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巩膜水肿症状概述: 巩膜水肿常见于巩膜炎性疾病,巩膜是眼球外膜后部乳白色、不透明的纤维膜...
养生
症状名称: 巩膜水肿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主要见于巩膜炎性疾病
常见症状: 眼睛疼痛伴有轻微视力及眼压下降
检查项目: 裂隙灯检查、B超、CT、MRI、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底检查、血液检查等
发病部位: 头部、眼
就诊科室: 眼科
症状-典型表现:
可因巩膜炎出现疼痛、视力及眼压下降等症状。
原因-总述:
内源性化脓菌病灶转移,外源性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均可导致巩膜发生炎性改变,造成巩膜水肿。
原因-症状起因:
1、外源性感染
外因性者较少见,可为细菌、病毒、真菌等通过结膜感染灶、外伤、手术创面等直接引起。
2、内源性感染
如化脓菌病灶转移引发感染或非化脓性肉芽肿性(结核、梅毒、麻风)感染。
3、结缔组织病
如类风湿关节炎、坏死性结节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类肉瘤病(结节病)、Wegener肉芽肿、复发性多软骨炎等并发巩膜炎。
原因-常见疾病:
单纯性表层巩膜炎、结节性表层巩膜炎、弥漫性前巩膜炎、结节性前巩膜炎、坏死性前巩膜炎、后巩膜炎、穿通性巩膜软化、结核、梅毒、麻风等。
就医-门诊指征:
1、眼痛,刺激样烧灼痛,眨眼时可加重。
2、眼红、畏光、流泪等。
3、视力下降、复视等。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检查发现巩膜水肿,患者常因以上原因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散瞳检查眼底,最好乘坐公共交通,而不要自行驾驶交通工具前往就诊。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巩膜水肿的?
2、您是如何发现自己巩膜水肿的?
3、您是一侧巩膜水肿,还是两侧?
4、您目前有什么不适么?
5、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么?
6、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7、您之前治疗过么?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8、您视力正常么?有近视、远视或散光么?多少度?
9、您最近眼睛有受伤么?有做眼部的手术么?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我的情况严重么?能治好么?
3、会有后遗症么?会影响到我的视力么?
4、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么?多久能好?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8、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9、我开车安全么?
10、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观察结膜、角膜、葡萄膜、视网膜、视盘有无改变以及巩膜有无充血水肿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血尿酸检测等,有助于引发巩膜炎症的全身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CT、MRI检查
发现后巩膜增厚有助于后巩膜炎的诊断。
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有助于巩膜炎症与其他眼部疾病鉴别。
检查-其他检查:
1、裂隙灯检查
观察水肿和充血的部位。可见表层巩膜炎局限在巩膜表层,不累及其下的巩膜,有助于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的鉴别诊断。
2、眼底镜检查
有助于后巩膜炎的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检查发现巩膜出现水肿表现,结合裂隙灯检查、眼部B超、CT、MRI、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底检查、血液检查等可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鉴别巩膜炎的类型,以便于更好的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单纯性表层巩膜炎
