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脾胃湿热证症状概述: 脾胃湿热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湿热内蕴,脾胃失运,以脘腹痞胀,呕恶纳...
养生
症状名称: 脾胃湿热证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syndrome of dampness-heat of spleen and stomach
其他名称: 湿热中阻证、中焦湿热证
常见症状: 湿热内蕴,脾胃失运,以脘腹痞胀,呕恶纳呆,肢体困重,便溏不爽,或面目发黄,或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渴不多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发病部位: 脾、胃
原因-常见疾病:
1、湿阻
此由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职,湿从内生,外湿侵犯,内湿与外湿互结化热而成湿阻,症见口苦粘腻,脉满数,治疗应清热化湿,方用连朴饮(《霍乱论》)或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2、黄疸
多因酒食过度,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搏,热气郁蒸,所以发黄为疸。症见目黄身黄,头重身困,恶心呕吐,胸脘痞满.苔腻,脉濡数,治疗宜清热化湿,化浊,方选茵陈蒿汤(《伤寒论》)及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之类。
3、水肿
因水湿内侵,湿蕴于中,脾为湿困,湿邪化热,湿热交蒸,膀胱输化无权导致水肿,症见遍身浮肿,胸腹痞闷,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苔黄,脉沉数,治当分利湿热,方宜八正散加减(《和剂局方》)。
4、鼓胀
因湿热互结于脾胃,浊水停聚而引起,兼见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有面目皮肤发黄,苔黄膩或灰黑,脉弦数,治疗上应清热利湿,攻下逐水,方选中满分消丸(《兰室秘藏》)加减。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