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皮肤损害症状概述: 皮肤损害(skin lesion)有各种特点及形态,各种症状既可是原...
养生
症状名称: 皮肤损害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skin lesion
主要病因: 与遗传、感染、外伤、变态反应、自身免疫、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中毒、化学或物理性刺激等因素有关
常见症状: 斑疹、丘疹、结节、风团、水疱及大疱、脓疱、囊肿、鳞屑、表皮剥脱及抓痕、浸渍、糜烂、皲裂、溃疡、苔藓化、萎缩、硬化、痂皮、瘢痕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真菌直接镜检、毛囊虫检查、斑贴试验、淋病双球菌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清学检查、免疫学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病理检查、皮肤划痕试验、尼氏征检查法
发病部位: 皮肤
就诊科室: 皮肤科、急诊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皮肤损害有多种表现形式,常见有斑疹、丘疹、结节、风团、水疱及大疱、脓疱、囊肿、粉刺、脱发、鳞屑、表皮剥脱及抓痕、浸渍、糜烂、皲裂、溃疡、苔藓化、萎缩、硬化、痂皮、瘢痕等。
1、斑疹
为皮肤黏膜局限性的颜色改变,既不高起,也不凹陷。一般比较小,小于1~2cm,超过2cm者称为斑片。可分为炎性斑丘疹和非炎症斑丘疹。
(1)炎症性斑疹
表现为局部发红,表面温热,大小及形状不定,较小的如猩红热及麻疹的皮疹,较大的如丹毒。
(2)非炎症性斑疹
①血管扩张引起的红色斑点或斑片,如鲜红斑痣、蜘蛛痣。
②色素沉着引起的褐色或黑色斑,如黄褐斑。
③色素减退或缺失引起的浅色斑或白斑,如单纯糠疹、白癜风等。
④出血斑见于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疲。
⑤皮内注入染料所致的色素斑,如文身。
2、丘疹
为一可触摸到的高出皮面的局限性实质性损害。可由于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沉积、表皮或真皮细胞成分的局限性增殖或真皮局限性细胞浸润而形成。其直径一般小于1cm,直径大于1cm者称为斑块;直径小于1cm,介于斑疹和丘疹之间者称斑丘疹;丘疹顶端伴有水疱或脓疱者,分别称丘疱疹或丘脓疱疹。
3、结节
为可触及的圆形或类圆形的局限性实质性损害,一般直径>1cm,可高出皮肤表面,也可深在而仅能触及。它与丘疹的主要不同点是其病变范围比丘疹深而大。
4、风团
为高出皮面的、局限的、水肿性隆起性损害。常突然发作,发展迅速,此起彼伏,消退后不留痕迹;大小不等,小者直径仅3~4mm,如胆碱能性荨麻疹;大者直径可达10~12cm;形状可呈圆形、环形或不规则形;颜色可呈粉红色、暗红色或白色,周围有红晕;数目可仅数个,亦可很多。临床上具有风团皮损的疾病主要见于各种类型的荨麻疹。引起尊麻疹的原因复杂,要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找到病因。
5、水疱和大疱
为局限性高出皮面的含有液体的腔性损害。直径小于1cm者称为水疱,直径大于1cm者称为大疱。水疱可以发生在正常皮肤上,也可以在红斑基础上发生;疱液可以含血液、浆液或淋巴液;形状可以是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疱壁可以紧张或松弛;水疱可从丘疹发展而来,也可变成脓疱或大疱。
6、脓疱
为高出皮面的局限性腔性损害,内含脓液。脓疱可以是原发疹如脓疱疮,也可以由水疱或丘疹演变而来如足癣继发感染。因脓疱的发生机制、部位、深浅不同,脓疱的表现也有很大区别。角层下脓疱性皮病,疱壁一般较薄、松弛,容易吸收或破裂;而掌跖部位的脓疱常常是疱壁较厚、紧张,不易破裂。脓疱吸收或破裂后,一般不留有瘢痕,但如果脓疱较深,如深部脓疱疮,愈后常形成瘢痕。
