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肛门出血症状概述: 肛门出血是指肛门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从肛门排出,可见大便带血,或全为...
养生
症状名称: 肛门出血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Rectal bleeding
其他名称: 直肠出血
主要病因: 痔破裂、肛裂或大便干燥损伤
常见症状: 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
检查项目: 血细胞分析、粪便常规、粪便培养、粪便隐血试验、CT、组织病理学检查、结肠镜检查、肛门镜检查
发病部位: 腹部、臀部
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普通外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患者主要是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肛门出血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出血部位高低、出血量多少及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长短。可为鲜红、酱红或暗红色,有时甚至呈黑色或柏油样,有时仅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肛门及直肠下段出血常为鲜血或附着在成形粪便的表面;结肠上段出血时,血液与粪便混合均匀,呈酱红色;小肠出血时,若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可呈柏油样大便;若出血量大,排出较快,也可排出暗红或鲜红色血便。机体出血量较少时,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断性肉眼可见的少量便血而无明显全身症状。长期慢性便血、反复多次发作而发生缺铁性贫血,可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肿瘤
如直肠癌、结肠癌、肛门周围癌等。
2、其他
如痔破裂、肛裂、大便干燥损伤、肛门息肉、结肠血管发育不良等。
原因-常见疾病:
外痔、肛裂、肛门息肉、肛门周围癌、溃疡性出血、大肠息肉、结肠血管发育不良、直肠癌、结肠癌、急性细菌性痢、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肛门急性大量出血;
2、肛门急性剧烈疼痛,持续不缓解,患者大汗淋漓,面色苍白;
3、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肛门出血;
2、伴随排便异常,大便变细,便鲜血、脓血;
3、伴肛门疼痛、瘙痒、异物感或有肿块脱出;
4、伴腹痛、腹泻、腹部不适等肠道刺激症状;
5、伴发热、乏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6、伴腹部肿块;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紧急情况,要及时去急诊科处理。若出血量较小,可去肛肠科、普外科就医。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对肛门等部位进行检查,最好着方便穿脱的衣裤。
3、针对出血情况,还可能行血常规等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症状是何时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出血量有增多吗?
2、除肛门出血症状外,您是否还有疼痛、乏力、头晕等不适?
3、以前有过肛门出血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4、您有痔疮、便秘等情况吗?如果有,多长时间了?
5、亲属中是否曾有人患有直肠癌、结肠癌、肛门息肉等疾病?
6、您近期是否使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血的药物?
7、您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肛门出血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肛门出血严重吗?有没有较大危害?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住院吗?
4、我还有其他疾病,与肛门出血有关吗?
5、我的病情严重吗?什么治疗方法最好?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回家后我要注意什么?
8、如果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多需对肛门、肛周、肛乳头等部位进行检查,并对血液粪便等进行实验室检查以判断病因。CT是肛门出血患者常需进行的检查。必要时可行结肠镜、肛门镜等检查或取活检。怀疑肿瘤者可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细胞分析
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显著降低,需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及红细胞压积的测定有助于失血量的判断。若动态观察血红蛋白、红细胞及红细胞压积结果稳定,提示出血已经停止。
2、粪便常规
包括粪便颜色、性状等,可了解是否有消化道其他位置的出血及炎症,显微镜检查可用于肠道炎症、寄生虫病等疾病的排查。
3、粪便培养
怀疑感染性肠病者,应作粪便细菌培养查找致病菌。细菌性痢疾可培养出痢疾杆菌。对选择抗生素治疗有指导意义。
4、凝血系列检查
凝血功能障碍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异常。
5、粪便隐血试验
可明确有无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肿瘤的重要筛查方法,但无法明确出血来源。
检查-影像学检查:
CT是消化系统常用的检查方法,可用于消化道肿瘤的排查,还可了解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为分期提供依据。
