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爆裂音症状概述: 爆裂音(inspiratory crackle)是指闭合的气道被气流突...
养生
症状名称: 爆裂音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inspiratory crackle
主要病因: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结核病及特发性肺纤维化
常见症状: 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
检查项目: 实验室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X线及CT检查、肺功能检查、活组织检查、心电图
发病部位: 肺脏、胸部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症状-典型表现:
1、特发性肺纤维化
患者可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肺部症状及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体格检查可发现患者有杵状指,肺部可闻及爆裂音。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可有慢性咳嗽、咳痰、胸闷、喘息、呼吸困难等表现。体格检查可发现桶状胸、爆裂音、叩诊过清音、触诊双侧语音震颤减弱等。
原因-总述:
吸气早期爆裂音多见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吸气晚期爆裂音多见于纤维性肺泡炎、石棉沉着病、肺炎、心力衰竭、肺淤血、肺结核病、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特发性肺纤维化等。
原因-常见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间质性肺炎等。
就医-门诊指征:
1、体检肺部听诊发现有爆裂音;
2、伴咳嗽、咳痰,咳白色泡沫痰或痰中带有血丝;
3、伴胸闷、胸痛、喘息、呼吸费力等;
4、检查发现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相近似圆桶状;
5、伴发热、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暴露您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穿紧身或连体衣物,以免造成不便。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或禁食6小时以上,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影响医生判断。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检查发现爆裂音的?
2、还有其他异常检查结果吗?
3、您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医生的诊断是什么?
4、是否治疗?采用了哪些治疗措施?吃了什么药?
5、您主要的症状有哪些?
6、这些症状出现多久了?
7、这些症状的出现有诱发因素吗?
8、您既往是否有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特发性肺纤维化等?
9、您既往手术过吗?若手术过,是什么原因?
10、您的家人有类似疾病吗?
11、您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
12、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爆裂音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病情会怎么样发展?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5、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6、治疗效果怎么样?能治好吗?
7、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8、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9、我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之后会要求检查血常规、X线、心电图等;为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还可能需要进行血气分析、CT、肺功能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观察患者面容、精神状态及有无气促等呼吸困难表现。
2、触诊了解患者语音震颤等改变。
3、通过肺部叩诊音了解肺部病变的情况。
4、心脏听诊了解爆裂音出现的时间,有无其他异常呼吸音、心音、心率、心律等,排查心脏疾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包括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分类计数等。
2、痰液涂片检查
为感染性疾病提供诊断依据。
3、血气分析
可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缺氧。
4、病原体培养
作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依据,并可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
可通过影像发现炎症、钙化、心影异常等。
2、CT检查
可显示炎症的范围及肿瘤等疾病的排查。
检查-病理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1、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哮喘气道反应性增高。
2、支气管舒张试验
可测定气道可逆性,为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提供依据。
3、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量、肺活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呼气峰值流量等,可鉴别通气障碍的类型。
4、心电图
可用于心脏疾病的排查。心脏扩大、心肌损伤、心律失常等均可有心电图的改变。
5、支气管内镜
可用于观察支气管情况,并取材进行活检。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结合相关辅助检查等,可进行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常需排查是否存在急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等疾患。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间质性肺炎
绝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半数以上可持续1到数周。患者突然发热、干咳,胸部紧迫感和束带感,有胸闷、乏力、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双肺底可闻及散在爆裂音,很快出现杵状指,口唇紫绀,抗生素治疗无效。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网状、条索状及斑点状浸润性阴影,并逐渐扩散至中上肺野,尤以外带明显,或有双侧边缘的磨玻璃样改变,偶见细小蜂窝样改变。
2、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可出现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咳嗽、胸闷,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体格检查时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可闻及爆裂音等。血常规检查有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急性间质性肺炎
是一种具有潜在逆转可能的急性肺损伤性疾病,如在病变早期及时治疗,可能会康复而不遗留肺部阴影或仅有少许条索状阴影。本病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尚好,而且应该早期、大量和长期应用。泼尼松持续3个月,病情稳定后方逐渐减量,维持时间当视病情发展而定,但疗程不宜短于1年。如果减量过程中病情复发加重,应当重新加大剂量以控制病情。如果病情凶险,可使用冲击疗法:静脉注射甲泼尼龙持续3~5天;病情稳定后再改为口服。此外,有报道联合运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泼尼龙+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可取得满意疗效。
2、支气管哮喘
(1)长期抗炎治疗是基础的治疗,首选吸入激素。常用吸入药物有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莫米松等,通常需规律吸入一周以上方能生效。
(2)应急缓解症状的首选药物是吸入β2激动剂。
(3)规律吸入激素后病情控制不理想者,宜加用吸入长效β2激动剂,或缓释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联合用药);亦可考虑增加吸入激素量。
(4)重症哮喘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仍长期反复发作时,可考虑做强化治疗。即按照严重哮喘发作处理,给予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待症状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最佳水平和PEF波动率正常后2至4天后,逐渐减少激素用量。
3、特发性肺纤维化
(1)药物治疗:激素治疗对大多数患者无效,急性加重患者可考虑短期、冲击治疗,如有效应逐渐减量、长期维持;抗氧化治疗(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对部分基因型患者可能有效;新型抗纤维化药物如吡非尼酮、尼达尼布可减缓病情进展,有保护肺功能作用。
(2)手术治疗:肺移植是肺纤维化终末期患者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和器官移植水平的提高,为肺移植创造了条件。对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患者应尽可能进行肺移植手术。
(3)其他治疗:对存在低氧血症者应予以氧疗,并进行呼吸功能的康复训练。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