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食欲异常症状概述: 食欲异常(Appetite Disorder)是指食欲较正常发生改变...
养生
症状名称: 食欲异常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Appetite Disorder
主要病因: 消化系统疾病、胃肠外疾病、神经精神因素
常见症状: 食欲缺乏、食欲亢进、食欲反常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粪便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查、血糖检测、腹部CT、胃镜检查
发病部位: 颅脑、胃、头部、腹部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肝胆外科、肛肠外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1、食欲降低、进食量减少。
2、摄食量明显增加,多是成倍增长,伴有或不伴有体重增加。
3、喜欢吃非食用性物质(石灰、粉笔、煤炭、泥土、头发等)。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食欲缺乏
(1)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肝炎,食欲缺乏可发生在黄疸出现之前的肝炎,食欲缺乏可能为很突出的症状。急、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引起严重的食欲缺乏、肠道疾病如肠结核、肠伤寒、慢性痢疾及结肠癌均可致食欲缺乏。
(2)胃肠外疾病:任何部位的慢性疼痛都可致食欲缺乏。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低血钠、低血氯以及酸中毒,右心功能衰竭所致的消化系统淤血都可致食欲缺乏。食欲缺乏可以是尿毒症、呼吸衰竭和各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垂体功能低下等)的主要症状。另外,有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利尿剂、洋地黄、阿司匹林、四环素、氯霉素以及麻醉镇痛药等均可引起食欲缺乏。
(3)神经精神因素:忧郁时常伴食欲缺乏,情绪烦乱、厌烦或不愉快的情景、视觉、嗅觉、味觉等都可影响食欲,精神病患者可拒食。
2、食欲亢进
多见于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胰岛素瘤、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巨人症与肢端肥大症、下丘脑综合征等。
3、食欲反常
多为神经精神因素所致。
4、神经性厌食症
是一种慢性进食障碍类疾患,其主要特点是特殊的精神心理变态、躯体印象障碍、自我造成的进食过少、严重的营养不良和体重丢失以及闭经。
5、发作性贪食
见于某些神经官能症的患者,特别见于某些歇斯底里性格的年轻女性。患者反复出现不可抑制的暴食行为,短时间内迅速吃光大量食物,作为欲求不满的代偿行为。
原因-常见疾病: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肠结核、肠伤寒、慢性痢疾、结肠癌、右心功能衰竭、尿毒症、呼吸衰竭、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垂体功能低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胰岛素瘤、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巨人症、肢端肥大症、下丘脑综合征等。
就医-门诊指征:
1、食欲减退
(1)伴反复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呕血、黑便、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2)伴发热、虚弱、乏力等全身表现;
(3)伴面色苍白、眼睑和颊部水肿、表情淡漠等;
(4)伴持续情绪低落、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长期食欲减退,伴以上情况应及时就医。
2、食欲亢进
(1)摄食量成倍增长,伴有或不伴有体重增加;
(2)伴精神亢奋、不易入睡、焦虑;
(3)伴多饮、多食、多尿或血糖升高;
(4)暴食后又自责反悔,反复催吐;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持续或反复摄食量明显增加,或伴以上情况应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1、怀疑消化系统疾病,可就诊于消化内科。
2、怀疑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甲减等,可就诊于内分泌科。
3、怀疑精神因素引起的食欲异常,如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发作性贪食等,可就诊于精神心理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暴露您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穿紧身或连体衣物,以免造成不便。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或禁食6小时以上,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影响医生判断。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食欲异常出现多久了?是食欲亢进还是减退?
2、您的症状是偶尔出现的还是持续存在?
3、您是否存在症状加重或减轻的相关因素?
4、除此症状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胃痛、消化不良等?
5、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6、您既往有过胃肠道疾病吗?
7、您既往手术过吗?若手术过,是什么原因?
8、您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9、您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
10、您的家人有类似疾病吗?
11、您的职业是什么?工作环境怎么样?
12、您的饮食习惯是怎样的?
13、发病以来精神如何?睡眠如何?
14、您近期体重变化大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食欲异常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需要住院治疗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7、治好后复发的可能性大吗?
