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指甲异常症状概述: 指甲异常(nails disorders)是指甲形状和颜色的改变,是...
养生
症状名称: 指甲异常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nails disorders
主要病因: 主要由各种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导致
常见症状: 指甲形状、颜色发生改变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真菌镜检及培养、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梅毒血清试验、肝功能、T3及T4水平测试、心电图、血沉、肥达反应、抗核抗体检查、心肌酶检测、出凝血时间检查、B超、X线、CT、病理检查
发病部位: 足部、手部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皮肤科、普通外科、血液内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1、先天性因素
(1)先天性甲病
一般出生时即有甲的异常改变。
①先天性缺甲症
系外胚叶缺陷,常有家族发病史。表现为数个甲或全部甲缺如。
②先天性厚甲症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外胚叶缺陷病。从出生时即指(趾)甲增厚,以后渐以边缘增厚呈楔状厚甲。甲板坚硬紧附甲床,亦可因甲下角化物增多游离缘突出如马蹄状。常伴有掌跖角化过度,多汗,四肢伸侧臀部发生毛囊角化性丘疹,黏膜白色角化,毛发异常,偶见皮肤大疱及智力障碍等。
③先天性巨甲或小甲症
大多为先天性畸形,表现为甲板异常大或异常小。
④网拍状甲
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拇指甲。甲板扁平,表面有交叉线纹划痕似网球拍状。
⑤白甲症
全部白甲或线状白甲与遗传有关。点状白甲亦见于正常人。部分白甲也可因外伤或结核病肾炎、冻疮等引起。甲癣甲板也可变白。
⑥杵状甲
为先天性指(趾)末节肥大呈鼓槌状、甲板也增大,甲板中心凸起。也见于慢性肺心疾病、肝硬化、雷诺病、肥大性骨关节病等。
⑦反甲
可为先天性。甲板中心凹陷周边翘起呈匙状。也可见于贫血、慢性缺氧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
(2)先天性甲病综合征
系先天性遗传因素所致的甲异常改变,同时伴有多系统病变的综合征。
①先天性厚甲综合征
见先天性厚甲症。
②先天性外胚层缺损
常有家族遗传史。甲损害表现为萎缩、变薄、缩小或缺如,亦可变厚呈污黄色,伴有毛发稀少,牙齿发育不良排列不齐、汗腺发育不良,掌跖角化等。
③软骨外胚叶性发育不良
表现甲发育不良或无甲,伴有软骨和外胚叶性发育异常,多指(趾)症、先天性心脏病等。亦可有牙齿、汗腺、发育异常,四肢短小,耳廓形成不全。
④先天性角化不良
系一种先天性综合征,表现为甲营养不良性改变。甲变厚或变薄、畸形、萎缩。伴有皮肤萎缩、色素沉着、黏膜白斑或多系统外胚叶中胚叶改变。
⑤甲-髌-肘综合征
先天性甲发育不全、甲缺损、萎缩匙状甲或扁平甲。髌骨缺如或畸形,肘部发育障碍,桡骨小头发育不全或脱位。
⑥Cronkhite-Canada综合征
表现为甲萎缩、脱落或甲板增厚、甲床分离。手足背和面部发生弥漫性色素沉着。唇部点状色素沉着、不同程度脱发、肠道息肉、味觉异常。亦可伴有低蛋白血症及低钾血症。钙镁、磷亦可降低。
2、后天性因素
(1)原发性甲病
①感染性甲病
由各种病原菌感染甲沟甲床引起甲的异常改变。
A、细菌性甲病:常因甲沟甲缘皮肤的逆剥或小的擦伤,由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如甲沟炎、甲床炎。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或脓肿形成,甲板脱落。由结核杆菌、大肠杆菌或绿脓杆菌感染的甲沟炎,甲床炎易转成慢性炎症,导致甲板营养不良,使甲板颜色改变,甲板变形破碎脱落。
