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肝病面容症状概述: 肝病面容主要见于一些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主要表现为面部、眼眶周围皮...
养生
症状名称: 肝病面容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发生原因至今未明
常见症状: 面色晦暗,额部、鼻背、双颊有褐色色素沉着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乙肝五项检查、肝功能、甲胎蛋白、棘形红细胞、B超等
发病部位: 面部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肝病面容发生的原因至今不明,可能与肝功能损害,血中雌激素增多,或皮肤内酪氨酸酶含量增加,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弱等因素有关。
原因-症状起因:
1、因肝功能损害,雌激素不能在肝脏代谢灭活,致血中雌激素增多。
2、皮肤内酪氨酸酶含量增加,使酪氨酸变成黑色素的量升高。
3、由于部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使垂体分泌促黑色素细胞增加,此时唇、口腔黏膜等处均有色素沉着。
原因-常见疾病: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就医-门诊指征:
1、伴恶心、右上腹不适、腹胀、呕血、黑便等消化系统症状。
2、伴皮肤、白眼球发黄的黄疸表现。
3、伴肝掌,即手掌心大拇指、小拇指下面的大小鱼际皮肤异常发红,加压后变白。
4、伴蜘蛛痣,即皮肤出现红痣,痣体有一个中心点,周围有呈辐射形的小血管分支,形态似蜘蛛,按压中心点整个痣体消失。
5、伴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尤其是短期内明显消瘦者尤其要警惕。
6、伴上腹部包块。
面色晦暗或黝黑,额部、鼻背、双颊有褐色色素沉着等,或伴以上情况,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暴露您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穿紧身或连体衣物,以免造成不便。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或禁食6小时以上,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影响医生判断。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面色晦暗,额部、鼻背、双颊有褐色色素沉着的症状出现多久了?
2、除了上述症状,您还有其他症状或体征吗,例如肝区疼痛、蜘蛛痣、肝掌、上消化道出血等?
3、您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医生的诊断是什么?
4、是否治疗?采用了哪些治疗措施?
5、用过哪些药物治疗?
6、进行过手术治疗吗?效果怎么样?
7、您既往有过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吗?
8、您的家人有肿瘤、遗传相关疾病吗?
9、您的饮食习惯是怎样的?
10、发病以来精神如何?睡眠如何?饮食如何?大小便如何?
11、您近期体重变化大吗?
12、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3、您嗜酒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每日饮多少?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什么是肝病面容?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4、我需要手术治疗吗?
5、手术治疗存在什么风险?
6、治疗效果怎么样?
7、我的病严重吗?会引起什么严重后果?
8、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9、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0、我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观察面容是否发暗无光泽、皮肤是否干燥、粗糙,甚至呈“古铜色”面容,可伴有蜘蛛痣。检查肝、脾是否增大。
检查-实验室检查:
1、乙肝五项检查
是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标志。临床上常用乙肝五项的不同组合来判断感染的现状和转归,有利于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肝病。
2、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与肝癌及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多种肿瘤的阳性检测指标。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疗效监测。
3、棘形红细胞
棘形红细胞升高可见于酒精中毒性肝病。
4、肝功能检查
谷丙转氨酶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常常提示肝炎及肝硬化,可反应肝的损伤程度。白/球蛋白比例倒置提示肝硬化。
检查-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是各种肝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可显示肝的形态、血管病变,有利于疾病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应排查是否存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肝病面容的原因有很多种,临床上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要注意鉴别。
1、肝硬化
主要症状如乏力、体重减轻、食欲减退,有时伴恶心、呕吐。患者呈慢性肝病病容,面色黝黑,面部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口角炎等,晚期患者可出现消瘦、肌肉萎缩。皮肤表现常见蜘蛛痣、肝掌,还可有掌挛缩、杵状指。黄疸呈持续性或进行性加深常提示病程已达到中期,预后不良。
2、慢性肝炎
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3、肝癌
早期肝癌症状常无特异性,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则较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进行性肝大或上腹部包块等;部分患者有低热、黄疸、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后出现急腹症表现等。合并肝硬化者常有肝掌、蜘蛛痣、男性乳腺增大、下肢水肿等。发生肝外转移时可出现各转移部位相应的体征。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肝硬化
(1)支持治疗:静脉输入高渗葡萄糖液以补充热量,输液中可加入维生素C、胰岛素、氯化钾等。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病情较重者可输入白蛋白、新鲜血浆。
(2)肝炎活动期:可给予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如葡醛内酯、维生素C。必要时静脉输液治疗,如促肝细胞生长素,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类制剂等。
(3)口服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如心得安、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B族维生素和消化酶等。
(4)脾功能亢进的治疗:可服用升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药物(如利血生、鲨肝醇、氨肽素等),必要时可行脾切除术或脾动脉栓塞术治疗。
(6)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适应证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巨脾伴脾功能亢进;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高危患者。包括门-腔静脉分流术,门-奇静脉分流术和脾切除术等。
(7)肝脏移植手术:适用于常规内外科治疗无效的终末期肝病。包括难以逆转的腹腔积液;门脉高压症,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出现肝肾综合征;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肝性脑病;肝硬化基础上并发肝癌。
2、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包括合理的休息和营养,心理平衡,改善和恢复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抗病毒,抗纤维化等治疗。
3、肝癌
根据肝癌的不同阶段酌情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目前手术仍是原发性肝癌疗效最好的治疗方法。其他治疗方法包括肝动脉结扎、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冷冻、激光、微波以及化疗和放射治疗等方法。生物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也多有应用。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