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肛门括约肌松弛症状概述: 肛门括约肌松弛(Anal sphincter loose)是指...
养生
症状名称: 肛门括约肌松弛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Anal sphincter loose
主要病因: 可能因感染、外伤、肿瘤、神经系统病变等因素引起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所致
常见症状: 肛门失禁、肠液外漏、肛周潮湿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检查、直肠镜、B超、X线、诊断性穿刺、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膀胱尿道镜检查、脊髓磁共振成像、脑脊液检查、肛管直肠压力测定、盆底肌电图检查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肛肠外科、普通外科
症状-典型表现:
主要表现为肛门失禁,有大肠液外漏,肛周潮湿。可分为肛门完全失禁、肛门不完全失禁、肛门感觉性失禁。
1、完全失禁
完全不能控制排泄粪便和气体,经常有粪便和肠液流出,肛周潮湿。多见于严重的肛管直肠外伤、肛痿、痔环形切除术后,先天性肛管直肠疾病及中枢神经疾病患者。
2、不完全失禁
能控制干粪,不能控制稀粪。
3、感觉性失禁
中枢神经或骶尾部神经损伤后排便前有少量粪便溢出,腹泻时加重。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感染
如盆腔脓肿、急性脊髓炎等。
2、先天性因素
如脊髓脊膜膨出等。
3、肿瘤
如脊髓肿瘤、直肠癌等。
4、其他
如括约肌外伤、脊柱损伤、直肠脱垂、手术损伤、痔疮、神经源性膀胱等。
原因-常见疾病:
盆腔脓肿、脊髓脊膜膨出、脊髓肿瘤、神经源性膀胱、急性脊髓炎、痔疮、肛门脱垂、直肠癌等。
就医-门诊指征:
1、不能控制排泄粪便、排便次数增多、大肠液外漏;
2、粪便呈细扁状,便血色鲜红或暗红色;
3、里急后重(想排便却什么都排不出)、肛门坠胀感、肿物脱出、肛周潮湿;
4、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夜尿增多、尿失禁、排尿困难等;
5、性欲减退、会阴部感觉减退或丧失;
6、肢体麻木、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
7、发热、乏力、体重逐渐下降等;
8、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检查发现肛门括约肌松弛,或伴有以上情况时,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肛门括约肌松弛的患者可首先到肛肠外科就诊。
2、怀疑神经因素引起者,可到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就诊。
3、外伤引起者,还可于普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暴露您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穿紧身或连体衣物,以免造成不便。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或禁食6小时以上,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影响医生判断。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主要症状有哪些?症状出现多久了?
2、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是如何进展的?进展速度如何?
3、您是否存在症状加重或减轻的相关因素?
4、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5、您既往有肛肠相关疾病吗?
6、您既往是否进行过肛肠手术?
7、您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8、您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您对哪些药物过敏?
9、您的家人有类似疾病吗?
10、发病以来精神如何?睡眠如何?饮食如何?大小便如何?
11、孩子出生时背部或尾部有包块吗?双下肢和足部是否存在异常?
12、孩子的母亲孕期是否接受过规律的产前检查?
13、孩子的母亲怀孕期间患有糖尿病吗?血糖控制得如何?
14、孩子的母亲是否有按规定在孕前和孕期口服叶酸?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这个病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病情会怎么样发展?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5、需要手术治疗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7、能治好吗?
8、复发的可能性大吗?
9、会有后遗症吗?