8、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9、我应该在饮食、运动和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情,然后进行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粪便检查,之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进行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查、血糖检测、腹部CT、胃镜检查,必要时可进行病理穿刺活检。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腹部CT:可通过腹部CT检查腹腔脏器有无器质性病变。
检查-病理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胃镜检查:通过胃镜能清晰地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甚至降部的黏膜状态,有利于鉴别胃、十二指肠疾病。
诊断-诊断原则:
通常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并结合相关的检查一般不难诊断。医生在诊断的同时常需要排查患者是否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神经性厌食症、发作性贪食等疾病。
诊断-诊断依据:
1、食欲缺乏
详细询问病史。
(1)食欲缺乏发生的缓急、持续时间以及进展情况,有无其他伴随表现如发热、恶心、呕吐、咽下困难等。
(2)有无腹泻、便秘、腹痛,有无服用药物史以及饮酒史。
(3)有无结核、胃炎、肝炎、肾脏病、糖尿病史。
(4)有无精神创伤史及明确的诱因,体重有无改变。
2、食欲亢进
详细询问病史。
(1)有无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
(2)有无神经精神方面的改变,多食的出现是缓慢发生的还是有较确切的发生日期。
(3)体重有无改变,有无睡眠方面的改变,排便次数有无增多。
诊断-鉴别诊断:
1、食欲缺乏
(1)畏食
应与畏食相鉴别,后者是因为各种原因不敢进食,如口、咽部疾病引起咀嚼和吞咽时疼痛,食管疾病引起咽下困难或咽下痛。胰腺炎、胆囊炎及肠缺血综合征均表现为食后腹痛而惧怕进食。
(2)短时间内发生的食欲缺乏
常由于精神紧张、心情不畅、发热、服用某些药物等引起,诱因去除后,食欲缺乏即可消失。如药物引起的食欲缺乏,多在停药后2~3d消失,若停药后症状不缓解,则应考虑其他可能。长时间食欲缺乏,进行性加重而诱因不明者,应积极寻找诱因。
(3)顽固性食欲缺乏
特别是伴有体重下降者,除神经性厌食外,多由器质性疾病引起,如活动性结核、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萎缩性胃炎、尿毒症、肾上腺功能不全如Addison病、垂体功能不全如Sheehan病、恶性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等。
(4)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一旦发生食欲缺乏应考虑有严重并发症发生,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危象。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也有以食欲缺乏为主要临床表现者。
(5)国内神经性厌食
较少见,多发生在18~25岁女性,她们对肥胖有一种极度的恐惧心理,追求苗条是动机,神经性厌食者为达到此目的,首先是限制热量摄入,后出现食欲丧失,体重明显下降,患者常处于饥饿状态,因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如乏力,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失去信心等。重症病例有心动过缓,体温过低及低血压,全身无脂肪呈皮包骨样,皮肤干燥而脱屑。因低血钾可出现心律紊乱,可出现低血糖及因低血糖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6)食欲缺乏的伴随症状
有助于病因诊断,食欲缺乏伴有腹泻首先考虑胃肠道疾病。另外,由于腹泻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低血氯也可引起明显的食欲缺乏。食欲缺乏伴发热,应考虑感染或恶性肿瘤。食欲缺乏伴明显乏力,可见于内分泌系统疾病、肝炎、尿毒症、贫血、活动性肺结核、恶性肿瘤等。
2、食欲亢进
食欲亢进在症状学中不算常见症状,它的出现多提示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而且除糖尿病外,多表示内分泌功能亢进性疾病。对食欲亢进的鉴别诊断,应着眼于引起食欲亢进的各种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特点上。
(1)糖尿病食欲亢进的特点
①食量大,每餐可达1~2市斤,菜肴也比常人多一倍以上,一日进餐可达5次以上,患者有饥饿的恐惧感。
②多见于40岁以上的肥胖者。
③食量常不知不觉的逐渐增加,在青少年型多食可较快出现,易被感知是病态。
④烦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乏力(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特征性表现。
(2)甲状腺功能亢进性食欲亢进的特点
①多见于青年女性,以20~40岁为最多。
②食欲亢进发生缓慢,不易早期识别。
③食欲亢进本身无明显特点,食量一般较糖尿病患者少。
④食欲亢进而体重明显减轻,即“能吃而消瘦”,此常有助于诊断。
⑤食欲亢进伴代谢亢进及脏器功能亢进如高代谢率症群、神经精神兴奋症状、心率加快、心音亢进、血压增高、腹泻等。
⑥食欲亢进多伴突眼等眼征、甲状腺肿大及血管杂音。
(3)皮质醇增多症性食欲亢进的特点
①多见于成年女性。
②食欲亢进常发生于疾病的早期。
③疾病本身的特征性表现为向心性肥胖、皮肤菲薄、多血脂、多毛、皮肤紫纹、痤疮、皮下淤斑、皮肤感染、毛囊角化。多伴中度高血压、“类固醇性糖尿病”等。
3、发作性贪食
见于某些神经官能症的患者,作为欲求不满的行为,有时表现出过分摄食,特别见于某些歇斯底里性格的年轻女性。患者反复出现不可抑制的暴食冲动,短时间内迅速吃光大量食物,患者发作时并无饥饿感,食后又自我造成呕吐,尽量吐掉所进食物。
治疗-预计治疗:
食欲异常的治疗首先需要判断是食欲亢进还是减退,然后明确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此外,还需要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取对症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食欲减退的治疗
(1)治疗原发病
器质性食欲减退以治疗原发病为主,一般不需特殊用药。对诊断明确又确需改善症状症状者可试用助消化药或胃肠动力剂。对一时未找到原发病且有报警症状,高度怀疑器质性病变者在未明确诊断前不滥用消食片,胃酶制剂等药。
(2)停用或调整某些药物,消除副作用所致的食欲不振。
(3)功能性食欲减退。
溃疡样症状者用抑酸药,动力样症状者用促动力剂2周,如有效继续治疗6~8周,神经精神症状者精神治疗,抗抑郁治疗辅助消化药物。
2、食欲亢进的治疗
(1)治疗原发病。
(2)停用或调整促胃肠动力药、助消化药。
(3)去除诱因,心理指导。
(4)对一时找不到原发病者,随访追踪,不需特别用药。
预防-预防措施:
1、避免忧郁、发怒、泪丧等不良情绪。
2、预防各种局部炎症症状。
3、预防相关疾病。
4、避免吸烟过度和服用某些药物或接触毒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