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大腿疼痛症状概述: 大腿疼痛是俗称,指股部疼痛,从臀部到膝盖的下肢部位出现的局部疼痛。受...
养生
症状名称: 大腿疼痛
症状概述:
其他名称: 股部疼痛
主要病因: 股外侧皮神经炎、增生性骨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外伤、感染、肿瘤
常见症状: 臀部至膝盖的下肢部位局部疼痛
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生化、血糖、免疫学、X线片、CT、MRI、病理、肌电图、神经传导检查
发病部位: 下肢、大腿
就诊科室: 骨科、风湿免疫科
症状-典型表现:
从臀部到膝盖的下肢部位出现的局部疼痛。不同疾病引起的疼痛性质不同。如:
1、强直性脊柱炎
早期病变处关节有炎性疼痛,随着病情发展,各脊柱段及髋关节活动受限和畸形,导致下肢或臀部疼痛。
2、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引起股神经痛及股外侧皮神经痛,出现大腿疼痛。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坐骨神经痛。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股外侧皮神经炎
股外侧皮神经系由第2~3腰神经发出,通过腰大肌外侧缘,斜过髂肌,沿骨盆经腹股沟韧带之深面,在髂前上棘以下10cm处穿出阔筋膜至股部皮肤。在该神经行程中,如果由于受压、外伤或感染等某种原因影响到股外侧皮神经时,即可能发生股外侧皮神经炎,进而引起大腿疼痛。
2、外伤
如骨盆骨折、股骨干骨折等。
3、感染
如慢性盆腔炎、腹股沟淋巴结炎、带状疱疹等。
4、肿瘤
股部肌肉、血管、神经等各种组织均可发生肿瘤,造成大腿疼痛,如股骨原发肿瘤、转移癌如前列腺癌、卵巢癌转移、肿瘤样病变病理骨折、软组织肿瘤等。
5、其他
如增生性骨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骨髓炎、结核、糖尿病、酒精中毒等。
原因-常见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股骨干骨折、慢性盆腔炎、腹股沟淋巴结炎、带状疱疹、股骨肿瘤、股骨骨髓炎等。
就医-急诊指征:
1、严重的外伤后出现大腿剧痛、局部肿胀、不能活动、畸形、大量出血等;
2、长期卧床者,大腿突然肿胀、疼痛,要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若突发急性呼吸困难、咯血,要警惕急性肺栓塞;
3、大腿肿胀、疼痛,伴寒战、高热等;
4、出现其他威胁生命的急危重症。
均须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持续或反复的大腿疼痛;
2、合并腰痛,疼痛向小腿外侧、足部放射,多见于腰椎病变;
3、伴大腿局部肿胀、新生肿物;
4、伴发热、乏力等;
5、反复出现肌肉痉挛(抽筋);
6、伴大腿关节疼痛、僵硬、红肿、活动受限;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检查。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3、就诊当天穿宽松的衣物,方便医生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出现大腿疼痛多长时间了?
2、哪侧的大腿疼痛?还是两侧的大腿都有疼痛?
3、随着时间的推移,您的大腿疼痛有加重吗?
4、除了大腿疼痛,您身体的其他部位有疼痛吗?
5、您是否伴有肢体活动受限?
6、您近期是否受过外伤?进行过处理吗?
7、您是否有强直性脊柱炎、股外侧皮神经炎、股部肿瘤等病史?
8、您还有其他健康风险吗?
9、您是否经常站立或长时间行走?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大腿疼痛的原因有哪些?
2、我还会出现更加严重的症状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住院吗?
