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眼球运动障碍症状概述: 眼球运动障碍(abnormalitis of ocular mo...
养生
症状名称: 眼球运动障碍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abnormalitis of ocular movements
主要病因: 眼部疾患、神经系统病变、内分泌系统疾病
常见症状: 复视、眼睑下垂
检查项目: 眼球运动检查、脑脊液检查、CT、X线、MRI、脑血管造影(DSA)、脑电图、肌电图
发病部位: 眼
就诊科室: 眼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1、双眼不能同向运动,如不能同时向上、向下、向侧面看是眼球运动障碍最常见的症状。
2、可有单眼或双眼位置异常、运动不能。部分患者向某个方向看时,还可出现复视,即将一个东西看成两个。
3、眼睑下垂,瞳孔大小异常是眼球运动障碍常见合并症状。
原因-总述:
眼球运动障碍可由眼球运动神经损害导致的眼肌瘫痪引起,此外颅内外伤、重症肌无力、先天性眼肌麻痹、内分泌疾病等因素也可能导致眼球运动障碍。
原因-症状起因:
1、眼球运动神经的损害
(1)周围性眼肌瘫痪:动眼神经麻痹、滑车神经麻痹、外展神经麻痹以及动眼、滑车及外展神经同时麻痹(完全性眼肌瘫痪)和眼外肌瘫痪等。见于海绵窦病变、动脉瘤、脑干肿瘤、颅后窝肿瘤、炎症、外伤、颅内压增高症或减低、多发性硬化等,及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眼外肌瘫痪等。
(2)核性眼肌瘫痪:动眼神经核、外展神经核及其邻近神经如面神经、三叉神经、内侧丛束和锥体束。主要见于各种脑干病变,如炎症、肿瘤、外伤、血管病变等。
(3)核间性眼肌麻痹:脑干的内侧丛束损伤,主要见于各种脑干病变,如炎症、肿瘤、外伤、血管病变等。
(4)核上性眼肌瘫痪:主要见于脑干、额叶、上丘等部位的炎症、肿瘤、脑血管病、外伤、变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等。
2、其他原因引起的眼球运动障碍
颅内外伤尤其是眼眶附近骨折,眶尖部的异物、血肿、肿瘤等,重症肌无力,先天性眼肌麻痹,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或垂体功能失常等。
原因-常见疾病:
周围性眼肌瘫痪、海绵窦病变、动脉瘤、脑干肿瘤、颅后窝肿瘤、颅内压增高症、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眼外肌瘫痪、核性眼肌瘫痪、核间性眼肌麻痹、核上性眼肌瘫痪、先天性眼肌麻痹、糖尿病等。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眼球运动障碍、意识障碍、肢体瘫痪或进行性头晕、头痛、呕吐等脑膜刺激症状。
2、有感染病史或者出现持续高热、寒战等全身感染中毒表现,伴眼球运动障碍。
3、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出现以上表现,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一侧或双侧眼球出现活动障碍情况;
2、伴眼球突出、上睑下垂、眼睑水肿、结膜充血等症状;
3、伴眼部疼痛、干涩、异物感等不适;
4、伴复视、斜视、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
5、伴一处或多处肌肉无力、疼痛或萎缩;
6、伴发热、乏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肢体瘫痪、感觉异常等全身症状;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对于病情危急,症状严重患者,应立刻送往急诊科就诊;
2、对于病情稳定者,怀疑眼部疾病,可去眼科就诊;
3、怀疑神经系统疾病,可去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严重的眼球运动障碍,可导致视野存在较大盲区,因此患者外出最好有亲友陪同,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可能会对眼部进行检查,避免眼部妆容,不戴隐形眼镜,防止影响医生检查。
4、还可能需进行某些抽血检查,必要时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曾使用某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眼球运动障碍症状是何时出现的?随时间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2、除眼球运动障碍,您是否还存在发热、眼部疼痛、视力下降等表现?
3、您以前发生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4、您使用过药物缓解症状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5、您近期有用眼过度、眼部疲劳等情况吗?
6、您曾经或目前是否患有过眼部外伤、眼周骨折、眼部肿瘤等病变吗?
7、您是否有脑外伤、脑肿瘤等颅脑疾病?有进行治疗吗?
8、您有长期使用某种眼部药物的经历吗?什么药?
9、您及您的家属是否患有先天性眼肌麻痹等眼部疾病?