7、囊肿
为一含液体或半固体物质(液体、细胞及细胞产物)的囊性损害,触之有弹性感。一般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大小不等,圆形或卵圆形,有弹性感,表面肤色、淡黄色或淡红色,无明显自觉症状或轻度疼痛,单发或多发。临床遇到囊肿性皮损,通常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好。
8、粉刺
是指发生于青年人颜面及胸背皮肤上针头、米粒或豆粒大小与毛囊口一致的丘疹。粉刺分为闭合性粉刺或白头及开放性粉刺或黑头两种,前者的典型表现是约1mm大小的肤色丘疹,无明显的毛囊开口或伴随的红斑;后者表现为圆顶状丘疹伴显著扩张的毛囊开口,开口内被脱落的角蛋白所填充。粉刺主要见于寻常痤疮,也可见于职业性痤疮,还要与皮脂腺增生、汗管瘤、发疹性晶毛囊肿、黑头粉刺样痣等鉴别。
9、脱发
(1)脂溢性脱发即雄激素源性脱发,多有家族史,脱发从双鬓角及前额发际开始向后逐渐脱落,枕颞部头发正常。
(2)斑秃时头皮出现大小不等、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状脱发区。
(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活动期可表现为前额发际处参差不齐的短发,呈特征性“狼疮发”。
(4)梅毒性脱发一般发生于头顶、枕部或颞部的虫蚀状外观。
原因不同,脱发的表现不同,可根据患者脱发的外观表现、病史及必要的辅助检查,确定脱发的性质。
10、鳞屑
大多是红斑性或丘疹性损害性皮肤病的继发改变,不同的疾病,鳞屑的大小、形状、厚薄、色泽不一。糠秕状鳞屑见于花斑糠疹、白色糠疹;淡黄色油腻性鳞屑见于脂溢性皮炎;多层银白色鳞屑见于银屑病;大片状鳞屑可见于剥脱性皮炎。
11、表皮剥脱或抓痕
临床表现为线状或点状,或浅或深,有血清或血渗出者,干燥后有黄色痂或血痂。如搔抓只达到表皮或乳头部分,愈后不留瘢痕;若抓得更深,则愈后可有瘢痕形成。
12、浸渍
受累皮肤变软、变白甚至起皱,易脱落,脱落后呈现红色糜烂面,引起疼痛。
13、糜烂
临床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潮湿面,伴随丘疹、水疱或脓疱性皮肤病出现,如脓疱疮的点状糜烂面、天疱疮的斑片状糜烂面、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大片状糜烂面等,愈后不留瘢痕。
14、皲裂
常发生于手掌、足跟、口角及肛门周围等处,可累及表皮,也可累及真皮引起疼痛,甚至出血。冬季多见。
15、溃疡
溃疡的大小、颜色、边缘、基底、分泌物及发展过程可随病因的不同而异。通常溃疡大小不一,溃疡面常有浆液、脓液或血液等,基底部常有坏死组织,边缘陡直、倾斜或高于周围正常皮肤。溃疡愈合后留有瘢痕。皮肤科常见的溃疡如鳞状细胞癌、晚期梅毒、坏死性筋膜炎、坏疽性脓皮病、淤积性皮炎等。
16、苔藓样变
常由于阵发性剧痒,致搔抓摩擦,从而引起越抓越厚,越厚越抓的恶性循环,最终形成局限性的角化增厚损害,表面纹理加深,触之如树皮样粗糙,外围可见散发的典型的扁平苔藓样丘疹。
17、萎缩
皮肤萎缩临床表现为皮肤变薄,表面干燥、发皱、有细薄鳞屑,局部毛发稀而细、色素异常、毛细血管扩张等。萎缩的深度不同,表现也不同。
(1)表皮萎缩表现为表皮变薄,比较透明,正常皮肤的纹理可存在或消失。老年皮肤萎缩可见正常的皮肤纹理;因受伤或炎症(如盘状红斑狼疮)而形成的表皮萎缩,则失去正常的皮肤纹理,呈“烫平”的外观。
(2)真皮萎缩由于乳头层或网状层真皮结缔组织减少所致,常表现为皮肤的凹陷,皮肤的颜色及纹理均正常。
(3)表皮真皮同时萎缩时,皮纹消失,表皮变薄、透明,可见到皮下血管。
18、硬化
临床表现为斑状、线状或全身皮肤的硬结或斑块,表皮紧贴于其下组织上,皮肤触之坚实发亮,皮肤表面可以萎缩,也可无明显的改变。
19、痂
痂的厚薄不一,柔软或坚硬,一般与皮肤紧密粘连。若以浆液渗出为主形成的痂呈黄色,如婴儿湿疹;若以脓液渗出为主形成的痂呈黄绿色,如脓疱疮;若渗出物稠厚并混有细菌、真菌、细胞碎屑等物质,则痂皮较厚而脆,已脱落,如黄癣痂;若渗出物多而黏稠,则可堆积成层,形成显著高起的蛎壳状痂。