5、我可以用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日常生活中我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9、如果需要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观察是否有皮肤改变或外伤,有无畸形等。
2、触诊
判断大腿部有无压痛、局部包块等。
3、动诊
膝髋关节活动度,大腿前、后及内侧肌群有无肌力改变。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适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排查,白细胞计数升高常提示感染性疾病。
2、血糖测定
糖尿病血管病变可引起大腿疼痛,血糖测定有助于糖尿病的排查。
3、免疫学检查
自身抗体检测等免疫学检查,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等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4、血生化及其他检查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行血生化及其他必要检查,可帮助查明病因。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片
可判断有无骨质破坏等,适用于外伤、肿瘤、增生性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排查。
2、CT、MRI
是判断病变性质、范围和有无周围软组织浸润的有效手段,有助于肿瘤、炎症等疾病的排查。
检查-病理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肌电图、神经传导检查等电生理检查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适用于神经损伤的排查。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1、强直性脊柱炎
早期病变处关节有炎性疼痛,伴有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有僵硬感,晨起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各脊柱段及髋关节活动受限和畸形,导致下肢或臀部疼痛。
2、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引起股神经痛及股外侧皮神经痛,出现大腿疼痛。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
3、股外侧皮神经炎
多见于20~50岁较肥胖的男性。多为一侧受累,表现为股前外侧下2/3区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行感、刺痛、烧灼感、发凉及沉重感等,以麻木最多见。体力劳动、站立过久时可加剧,休息后症状可缓解。查体可有程度不等的浅感觉减退或缺失,主要是痛觉与温度觉减退而压觉存在。少数患者可有色素减退或沉着。有些患者皮肤可呈轻度菲薄,稍干燥,汗毛减少。部分患者腹股沟外侧压痛,无肌无力和肌萎缩等运动神经受累症状。本病通常为单侧性,少数双侧发病。慢性病程,时轻时重,常数月至多年不愈。
4、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多数患者有腰臀部闪伤、扭伤史,患侧股部疼痛,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痛,急性期疼痛较剧烈,且有大腿外侧疼痛,常起坐困难,弯腰活动受限,在髂嵴内侧、髂前上棘下方可触及滚动、高起的股外侧皮神经,压痛明显,其周围软组织肿胀。
5、股骨干骨折
多由严重的外伤引起,如为开放性或粉碎性骨折,出血量可能更大,患者可伴有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出血性休克的表现。局部表现包括疼痛、局部肿胀、成角畸形、异常活动、肢体功能受限及纵向叩击痛或骨擦音。
6、增生性骨关节病
本病起病缓慢,无全身症状,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常为多关节发病,也有单关节发病者。受累关节可有持续性隐痛,活动增加时加重,休息后好转。疼痛常不严重,气压降低时加重,与气候变化有关。有时可有急性疼痛发作,同时有关节僵硬感,偶尔可发现关节内有磨擦音。久坐后关节僵硬加重,稍活动后好转,有人称之为“休息痛”。后期关节肿胀、增大及运动受限,很少完全强直,一般表现为骨阻滞征。
7、慢性盆腔炎
临床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其次是月经异常、月经不规则。疼痛可累及下肢,尤其是大腿根部或髋部酸痛无力。
8、股骨骨髓炎
股部疼痛明显,肿胀、压痛、活动受限,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9、股部肿瘤
局部肿胀、包块。CT、MRI、超声有助于诊断。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如:
1、强直性脊柱炎
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炎症,减轻或缓解症状,维持正常姿势和最佳功能位置,防止畸形。要达到上述目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包括教育病人和家属、体疗、理疗、药物和外科治疗等。
2、增生性骨关节病
本病最重要又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是,减少关节的负重和过度的大幅度活动,爱惜患病关节,以延缓病变的进程。肥胖者应减轻体重,以减少关节的负荷,延缓病变的发展。下肢关节有病变时可用拐杖或手杖,以减轻关节的负担。可以做理疗及适当的锻炼,以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必要时可使用夹板支具及手杖等,有助于控制急性期症状。消炎镇痛药物可减轻或控制症状,但不能改变病变的进展,只是在急性疼痛发作期间起治标作用,应在评估患者风险因素后慎重使用且不宜长期服用。软骨保护剂如硫酸氨基葡萄糖具有缓解症状和改善功能的作用,同时长期服用可以延迟疾病的结构性进展。对晚期病例,在全身情况能耐受手术的条件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公认的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功能的有效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股外侧皮神经炎
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治疗首先在于探明原发病并积极治疗原发病,解除对该神经的刺激,如治疗糖尿病、动脉硬化、中毒等,肥胖者减肥,嗜酒者戒酒。此外可对症治疗给予维生素B1、B2、B12或皮质激素以营养神经,消除炎症。疼痛剧烈的也可给予镇痛剂或局部封闭。股外侧皮神经注射疗法。
治疗-相关药物:
预后-一般预后: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