素失去平衡,使前列腺增生肥大,压迫后尿道而引起膀胱刺激症状,在增生肥大的基础上易同时合并前列腺炎,使症状更加突出。肛门指诊可发现中央沟消失,前列腺肥大,合并感染时尚可有触痛。B超和CT检查亦可发现肿大的前列腺。
6、膀胱颈部结石
在排尿困难出现前,下腹部有绞痛史,疼痛向大腿会阴方向放射,疼痛的当时或疼痛后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膀胱内有尿潴留。膀胱镜可发现结石的存在。B超、CT检查在膀胱颈部可发现结石阴影。
7、膀胱肿瘤
排尿困难逐渐加重,病程一般较长,晚期可发现远方转移肿瘤病灶。无痛性肉眼或镜下血尿是其特点。膀胱镜下取活检可确定肿瘤的性质。
8、前尿道狭窄
见于前尿道瘢痕、结石、异物等。瘢痕引起者有外伤史。前尿道本身结石少见,往往是肾盂、输尿管、膀胱结石随尿流移至尿道,依据泌尿道结石病史一般诊断不困难,必要时行尿道造影可确诊。
9、脊髓损害
引起排尿困难见于各种原因引起截瘫患者,除排尿困难尿潴留外,尚有运动和感觉障碍。
10、隐性脊柱裂
发病年龄早,夜间遗尿,幼儿尿床时间长是其特点。腰骶椎拍片可确诊。
11、尿路畸形
尿路畸形引起的尿失禁可见尿液从异常通道排出来,一般诊断不困难。特殊情况须泌尿道造影或膀胱镜检查帮助确诊。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尿频、尿急、尿痛
(1)因尿路刺激症大多数是泌尿感染所致,可选用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类等药物,疗程以炎症的具体情况而定。
(2)多饮水增加尿量,稀释尿液中炎性刺激物浓度,冲洗尿道。
(3)应用抗痉挛药物盐酸坦索罗辛、普鲁本辛等,可以缓解排尿时的疼痛。
(4)热水坐浴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盆底肌肉痉挛。
(5)局部封闭治疗,主要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所致的顽固性膀胱刺激症状。
(6)针对其他病因的治疗,如结石病人要及时取出结石;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可应用化疗药物、手术等治疗。
2、排尿困难及尿潴留
(1)引流尿液
急性尿潴留病人下腹胀痛难受,治疗首先是引流尿液,慢性尿潴留常可继发感染,肾积水在原发病未治愈前,也需引流尿液,引流尿液的办法有:
①导尿术:首选方法,注意无菌操作,防逆行性泌尿系感染,要选择合适导尿管,插管不成功可用金属导尿管。
②注射器抽尿法:适用于病人残留尿量大,症状重,当时没有条件导尿和造瘘,或导尿不成功者。
③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用于导尿失败者,注意穿刺位置及进针深度,位置太低可损伤前列腺;位置太高,可进腹腔损伤肠管;刺入太深,可能损伤膀胱三角区、直肠。
④开放性膀胱造瘘术:适用于反复尿潴留病因无法消除或其他原因要永久性膀胱造瘘者,造瘘管宜粗。
(2)病因治疗
病因明确并有条件及时解除梗阻者,应立即解除病因,恢复排尿。尿道狭窄,下尿路结石,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所致尿潴留首选内镜治疗。
(3)对症治疗
①腰麻或肛管直肠术后的尿潴留,应争取用针灸治疗,也可行下腹部或会阴部热敷,热水灌肠。
②脊髓损伤引起的急性尿潴留,应争取膀胱尚未十分胀满时掌压排尿,即以手掌自膀胱上方持续向下向后压迫,但用力不宜过猛,以免膀胱破裂,掌压可使膀胱尿被动排出,这样可避免导尿或留置导尿管而引起感染。
③神经源性尿潴留,可用暗示、针灸、电针治疗。
3、尿失禁
多数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训练肌肉和膀胱或服用药物等方法,就可以缓解尿失禁。同时,还要及早控制尿失禁的基础疾病。如果上述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可以施行手术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