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色素沉着增多症状概述: 色素沉着增多通常由于黑色素生产过多导致,表现为沉着部位颜色异常,...
养生
症状名称: 色素沉着增多
症状概述:
其他名称: 色素沉着症
主要病因: 主要与黑色素增加、黑色素细胞数目增加、内源性非黑色素沉着、外源性色素沉着有关
常见症状: 色素在皮肤、头发、黏膜、指甲、脑组织、心肌和眼部分布不均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清学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皮肤分泌物检查、激素检查、病理检查
发病部位: 皮肤
就诊科室: 皮肤科、医疗美容科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以黑色素增加为主的色素沉着
(1)遗传因素
雀斑、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种族性黑皮病、着色干皮病等。
(2)内分泌因素
妊娠、黄褐斑、阿狄森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黑棘皮病等。
(3)物理、机械、化学性刺激
晒斑、温热、机械性刺激引起的色素沉着斑、焦油黑变病、瑞尔黑变病、砷剂黑变病、药物性色素沉着等。
(4)炎症的色素沉着
扁平苔藓、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淀粉样变、固定性药疹、红斑狼疮、疱疹样皮炎、天疱疮、角层下脓皮病、色素性荨麻疹、化妆皮炎。
(5)全身性疾病
①慢性感染: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结核等。
②肿瘤性疾病:淋巴瘤、恶病质、异位ACTH综合征、黑素瘤等。
③神经系统疾病:间脑及黑质受累的疾病、肝豆状核变性、室管膜瘤、精神分裂症等。
④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硬皮病、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⑤其他:慢性肝、肾疾病、贫血、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维生素C缺乏等,也可表现色素沉着。
2、以黑色素细胞数目增加为主的色素沉着
(1)遗传因素
黑皮病、咖啡斑、肢端色素沉着、黑子、口周黑子病等。
(2)痣类
色痣、良性幼年黑素瘤、先天性色痣、神经皮肤黑变病、蓝痣、兽皮痣等。
(3)先天性或原因不明
Albright综合征、蒙古斑、太田痣、伊藤痣、恶性雀斑样痣、黑色素瘤。
3、内源性非黑素色素沉着
(1)血源性色素沉着
紫癜、红细胞自身敏感、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肤病、红绀病、肢端青紫症、网状青斑。
(2)黄色素沉着
胡萝卜素血症、褐黄病、黄疸。
4、外源性色素沉着
(1)金属色素沉着
金、银、铅、汞化合物引起的色素沉着斑。
(2)异物色素沉着
文身、爆炸粉粒沉着症。
原因-常见疾病:
雀斑、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黄褐斑、阿狄森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黑棘皮病、色素沉着斑、焦油黑变病、瑞尔黑变病、砷剂黑变病、扁平苔藓、慢性湿疹、皮肤淀粉样变、固定性药疹、天疱疮、色素性荨麻疹、黑热病、黑素瘤、系统性硬皮病、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咖啡斑、肢端色素沉着、口周黑子病、色痣、良性幼年黑素瘤、先天性色痣、神经皮肤黑变病、蓝痣、兽皮痣、蒙古斑、太田痣、伊藤痣、恶性雀斑样痣、黑色素瘤、紫癜、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肤病、红绀病、肢端青紫症、网状青斑、胡萝卜素血症、褐黄病、黄疸等。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黏膜、指甲等处出现的色素沉着明显增多;
2、严重影响外观,如大面积面部色素斑,患者有求美意向;
3、伴有疼痛、瘙痒、脱屑等;
4、伴有腹痛、腹泻等其他系统表现;
5、色素沉着突然增多,且在短期内变大变黑,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观察患者皮肤的状况,建议患者不要涂抹遮盖的物质,以免影响观察。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症状严重、年老体弱、未成年的患者,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身体哪一块出现了色素沉着呢?什么时候发现的?
2、症状持续了多久了?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
3、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迹象呢?什么情况下会有加重或缓解?
4、最近用了什么化妆品?服用了什么药物?近期接触光照强烈吗?
5、有没有接受其他外界的刺激?
6、色素沉着的部位有没有瘙痒、疼痛、脱屑的现象?
7、以前有过其他的病史吗?
8、以前是否有看过医生?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是否复发?
9、色素沉着的部位有没有受过外伤或做过什么手术?
