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耳前淋巴结肿大症状概述: 耳前淋巴结肿大是指耳前淋巴结直径大于0.5厘米,常由眼睑、耳、...
养生
症状名称: 耳前淋巴结肿大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Enlarged anterior lymph nodes
主要病因: 眼睑、耳、面部炎症
常见症状: 耳前淋巴结大小超出正常范围,质地改变
检查项目: 血常规、耳镜检查、听力检查、眼科检查、细菌学及微生物学检查、尿淀粉酶测定、病毒分离、彩超、病变组织活检
发病部位: 耳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口腔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耳前淋巴结大小超出正常范围,肿胀的速度快,有明显的触痛;与周围组织不粘连;肿大到一定程度就停止继续肿大;待进入炎症的慢性期后,肿大的淋巴结则变硬、缩小,或者消失。
原因-总述:
眼部炎症如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等,耳部炎症如中耳炎等,及腺体炎症如流行性腮腺炎等是导致耳前淋巴结肿大的主要原因。
原因-症状起因:
1、眼部炎症
如急性结膜炎、麦粒肿、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等。
2、耳部炎症
如中耳炎等。
3、腺体炎症
如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等。
原因-常见疾病:
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结膜炎、角膜炎、中耳炎、腮腺炎、扁桃体炎、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恶性肿瘤等。
就医-门诊指征:
1、体检或自检发现耳前淋巴结肿大;
2、伴有耳前部肿胀,自觉疼痛或有明显的压痛;
3、伴耳痛、耳流脓、听力减退、耳聋、耳鸣等耳部症状;
4、伴面部腮腺区肿大、皮温升高;
5、伴有牙痛、咽痛、吞咽困难等;
6、伴有畏寒、发热、消瘦等;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表现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1、耳部、咽喉部症状明显者,咨询耳鼻喉科。
2、口腔腮腺、牙齿疾病导致者,咨询口腔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就诊前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患者在检查前几天尽量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避免饮酒、熬夜等情况。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感到耳前有淋巴结肿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2、你除了耳前淋巴结肿大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吗,如耳部流脓、听力减退、流泪、扁桃体肿胀、发热?
3、您是单侧的淋巴结肿大还是双侧的淋巴结肿大?
4、您在出现耳前淋巴结炎之前有过扁桃体炎、结膜炎、中耳炎的病史吗?
5、您有过肿瘤、白血病等病史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大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观察患者眼睛有无发红、眼分泌物是否增多、扁桃体有无充血红肿、腮腺部位有无肿大、耳流脓等表现。
2、触诊
触摸耳前、耳后、枕部、颈部等淋巴结分布区域,检查有无淋巴结肿大。注意淋巴结的数量、大小、形态、质地、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触膜腮腺是否有肿大、边界是否清晰、有无压痛。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
血清和淀粉酶轻度或中度增高,有助于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
2、病毒分离
在唾液、尿、血、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有助于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
3、细菌学及微生物学检查
取结膜囊分泌物或耳内流出的脓液进行细菌培养或微生物检查,可确定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的致病菌和敏感药物,指导治疗。
检查-其他检查:
1、耳镜检查
如松弛部或全鼓膜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有助于中耳炎的诊断。
2、听力检查
音叉试验及纯音阈测试,检查听力下降程度。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主要临床表现以及耳前淋巴结肿大,结合相关检查作出诊断。急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中耳炎、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恶性肿瘤、急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均有可能造成而前淋巴结肿大,部分症状相似需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临床表现为眼睛发红、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患者自觉症状常有眼部异物感、烧灼感、发痒和流泪等。体征可见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2、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痄腮”,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轻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实验室检查血清和淀粉酶轻度或中度增高。7至10天腮腺肿痛可自行消退。
3、中耳炎
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深部进行性疼痛、耳流脓、听力减退及耳聋、耳鸣。非化脓性中耳炎又称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内闷胀感或闭塞感、耳鸣等,耳痛较轻微,且无耳流脓表现。
4、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由引流区域内的组织与器官的急慢性炎症所致。可呈单个或多个,肿大,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多伴有触痛,呈轻、中度肿大,慢性炎症所致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牙龈炎可致颈部淋巴结肿大。
5、淋巴结结核
多发生于颈部血管周围的淋巴结,呈多发性,质地稍硬,大小不等,可互相粘连,并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当组织发生干酪性坏死时,可触及波动感,晚期破溃后形成瘘管,愈合后留有瘢痕。
6、恶性肿瘤
转移淋巴结呈单发或多发,质地坚硬,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一般无明显触痛。如肺癌多转移至右侧锁骨上淋巴结:胃癌可转移至左侧锁骨上淋巴结。
7、急性扁桃体炎
受凉或劳累后,可有畏寒、发热、咽痛剧烈、吞咽困难,下颌角淋巴结肿大。扁桃体明显肿胀、充血。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为治疗的关键。如非特异性炎症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核性给予抗结核治疗;血液系统疾患如白血病应用化疗,淋巴瘤应用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等。
2、对症治疗
非特异性炎症所致淋巴结感染,局部表现明显时,可给予局部热敷、理疗等;有脓肿形成者应切开引流,局部应用抗生素等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