B、真菌性甲病:甲癣可由表皮癣菌、酵母菌、霉菌感染。使甲板增厚,凹凸不平失去光泽,呈污灰色、污黄色、白色或褐黑色。甲板与甲床分离,质地松脆易破碎。甲病变可侵犯甲的部分或全部,累及1个或多个甲板。念珠菌性甲沟炎,为甲沟慢性炎性表现,使甲板发生异常改变。
C、毒性感染:甲沟及甲下寻常疣,引起甲板变薄、甲分裂、甲面不平等变化。疱疹性甲沟炎系由疱疹病毒引起,可反复发生,使甲板营养不良引起甲板异常改变。
②非感染性甲病
A、嵌甲:多发于趾甲尤以踇趾甲多见,系由鞋子过小,穿高跟鞋使趾着力过重或修剪趾甲不当引起。表现为趾甲侧缘长入甲沟软组织内引起疼痛。继发感染可引起甲沟类,导致甲板异常。
B、甲下出血:由于指(趾)末端外伤,引起甲下出血,表现为甲下点状出血或黑褐色片状出血。可致甲板与甲床分离。亦可因某些出血性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也可引起甲下出血或淤点。
C、脆甲:表现甲板脆薄、纵裂、失去光泽。可因过度热水浸泡和碱性肥皂刺激,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引起。
D、甲萎缩:甲板变薄为甲营养不良的表现。
E、甲硬化:甲板肥厚、粗糙、无弹性、浑浊、甲床易分离。
F、甲分裂:甲板自游离缘起向甲根分裂,使甲板裂成多层,常与健康不佳有关。
G、甲分离:甲板自游离缘起与甲床分离,一般不超过指甲的一半、活动时疼痛。
H、甲脱落:甲板由甲根开始渐与甲床分离脱落,见于甲母质受损伤及营养不良。
I、甲床肥厚:甲床组织角化增厚,呈污黑褐色角质层,使甲板隆起浑浊粗糙,见于甲母质营养不良及慢性炎症。
J、甲胬肉:甲上皮的异常增生、近端甲床与甲背甲皱褶融合,以致甲板缺损或消失,被形成的胬肉替代。可因外胚叶异常或外周循环障碍等。
K、钩甲:甲板增厚过长弯曲如鸟爪状,表面污褐色凹凸不平,见于老年人的指甲,也可见于先天性畸形。
L、甲凹点:甲板呈点状凹陷如针头大,多见于银屑病的甲损害。
M、甲横沟:甲板岀现横行凹陷的线沟,先从甲半月开始,因甲母细胞生甲功能障碍。见于急性热性病之后或局部外伤,慢性炎症引起。
N、甲纵沟:为甲板纵形线沟。常因甲母质受损之后,也见于扁平苔藓等疾患。
O、甲纵嵴:甲板薄而脆,表面纵行嵴状突起,远端可甲分裂,为甲营养不良或局部外伤引起。
P、黄甲:指(趾)甲变成黄色。可因食物中胡萝卜素过高也见于长期服四环素者或外用蒽林雷锁辛等药物所致。
Q、蓝甲:甲板呈蓝色。银中毒时甲半月呈蓝灰色。应用阿的平也可使甲呈蓝色。
R、黑甲:甲变黑可因甲母质、甲床产生黑色素过多所致。可因色素痣、恶性黑色素瘤引起。也可因砷剂或长期接触煤焦油引起。
S、对半甲:表现甲近侧半边为白色,远侧半边为红色,见于氮质血症患者。
T、二十甲营养不良:病因不明,可能是一种多因性甲损害,亦有认为是甲扁平苔藓的亚型。表现为二十个甲板变薄浑浊失去光泽,表面有纵嵴或甲分离、甲易碎。
U、咬甲癖:小儿或成人常习惯性啃咬指甲。因受啃咬部位的程度不同,表现为甲板前端破碎、缩短、软化、萎缩或发生甲沟炎。
V、甲下血管球瘤:是一种血管性错构瘤,以女性多见。表现为甲下蓝色斑状变色区、甲板上纵嵴,压痛明显。
W、甲母痣:发生于甲板下面一褐色纵形条带。
X、甲下外生骨疣:是一种良性骨骼异常增生。常发生1个足趾或手指甲。为甲缘内侧游离缘处有1个略突出的淡红色小结节、坚硬、渐可增大至豆粒大,表面平滑以后可角化破溃,因摩擦而疼痛。
Y、甲周纤维瘤:见于结节性硬化。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在青春期后于甲皱上长出鲜红色光滑,坚韧的赘生物,常伴有面部结节性皮损。
(2)系统性疾病的甲病
甲病变可以是某些系统性疾患的临床表现。
①慢性肺疾患
由于缺氧可表现杵状甲。
②内分泌疾患
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为甲分离、杵状甲、厚甲症。
③出血性疾病
血友病、坏血病等可引起甲下出血。
④低色素性贫血
