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反射性晕厥症状概述: 反射性晕厥(reflex syncope)主要是指由于血压调节、心...
养生
症状名称: 反射性晕厥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reflex syncope
主要病因: 血管迷走性晕厥、颈动脉窦性晕厥、情景性晕厥、舌咽神经痛
常见症状: 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短暂的意识丧失
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糖测定、超声检查、X线片、CT、MRI、心电图、脑电图、倾斜试验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血管迷走性晕厥(晕厥常见的原因)
2、颈动脉窦性晕厥
3、情景性晕厥
(1)急性失血或急性体液丢失
(2)咳嗽和打喷嚏
(3)胃肠道刺激(吞咽、排便及内脏疼痛)
(4)排尿(排尿后)
(5)运动后
(6)进食后
(7)其他(如演奏铜管乐器和举重)
4、舌咽神经痛
原因-常见疾病:
颈动脉窦综合征、咳嗽晕厥综合征、神经介导性晕厥、情景性晕厥、血管迷走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排尿性晕厥、吞咽性晕厥、咳嗽性晕厥、舌咽神经痛性晕厥等。
就医-门诊指征:
1、患者反复发作短暂的晕厥;
2、发作时有头晕、恶心、四肢疲软等症状;
3、常在排尿排便、咳嗽、潜水、吞咽、改变体位时发作;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为了确保就医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建议患者提前采取一些简单的准备措施。
1、病情平稳的患者,可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患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各项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症状严重、年老体弱、未成年的患者,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发生的晕厥?症状持续了多久了?
2、晕厥后是自行恢复神志的,还是旁人采取了什么措施?
3、晕厥是突然出现的呢,还是有其他的征兆,慢慢加重的?
4、这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晕厥的?有没有什么诱因,比如排尿、咳嗽、运动、进食等?
5、有没有恶心、头晕头痛、视力下降、出冷汗等症状?
6、以前有发生过类似的症状吗?发生过多少次晕厥?
7、平时有自行量过血压吗?血压怎么样?血糖怎么样?
8、以前是否有看过医生?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是否复发?
9、发病以来,您的睡眠、饮食怎么样?大小便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发生晕厥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诊断是什么病呢?需要我怎么配合?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多需行体格检查对患者基础征象进行了解,之后结合血常规和血糖测定明确是否存在贫血或低血糖,排除患者可能需行心电图、脑电图和倾斜试验,最终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的面容、姿势、营养情况、意识状态、精神状态、有无外伤、有无心律失常,排查心源性晕厥、颈动脉窦综合征等疾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用于贫血等可能引起晕厥的疾病的排查。
2、血糖测定
有助于由低血糖引起的晕厥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有助于排查心源性晕厥;血管多普勒超声有助于了解血管壁及血流情况,排查脑血管性晕厥。
2、X线片
可用于胸腔及骨骼病变的排查,注射造影剂进行血管造影,可了解心脏大血管的情况。
3、CT
可排查占位性病变。
4、MRI
可用于软组织病变及微小病变的排查。
检查-其他检查:
1、心电图
可发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均可引起心电图的改变。
2、脑电图
排查癫痫等引起的意识丧失。
3、倾斜试验