20、瘢痕
(1)萎缩性瘢痕的瘢痕组织较周围正常皮肤表面略凹陷,表皮变薄。
(2)增生性瘢痕的瘢痕组织高于皮肤表面,条索状或不规则状,系因胶原过度增生所致。搬痕处表面光滑,没有正常的皮肤纹理及皮肤附属器,有时可有瘙痒或疼痛感。
21、瘢痕疙瘩
临床多见于胸部、肩胛部或易受外伤处,损害往往呈蟹足状不规则地向外周扩展超出原先瘢痕范围,红色、隆起、坚实并有一定弹性,表面光滑,可见扩张的毛细血管,自觉局部瘙痒、刺痛或知觉减退。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原发性损害
(1)斑疹
斑疹的原因复杂,可以分为炎症性斑疹和非炎症性斑疹。
①炎症性斑疹:因感染、化学或物理性刺激使真皮内血管暂时性扩张而致皮肤呈红色,用指压迫时,红色可变淡或完全消失,手指放开后又可恢复原状。
②非炎症性斑疹:不是由于皮肤发炎,而是由于色素改变、皮肤血管发育异常、皮内出血或皮内注入染料等原因引起。
(2)丘疹
①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沉积所致如皮肤淀粉样变、爆炸所致粉尘沉积。
②表皮或真皮细胞成分的局限性增殖,如银屑病、寻常疣、瘢痕增生等。
③真皮局限性细胞浸润所致,如扁平苔藓、光泽苔藓、黄瘤病等。
(3)结节
①表皮和真皮的细胞成分局限性增生造成。
②真皮或皮下组织局限性炎症细胞浸润、代谢产物沉积、寄生虫感染等造成。
(4)风团
各种原因引起的真皮内毛细血管扩张和小静脉的通透性增加所致的皮肤组织水肿性改变。
(5)水疱和大疱
引起水疱和大疱性皮肤病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
②真菌感染如手足癣。
③变态反应如接触性皮炎、急性湿疹。
④物理性因素如日晒伤、汗疱疹、痱子。
⑤自身免疫性如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
⑥其他如淋巴管瘤、痘疮样水疱病。
(6)脓疱
①感染性脓疱如脓疱疮、梅毒性脓疱疹。
②非感染性脓疱如掌跖脓疱病、角层下脓疱病、泛发性脓疱性药疹。
(7)囊肿
囊肿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类。
①感染性囊肿可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囊肿性痤疮,寄生虫感染引起如皮肤猪囊虫病等。
②非感染性囊肿可见于汗腺导管阻塞引起的小汗腺汗囊瘤,先天发育异常引起的皮样囊肿、阴茎中线囊肿等。
(8)粉刺
粉刺是由于毛囊内的皮脂与毛囊壁脱落的角化细胞排泄不畅,从而被黏着阻滞在毛囊内所致,黑色素沉积和脂质氧化可能是其呈现黑色的原因。粉刺是痤疮形成的最早皮损。
(9)脱发
是指毛发脱落的现象,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①生理性脱发:毛发生长具有周期性,即生长期、退行期、休止期。正常人每天脱发70~100根,都是处于退行期及休止期的毛发,毛发的生长与脱落处于动态平衡,维持正常的数量,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病理性脱发:指毛发异常或过度脱落情况。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脂溢性脱发及斑秃,另外引起脱发的原因有药物如抗凝剂、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感染如梅毒、慢性疾病如红斑狼疮以及毛发扁平苔藓等。
2、继发性损害
(1)鳞屑
是即将脱落或已脱落的表皮角质层细胞。正常表皮细胞每3~4周完全更换一次,最后形成不易察觉的鳞屑脱落。在病理情况下,由于角化过度、角化不全及水疱的干涸等,可出现明显的鳞屑。
(2)表皮剥脱或抓痕
是由于搔抓或摩擦引起的表皮或深达真皮浅层的组织缺损。常见于各型瘙痒症及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等,由无法控制的搔抓所致。