可出现反甲。
⑤雷诺病
由于末梢循环障碍可表现甲板暗棕色、反甲、甲横沟、甲胬肉。
⑥全身性严重感染
可出现甲横沟。
(3)皮肤病引起的甲病变
某些全身性皮肤病和甲附近的皮肤损害均可引起甲病变。
①感染性皮肤病
A、麻风:由于侵犯神经和甲板营养障碍发生甲损害。
B、梅毒:侵及甲床引起甲床炎,指尖肿胀,甲板失去光泽、增厚、易破碎及脱落。梅毒性甲沟炎甲沟红肿,甲板呈灰黄色失去光泽或甲板脱落。
C、手足癣:常伴有甲癣或真菌性甲沟炎引起甲损害。
②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A、银屑病:可累及1个或全部指(趾)甲。表现甲板点状凹陷呈顶针样。也可发生甲板增厚。灰黄色、甲床分离、甲横沟。甲板的改变常于银屑病皮损的严重程度相平行。
B、扁平苔藓:甲部扁平苔藓可单独存在,也可伴有其他部位皮肤扁平苔藓损害。甲床损害组织病理可见角化过度、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及真皮浅层炎症细胞带状浸润的病理学改变。甲板损害有甲纵沟、甲根部甲皱膨胀、甲翼状胬肉、甲板变薄萎缩或缺如。
C、剥脱性皮炎:可引起指甲萎缩混浊、凹陷、甲横沟或反甲。尤以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时甲损害明显。
③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A、湿疹:可引起甲变化,指(趾)甲根部湿疹可发生甲肥厚、甲横沟、甲板污黄色。
B、重症药疹:可表现甲板变薄变脆,凹坑或脱落。
④大疱性皮肤病
A、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可出现爪形手,指甲营养障碍,甲板萎缩脱落。
B、天疱疮的甲损害:甲板增厚出现沟纹,污黄色脆而易碎。
C、疱疹样皮炎:也可出现甲板增厚等改变。
⑤毛囊角化性皮肤病
A、毛囊角化病:甲下角化过度是指甲毛囊角化病的特征,甲板变厚变脆,片状脱落。
B、毛发红糠疹:久病甲板受累,甲板失去光泽、粗糙增厚发生纵嵴或横沟、质脆易碎但无点状凹坑。
C、进行性指掌角皮症:成年女性多见,好发于右手拇指、食指及中指,皮肤粗糙、发红角化及皲裂并缓慢波及手掌,指甲常增厚。
⑥结缔组织病
A、红斑狼疮:常见甲周点出血,由于末梢循环障碍甲板营养不良岀现甲板变薄萎缩。
B、硬皮病:表现指端变尖,甲板增宽,甲板出现沟纹,变薄或脱落。
⑦斑秃
特别是全秃的患者常伴有指甲的变化。表现为甲凹点,较银屑病甲损害出现的凹点大而浅,亦可发生甲纵嵴,偶有脱甲。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先天性因素
(1)先天性甲病
先天性缺甲症、先天性厚甲症、先天性巨甲或小甲症、网拍状甲、白甲症、杵状甲、反甲。
(2)先天性甲病综合征
先天性厚甲综合征、先天性外胚叶缺损、软骨外胚叶性发育不良、先天性角化不良、甲-髌-肘综合征、Cronkhite-Canada综合征。
2、后天性因素
(1)原发性甲病
①感染性甲病
细菌性甲沟炎、细菌性甲床炎、念珠菌性甲沟炎、甲癣、甲沟及甲下寻常疣、疱疹性甲沟炎。
②非感染性甲病
嵌甲、甲下出血、脆甲、甲萎缩、甲硬化、甲分裂、甲分离、甲脱落、甲床肥厚、甲胬肉、钩甲、甲凹点、甲横沟、甲纵沟、甲纵嵴、黄甲、蓝甲、黑甲、对半甲、甲营养不良、咬甲癖、甲下血管球瘤、甲母痣、甲下外生骨疣、结节性硬化。
(2)系统性疾病的甲病
慢性肺疾患、甲状腺功能低下、血友病、坏血病、贫血、雷诺病、全身性严重感染、脊髓空洞症。
(3)皮肤病引起的甲病变
①感染性皮肤病
麻风、梅毒、足癣、手癣。
②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银屑病、扁平苔藓、剥脱性皮炎。
③变应性皮肤病
湿疹、药疹。
④疱疹性皮肤病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天疱疮、疱疹样皮炎、连续性肢端皮炎。
⑤毛囊角化性皮肤病
毛囊角化病、毛发红糠疹、进行性指掌角皮症、掌跖角皮症、疣状肢端角化症、副肿瘤性肢端角化症。