又称周期性巩膜外层炎,40%单纯性巩膜炎表现为双眼发病。急性发作,有程度不等的眼痛、压痛和烧灼感,可伴轻度畏光、流泪。表层巩膜及其上球结膜呈火红色节段性扇形或弥漫性充血、水肿。有时可伴有眼睑神经血管性水肿,视力多不受影响。偶有患者出现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痉挛,引起瞳孔缩小和暂时性近视。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可多次反复发病,妇女多于月经期发作。
2、结节性表层巩膜炎
临床表现的自觉症状与单纯性者相似,疼痛以夜间为甚,视力多不影响。角膜缘外表层巩膜上出现淡红色或火红色局限性结节是其特征表现,结节表面的球结膜充血水肿。结节约数毫米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压痛,结节可以推动。可出现眼红、疼痛、畏光、触痛、泪溢等症状。病程2周左右即自限,部分累及深层形成深层巩膜炎。
3、弥漫性前巩膜炎
中青年至老年均可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半数以上为双侧性。突发眼红、眼痛。眼痛以夜间为甚,严重程度与炎症的程度呈正比。病变位于赤道前部,前巩膜呈暗红色或紫红色浸润。球结膜水肿尤为突出,可表现为高度水肿但仍可自由推动,不与下面组织黏连,且多伴有表层巩膜炎。
4、结节性前巩膜炎
在巩膜深层出现紫红色局限性结节,与上表层组织界限清楚。浅层上巩膜血管从和球结膜被结节顶起,结节不能推动。结节可单发或多发,可围绕角膜缘呈环形致全眼球呈暗紫色。病程较短者数周或数月,长者可达数年浸润吸收后巩膜变薄呈暗紫色或瓷白色。本病偶可侵犯角膜以舌状或三角形浸润,向邻近角膜发展,角膜无新生血管,也不发生溃疡。角膜病灶愈合呈白色混浊,称硬化性角膜炎。如出现畏光、流泪症状,应考虑合并角膜炎和葡萄膜炎,其结果常严重影响视力,部分患者可出现巩膜影隆和葡萄肿。
5、坏死性前巩膜炎
最具有破坏性,常是全身严重胶原病的先兆。典型表现为巩膜出现局限性片状无血管区,可发展成大面积坏死。周围巩膜充血水肿,表层巩膜血管迂曲扩张,移位形成血管“旁路”。愈合形成凹陷性瘢痕,巩膜菲薄,葡萄膜颜色暴露,高眼压时可形成巩膜葡萄肿。约半数患者并发葡萄膜炎。
6、后巩膜炎
多发生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病变发生在赤道后部和视神经周围,多为单侧。临床表现多样性,可以没有明显症状或有程度不等的眼痛眼红、视力下降,重症者可有眼睑水肿,球结膜水肿,眼球突出或复视。眼疼痛轻重不等,有的甚轻,有的极度痛苦,并可放射到眉部、颞部或额颞部。视力减退是常见症状,是由于伴发的视神经、视网膜病变所致,也可表现为近视减轻,远视力增加,是后巩膜弥浸性增厚所致。眼底的主要表现为同心性脉络膜皱褶和视网膜条纹,可伴随视盘水肿。眼底可见到局限性脉络膜隆起或球形脉络膜脱离或后极部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7、穿通性巩膜软化
亦称非炎症性坏死性巩膜炎,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特殊类型巩膜炎,病情隐蔽,几乎毫无症状,约半数患者与类风湿关节炎或强直性多关节炎有关。眼病可先于关节炎病。患者多为年逾50岁的女性。病程发展缓慢,但也有表现急剧,于数周内导致失明者。本病很少伴有炎症或疼痛反应。病变的特点为发生在角膜缘与赤道部之间的巩膜上,有黄或灰色斑。在最严重者局部巩膜逐渐呈腐肉样而陷入坏死性改变,坏死组织一经脱落,巩膜可完全消失。在残留的巩膜组织中的血管明显减少,从外表看呈白色搪瓷样。约半数患者有一处以上的坏死病灶。由于坏死而造成的巩膜缺损,可被一层可能来源于结膜的很薄结缔组织所覆盖,除非眼压增高,一般不见葡萄肿。无眼部压痛。角膜一般不受影响。缺损区没有组织再生修补,最终导致穿孔,葡萄膜脱出。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对于结节性、弥漫性前巩膜炎及后巩膜炎,临床上应寻找和筛选有效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进行长时间的治疗,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再逐渐减量停药。若一种NSAID药物效果不佳,可考虑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持续一段时间逐渐减量。若联合用药仍不满意,可考虑加用免疫抑制剂。对于坏死性前巩膜炎,一旦确诊早期用药效果明显,并根据病情选择正确的有针对性的药物,对于已经坏死的巩膜炎患者可考虑巩膜移植。
预防-预防措施:
对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麻风、梅毒和其它部位有病灶感染者,需尽早治疗,以防蔓延至巩膜而导致巩膜水肿。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