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腹部压痛症状概述: 腹部压痛是以右手食指、中指指端放于腹壁逐渐深压,出现压痛,多由于腹壁...
养生
症状名称: 腹部压痛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腹部疾病
常见症状: 深压腹壁出现压痛
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血尿淀粉酶测定、肝功能、肿瘤标志物检查、细菌培养、诊断性腹腔穿刺、心电图、内镜检查、X线片、B超、CT、MRI
发病部位: 腹部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血液内科、妇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1、腹膜炎
腹痛剧烈,不能忍受,且为持续性。一般见全腹压痛、反跳痛。早期可见恶心呕吐、发热,晚期可有中毒表现,如口干、脉快、呼吸浅促等。血常规见白细胞计数增高,腹部X线片可见肠腔普遍胀气,并有多个小气液面等肠麻痹征象有助诊断。
2、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多见右上腹剧痛或绞痛,疼痛常突然发作,呈现绞痛样,多发生在进食高脂食物后,多发生在夜间。腹部检查可见右上腹部及上腹中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墨菲氏征阳性。慢性胆囊炎检查可见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和叩击痛,但无反跳痛。
3、阑尾炎
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腹部压痛是腹膜壁受炎症刺激的表现。阑尾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即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常见明显的反跳痛。慢性阑尾炎的压痛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
4、胰腺炎
发作前多有暴饮暴食或胆道疾病史,腹痛常位于中上腹部,有时向腰背部呈束带状放射,弯腰或前倾坐位可减轻。血尿淀粉酶检查有助诊断。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炎症
如阑尾炎、胰腺炎、腹膜炎、胆囊炎、急性肝炎、十二指肠溃疡、肾炎等。
2、肿瘤
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肾癌、卵巢癌等。
3、寄生虫病
肠绦虫病、胆道蛔虫病。
4、牵涉痛
肺炎、心肌梗死、胸膜炎、睾丸炎等。
5、内脏破裂
脾破裂、肝破裂、子宫破裂等。
6、穿孔
胃穿孔、十二指肠穿孔等。
7、其他原因
铅中毒、胃肠异物、血卟啉病、腹壁嵌顿疝、血管栓塞性疾病、腹部过敏等。
原因-常见疾病:
阑尾炎、胰腺炎、腹膜炎、胆囊炎、急性肝炎、十二指肠溃疡、肺炎、心肌梗塞等。
就医-急诊指征:
1、持续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右上腹痛或皮肤巩膜黄染,提示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可能。
2、肝癌病人突发剧烈腹痛、腹胀、苍白乏力、休克表现,高度提示肝癌破裂。
3、突发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心慌、焦虑、大汗,或伴左胸、左肩、左背痛,持续不缓解,或休克、昏迷等,须警惕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破裂等。
4、进食不洁食物后,出现急性腹痛、频繁呕吐、腹泻、嗜睡、昏迷等脱水休克表现。
5、溃疡患者,突发急性剧烈腹痛、腹壁紧张,警惕溃疡穿孔。
6、暴饮暴食或酗酒后,突发持续性剧烈腹痛、发热、呕吐,警惕急性胰腺炎的可能。
7、有外伤史,剧烈左上腹痛、苍白乏力、休克,需警惕脾破裂。
8、突发明显腹胀、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警惕急性肠梗阻。
9、有不洁饮食史,以突发腹痛、腹泻、便血、呕吐、伴发热或休克等,警惕出血坏死性肠炎。
10、突发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热,警惕急性阑尾炎的可能。
11、育龄妇女,停经史,突发腹痛、阴道流血、休克等,警惕宫外孕。
12、突发全腹弥漫性剧烈疼痛,伴腹肌紧张,强迫屈曲体位,提示急性腹膜炎。
13、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右上腹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伴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贫血等,需警惕原发性肝癌的可能。
2、反复右上腹疼痛不适,伴厌油、发热、黄疸等,提示胆囊炎的可能。
3、反复上腹隐痛,伴食欲缺乏、餐后饱胀、反酸等,考虑慢性胃炎的可能。
4、反复或持续上腹疼痛,伴进食后饱胀、食欲下降、体重明显减轻、贫血、消瘦等,需警惕胃癌的可能。
5、反复周期性上腹疼痛或不适,跟进食有关,或伴呕血、黑便,考虑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可能。
6、反复腹痛、腹泻,伴发热等,提示慢性肠道感染的可能。
7、反复下腹部隐痛,伴消化不良、明显体重减轻、大便习惯改变等,警惕肠道恶性肿瘤的可能。
8、反复下腹部疼痛,伴尿频、尿急、腰骶部痛等,考虑慢性膀胱炎的可能。
9、女性反复下腹疼痛不适,伴有白带增多、月经异常、痛经、不孕等表现,考虑慢性盆腔炎的可能。
10、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腹部压痛伴随以上情况,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1、病情危急者,急诊处理。
2、怀疑胃肠消化疾病,可就诊于消化内科。
3、怀疑肝胆疾病,可就诊于肝病科、消化内科、肝胆外科。
4、怀疑腹膜疾病,应咨询普通外科。
5、怀疑女性生殖系疾病,应咨询妇科。
6、怀疑肾脏等泌尿系疾病,应咨询肾内科、泌尿外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腹部检查,建议患者着宽松的衣物,以便于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症状严重、年老体弱、未成年的患者,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为了确保就医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建议患者提前采取一些简单的准备措施。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有腹部压痛这个症状的?症状持续了多久了?有加重或减轻的迹象吗?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减轻?