⑥结缔组织病
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
⑦其他皮肤病
斑秃、恶性黑棘皮病、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等。
原因-常见疾病:
先天性缺甲症、先天性厚甲症、先天性巨甲、先天性小甲症、网拍状甲、白甲症、杵状甲、反甲、先天性厚甲综合征、先天性外胚叶缺损、软骨外胚叶性发育不良、先天性角化不良、甲-髌-肘综合征、Cronkhite-Canada综合征、细菌性甲沟炎、细菌性甲床炎、念珠菌性甲沟炎、甲癣、甲沟寻常疣、甲下寻常疣、疱疹性甲沟炎、嵌甲、甲下出血、脆甲、甲萎缩、甲硬化、甲分裂、甲分离、甲脱落、甲床肥厚、甲胬肉、钩甲、甲下血管球瘤、甲母痣、甲下外生骨疣、结节性硬化、甲状腺功能低下、血友病、坏血病、麻风、梅毒、足癣、手癣、银屑病、扁平苔藓、剥脱性皮炎、湿疹、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天疱疮、疱疹样皮炎、连续性肢端皮炎、毛囊角化病、毛发红糠疹、进行性指掌角皮症、掌跖角皮症、疣状肢端角化症、副肿瘤性肢端角化症、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斑秃、恶性黑棘皮病、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明显脆甲、反甲、甲床肥厚、甲分离、甲变色、甲萎缩、甲硬化、甲分裂、甲脱落等甲异常。
2、累及多个指甲、趾甲;
3、伴甲周围皮肤损害,如皲裂、丘疹、水疱、脱皮等;
4、伴甲周红肿、疼痛、瘙痒等;
5、严重嵌甲,趾甲侧缘长入甲沟软组织内引起疼痛,继发严重感染,影响走路;
6、杵状指、杵状甲伴长期乏力、胸闷、气喘或咳嗽等心肺疾病表现;
7、匙状甲伴面色苍白、乏力等缺血表现;
8、反复甲下出血,伴反复鼻出血、牙龈出血、伤口不易止血等血液病表现;
9、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指甲异常可首先考虑到皮肤科就诊。
2、外伤所致的严重甲异常、嵌甲造成的感染,可到普通外科就诊。
3、怀疑贫血、出血性疾病引起者,可到血液内科就诊。
4、伴发心肺疾病表现,可到心血管内科、呼吸科就医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指甲的清洁。
2、保护好指甲,避免挤压或碰伤。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或朋友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出现指甲异常多久了?都有哪些表现?
2、您是全指甲异常还是局部指甲异常?
3、您是否伴有指甲疼痛、局部瘙痒等不适?是否有其他系统的不适?
4、您的亲属中有类似的情况吗?
5、您是否有感染性甲病病史,比如细菌性/念珠菌性甲沟炎、甲癣?
6、您的指甲近期受过伤吗?受伤经过是怎么样的?是否进行了处理?
7、您是否有足癣、手癣、银屑病、湿疹等皮肤病病史?用的什么药物?
8、您之前是否患有甲病,比如甲营养不良、咬甲癖、甲下出血?
9、您还有其他基础疾病吗?
10、您在其他医院就诊过吗?做过哪些检查、治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为什么我的指甲会出现异常?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情况严重吗?是否需要治疗?
4、我可以用药物治疗吗?吃什么药?抹什么药?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5、我需要做手术吗?手术有风险吗?
6、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7、能治愈吗?我以后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吗?