(3)浸渍
是指皮肤长时间置于水中或处于潮湿状态所引起的皮肤变软、变白。常见于穿胶鞋、长筒靴的趾间、经常洗刷的指缝或久用热湿敷的皮损部位,皮肤吸收过多水分而变得苍白、柔软和肿胀。
(4)糜烂
即局限性表皮或黏膜缺损形成的红色湿润创面,其基底为表皮下层或真皮的乳头层。常见于水疱、脓疱或浸渍后表皮的脱落,或丘疹、小结节表皮的破损所致。
(5)皲裂
为发生于干燥厚硬皮肤上的线状裂隙。主要由皮肤干燥或慢性炎症,致皮肤弹性减低或消失,加上外力而形成。
(6)溃疡
为皮肤缺损或破坏达到真皮或真皮以下者,称为溃疡。其溃疡的形成主要由结节或肿瘤的破溃、外伤、感染、循环障碍等因素引起。
(7)苔藓样变
为角质形成细胞及角质层增生和真皮炎症细胞浸润而形成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表现为皮肤浸润肥厚,纹理加深,像皮革或树皮状。由反复搔抓摩擦所致,常发生于神经性皮炎、湿疹或其他伴有瘙痒的疾病中。
(8)萎缩
是由于表皮、真皮或皮下组织细胞数量减少或缩小引起的改变。造成皮肤萎缩的原因很多,皆系不同原因造成的皮肤营养障碍所致,如机械性的长期压迫、牵引或物理性如放射性损伤或化学性刺激等所致;也可由于衰老、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慢性感染、中毒、先天性异常或神经营养障碍等引起。
(9)硬化
为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皮下组织发硬。可由真皮或皮下组织水肿、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增生所致。多为皮肤硬化为硬皮病(硬斑病、线状硬皮病及全身性硬皮病)的表现,也常见于慢性淤积性皮炎、慢性淋巴水肿及瘢痕疙瘩中。
(10)痂
系创面上浆液、脓液、血液、药物、细胞、鳞屑和细菌等混合干涸形成的附着物。痂的形成是由于皮损表面有水疱、脓疱或渗出,在治疗或恢复过程中易形成由浆液、脓液、血液、药物、细胞、鳞屑和细菌组成的厚薄不一的结痂。
(11)瘢痕
为真皮或深部组织缺损或破坏后,由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形成的继发改变。其原因有手术、外伤、烫伤、烧伤、感染等多种因素,使真皮或深部组织缺损或破坏,然后由新生的结缔组织代替被破坏的组织。
(12)瘢痕疙瘩
指皮肤在创伤后,新生的结缔组织过度增长和透明变性而形成的超出原有损害范围的瘢痕组织,称为瘢痕疙瘩。患者具有癜痕体质,当皮肤受伤后产生超过一般人的过度组织反应。瘢痕体质常具有遗传性,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多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原因-常见疾病:
就医-急诊指征:
1、接触特殊药物、食物等后,突发全身性皮疹,伴喉咙发痒、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等;
2、严重的皮肤损害,伴高热、寒战、恶心、呕吐等;
3、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红斑、丘疹、疱疹、溃疡、鳞屑、色素沉着或缺失等皮肤损害,一种或多种;
2、大面积、多部位或全身性的皮肤损害;
3、反复或持续的皮肤损害;
4、皮损经久不愈,有恶化趋势;
5、伴疼痛、瘙痒、烧灼等不适感;
6、伴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表现;
7、皮损在特殊部位,如影响面部外观,影响关节运动;
8、皮损表面出现红肿、糜烂、溃疡缺损、流脓等疑似感染表现;
9、周围多人出现相似皮损,疑似传染性皮肤病;
10、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取皮损部位的组织进行检查,就诊前不要在皮损处涂抹药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出现皮损多久了?
