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感觉迟钝症状概述: 感觉迟钝又称感觉抑制、感觉减退,可因各种因素引起感觉阈值升高造成,病...
养生
症状名称: 感觉迟钝
症状概述:
其他名称: 感觉减退、感觉抑制
主要病因: 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癔症
常见症状: 对外界刺激感受性减低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脑脊液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神经活检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外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1、症状
起病较缓慢,感觉迟钝的程度不一,轻者为感觉减退,多发生在肢体远端,可呈“手套袜子”型分布,对较强的刺激仍能感知,除感觉减退外,尚可伴有其他感觉障碍如感觉过敏或感觉异常;重者则为无感知或不能感知,如皮肤感觉消失、失明、失听等,临床上又称为感觉缺失。
2、类型
(1)听觉减退
是对声音的个别属性感受减退,包括频率、振幅、清晰度和音律的感受减退,严重时听觉缺失。
(2)视觉减退
是对视觉的个别属性感受减退,包括清晰性、鲜明性、加工速度和大小辨认的减退,严重时视觉缺失。
(3)触觉减退
是对触觉的感受减退,病人摸自己的身体感觉模糊,为得到清晰的感觉,病人反复去摸,表现强迫行为,严重时可引起触觉缺失,但神经科检查阴性。
(4)痛觉减退
是对疼痛的感受减退,可在应激时发生,严重时为痛觉缺失。
(5)温觉减退
是对温度变化的感受减退,包括热迟钝、冷迟钝和冷热都迟钝。
(6)深感觉减退
是对骨骼、肌肉、肌腱的应力感受减退,精神科多见于人格解体和氯硝西泮撤药时。
(7)其他感觉减退
①味觉减退:是对味觉的感受减退,抑郁症患者对食物用味如嚼蜡来形容“味觉”减退。
②嗅觉减退:是指对嗅觉的感受减退。
③口渴感减退:是对口渴的感受减退。
原因-总述:
全身性感觉迟钝多与精神心理异常有关,如癔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亦与感觉系统生理性衰老有关。一种或数种感觉减退或缺失而其他感觉存在,可见于脊髓空洞症,另外,脊髓不完全性损伤、炎症、压迫以及脑栓塞、脑出血影响到感觉传导和分析系统时,均可于相应神经支配部位皮肤产生感觉减退。
原因-症状起因:
1、单一周围神经损伤
如皮神经受到机械、物理及化学因素引起损伤而出现感觉异常,其感觉损伤的特点是呈中央型分布,中央区域的所有感觉丧失,环绕中央区的感觉迟钝,部分感觉丧失。
2、多神经损伤
出现感觉迟钝等感觉障碍的同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和反射障碍。
3、神经根和感觉神经元受损伤
神经根和感觉神经元受损伤引起感觉迟钝,即神经根病。相邻神经根相互重叠,切断神经根会引起感觉迟钝,但不会使皮肤的感觉完全丧失;椎间盘突出等引起的神经根压迫,可以导致阶段性感觉丧失和周围组织的感觉迟钝;广泛背根感觉神经节疾病如肿瘤、中毒、炎症等也可引起感觉迟钝。
4、脊髓感觉综合征
各种病因引起脊髓断面或感觉神经损伤都可引起相应区域的感觉迟钝。
5、脑干损伤
由于下行的三叉神经束和三叉神经核以及交叉后位于脑干一侧的脊髓丘脑束受累,许多延髓受损的典型特征是出现交叉性感觉障碍,即一侧面部和对侧身体的感觉丧失或迟钝。
6、丘脑损伤
如脑血管性疾病引起的丘脑腹后外侧核和腹后内侧核,常引起对侧身体各种感觉的丧失和迟钝。
7、顶叶感觉皮质受损
该感觉区域范围广,病变仅损害其中一部分,出现对侧的一个上肢或下肢分布的感觉丧失或迟钝。
原因-常见疾病:
周围神经炎、酒精中毒、异烟肼中毒、糖尿病、尿卟啉症、黏液水肿、麻风、癔症、多发性神经炎、脊髓损伤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全身或局部出现一种或多种感觉减退,导致对强烈刺激仅有轻微感觉的情况。
2、伴感觉异常,如局部麻木、蚁走感、针刺感、触电感、刺痛或灼痛等。
3、伴运动系统病变,如肌肉抽搐或萎缩、关节肿痛、活动障碍、肢体畸形等。
4、伴有精神障碍,如过度抑郁或焦虑、幻听、幻视、妄想等。
5、伴木僵状态,如活动减少、行动迟缓、反应迟钝、肢体僵硬等。
6、伴有发热、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瘦、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症状。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由于感觉迟钝,可有即便机体出现损伤,但患者仍不自知的情况,因此患者日常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意外。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医生可能会需要对感觉迟钝部位进行检查,必要时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患者外出最好有亲友陪同,避免意外情况。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感觉迟钝症状是何时出现的?发生在哪些部位?近期症状有加重吗?
2、您存在哪种类型的感觉迟钝?感觉异常情况是突然出现还是持续加重的?
3、除感觉迟钝,您是否还存在焦虑、抑郁、肢体活动异常、肌肉萎缩等情况?
4、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5、您是否使用过药物进行治疗?什么药?效果如何?
6、您是否有过神经损伤情况?哪部位的神经?如何治疗的?
7、您曾经或目前是否患有脊髓肿瘤、脑出血等神经系统病变?