8、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9、我平时应该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先观察患者的面貌、意识、精神状态等,以了解机体的一般情况,然后进行指甲检查,注意有无指甲外形、颜色、数目异常,同时检查有无新生物、红肿、渗出、触痛等表现,有时还会进行全身检查,以了解有无全身淋巴结肿大、肌张力异常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真菌镜检及培养
考虑甲癣时,可刮取病甲或甲床碎屑,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有助于甲癣的诊断,通过培养可鉴定真菌菌种。
2、其他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检查,有不洁性生活史者作梅毒血清试验。肝脾肿大者作肝功能检查。部分病例尚应做T3及T4水平测试、血沉、肥达反应、抗核抗体、心肌酶及出、凝血时间检查等。
检查-影像学检查:
检查-病理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家族史、性生活史、外伤史、用药史、既往患病史,以及指甲异常的典型临床表现特点,如指甲异常是先天还是后天、近期有无变化、有无伴随症状等,再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多可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甲板病变
(1)指(趾)甲癣
先从拇指或小趾单个指甲开始,首先累及甲板两侧或末端,后累及整个甲板,并逐步向其他指甲蔓延。甲板明显增厚,表面粗糙,呈灰色,质地松脆或游离端剥离,亦可出现点凹、纵嵴、横嵴及白甲等损害。患甲的指掌面或趾间可伴有手、足癣损害。霉菌检查可确诊。
(2)银屑病
最初的损害多为点凹,常累及多个指甲,后来甲板增厚、游离端剥离,指甲呈灰黄色,失去光泽。患者躯体有银屑病损害,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3)先天性厚甲病
常幼年起病,累及多个或全部指(趾)甲,甲板极度增厚,越近末端越厚,质地坚硬,增厚的甲板可压迫甲床引起疼痛。患者尚可有掌跖过度角化、毛周角化症等先天性外胚叶缺陷及家族史。
2、指甲色素沉着
(1)指甲
点状或片状黑色斑大多为甲下出血所致,常偶然发现,不一定有外伤史。积血区呈紫黑色,境界清楚,无压痛,一般不难诊断。甲下出血需与甲下色素痣及黑色素瘤区别。色素痣少见,又称点状或片状色素斑,色素可渗入上面的甲板,持续不退。甲下交界痣易恶变,恶变的指征是指甲边缘部出现肉芽组织,色素区明显增宽;有顽固的甲沟炎或周围皮肤有色素斑出现;甲床疣状增生,致使指甲脱落等;必要时活检确诊。
(2)黄甲综合征
本病指甲改变较特异,生长甚慢,轻度增厚,光泽尚存,呈特殊的灰绿色或黄绿色,边缘为黑色;指甲最后松懈脱落,全部指甲均被累及。患者常伴有淋巴水肿,下肢多见,其次为手和面部;多见于中年人。
3、甲沟炎
(1)急性甲沟炎
多由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化脓菌引起,往往发生于外伤后。起自指甲一侧,局部红肿疼痛,有脓性渗出物。绿脓杆菌引起的甲沟炎,患甲可呈黑色或蓝色。深部的甲沟炎,由于引流不畅,可长久不愈。
(2)慢性甲沟炎
最常见的病因为念珠菌感染,家庭妇女多见。甲根轻度肿胀糜烂,有少许稀薄渗出液,轻度疼痛或痒感。指间常有界限清楚的糜烂面,上有白色的表皮浸渍及剥脱、痒感明显。霉菌检查易确诊。
4、甲下疼痛
(1)嵌甲
多为指甲两侧游离端疼痛,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压时更甚,患者常有挖指甲的癖好,或有甲癣,先天性厚甲病,剪除后可缓解,诊断较易。
(2)甲床血管球瘤
患者常感单个指甲下疼痛,温度及压力可引起阵发性加剧,指甲外观无明显改变。仔细检查可见指甲局部有色素较深的针头大小的斑点。定位后拔除指甲,去除瘤组织即可痊愈,病理检查可确诊。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先天性指甲异常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2、后天性指甲异常
(1)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病
①脆甲
应治疗引起脆甲的全身性疾病和除去局部诱因,勿长期浸水,指(趾)甲宜尽量剪短。夜间涂以香霜。亦可试服维生素A及吃多含明胶的食物。
②反甲
应治疗病因,去除诱发因素,可试用维生素A及胱氨酸。
③甲床肥厚
治疗常不满意,病甲应很好的修剪,有角化过度损害和口腔病变者,可予大剂量维生素A。
④甲分离
应治疗有关发病因素。
⑤甲变色
治疗有关发病因素。
⑥甲真菌病
治疗以口服伊曲康唑为首选。
(2)一些皮肤病中的甲损害
治疗以治疗皮损为主,通常皮损好转时,甲病也随之好转。
(3)见于系统性疾患等甲改变
与代谢性疾病有关的甲改变治疗原发病。与外周循环障碍有关的甲改变治疗其原有疾病,经常注意双手保暖,必要时加用血管扩张剂。
(4)创伤引起的甲改变
避免划伤。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