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鼻源性头痛症状概述: 鼻源性头痛(rhinogenous headache)由鼻部疾病引...
养生
症状名称: 鼻源性头痛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rhinogenous headache
主要病因: 鼻部、鼻窦和鼻咽部的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和肿瘤
常见症状: 无搏动性额部钝痛,伴有鼻塞、流涕,白天较重,卧床休息时减轻
检查项目: 鼻镜、鼻咽镜、X线、CT、MRI、病理检查、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检测、体位引流检查
发病部位: 鼻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1、鼻源性头痛可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前者往往伴有鼻窦急性感染;后者可见于变应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鼻腔及鼻窦肿瘤等。
2、鼻源性头痛大都伴有鼻病症状,如鼻塞、流涕等;多为深部头痛,呈钝痛或隐痛,无搏动性;白天较重,卧床休息时减轻,在低头弯腰等全身用力时静脉压增高,致鼻黏膜充血,头痛加重,使用鼻黏膜收缩药或表面麻醉药后,头痛可减轻。
3、感染性鼻源性头痛特点如下:
(1)伴有鼻部症状
如鼻阻塞、流脓涕、嗅觉障碍等。
(2)存在时间规律
如上颌窦炎所致头痛早晨轻,下午重;额窦炎则上午重,下午轻。
(3)具有特定部位
如上颌窦炎所致头痛位于同侧面颊部或上列牙齿疼痛;蝶窦炎所致头痛位于头顶部或眼球深部钝痛。
原因-总述:
引起鼻源性头痛的原因有很多,除鼻的解剖畸形及炎症外,外伤、肿瘤和异物等也可以导致鼻源性头痛。其中以炎症最常见,其次为晚期恶性肿瘤。
原因-症状起因:
1、鼻部炎症
如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等。
2、鼻部解剖畸形
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
3、肿瘤
如鼻咽癌,鼻腔、鼻窦肿瘤等。
原因-常见疾病:
急性鼻窦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咽癌、慢性肥厚性鼻炎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持续或反复头痛;
2、伴长期或反复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
3、伴反复涕中带血、鼻出血,用力吸鼻可出现涕血等;
4、伴单侧进行性鼻塞,或发现鼻咽部肿物、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5、伴发热、乏力、鼻炎、流清水涕、打喷嚏等疑似鼻炎感冒的表现;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血液检查。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或禁食6小时以上,以免影响化验结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头痛的何时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2、您头痛具体部位在哪?
3、您头痛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4、您会用什么词来形容您症状的感觉?
5、您头痛严重吗?有诱发因素吗?
6、您是否存在症状加重或减轻的相关因素?和体位姿势、时间等有关系吗?
7、除头痛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鼻塞、流涕等?
8、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9、您最近或既往鼻部有感染吗?
10、您既往鼻部有过肿瘤相关疾病吗?
11、您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
12、您既往手术过吗?若手术过,是什么原因?
13、您的职业是什么?工作环境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头痛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门诊治疗还是住院治疗?
4、我需要手术治疗吗?手术治疗存在什么风险?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我的诊断和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
8、回家后应该怎么护理?
9、回家后再次出现类似症状该怎么处理?