10、您的家人亲属有没有类似的症状?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色素沉着增多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诊断是什么病呢?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需要我怎么配合?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检查-病理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的家族史、遗传史等病史,具体发病表现,如发病时间、年龄、部位、范围、色素沉着增多的发展情况,有无局部症状或全身症状等,结合实验室等检查结果,通常不难诊断。一般需要对雀斑、黄褐斑、黑变病、黑痣等多种色素沉着增多病变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雀斑
自幼年开始,面部出现黄褐或黄棕色斑点,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为3~5mm,数目多少不一,对称分布,以鼻梁、颧部、颊部多见,亦可见于颈部、手部、前臂伸侧及肩部。受日晒后颜色加深,一般无自觉症状。
2、黄褐斑
好发于女性,中轻年。皮损为黄褐色或棕褐色斑片,对称分布于面颊部,呈蝴蝶形。夏季紫外线照射后颜色加深,冬季减轻,无自觉症状。
3、黑变病
皮损初期为红斑,日晒后有瘙痒,日久变为网状排列的色素沉着斑,灰紫或紫褐色,境界不清。典型皮损发展分为炎症期、色素沉着期、萎缩期。主要累及面部,开始于颧颞部,逐渐波及前额、颊、耳周及颈侧。病程慢性,自觉症状不明显。
4、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出生即有或始于幼儿,终身不退。皮损为褐色或黑色斑,小于1mm,群集而不融合。好发于唇部(尤为下唇)、口腔颊黏膜及口周,有时累及颊部、鼻部、手足背、指趾末端及掌跖。息肉常于10~30岁出现,可波及整个胃肠道,引起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呕血、便血,常发生肠套叠。
5、进行性肢端黑变病
起病于新生儿、婴儿或儿童。皮损初为对称性,局限于所有手指、足趾甲部周围的暗褐色色素沉着斑,以后色素进行性加深呈黑褐色,并渐扩展到手、足背、腕、踝部,还可累及会阴、臀股、颈、腹等处。指趾甲均正常,精神发育有些迟钝,可伴癫痫样发作。
6、着色干皮病
多起病于6个月至3岁,先于面、双手出现雀斑,后可累及颈、小腿、唇、球结膜及躯干,颜色淡褐至深棕色,直径由针尖到几厘米或更大。干燥日趋严重,曝光部位发生急性晒斑,在色素沉着斑点之间杂以白色萎缩点、毛细血管扩张、小血管瘤。再后发生光化性角化病,发生恶变。患者瘦小,发育不良,智力迟钝。
7、老年雀斑样黑痣
多见于中年或老年曝光部位,尤其手背,皮损为灰色、暗棕色、斑疹或斑片,常不超过1cm,表面光滑,不规则形,边界清楚。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床上分为恶性黑棘皮病、遗传性黑棘皮病、内分泌性黑棘皮病及特发性黑棘皮病,其基本损害相同,损害多发生于皮肤柔软的部位,如腋窝、乳房、腹股沟、外生殖器及肛周,也可见于颈、肘、膝窝。表现为皮肤肥厚、粗糙,见灰棕色或黑色细小的乳头瘤样丘疹如天鹅绒状,柔软,可有掌跖角化过度,腔口部黏膜(颊、舌背、阴道黏膜)肥厚不平呈乳头瘤样增生。
8、其他非黑色素色素沉着
色素性玫瑰糠疹患者常有长期接触化学品史,如酸、碱、苯、乙醚、乙醇等。不明原因的发病,出现全身皮损。皮损形态与玫瑰糠疹一致,常先有母斑,后有子斑。皮损对称分布于四肢、躯干,为指甲至钱币大小的圆形、椭圆形的青灰色或淡褐色斑片。斑表面有细小的、少量的灰白色鳞屑。斑疹的长轴与皮纹方向一致。无自觉症状。病程1~6周,有自限性。皮损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斑,后逐渐消退。一般不再复发。但少数病人病程可达6个月以上或复发第二次。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如果是黄褐斑、雀斑或因遗传导致的色素沉着,除皮肤颜色改变外无其他异常,可通过化妆或外用脱色剂、激光、冷冻等方法进行治疗。
2、存在感染时,可采用相应的抗感染方法进行治疗。
3、存在皮肤恶变时,需采用手术方法切除病变组织。
日常-护理原则:
1、心理护理
该类疾病病程较长,治疗时间长,常影响患者的自我感觉和社会交往能力,易于产生不良情绪。关心和同情患者,注意患者的心理反应,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谈话与交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正确认识本病,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和护理。
2、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
(2)避免或减少日晒,尤其夏季更应注意。
3、适宜的环境
病室温度、湿度应适宜,通风良好。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4、用药护理和病情观察
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应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医师。同时需嘱咐患者不要随意减少药物用量或停药。
5、健康教育
(1)加强营养,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2)忌食光敏性药物及食物,如补骨脂素、甲氧沙林等。
(3)注意衣服被裤的清洁卫生。
预防-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刺激性物品或气体。
2、预防原发病因。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