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胆汁淤滞症状概述: 胆汁淤滞又名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胆...
养生
症状名称: 胆汁淤滞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cholestasis
其他名称: 淤胆、胆汁淤积
主要病因: 由肝外胆管梗阻、肝内胆管梗阻或肝细胞分泌胆汁方式的改变所引起
常见症状: 黄疸、瘙痒、尿色深、粪色变浅和黄斑瘤
检查项目: 腹部B超、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CT检查、静脉胆道造影、磁共振胆管造影等
发病部位: 腹部、胆囊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肝胆外科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肝内胆汁淤积
(1)肝细胞性胆汁淤积
①遗传性疾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进行性肝内胆汁淤积;妊娠性胆汁淤积;卟啉症。
②获得性疾病:药物引起的胆汁淤积;胆汁淤积性肝炎如病毒性肝炎、乙醇、药物性;细菌感染;全胃肠外营养;手术后胆汁淤积。
(2)肝内胆管梗阻
①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②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
③胆管缺失综合征。
④囊性纤维化。
2、肝外胆汁淤积
(1)胆管或胆总管的狭窄、梗阻、炎症,它可因胆管的良/恶性、原发/继发浸润性肿瘤、结石、术后或损伤所致。
(2)肝门及胆总管外因肿瘤压迫、炎症影响所致。
(3)壶腹部周围肿瘤、憩室压迫胆总管所致,如胰头癌、壶腹癌、十二指肠癌、十二指肠降段乳头附近巨大憩室等。
(4)原发性或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5)慢性胰腺炎。
原因-常见疾病:
胆结石、胆管狭窄、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卟啉症、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癌、胆管缺失综合征、囊性纤维化、胰头癌、壶腹癌、十二指肠癌、原发性或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慢性胰腺炎等。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右上腹剧烈疼痛。
2、伴寒战、高热。
3、伴皮肤、白眼球发黄。
4、伴神情淡漠、四肢发凉、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
5、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右上腹不适。
2、伴厌油、消化不良等。
3、伴皮肤、白眼球发黄,皮肤瘙痒,尿色深,大便变浅。
4、伴右上腹肿块、按压痛。
5、伴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哪些不适?有恶心、呕吐吗?
2、您大便颜色正常吗?
3、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查出过胆管或胆总管结石吗?
8、您有慢性胰腺炎吗?
9、您有肝炎吗?
10、您最近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11、您有手术史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需要手术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还会复发吗?
7、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8、我还需要做什么检查吗?
9、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0、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胆结石引起的急性胆囊炎常见白细胞增多和核左移。
2、肝功能
肝胆管结石反复发作期可出现多种肝功能异常,间歇期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术前首选影像学检查,特别适用于以黄疸为首发症状的胆管狭窄患者,对肝内外胆管扩张或胆道结石较敏感。
2、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被认为是胆胰管系统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较清楚地显示胆管狭窄的部位、范围、狭窄段以上胆管扩张程度及结石等,并可同时行胆管置管引流,具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价值。
3、CT检查
可显示胆管的扩张、结石和肿块。若高度怀疑肿瘤造成的胆总管梗阻,可行CT检查。
4、静脉胆道造影
可大致显示胆管的粗略情况。影像学常见特征是胆囊狭窄段上方胆管扩张。肝内胆管结石的影像为造影剂分布不匀,显影迟缓、浅淡,狭窄与扩张交替,有时造影剂分布呈斑块状。
5、磁共振胆管造影
诊断胆管内疾病、胆管扩张和胆道狭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95%,是诊断肝内胆管结石较有价值的方法。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胆汁淤滞的原因有很多种,临床上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要注意鉴别。
1、胆管结石
平时一般无症状或仅有上腹不适,当结石造成胆管梗阻时可出现腹痛或黄疸,如继发胆管炎时,可有较典型的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严重者出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全身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体格检查可能仅可触及肿大或不对称的肝,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
2、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本病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梗阻黄疸,常伴有皮肤瘙痒、疲倦、乏力、体重减轻,有时起病之初亦可表现有急性腹痛,伴有间歇性不规则的发热等胆管炎症状。体格检查主要发现肝、脾大;晚期患者常有重度黄疸、严重肝损害、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表现。
3、胆汁性肝硬化
乏力和瘙痒是胆汁性肝硬化比较突出的临床症状。患者一旦发生瘙痒,疾病常进行性加重。虽然瘙痒的发生与胆汁淤积有关,但部分患者也可在胆汁淤积出现前即发生瘙痒,因为受损伤的胆管上皮细胞可释放致痒物质,如组胺及阿片类物质等。体检可见皮肤黄染及色素沉着、黄斑瘤。长期肝内胆汁淤积可导致肝脏中度或显著增大,质硬,脾脏也可呈中度或显著增大。
治疗-预计治疗:
胆汁淤滞的患者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针对不同的病因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
治疗-治疗方法:
1、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以手术治疗为主。原则是解除胆道梗阻、去除感染病灶、尽量取尽结石,通畅胆汁引流、预防结石复发。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应根据病情和术中探查发现来决定。
2、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1)药物治疗,包括泼尼松、硫唑嘌呤、甲氨蝶呤、青霉胺、普乐可复在内的免疫抑制药。
(2)内镜治疗,包括经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肌切开、探条或球囊扩张狭窄段胆管、狭窄处放置内支架等,能有效解除主要胆管狭窄、阻塞和控制胆管感染。但内镜治疗肝内胆管的高位狭窄仍无能为力。
(3)手术治疗,目的是引流胆汁,减轻肝损伤。适用于肝外胆管狭窄的病例,如扩张、支撑、引流胆管。肝移植是首选方法。
3、胆汁性肝硬化
(1)一般治疗,饮食上以低脂、高糖、高蛋白为主。应注意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K的补充。
(2)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和免疫调节剂。
(3)肝移植,是终末期胆汁性肝硬化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