8、您是否还存在抑郁症、癔症等精神疾病?
9、您有饮酒习惯吗?近期有大量饮酒、严重醉酒情况吗?
10、您有吸食可卡因、大麻等非法药物的经历吗?
11、您平时吸烟吗?吸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2、您是否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是否有用药进行控制?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发生感觉迟钝最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我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现在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选择?要住院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6、若药物治疗,其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7、若手术治疗,我日常要如何进行护理?
8、我同时患有多种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应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然后可能建议患者做肌电图与神经传导速度、脑脊液等检查;再根据个体情况选做神经组织活检或免疫学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时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意识是否清醒,对检查能否有正常表达的能力;检查前要让患者了解检查的方法和意义,争取患者的充分合作;检查时请患者闭目或遮住检查的部位;检查的顺序一般从感觉缺失区查至正常区;检查中注意左右侧相应部位和远近端的对比,必要时重复检查;检查中忌用暗示性提问,以免影响患者的判断;切忌参与检查者的主观成见;发现感觉障碍时宜用图表和人体轮廓图记录,以便重复检查时对比参考;检查时要注意区分感觉障碍的类型,如传导束型、节段型、神经根型或末梢型等及感觉障碍的程度;过度疲劳可使患者感觉域增高,一次检查时间不应过长,必要时可分几次完成检查。体格检查包括浅感觉检查(触觉、浅痛觉、温度觉)、深感觉检查(关节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压觉、深痛觉)和复合感觉的检查(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形体觉、重量觉)。
检查-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检査:细胞计数增高、脑脊液蛋白增高、脑脊液葡萄糖降低等提示神经系统病变。
检查-影像学检查:
神经组织活检对确定神经病损的性质和程度可提供较准确的证据。
检查-其他检查:
1、肌电图与神经传导速度
多发性神经炎如果仅有轻度轴突变性,则传导速度尚可正常。当有严重轴突变性及继发性髓鞘脱失时则传导速度减慢。肌电图则有神经性异常改变。在节段性髓鞘脱失而轴突变性不显著时,传导速度变慢,但肌电图可正常;测定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有助于神经源性损害与肌源性损害的鉴别,也有利于轴突病变与节段性脱髓鞘病变的鉴别,轴突病变表现为波幅降低,而脱髓鞘病变表现为神经传导速度变慢。
2、免疫检查
对疑有免疫疾病者,可作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磷脂抗体等检测以及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花矩形成试验。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体格检查、脑脊液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免疫检查、神经活检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感觉迟钝是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必须经细致、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后,确无发现阳性体征时,可考虑为精神症状。
诊断-鉴别诊断:
1、精神异常引起的感觉迟钝
(1)精神分裂症:临床上通常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
(2)抑郁症:常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可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症状。
(3)癔症:常无器质性病变,多为突然发病出现异常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短暂的精神异常,检查则无相应的阳性体征,患者情感反应强烈,不稳定,对人处事常感情用事,好表现自己。
2、神经系统异常引起的感觉减退
(1)周围神经炎:受累肢体可有疼痛或各种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感、针刺感、触电感,亦可有刺痛或灼痛。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瘫痪程度可为轻瘫,亦可为全瘫,早期出现肌肉萎缩,伴有肌张力降低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肢体远端皮肤苍白、发凉、光滑、菲薄或干燥、脱屑、指甲松脆、多汗或无汗等单发性神经炎常发生于一侧坐骨神经、肋间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多发性神经炎多为四肢对称性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2)糖尿病性血管病: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肢体坏疽的可能性比正常人群高15倍。40%的糖尿病足病变是由神经病变所致,因末梢神经病变可引起感觉迟钝,肢体敏感性下降是糖尿病患者潜在性的威胁。糖尿病时,大动脉病变主要是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溃疡坏疽。约1/3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而出现感觉的异常,包括热、痛、冷、麻木等。糖尿病坏疽以湿性坏死多见。
(3)多发性神经炎:由于引起多发性神经炎的病因不同,起病可急可缓。临床表现为以肢体远端为著的对称性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且常以下肢较重。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和营养障碍三大障碍。感觉障碍在初起为手足末梢痛、麻、蚁行感及皮肤的痛觉过敏,继之出现穿戴手套、袜子的感觉减退或消失,严重者向上扩展到肢体。运动障碍早期仅为手足部,严重者可波及到腕、肘、踝、膝关节的肌力,晚期可出现肌肉萎缩,手足挛缩畸形。营养障碍表现为皮肤发凉、光滑菲薄或干燥脱皮、出汗或无汗、汗毛脆弱和爪甲粗糙等。
(4)感觉系统生理性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系统的组织器官发生退行性、细胞数减少等衰老变化,导致多种生理功能减退,如视力减退、视野变小、听力下降、嗅觉不灵、感觉迟钝、行动迟缓、步履蹒跚,机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易发生感染性疾病。
治疗-预计治疗:
首先应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由药物中毒引起者应立即停用该药。此外,还可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再配合针灸、理疗等中医治疗手段。
治疗-治疗方法:
1、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因原发病所致的感觉障碍,要及早治疗原发病。
2、药物治疗
可用维生素B₁₂、烟酸等药物营养神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此外,还可用ATP、辅酶A等药物进行治疗。
3、预防神经毒性
应尽量减少神经毒性药物的使用,必要时停药。
4、中医治疗
给予针灸、按摩、理疗等中医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维生素B₁₂、烟酸、ATP、辅酶A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