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额部疼痛症状概述: 额部疼痛是指额部的疼痛。可见于各种疾病,大多数无特异性,但反复发作或...
养生
症状名称: 额部疼痛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Forehead pain
主要病因: 见于各种疾病,大多数无特异性
常见症状: 额部的疼痛
检查项目: 血常规、头位试验、前鼻镜、X线片、CT、MRI、超声生物显微镜、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彩色多普勒超声、动脉造影
发病部位: 头部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眼科、神经外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颅脑疾病
(1)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脑脓肿等。
(2)血管病变: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等。
(3)颅内占位性病变:如原发性或转移性颅内肿瘤、颅内囊虫或包虫病等。
(4)颅脑外伤:如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外伤后遗症等。
(5)其他:如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头痛型癫痫、腰椎穿刺后及腰椎麻醉后头痛。
2、颅外病变
(1)颅骨疾病:如颅骨肿瘤、颅底凹入症等。
(2)颈部疾病:如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病。
(3)神经痛:如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及枕神经痛等。
(4)其他:如眼、耳、鼻和齿部等疾病所致的头痛。
3、全身性疾病
(1)急性感染:如流感、伤寒、肺炎等发热性疾病。
(2)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力衰竭等。
原因-常见疾病:
额窦炎、筛窦炎、青光眼、海绵窦动静脉瘤、动静脉瘘、脑卒中、三叉神经痛、鼻窦炎、中耳炎、职业中毒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脑脓肿、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外伤后遗症、流感、伤寒、肺炎等。
就医-急诊指征:
1、严重头部外伤、大量出血;
2、高热、寒战;
3、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4、剧烈眼痛及额痛,伴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
5、口齿不清、偏瘫、失语、口角歪斜等症状;
6、意识模糊、昏迷;
7、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额部疼痛,伴以上情况应急诊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长期或反复出现额部疼痛;
2、伴有面部、眼部、颈部等其他部位疼痛;
3、伴鼻塞、流涕、鼻出血、嗅觉减退等鼻部症状;
4、伴眼部干涩、疲劳、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
5、额部或周围有异常肿块;
6、有头部外伤病史;
7、存在毒物质接触史;
8、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若患者突发剧烈额部疼痛,同时伴有意识障碍、视力急剧下降等严重症状时,应立刻去急诊科就诊治疗。对于病情稳定患者,可根据情况去相关科室就诊。
1、怀疑脑出血、脑炎、三叉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可去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就诊。
2、怀疑额窦炎、鼻窦炎等疾病,可去耳鼻喉科就诊。
3、怀疑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可去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适当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加重疼痛。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可能需要血常规等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额部疼痛是何时出现的?随时间推移,疼痛有加重吗?
2、您的疼痛是怎样的?在哪种情况下疼痛会出现、缓解或加重?
3、除额部疼痛,您是否还存在视力减退、流涕、口齿不清等表现?
4、您以前有过额部疼痛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5、您使用过药物缓解疼痛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6、您近期有过头部、眼周外伤等情况吗?如何处理的?
7、您曾经或目前是否存在颅脑、眼、鼻、耳等部位的病变?有进行治疗吗?
8、您是否患有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疾病?
9、您近期有过受寒感冒或存在其他感染性疾病吗?
10、您有长期接触铅、汞等有害物质或吸入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经历吗?
11、您有饮酒习惯吗?近期有大量饮酒吗?
12、您吸烟吗?吸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3、您是否还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是否有用药控制?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额部疼痛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选择?要住院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6、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7、若手术治疗,日常要如何进行护理?