2、您腹部压痛会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吗?
3、您会用什么词来形容您的胸痛感觉?
4、除腹部压痛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恶心呕吐、发热等?
5、以前有过腹部压痛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6、是否有腹腔脏器的相关病史?
7、家属亲属有没有相关的疾病?
8、腹部有受过什么外伤或做过什么手术吗?
9、平时生活习惯怎么样?抽烟喝酒吗?抽烟/喝酒多久了?每次的量有多少?
10、饮食习惯怎么样?有没有暴饮暴食、进食辛辣刺激食物等不良习惯?
11、发病以来,睡眠饮食怎么样?大小便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发生腹部压痛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诊断是什么病呢?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需要我怎么配合?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观察腹部外形、肠型,有无腹肌紧张、反跳痛、肠蠕动、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或减弱、肿块,腹痛范围、部位及程度,肿块的位置、质地、大小、形态、活动度等。必要时会进行直肠指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提示炎症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多见于过敏、寄生虫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腹腔内出现或消化道出血性疾病。
2、尿常规
尿中出现大量红细胞:提示泌尿系结石、肿瘤或外伤,尿白细胞增高提示泌尿系感染。
3、便常规
粪便隐血阳性见于消化道出血、溃疡、肿瘤等;粪便中找到寄生虫虫卵对寄生虫病有诊断价值。
4、血尿淀粉酶测定
血尿淀粉酶增高提示急性胰腺炎。
5、肝功能
用于筛查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
6、肿瘤标志物检查
可提供肿瘤发生的早期信号或辅助诊断癌症。
7、细菌培养
寄生虫检查阳性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腹部X线片
当患胰腺炎时,腹部可见局限或广泛性肠麻痹,胰腺周围有钙化影。腹膜炎可见肠腔普遍胀气,并有多个小气液面等肠麻痹征象。胃肠穿孔时多数可见膈下游离气体存在。如有胆结石、胆囊钙化斑和胆囊乳状不透明阴影等,提示胆囊炎的存在。
2、腹部B超
是腹部压痛鉴别诊断中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
3、CT、MRI
主要用于实质脏器破裂、炎症、脓肿、肿瘤等鉴别。CT对判断肠梗阻的部位及血管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检查-其他检查:
1、诊断性腹腔穿刺或阴道后穹隆穿刺
腹部诊断未明而发现腹腔积液时,须作腹腔穿刺检查。
2、内镜检查
腹腔镜对腹腔炎症、肿瘤或粘连,有较高诊断价值;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经皮肝胆管造影检查有助于胆道和胰腺病变的诊断。
3、心电图
用于排除心肌梗死引起的上腹痛。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腹部压痛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一般可以诊断。医生一般会询问患者性别、既往病史、起病情况腹部压痛特点,如腹痛部位、性质、程度、腹痛放射伴随症状等。然后会通过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必要时会直肠指检。而后会结合血常规、尿常规、诊断性腹腔穿刺、X线、B超、CT、MRI等辅助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上腹部压痛
见于胃、十二指肠、肝、胆、胰及横结肠等病变。
2、右上腹压痛
见于肝、胆、结肠肝曲、升结肠及有肾病变。
3、左上腹压痛
见十脾、胰尾、左肾、结肠脾曲和降结肠病变。
4、下腹压痛
多见于阑尾炎,也可由回盲部或右输卵管病变引起。
5、右下腹部压痛
见于膀肮及女性生殖器病变。
6、左下腹压痛
见于乙状结肠和左输卵管病变。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腹膜炎
治疗包括手术清除感染组织(如破裂的阑尾)或修复穿孔,如消化性溃疡。抗生素类药物的应用,在病情稳定前患者需接受静脉注射营养液。
2、胆囊炎
较轻的单纯性胆囊炎,先行非手术疗法控制感染,病情危重或已出现并发症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3、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唯一安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阑尾。
4、胸膜炎
(1)一般治疗:渗出性胸膜炎多有发热,应卧休息,采用患侧卧位,使健侧肺充分发挥代偿作用。加强营养,增进食欲,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对于高热患者应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退热剂。
(2)其他治疗:使用抗生素、阿司匹林、消炎痛、激素治疗等。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