检查-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检查-其他检查:
结肠镜、肛门镜,可发现息肉、溃疡等改变,并可取材进行活检。
诊断-诊断原则:
肛门出血是一个症状,能够引起这个症状的疾病较多,有轻微的,也有严重的,有不致命的,也有致命的(恶性肿瘤),所以一旦出现肛门出血,应积极寻找病因。一般情况下,肛门出血结合其伴随症状、详细病史以及粪常规、粪便隐血试验、CT、组织病理学检查、肠镜等可以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便血性质鉴别
(1)鲜血便: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2)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3)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2、病因鉴别
(1)痔疮:痔疮出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特点是大便带鲜血,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排便时无下坠感,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出血量多且不与大便混合,有时只在手纸上沾有血迹,出血常与大便干结或排便时用力过度有关。一般有痔疮病史且反复发作,有时可见肛门突出物。有外痔时可在肛门口摸到柔软的小结节,内痔则摸不到。指诊或肛门镜检可迅速确诊。
(2)肛裂:是导致肛门出血较为常见的病因,患者可有肛门疼痛、便血、便秘等表现。便秘与便血、疼痛恶性循环。体格检查即可确诊,可通过视诊、触诊等发现肛裂的位置、深度等,慎用肛门镜,以免加重患者痛苦。
(3)肛门息肉:肛门息肉患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便血,可有腹痛、腹泻、腹部不适等肠道刺激症状,肛门息肉进展则可发生直肠脱垂。粪便隐血试验常为阳性。内镜检查可见息肉外观略呈红色,有蒂或基底较广,呈球形或半球形。组织病理检查有明确诊断的意义,可明确病变性质、类型、有无癌变等。
(4)肛门周围癌:肛门周围癌患者常有肛门部位不适、瘙痒,疼痛较轻微,若侵犯肛管或括约肌时可有明显疼痛,肿瘤可发生溃疡、出血。体格检查可见肛缘肿物,可有触痛。CT等影像学检查可了解肿瘤侵犯情况、有无淋巴结转移等。组织病理血检查可明确诊断。
(5)溃疡性出血:血色或鲜或暗,几乎每次大便均混有血、脓黏液,常有腹痛、腹泻,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
(6)大肠息肉:有的属良性,有的易恶变(如腺瘤样息肉、绒毛状腺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可单个或多个。便血常呈间隙性,血色鲜红,一般血量不多,血液不与粪便混合。粪便本身无特殊变化。
(7)结肠血管发育不良:中老年人较多见,出血多为鲜血,出血量较多,大便本身无改变。
(8)直肠癌:到一定程度时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泻等。侵犯膀胱、尿道、阴道等周围脏器时出现尿路刺激症状、阴道流出粪液、骶部及会阴部疼痛、下肢水肿等。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检查步骤。约80%的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可通过直肠指检被发现。可触及质硬、凹凸不平肿块;晚期可触及肠腔狭窄,肿块固定。指套见含粪的污浊脓血。直肠镜可确诊,尤其是病理活检。
(9)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常在夏秋季出现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慢性痢疾也见脓血便,但季节性不明显,常有急性菌痢病史;阿米巴痢疾以多量的腥臭的暗红色果酱样大便为特征。三者通过症状和镜检很容易鉴别诊断。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
明确诊断,找到病因,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1)痔疮:;适用于绝大部分的痔,包括血栓性和嵌顿性痔的初期。注意饮食,忌酒和辛辣刺激食物,增加纤维性食物,多摄入果蔬、多饮水,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便后清洗肛门。对于脱垂型痔,注意用手轻轻托回痔块,阻止再脱出。避免久坐久立,进行适当运动,睡前温热水(可含高锰酸钾)坐浴等。
(2)肛裂:大部分慢性肛裂患者纠正原发便秘或腹泻,或临床局部用药试验性治疗。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以考虑行肛裂切除和(或)内括约肌侧切。急性或初发肛裂可以通过增加纤维和水摄入及温水坐浴来治愈。
(3)肛门息肉:肛门息肉多需手术治疗,手术后息肉标本的病理诊断至关重要。部分患者有切除后有复发可能,需多次手术。手术包括行经肛门的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经肛门内镜下的息肉切除术等。
2、对症治疗
注意休息,给予流食或少渣半流食;适当应用止血药;观察血压、脉搏、呼吸、肠鸣音、便血次数以及便血量;出血量大且血压下降,应及时输液并转送上级医院。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生活规律、膳食平衡、避免高脂饮食及刺激性食物。
3、积极治疗胃及结肠的癌前病变。
4、积极治疗炎症性肠病。
5、定期随访有肠息肉或肠肿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
预防-预防措施:
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黏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
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黏膜收缩,血行不畅。
预防-注意事项:
由于便血时多难以明确出血来源,需经详细排查以明确出血部位。另外,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不建议自行购买药物(比如痔疮膏等)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