10、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11、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2、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3、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观察是否存在肛门畸形或缺损、闭合不紧、痔疮、外伤等异常表现。
2、肛门指检
指诊可检查肛管、直肠和括约肌有无异常,是否存在触痛、赘生物等表现。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若白细胞数目增加、血沉加快,提示机体有感染情况。
2、脑脊液检查
急性脊髓炎可见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细胞数、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淋巴细胞为主,糖、氯化物含量正常。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
可了解括约肌缺损的部位和程度。盆腔脓肿表现为盆腔内圆形或片状的无回声区,大部分边界不清楚等。
2、X线
盆腔脓肿可见脓腔内液平面和反射性肠淤胀、肠粘连、盆壁脂肪线模糊或消失等。
3、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
神经源性膀胱可见膀胱壁小梁形成,憩室及典型的圣诞树样膀胱等。
4、脊髓磁共振成像
急性脊髓炎显示病变部脊髓增粗,病变节段髓内多发片状或斑点状病灶,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强度不均,可有融合。
5、排粪造影
可观察排便过程,了解肛管、直肠的形态和功能有无异常。
检查-其他检查:
1、直肠镜检查
可在镜下直接观察直肠内的情况,有助于直肠病变的诊断。
2、诊断性穿刺
女性已婚者可自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脓液即可确诊盆腔脓肿。
3、膀胱尿道镜检查
有助于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可了解膀胱尿道形态,伤口存在膀胱输尿管返流等。
4、肛管直肠压力测定
可了解基础压力及收缩压力。
5、盆底肌电图检查
了解括约肌缺损部位及范围。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既往患病史、外伤史、手术史,以及肛门失禁等典型临床表现,结合肛门指检、直肠镜、B超、X线、脊髓磁共振成像等辅助检查结果,多可明确诊断。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查是否存在盆腔脓肿、神经源性膀胱、直肠癌、锁肛痔、急性脊髓炎、脊髓肿瘤等病变。
诊断-鉴别诊断:
1、盆腔脓肿
常有典型的直肠或膀胱刺激症状,如排便次数多而量少、黏液便、里急后重、尿急、尿频等。也可有发热、脉速、乏力等全身症状。
2、神经源性膀胱
可有下尿路症状,包括尿急、尿频、夜尿、尿失禁、遗尿、排尿困难、膀胱排空不全、尿潴留及尿痛等。也可出现性功能障碍症状,如生殖器区域敏感性,勃起功能障碍、性高潮异常、射精异常、性欲减退等。除排尿症状外,可伴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如便秘、排便失禁、会阴部感觉减退或丧失、肢体瘫痪等。
3、急性脊髓炎
为急性起病,起病时可有低热、病变部位神经根痛,肢体麻木、乏力和病变节段束带感;亦可无其他任何症状而直接发生瘫痪。大多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受累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缺失及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早期为脊髓休克表现,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可表现为大便失禁。
4、锁肛痔
大便失禁,粪便细扁状,伴黏液,便血色鲜红或暗红,便意急迫,形体逐渐消瘦者。
5、肛门脱垂
可出现大便失禁,并肛门脱出。
6、脊髓肿瘤
首先出现疼痛与感觉异常,继以感觉丧失,肌肉无力与萎缩,感觉与运动症状的范围都与受累神经根的支配区域相符。肿瘤进一步的生长产生对脊髓的压迫,产生进展性强直性肢体瘫痪,伴病变水平以下表皮浅感觉与本体深感觉的障碍。括约肌控制功能的丧失可导致大小便的潴留或失禁。
7、直肠癌
出现大便失禁,有时有血便或黏液便,大便呈条索状,体重逐渐下降。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盆腔脓肿
应住院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1)支持疗法
卧床休息,半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而使炎症局限。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补充液体,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引起炎症扩散,有腹胀应行胃肠减压。
(2)抗生素治疗
治疗原则为经验性、广谱、及时及个体化。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较合理,但通常需在获得实验室结果前即给予抗生素治疗,因此,初始治疗往往根据经验选择抗生素。选择广谱抗生素以及联合用药。
(3)手术治疗
主要用于抗生素控制不满意的输卵管卵巢脓肿或盆腔脓肿。手术可根据情况选择经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
2、神经源性膀胱
治疗神经源性膀胱主要是保护上尿路功能,防止发生肾盂肾炎、肾积水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其次是改善排尿障碍症状以减轻患者生活上的痛苦。治疗的具体措施是采用各种非手术或手术方法减少残余尿量,残余尿量被消除或减至很少(<50mL)之后可减少尿路并发症。
3、急性脊髓炎
(1)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防治各种并发症是保证功能恢复的前提。
①高颈段脊髓炎有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选用有效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必要时气管切开进行人工辅助呼吸。
②排尿障碍者应保留无菌导尿管,每4~6小时放开引流管1次。当膀胱功能恢复,残余尿量少于100ml时不再导尿,以防止膀胱痉挛,体积缩小。
③保持皮肤清洁,按时翻身、拍背、吸痰,易受压部位加用气垫或软垫以防发生压疮。皮肤发红部位可用10%酒精或温水轻揉,并涂以3.5%安息香酊,有溃疡形成者应及时换药,应用压疮贴膜。
(2)药物治疗
①皮质类固醇激素:急性期,可采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短程冲击疗法,连用3~5天,之后逐渐减量维持4~6周后停药。
②免疫球蛋白:连用3~5天为1疗程。
③B族维生素: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常用维生素B1、甲钴胺肌肉注射。
(3)康复锻炼
急性瘫痪期需保持功能位置,并对瘫痪的肢体进行按摩及被动的功能练习,改善患者的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肢体挛缩、强直,当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恢复时,鼓励患者进行主动的功能运动,使其早日康复。
治疗-相关药物:
预防-预防措施:
平时多做提肛运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