10、您是否还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重症肌无力等疾病?是否有进行治疗?
11、您存在近视、远视等屈光不正吗?度数多少?有使用矫正镜吗?
12、你吸烟吗?吸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3、您有饮酒习惯吗?每天饮酒量多少?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眼球运动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病情严重吗?会影响视力吗?
4、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有什么风险吗?需要住院吗?
6、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我日常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眼球运动检查
患者需要配合医生向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6个主要运动方向注视,医生通过观察眼球运动偏斜情况,以了解眼球向各方向转动有无障碍。
2、其他
神经系统查体是最基本的检查。医生可初步判断该病,并明确是中枢性病因还是外周性病因。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
通过腰椎穿刺术获取适量脑脊液进行生化、常规或细胞学化验,术后患者需平躺4~6小时。对于颅内炎症如海绵窦血栓、脑膜炎、脑炎、多发性硬化、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作出诊断。
2、其他
包括血常规、凝血、血糖、炎症指标和自身免疫相关指标等,对于糖尿病引起的眼肌麻痹、内分泌功能异常、感染性或免疫性炎症导致的眼球活动异常有帮助诊断的意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头颅X线平片有时可发现某些颅内肿瘤如骨质破坏等。
2、CT检查
颅脑CT可判断有无颅骨骨折、脑出血、脑梗死或肿瘤等。
3、MRI(磁共振)检查
颅脑磁共振检查包括平扫和增强,可清晰显示病变部位,从而推测病变性质。但费用高昂。装有心脏起搏器或体内有金属的患者禁做此项检查。
4、脑血管造影(DSA)
为评估血管病变的金标准。通过此项检查能明确是否存在动脉瘤、动静脉痿、动脉狭窄等。
检查-其他检查:
1、脑电图
可对脑内炎症、癫痫及功能异常作出诊断。
2、肌电图
对重症肌无力及肌肉疾病有诊断意义。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1)眼球运动功能异常涉及的疾病较多,应详细地询问有关病史的各种资料,既往史应注意有无感染史、结核史、及感染的先驱症状,这有助于脑膜炎、脑炎、脑干炎、多发性脑神经炎、海绵窦血栓等的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有助于脑血管病的诊断。早熟、尿崩症等有助于内分泌异常的诊断,如松果体、垂体肿瘤等。慢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及视乳头水肿则应怀疑脑内肿瘤的可能。
(2)对于眼球运动功能异常应询问有无波动性,如晨轻暮重见于重症肌无力,如呈反复缓解与复发的病程时应怀疑是多发性硬化的可能。眼球运动功能异常呈慢性进行性加重的病程以肿瘤或肌源性疾病多见。急性发病的眼球运动功能异常以炎症、脑血管病、外伤等多见。
(3)儿童以脑干肿瘤、炎症、脑血管畸形、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多见。中青年人则以肿瘤、炎症、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动脉畸形等多见。老年人以脑血管病及肿瘤或肿瘤转移多见。
2、体格检查
(1)眼球运动异常:应注意眼球运动受限的程度,是一侧或双侧,是哪个神经功能异常,并应区分眼球运动异常的性质,区别是动眼神经麻痹、滑车神经麻痹、外展神经麻痹以及动眼、滑车及外展神经同时麻痹,还是核性眼肌瘫痪,估计涉及的神经核是动眼神经核,还是外展神经核,是否涉及其邻近如面神经、三叉神经、内侧纵束和锥体束,是否是核上性眼肌瘫痪。必要时可做疲劳试验。
(2)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如眼球突出、眼睑水肿、眼睑结膜充血、眼底有无视乳头水肿、脑膜刺激征及神经系统有无定位体征。全身有无肿瘤、感染、恶性病变等。
