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纵隔淋巴结肿大症状概述: 纵隔淋巴结肿大(mediastinal lymphadenec...
养生
症状名称: 纵隔淋巴结肿大
症状概述:
纵隔淋巴结肿大(mediastinal lymphadenectasis)为纵隔增宽的最常见原因,多继发于其他脏器疾病。本病可无特殊症状,如肿大的淋巴结压迫食管产生吞咽困难,压迫气管产生呼吸困难,病程短,症状进展快,常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不规则发热、肝肿大、脾肿大、贫血等。
英文名称: mediastinal lymphadenectasis
主要病因: 淋巴系统肿瘤、淋巴结核
常见症状: 全身淋巴结肿大、不规则发热、肝、脾肿大、贫血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胸部Ⅹ线、胸部CT、纵隔镜检查、病理活检
发病部位: 纵隔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感染性疾病科、胸外科、血液内科
症状-典型表现:
1、本病病程短,症状进展快,常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不规则发热、肝、脾肿大、贫血等。也可无特殊症状,但肿大的淋巴结可压迫食管产生吞咽困难,也可压迫气管产生呼吸困难。如压迫上腔静脉可产生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有头、面、上胸部肿胀。
2、出现纵隔压迫症状,以恶性肿瘤为多,少数结核性纵隔淋巴结肿大形成纵隔肉芽肿或广泛纤维化时也可引起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患者可出现颜面及上身水肿、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弹性降低,容易引起皮肤感染等。
原因-总述:
纵膈淋巴结肿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淋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等淋巴系统的肿瘤,也可见于淋巴结核、淋巴结炎等疾病,如其他系统的肿瘤转移到纵膈淋巴结也可导致纵膈淋巴结肿。
原因-症状起因:
纵隔淋巴结肿大极多数是淋巴系统肿瘤,病因甚多,常见的有淋巴系统肿瘤、网状细胞肉瘤、淋巴肉瘤、结节病、淋巴结核、淋巴结慢性炎症、淋巴瘤及转移性淋巴结,多以中纵隔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但也可侵入肺组织形成浸润性病变。
原因-常见疾病:
霍奇金病、网状细胞肉瘤、淋巴肉瘤、纵隔淋巴结结核、胸内淋巴结增生、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肺癌、结节病、淋巴结核、淋巴结慢性炎症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影像学检查发现纵隔淋巴结增大;
2、伴有吞咽困难,颜面及上身水肿、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
3、伴有发热、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
4、体检发现其他部位淋巴结肿大;
5、有结核病史或结核病人接触史,反复出现低热、乏力、盗汗、咯血等,警惕结核病的可能;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表现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胸外科、感染科、呼吸内科
就医-就医准备:
1、在就诊时尽量着易于穿脱的衣服,以方便医生检查。
2、在检查前几天尽量清淡饮食,避免大吃大喝,同时忌烟忌酒。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有纵膈淋巴结肿大的?您是怎么发现的?
2、您具体有什么症状吗,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发热?
3、您近期接触过结核患者吗?
4、您是否有结核、风湿性关节炎、免疫力低等病史?
5、您的直系亲属中有患过淋巴瘤的患者吗?
6、您最近在服用什么药物吗,如甲氨蝶呤?
7、您是否遭受过辐射污染?
8、您最近接触过苯等有毒物质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纵膈淋巴结肿大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先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情况,医生还会建议做胸部Ⅹ线、胸部CT、纵隔镜检查,必要时做病理活检,以明确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变化。了解体表淋巴结有无肿大、淋巴结肿大所在的部位、个数、大小、硬度,有无触痛、粘连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胸部Ⅹ线
肿大淋巴结位于气管及两侧肺门。明显肿大的淋巴结可融合成块,密度均匀,可有大分叶,但无钙化,支气管常受压变窄。
2、胸部CT
正常纵隔淋巴结的大小标准是胸部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的依据,是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的首选方法,CT增强扫描结合CT扫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对纵隔淋巴结肿大病因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纵隔镜检查
从纵隔处取病理标本,唯一的途径就是纵隔镜,因此,纵隔镜检查是纵隔肿物确诊的金标准。
检查-病理检查:
淋巴结活检:是诊断疾病的金标准。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相应检查即可作出明确诊断。如有结核病史,出现低热、乏力、盗汗,食欲不振、消瘦,需警惕纵隔淋巴结结核;如有刺激性的干咳,持续不易缓解,痰中带血,需警惕肺癌。
诊断-鉴别诊断:
1、纵隔淋巴结结核
一般起病缓慢,少数患者可以急性起病。该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现分为两大类,全身性结核中毒症状和肿大淋巴结对周围脏器产生的压迫症状。与全身它处感染结核病一样,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中毒症状包括低热、乏力、盗汗,食欲不振、消瘦,咳嗽。合并肺部结核病变时可有咳痰或咯血。急性起病者可出现寒战、高热,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类似感冒等症状,多见于儿童。
2、胸内巨大淋巴结增生
病人多为40~50岁的青壮年,无性别差异。本病无侵袭性,亦不发生远处转移。90%的患者无症状,大多在常规体检或出现胸内器官结构的压迫症状后(如呼吸困难、咳嗽、胸闷或呼吸道感染等),经胸部Ⅹ线检查发现。本病Ⅱ型患者常伴有贫血、乏力、关节疼痛、盗汗或低热等全身症状,有的还可出现肝、脾肿大。
3、纵隔霍奇金淋巴瘤
胸片上发现纵隔肿块为其常见临床表现。在1/4或1/3的患者中,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盗汗、体重减轻,并可伴有如咳嗽和胸痛等更多症状。皮肤瘙痒症是霍奇金淋巴瘤全身症状的另一个特点。其最初是轻微的、局部的,但常进展为全身型。
4、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患儿可有发热、贫血、面色苍白、虚弱、厌食、嗜睡。或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或发疹性疾病后出现咳嗽,每于夜间或平卧后加剧,伴喉部痰鸣、呼吸困难等。
5、肺癌
肺癌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的症状和体征。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表现为刺激性的干咳,持续不易缓解,咳血一般为痰中带血,常常表现为间断性,伴有胸痛、呼吸困难,锁骨上肿大的淋巴结的特征为固定、无压痛等。
治疗-预计治疗:
本病的病因甚多,因病因不同而导致治疗上存在很大差别。因此,纵隔淋巴结肿大还需要查明原因,治疗应根据病因,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癌性转移采取局部放射治疗和全身抗癌化疗。
2、结核性淋巴结肿大应用抗结核治疗。
3、结节病早期纵隔淋巴结肿大往往可自行消退,不需处理,也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