8、我同时患有多种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变化。
2、眼科检查
了解眼压、房角、视野、视盘等情况。
3、鼻部检查
了解有无局部红肿、压痛和叩痛等。
4、神经检查
了解有无生理反射异常,是否出现病理反射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对造成额部疼痛的感染性疾病和血液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包括X线片、CT、MRI检查等。还可以根据相关疾病做超声生物显微镜、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彩色多普勒超声、动脉造影等检查,可用于判断有无不同部位的器质性疾病。
检查-其他检查:
1、前鼻镜检查
窥视鼻腔各壁黏膜的色泽,中、下鼻甲的大小,鼻中隔的形态,鼻腔内分泌物及有无肿物或异物,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
2、头位试验
用以判断额窦炎的存在。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额部疼痛的性质、伴发症状,结合相关检查即可明确诊断。额窦炎、筛窦炎、青光眼、脑卒中、三叉神经痛、鼻窦炎和中耳炎、职业中毒性疾病等都可能出现额部疼痛症状,需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额窦炎
患侧持续鼻塞,鼻分泌物为黏脓性或脓性,嗅觉减退,可形成额部流脓瘘管,多位于额窦前壁及其底部。额窦炎头痛症状,开始为全头痛,以后逐渐局限在患侧眼眶内上角和前额部。疼痛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每天晨起后发作,渐加重,中午最重,午后逐渐缓解,至晚上头痛消失。触压眼眶内上角有明显压痛。鼻窦X线或CT检查可以帮助诊断。
2、筛窦炎
持续鼻塞,鼻分泌物为黏脓性或脓性,鼻涕中混有血液或自觉鼻涕有腥臭气味。头痛一般较轻,但形式多样,有时为眼内眦和鼻根深部发胀或微痛;有时为额部头痛,也常为周期性发作,程度较轻微。鼻窦X线或CT检查可辅助诊断。
3、青光眼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多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占90%,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为1:4,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眼痛、畏光、流泪、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结膜充血,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年龄30岁以上。有明显诱因,如情绪激动、视疲劳、用眼过度等,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虹视、头昏、头痛、失眠、血压升高,休息后可缓解。
(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多发生于40岁以上患者,25%有家族史,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
4、脑卒中
头痛伴有口齿不清、失语、短暂的精神障碍或肢体活动障碍时,应想到高血压脑病和卒中(即中风)。
5、三叉神经痛
头面部出现阵发性、电击样短促剧痛,并与进食的吞咽动作有关,常是三叉神经痛或舌咽神经痛的特征。
6、鼻窦炎和中耳炎
头痛局限于前额与颜面部,并伴有鼻塞、大量脓涕、嗅觉减退者,常为鼻窦炎所致;耳根部剧痛伴外耳道流脓者。
7、职业中毒性疾病
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铅、汞、有机磷、一氧化碳、二硫化碳引起的头痛。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额窦炎
(1)一般疗法:注意休息,多饮水,对头痛等症状对症处理。
(2)抗炎治疗:宜首选并足量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过敏或抗药则使用其他广谱抗生素。
(3)局部治疗:鼻部治疗包括用鼻黏膜血管收缩剂和抗生素滴鼻、置换术等。可采用超声雾化、蒸气吸入、局部热敷等物理疗法。
(4)手术治疗:急性期多不宜手术,当鼻窦炎症向外扩散而致毗邻器官严重并发症时采用。辅助手术包括矫正鼻中隔高位弯曲、鼻息肉切除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等。
2、偏头痛
偏头痛的治疗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头痛复发。分为发作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
(1)发作期治疗:常用NSAIs。恶心、呕吐是偏头痛突出的伴随症状,也是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因此合用止吐剂(如甲氧氯普胺即胃复安肌内注射)是必要的,对于严重呕吐者可给予小剂量奋乃静、氯丙嗪。有烦躁者可给予苯二氮䓬类药物以促使患者镇静和入睡。
(2)预防治疗:适用于频繁发作,尤其是每周发作1次以上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急性期治疗无效,或因副作用和禁忌证无法进行急性期治疗者;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特殊变异型偏头痛,如偏瘫性偏头痛、基底型偏头痛或偏头痛性梗死等。除加强宣教,使患者了解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帮助患者确立科学、正确的防治观念和目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寻找并避免各种偏头痛诱因外,常用药物有普萘洛尔、氟桂利嗪、丙戊酸、丙米嗪、苯噻啶等。
治疗-相关药物:
预防-预防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2、应积极治疗急性鼻炎和牙痛。
3、鼻腔有分泌物时不要用力擤鼻,应堵塞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再堵塞另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
4、及时、彻底治疗鼻腔的急性炎症和矫正鼻腔畸型,治疗慢性鼻炎。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