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鼓膜充血症状概述: 鼓膜充血(Tympanic membrane congestion)...
养生
症状名称: 鼓膜充血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Tympanic membrane congestion
主要病因: 炎症、异物、外伤、药物刺激、气压剧烈变化
常见症状: 鼓膜发红、肿胀
检查项目: 耳镜检查、耳显微镜检查、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血常规、CT、颞骨MRI
发病部位: 耳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1、鼓膜急性充血
鼓膜呈严重的弥漫性或辐射状潮红肿胀,其标志不清,有时可仅仅局限于上部。
2、鼓膜慢性充血
鼓膜呈轻度局限性或弥漫性均匀红色改变,有时仅在锤骨柄处有血管束。
3、鼓膜暂时性充血
鼓膜在瞬间或数分钟内,其松弛部、锤骨柄或整个鼓膜发生短暂红润。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鼓膜急性充血
常见于外耳道急性感染波及鼓膜或因异物、外伤、腐蚀物质损伤、药物刺激、气压剧烈的变化以及感冒、流感时所引起的急性鼓膜炎、大疱性鼓膜炎、急性卡他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等。
2、鼓膜慢性充血
见于慢性肉芽性鼓膜炎、慢性炎性中耳炎等。
3、鼓膜暂时性充血
可发生在鼻腔黏膜用收缩药物(如麻黄素等)时,或病人捏鼻鼓气、小儿哭闹之后。
原因-常见疾病:
急性鼓膜炎、大疱性鼓膜炎、急性卡他性中耳炎、慢性肉芽性鼓膜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炎性中耳炎等。
就医-门诊指征:
1、伴长期反复的耳痛、耳鸣、耳闷;
2、伴听不清外面声音;
3、伴耳朵有血液、脓液流出;
4、伴发热、头痛等;
5、挖耳过深或有异物进入耳内后,感到耳部不适;
6、在乘坐飞机或潜水活动后,感到耳部不适;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检查发现鼓膜充血,或伴有以上情况,应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发现鼓膜充血多久了?
2、您目前有什么不适吗?您听力受影响吗?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患有耳部的疾患吗?
7、您有在使用什么药物吗?
8、您有对什么过敏吗?
9、您挖耳用力过度吗?耳内有进入异物吗?
10、您最近有坐飞机吗?有进行潜水活动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3、我需要如何治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1、CT
鼻咽部CT扫描可了解腺样体是否增生,鼻咽部是否存在占位病变;颞骨CT扫描可了解鼓室及乳突有否病变组织以及病变组织与周围骨性结构之间的关系。
2、颞骨MRI
有助于鉴别诊断分泌性中耳炎、中耳内肉芽、胆脂瘤、肿瘤等。
检查-其他检查:
1、听力检查
耳部炎症疾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根据听力检查了解听力障碍程度,对疾病诊断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2、前庭功能检查
大疱性鼓膜炎可伴有眩晕,前庭功能检查可了解前庭损害程度,有助于诊断大疱性鼓膜炎。
3、耳镜、耳显微镜检查
耳镜观察鼓膜充血程度、位置,是否存在外凸、内陷、穿孔、瘢痕或分泌物及分泌物性质等,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鼓膜充血的典型表现,结合耳镜检查、耳显微镜检查、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颞骨CT、颞骨MRI等相关检查可明确诊断。询问病史时应关注患者有无异物、外伤、腐蚀物质损伤、药物刺激、气压剧烈的变化等经历,近期是否由感染性疾病或疾病病史,这些信息可以协助医生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鼓膜炎
患者自觉耳部疼痛,有时甚重;体温微升,听力下降,伴有耳鸣。耳镜检查初期可见鼓膜周边、松弛部以及沿锤骨柄等处充血;后期鼓膜呈弥漫性充血,为红色或淡红色,正常标志不清。
2、大疱性鼓膜炎
近期有流感病史;耳深部痛,逐渐加重呈刺痛或胀痛,伴耳闷胀感,轻度听力下降、耳鸣、同侧偏头痛,可有眩晕感,全身乏力可伴有低热,大疱破裂后,有血性或浆液性分泌物流出。患者多伴有剧烈耳痛。检查可见外耳道深部皮肤及鼓膜充血,并有血疱,呈红褐色或紫红色,如果血疱破溃,流出血性分泌物。听力检查正常或轻度减退。颞骨X线、高分辨率薄层CT扫描鼓室乳突均正常。
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本病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耳痛、耳内流脓、鼓膜充血、穿孔为特点。可有畏寒、发热,小儿常伴呕吐、腹泻等。耳痛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耳流脓后疼痛减轻。听力下降并可伴有耳鸣。检查可见鼓膜充血,外耳道深部或全部皮肤充血或肿胀。耳屏压痛或耳廓牵拉痛。乳突部有压痛、胀痛。鼓膜红肿,松弛部明显。
4、慢性肉芽性鼓膜炎
又称特发性慢性鼓膜炎,临床表现以反复发生严重感染以及在反复感染的部位形成色素沉着性肉芽肿为特征。病变一般局限于鼓膜的表皮层,纤维层可受到波及,但未达内面的粘黏膜层。外耳道皮肤科出现病损,但鼓膜正常。发病时突感耳痛剧烈,有闷胀感,轻度听力减退。
5、航空性中耳炎
自觉症状包括耳内堵塞感、耳鸣、耳痛、听力下降、眩晕等。检查所见轻重不一,可以表现为鼓膜充血内陷、鼓室积液(稀薄的金黄色浆液性分泌物)或鼓室积血(黏膜血管破裂,鼓室内积留新鲜血液),严重时还可出现鼓膜破裂。
治疗-预计治疗:
鼓膜充血患者一定要去医院做系统的检查,明确病因之后,有针对性地治疗原发疾病。急性鼓膜炎和大疱性鼓膜炎均可进行局部热敷或使用抗菌药物;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尽早控制感染。
治疗-治疗方法:
1、急性鼓膜炎
去除病因,1%~4%的酚甘油滴耳,局部热敷或理疗,炎症严重者口服抗菌药物,耳内疼痛较重者,给予镇痛剂,合并中耳化脓者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处理。
2、大疱性鼓膜炎
耳剧痛者给予镇痛剂;应用抗菌药物;1%~2%的酚甘油滴耳;保持外耳道清洁。疱疹较大时,可经严格消毒后,挑破疱疹表皮层;耳部热敷和理疗。
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包括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和病因治疗。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控制感染,1%麻黄碱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碱液、氯霉素麻黄碱液滴鼻,减轻咽鼓管咽口肿胀,以利引流。理疗如红外线、超短波等有助于消炎止痛。同时应注意休息,调节饮食。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保持耳道的通畅,生活中注意耳道不要进水、异物堵塞,不要过度掏耳朵。
2、游泳、洗澡时若有水进入耳道,应该及时清除。
3、遵医嘱用药,积极治疗疾病,控制病情,如病情出现反复或出现不明症状,及时就医。
4、多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情愉悦。
5、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注意补充充足的蛋白质和热量,帮助身体恢复。
6、戒烟戒酒,避免香烟和酒精的刺激,尽量少吸入二手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