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头颅X线、脑CT或MRI、脑脊液检查、脑电图、肌电图、血糖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周围性眼肌瘫痪
眼球运动障碍、斜视和复视是眼肌瘫痪的一个主要症状。
(1)动眼神经麻痹:上睑弛缓性下垂,眼球处于外下斜位,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眼球不能向上、向下、向内运动,健眼上睑可有代偿性过度上提,头转向患眼对侧。临床上部分性动眼神经麻痹多见,症状轻微,并且以内直肌瘫痪多见。
(2)滑车神经麻痹:引起上斜肌瘫痪,常合并动眼神经麻痹,单纯的滑车神经麻痹少见。临床表现为除向外上方向注视时不出现复视之外,向其余各方向注视皆有复视。尤其在高处向下注视时(如下楼时)出现复视为常见的主诉。
(3)展神经麻痹:内斜视,眼球外展受限,有复视。外展神经麻痹在单发性脑神经麻痹最常见,双侧外展神经麻痹常见于颅高压时。临床上动眼、滑车及外展神经合并麻痹多见。表现为眼球固定向前直视,不能向各方向转动,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
2、核性眼肌麻痹
动眼神经核及滑车神经核性麻痹都是双侧性的,但不对称。动眼神经核的病变常选择性的损害部分眼肌,产生所谓分离性眼肌麻痹。外展神经核受损时,常累及邻近组织,如面神经、三叉神经、内侧纵束和锥体束,产生同侧外展神经,面神经和三叉神经麻痹,使两眼的同向运动障碍,并有对侧长束损害的体征即交叉性瘫痪。
3、核间性眼肌麻痹
是由于脑干的内侧纵束损伤的结果。临床表现为向一侧注视时,一侧眼球内收障碍,对侧眼球外展时出现单眼水平眼震,两眼辐辏功能正常,这是因为支配两眼会聚运动的中枢——正中核及其传导路径平面位置高未受损害的缘故。
4、核上性眼肌麻痹
(1)同向偏斜:是两眼联合运动障碍,但单眼活动没有障碍,故无斜视、复视。由于眼球水平性同向运动皮质中枢——侧视中枢额中回后部,该区一侧的刺激性病灶引起两眼向对侧偏斜,头部也转向该侧。破坏性病变则向同侧偏斜,两眼不能向偏斜对侧方向移动,临床上称之为凝视麻痹,又称侧视麻痹。桥脑的侧视中枢在展神经核附近支配两眼向同侧的侧视,它主要受对侧侧视中枢的支配和一小部分的同侧神经纤维支配,故破坏性病变引起眼球向对侧同向偏斜,正好与皮质中枢的方向关系相反。如果两侧核上性病变,如脑桥的病变,可产生眼球向两侧的同向运动障碍即两侧凝视麻痹。
(2)眼球垂直运动:眼球垂直运动的皮质中枢亦在额中回后部。上丘为眼球垂直运动的皮质下中枢。上丘之上半部分使眼球向上运动,下半部分使眼球向下运动。上丘的破坏性病灶引起两眼同向垂直运动麻痹称帕里诺综合征。表现为两眼向上运动不能,常合并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刺激性病变,引起动眼危象,表现为两眼发作性转向上方,持续时间数秒钟到1~2h,有时还伴有颈肌、口肌和舌肌的痉挛。
虽然眼球的水平和垂直性运动的皮质中枢都在同一部位,但当该部有病变时,眼球水平性运动障碍常见,而垂直性运动障碍罕见。而脑干病变时,垂直性运动障碍比水平性运动障碍多见,可能因中脑上丘及附近的病变,比脑桥的病变多见之故。
5、其他原因引起的眼球运动障碍
(1)重症肌无力:眼肌麻痹型肌营养不良症等,有眼肌麻痹症状,但瞳孔反射正常,前者有晨轻暮重的表现,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2)颅脑外伤:尤其是眼眶附近骨折,可产生各种眼肌损伤、麻痹。
(3)眶尖部综合征:常见于异物、血肿、肿瘤等。
(4)先天性眼肌麻痹:系由神经核发育不良所致。
(5)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状腺或垂体功能失常时可产生眼肌麻痹。
治疗-预计治疗:
眼球运动障碍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从根本上去除病因。同时通过理疗、支持治疗等方法帮助神经恢复、防止肌萎缩,有利于患者视功能的恢复,此外还可以选择手术的方法矫正眼位偏斜。
治疗-治疗方法:
1、对症治疗
(1)原因不明者:可试用抗生素剂皮质激素治疗。
(2)支持疗法:口服或肌内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ATP等,以助神经功能恢复。
(3)理疗:局部可行超声波、音频电疗,以防麻痹、肌萎缩;也可试行针刺疗法。
3、手术治疗
病因已消除或确知病变已不再恢复后进展者(一般在病情稳定6~12个月以上),可行棱镜片矫治手术矫正。手术原则是增强或减弱眼外肌力量,以矫正眼位偏斜。前者常采用眼外肌截除术,后者采用眼外肌后徙术。术后根据情况继续佩戴眼镜和进行双眼单视训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