10、我需要戒烟戒酒吗?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观察有无鼻梁歪曲或鼻中隔偏曲。
2、触诊
检查鼻窦部、头部有无压痛。
检查-实验室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1、鼻窦X线
有助于急性鼻窦炎的诊断。
2、鼻窦CT
有助于明确病变范围和局部骨质变化情况,观察病变较为细致和全面,是目前诊断鼻部病变的较好方法。有助于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咽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鼻窦MRI
明确鼻咽肿瘤的部位、范围及对邻近结构的侵犯情况,对鼻窦内软组织和液体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助于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鼻咽癌的诊断。
检查-病理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1、鼻镜检查
观察鼻腔内有无脓液、黏膜充血水肿、肉芽组织及鼻中隔有无偏曲,鼻甲有无肥大等。
2、鼻咽镜
能全面仔细地观察鼻咽部,可行照相、录像及活检,是检查鼻咽部疾病最有效的诊断方法。
3、体位引流
如疑为鼻窦炎,鼻道未查见脓液,可行体位引流试验,以助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鼻部症状和头痛特点及其他伴随症状,结合相关检查可诊断。不同病因引起的鼻源性头痛有不同的伴随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对医生的诊断提供帮助,通常急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咽癌、急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引起的鼻源性头痛需要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鼻窦炎
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常表现为持续性鼻阻塞、脓涕、嗅觉下降、鼻部疼痛及较剧烈的头痛。急性鼻窦炎疼痛有其时间和部位的规律性。急性上颌窦炎常在前额部、面颊部或上列磨牙发生疼痛,晨起轻,午后重。急性额窦炎晨起前额部巨痛,渐渐加重,午后减轻,至晚间全部消失。筛窦炎多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能放射至头顶部。蝶窦炎表现为眼球深处疼痛,可放射至头顶部,还可出现晨轻、午后重的枕部头痛。
2、鼻中隔偏曲
常表现为交替性或持续性鼻塞、鼻出血,如偏曲部位压迫下鼻甲或中鼻甲,可引起同侧反射性头痛,头痛随鼻塞加重而加重。鼻腔滴用血管收缩剂或应用表面麻醉剂后,头痛减轻或消失。严重者可引起临近器官受累和嗅觉障碍。
3、鼻咽癌
早期常见症状有鼻塞、涕血、鼻出血、耳鸣、听力下降、头痛等。头痛特点多表现为单侧持续性疼痛,部位多在颞、顶部。鼻咽癌晚期可出现眼部症状、脑神经损害症状、颈淋巴结转移等,最终出现恶病质、全身器官衰竭或大出血。
4、急性鼻炎
起病初期,鼻内干燥及痒感,打喷嚏。一天后即出现鼻塞并逐渐加重有明显的鼻塞性鼻音,大量水样鼻涕,伴有喷嚏、流泪、发热和周身不适。急性期鼻黏膜充血肿胀,鼻腔充满清水样黏液分泌物,由于鼻窦引流受阻而产生头痛。该病引起的头痛多以前额、眉间的钝痛为主,头痛时间以午后为重。鼻塞一旦得到缓解,头痛会明显减轻或消失。
5、慢性肥厚性鼻炎
病变主要在鼻腔,首要症状为持续性鼻塞,其程度与鼻黏膜增生状态有关。临床上有明显的闭塞性鼻音,分泌物为黏液脓性,难以擤出。肥厚的鼻甲后端压迫咽鼓管,可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病程长者因张口呼和分泌物刺激可导致慢性咽炎,嗅觉显著减退。头痛特点为持续性闷痛,以额部为主,疼痛程度与鼻塞时间有关,如伴有急性发作,头痛则更剧烈。对血管收缩剂不甚敏感。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鼻部炎性病变
治疗原则是局部应用抗生素和局部应用减少分泌物的药物。常用呋麻合剂、呋麻滴鼻液滴鼻,每日3次,每次1~2滴。该药有收缩血管、减少分泌物和消炎作用。局部应用的抗生素有四环素或金霉素软膏、4%硼酸软膏,也可用1.4%过氧化氢冲洗。鼻前庭炎时可用1%的黄降汞软膏局部涂敷,每日1~2次。
2、化脓性上颌窦炎
先行体位引流。取坐位,上身下俯,头低近膝可引流出上颌窦内脓液。其次常用麻黄素滴鼻剂每日3次滴鼻,此药可以使鼻腔黏膜收缩、使鼻腔和副鼻窦口黏膜消肿以利于引流。经上述治疗无效时,待急性期过后可行上颌窦穿刺,引流出窦腔内脓液,以减轻头痛。慢性鼻旁窦炎急性发作期可以用青霉素等抗生素静点控制感染。
3、鼻部和鼻旁窦肿瘤及鼻中隔偏曲引起的头痛
应行手术治疗。
4、止痛药物
鼻部疾病常引起头痛,为减少疼痛,可适当应用止痛剂,如索米痛片、罗通定、卡马西平、氟芬那酸等药物以缓解头痛。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长期头痛的病人可出现焦虑、紧张心理。应给予耐心解释,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指导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多饮水,注意休息,学会深呼吸放松心情以减轻头痛。
3、严重者遵医嘱使用鼻腔黏膜收缩药或麻醉药,甚至镇痛药。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