是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的金标准。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反射性晕厥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血常规、血糖测定、超声检查、X线片、CT、MRI、心电图、脑电图、倾斜试验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颈动脉窦晕厥、生理性晕厥、舌咽神经痛性晕厥均属于反射性晕厥,需要明确病因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血管迷走性晕厥
是最常见的晕厥。病人在立位或坐位时突感头晕、恶心、软弱、视力模糊、出冷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初时有心动过速,继而心率减慢,随后意识丧失。于倒地或平卧位后神志可迅速恢复,但乏力、苍白、出汗、恶心等症状可持续数分钟,此时若急于站起则可再次发生晕厥。晕厥后可能尿量减少,提示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2、颈动脉窦晕厥
多于立位时突然头晕、昏倒、短暂的意识丧失,偶有抽搐。颈动脉窦对牵张或压力很敏感,冲动通过舌咽神经的分支传到延髓,可反射引起以下3种类型晕厥。①心脏抑制型:由于迷走神经反射而引起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窦房阻滞、甚至心脏停搏、不完全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偶尔发生晕厥。此型最为常见。②血管抑制型:通过抑制交感性血管收缩引起血压下降而不伴心动过缓。此型少见。③脑型晕厥:多系病人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当压迫颈动脉窦时,引起该侧大脑半球血循环障碍,常伴对侧肢体痉挛或抽搐,但不伴血压或心率变化。
3、生理性晕厥
(1)排尿性晕厥
多发生于午夜、清晨或午睡起床排尿后,晕厥出现突然,无先驱症状。不少患者在休息前曾饮大量酒精饮料。多见于20~30岁男性,偶见于老年人,可反复发作。排尿后突然晕倒,严重者意识丧失,常在1~2min自行苏醒,个别在发作时可有抽搐或外伤,但无后遗症。发生机理:排尿后腹内压力下降;又从温暖的被窝中起身,周围血管扩张,静脉回流减少;而排尿时的屏气动作又使心排出量减低,因而脑缺血而晕厥发作。类似的晕厥也见于胀满的膀胱导尿之后或大量放腹水之后。
(2)排便性晕厥
在排出粪便时发生晕厥,主要见于老年人。夜间起床大便或在机械或手法排除嵌顿于直肠内的粪便时,尤易发生晕厥。直肠内突然减压,以及排便的屏气动作,是引起晕厥的可能原因。此时可伴有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
(3)咳嗽晕厥
晕厥发生在一阵剧咳之后,常见于儿童百日咳或成人喉炎或气管炎,女性少见。阵咳时胸腔内压力增高,静脉血回心受阻,心搏出量急剧减少;同时,胸腔内压力增高传至颅内,脑脊液的压力也增高;加之咳嗽时血中二氧化碳张力减低,脑血管阻力增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致脑血流突然减低而晕厥。有些人在喷嚏或作瓦氏动作之后发生晕厥,其机制与咳嗽晕厥相似。
(4)潜水晕厥
个别人在水下潜泳时可突然晕厥,甚至神志不清或猝死。部分患者可能属血管抑制性晕厥;另外可能与缺氧或反射性心动过缓有关。
(5)吞咽晕厥
食管肿瘤、憩室炎症、食管狭窄、痉挛或失弛缓症均可在吞咽时诱发晕厥,但也有在X射线检查食管时并无异常而发生吞咽晕厥者。可能是吞咽时疼痛或吞咽困难、食管壁扩张,激活反射弧的向心支而引起心动过缓、传导阻滞或心搏暂停。
4、舌咽神经痛性晕厥
舌咽神经痛发病时可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发生晕厥。此型晕厥多发生在舌咽神经痛疼痛发作时或之后。少数患者伴有心动过缓,服卡马西平、苯妥英钠、阿托品或止痛剂等可使发作减少、减轻。诊断依据如下。①确诊为舌咽神经痛。②晕厥发生于疼痛发作时或之后。③舌咽神经痛治愈后晕厥不再发生。④晕厥与体位改变无密切关系。⑤排除其他类型晕厥。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血管迷走性晕厥
出现头晕、恶心时应立即卧下,以免摔倒。已发生晕厥时,应尽快抬高下肢,置病人平卧位于通风处,必要时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
2、颈动脉窦晕厥
应避免突然转颈,不穿高领和硬领衣服,避免按压颈动脉窦区,尤其是老年或病窦综合征病人。对心脏抑制型急性发作者,可用阿托品静脉注射。反复发作者可常服普鲁本辛、麻黄碱或苯丙胺。药物疗效不佳者,可用普鲁卡因作颈动脉窦局部封闭。发作过于频繁伴心率缓慢者可考虑人工心脏起搏治疗。
3、生理性反射晕厥
应以预防为主,对患者的教育是最基本手段。
4、舌咽神经痛性晕厥
发作时可将麻醉剂可卡因涂于患侧的扁桃体及咽部,常可暂时阻止疼痛的发作。凡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物亦可应用于本病。经颅内切断病侧的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的最高1~2根丝为最有效彻底。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