2、您觉得瘙痒么?
3、您都有哪些部位出现了皮损?
4、您皮损的出现是持续性、间断性,还是偶发的?
5、自从您发现皮损以来,您的皮损是否加重或减轻了?有什么原因么?
6、除了皮损您还有其他不适么?
7、您觉得有什么原因诱发您出现皮损么?对什么过敏么?
8、您以前有过类似的症状么?
9、您之前是否治疗过?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10、您身边的人有跟您有同样症状的么?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皮疹?
2、我的皮疹严重么?能治好么?
3、我需要怎么治疗?需要住院么?多久能好?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我的皮疹会传染么?
6、这次治好后,我的皮疹还会复发么?
7、我日常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么?
8、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真菌直接镜检
从病变处采取标本(病发、鳞屑等),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10%氢氧化钾溶液,上放盖玻片,用酒精灯微加热,然后轻压盖玻片,吸去溢液,使标本成一云雾状薄层。低倍镜观察可发现菌丝及孢子,再用高倍镜证实。阳性考虑真菌感染,阴性不能完全排除,有时可做培养证实。
2、毛囊虫检查
在皮损区用手或特制粉刺挤压器挤压扩大的毛囊口,将挤出物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生理盐水,覆上盖玻片并压平,置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见毛囊虫,阳性与酒渣鼻样皮疹或脂溢性皮炎有一定关系。
3、斑贴试验
将被试物质如浸液,溶液、软膏或原物等置于铝制小室内,敷予上臂或背部,72小时后取下观察结果,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痒为阳性,否则为阴性。用于接触性皮炎、药疹、湿疹等的病原学诊断。
4、淋病双球菌检查
取尿道口或宫颈分泌物涂片,干燥后革兰氏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寻找多核白细胞内革兰氏阴性双球菌,阳性初步诊断淋病。
5、其他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清学检查、免疫学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有助于医生更详细了解机体整体情况。
检查-病理检查:
必要时还需进行皮肤活组织检查。选择典型的皮损,常规消毒,局部麻醉,沿皮纹方向切取梭形组织(约10×6mm)或用环钻切取,应深达皮下组织,放固定液中,送病理科。通过检查可明确病变性质,对皮肤损害病因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
检查-其他检查:
1、皮肤划痕试验
用火柴头以适当压力划过前臂内侧或背部皮肤,如划线后3~15秒钟出现红线,15~45秒后出现红晕,1~3分钟后出现风团样条痕,则为阳性,见于某些慢性荨麻疹及皮肤划痕症等。
2、尼氏征检查法
用手指挤水疱、疱液能向前移动,或稍用力揉搓外观正常的皮肤时,表皮即剥离而形成新水疱或轻扯疱壁、很容易把周围皮肤撕脱,阳性表示有棘细胞松解。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1、原发损害
包括下列几种:
(1)斑疹是局限的皮肤颜色改变,损害与周围皮肤平齐,触诊时既不高起也不凹下。斑疹分为红斑、色素增加或减退斑及出血斑等,直径较大(大于3~4cm)者称斑片(patch)。
(2)丘疹是局限性、实性、隆起损害,直径一般小于0、5cm,可由于代谢产物的沉积、表皮或真皮细胞成分的局限性增殖、或真皮局限性细胞浸润而形成。丘疹融合形成斑块(plaque)。
(3)结节为一可触及的、圆或椭圆形的局限性实质性损害。大小、形状、颜色不一。它与丘疹之主要不同点是其病变范围比丘疹深而大。结节位于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中,有时仅稍高出皮肤表面。有的结节可发生坏死形成溃疡而遗留瘢痕。
(4)风团为一局限的、水肿性圆顶隆起的皮肤损害。发生快,消退快,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5)水疱与大疱(bulla)为局限性空腔含液体的高起损害,水疱直径一般小于1厘米,超过1厘米者称为大疱。
(6)脓疱为一局限性的皮肤隆起,内含脓液。
(7)肿瘤为发生于皮内或皮下组织的肿块。
(8)囊肿为一含液体或半固体物质(液体、细胞及细胞产物)的囊形损害,球形或卵圆形,触之有弹性感。
2、继发性损害
可由原发性损害转变而来,或由于治疗及机械性损伤(如搔抓)所引起。
(1)鳞屑是脱落的表皮细胞。
(2)浸渍皮肤长时间泡水或处于潮湿状态,皮肤变软变白,甚至起皱,称为浸渍。
(3)糜烂由于水疱、脓疱或浸渍后表皮的脱落,露出真皮浅层的红色湿润面,称糜烂,愈后不留瘢痕。
(4)溃疡皮肤及黏膜表面缺损,超过真皮或更深,形成溃疡。愈后留有瘢痕。
(5)皲裂皮肤出现线状裂隙,称为皲裂。
(6)表皮抓破由搔抓或外伤将表皮抓破或擦伤,形成线状或断续的线状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缺损,即是抓破,其表面可结有血痂。
(7)痂是由皮肤损害如水疱、脓疱、糜烂、裂隙、抓破、溃疡等处渗出的浆液、脓液、血液及坏死组织或药物等混合后干涸而结成的附着物。
(8)瘢痕为真皮或深部组织缺损或破坏后经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成。表面光滑,皮肤附属器官消失,局部弹性降低。
(9)萎缩是皮肤组织的一种退行性变化所引起的皮肤变薄。可发生于表皮、真皮或皮下组织。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糜烂、溃疡渗液多时,可选用黄柏溶液、硼酸溶液湿敷。
2、糜烂、溃疡渗液较少时,以及风团、抓痕、水疱、脓疱等,可选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等外搽。
3、皲裂、鱗屑、苔藓样变、痂、结节等改变,可选用尿素霜、硫磺膏、金黄膏、玉露膏等外涂。
4、中医疗法,如针刺疗法等。
5、物理疗法,如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休息与活动
伴有重要脏器受损时都应注意卧床休息,适当活动。患者应避免在阳光下活动。避免局部皮肤受压时间过长,有躯体移动障碍的患者应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发生。
2、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水分,以满足组织修复的需要。指导患者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忌食补骨脂素类食物,如芹菜、无花果、烟熏食物及蘑菇等。
3、病情观察
应观察皮损的部位、形态、面积大小、有无口腔、鼻、指尖和肢体的溃疡,肢体末梢的颜色和温度,有无发冷及感觉异常,皮肤有无苍白和发绀等。雷诺现象的诱因、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范围等。
4、皮肤护理
(1)一般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并擦干,忌用碱性肥皂、刺激性化妆品染发、烫发剂等,以免诱发而加重皮损;穿棉质衣裤,鞋袜要宽松,床铺应平整无渣屑;患者外出时采取遮阳措施,避免阳光直射裸露皮肤,忌日光浴。
(2)避免诱因
①寒冷天气注意保暖,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和工作,避免皮肤在寒冷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
②洗涤时宜用温水。
③避免吸烟、饮咖啡。
④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和劳累。
⑤避免服用容易诱发风湿症状的药物,如普鲁卡因胺、异烟肼、氯丙嗪、甲基多巴等。
(3)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血管扩张剂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硝苯地平、山莨菪碱或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肢端血管痉挛引起皮肤苍白、疼痛时,可局部涂抹硝酸甘油软膏,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4)心理护理
及时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学会修饰自己,做好思想工作,解除患者恐惧心理和思想压玉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