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黄斑水肿症状概述: 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是指由于炎症、肿瘤、外伤和变性...
养生
症状名称: 黄斑水肿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macular edema
主要病因: 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视网膜病变、手术、炎症反应、眼内肿瘤
常见症状: 视力减退、视力模糊、视物变形
检查项目: 视力检查、视野检查、检眼镜检查、眼压测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裂隙灯检查、玻璃体荧光光度测定法、视网膜厚度分析
发病部位: 眼
就诊科室: 眼科
症状-典型表现:
1、症状
视力模糊,视物变形,视大如小或视直为曲等。
2、体征
黄斑部视网膜因水肿而增厚,呈昏蒙状,有时隐约见囊样间隙。中心凹光反射消失。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视网膜血管性疾病
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放射性视网膜病变、Coats病、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2、视网膜病变
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浆液性或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黄斑牵拉综合征等。
3、手术
如白内障手术、视网膜脱离手术、全视网膜光凝术后等。
4、炎症反应
如葡萄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炎、急性视网膜坏死及眼内炎等。
5、眼内肿瘤
如脉络膜肿瘤、视网膜肿瘤等。
原因-常见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高血压视网膜病变、Coats病、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炎、脉络膜肿瘤、视网膜肿瘤等。
就医-门诊指征:
1、明显视物模糊;
2、视物变形,如把直线看成曲线,把大的物体看成小的;
3、眼部术后出现以上表现;
4、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者出现以上表现;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散瞳检查眼睛,最好乘坐公共交通,而不要自行驾驶交通工具前往就诊。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什么不适吗?
2、您的视力有受到影响吗?
3、您什么时候发现这种情况的?
4、您是如何发现的?
5、除了此病,您还有其他不适吗?
6、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7、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8、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9、您有眼部的其他疾患吗?
10、您眼睛受过外伤吗?有做手术吗?
11、您之前视力正常吗?有近视、远视、散光吗?多少度?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视力检查包括远视力检查和近视力检查,最佳矫正远、近视力。
检查-实验室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1、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
可清晰显示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囊样间隙,感光视网膜内有多量圆形透光区。同时也能够精确地测量视网膜厚度。
2、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诊断有决定性价值。可见渗漏的荧光蓄积在中心凹周围,较轻者呈弥漫性,严重者呈花瓣状或蜂窝状。
检查-其他检查:
1、裂隙灯检查
裂隙灯检查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角膜、晶状体、视网膜及很多肉眼无法观察到的部位。
2、检眼镜检查
用于黄斑水肿发病早期的初步检查。
3、眼压测量
通过仪器测量眼压,根据检查结果,判断眼压是否正常。该项检查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病情。
4、视野检查
通过Amsler表进行检查,可明确有无视野缺损、视物方格变形或线条变形。
5、玻璃体荧光光度测定法
检测玻璃体内荧光素的浓度及分布,间接评估血-视网膜屏障的完整性。适用于对疾病发展和治疗效果的动态观察和随访。
6、视网膜厚度分析
通过视网膜厚度分析仪检查,其截面图可清晰显示,评估整个后极部视网膜增厚的情况,并可鉴别囊样改变、视网膜裂孔以及膜增殖等视网膜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有视力下降、眼前暗影遮挡、视物变形等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即可明确诊断。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者,需警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可能。
诊断-鉴别诊断: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全身小血管病变的一部分。其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病程长短和血糖控制状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当出现黄斑水肿,或视网膜水肿,或玻璃体积血时,视力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黄斑病变黄斑区水肿、渗出、出血、缺血及增生性病变,黄斑下膜及黄斑前膜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有助于诊断和了解眼底病变的严重程度。糖尿病黄斑水肿,则可按如下规定分类:
(1)轻度黄斑水肿
后极部视网膜有一定程度的增厚以及硬性渗出,但距黄斑中心较远。
(2)中度黄斑水肿
后极部视网膜有一定程度的增厚以及硬性渗出,接近黄斑中心,但并未累及。
(3)重度黄斑水肿
视网膜增厚以及硬性渗出累及黄斑中心。
2、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本病是由于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泵功能障碍和屏障功能异常导致神经上皮的浆液性脱离。部分病例出现色素上皮脱离。患者多为30~50岁,男性居多。病变未影响黄斑中央部时可无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患眼自觉视物变形、变小,中央色暗,视力轻度减退。检眼镜下黄斑区内局限盘状浆液性脱离,中心光反射消失,有黄白渗出小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典型改变为荧光造影早期出现一点状高荧光,随时间延长染料进入视网膜下腔逐渐扩散,边界变得模糊呈炊烟状或墨迹状。
3、视网膜大动脉瘤
视网膜大动脉瘤为获得性血管异常,常发生视网膜前、视网膜内和视网膜下出血以及玻璃体积血。少数患者多次出血,常合并高血压病。动脉瘤可以是多发的,约10%双侧发病。患者常因视网膜或玻璃体积血、影响到黄斑的视网膜水肿,而视力下降。检眼镜下可以看到视网膜动脉上的动脉瘤,常发生在上、下黄斑血管弓的动脉上,周围有黄色渗出斑。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动脉上的大动脉瘤,以及动脉瘤周围由于渗出导致的低荧光区。眼底可发生视网膜前、视网膜内和视网膜下出血以及玻璃体积血。
治疗-预计治疗:
黄斑水肿的患者需要明确具体病因,根据病因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炎症患者可给予抗炎治疗;视网膜血管病变者,可采取激光光凝治疗;玻璃体牵拉引起的黄斑水肿可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炎症所致者应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
2、视网膜血管病所致者,可采用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
3、玻璃体牵拉引起的黄斑水肿,可考虑玻璃体手术。
4、近年,玻璃体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制剂对多种病因所致黄斑水肿的治疗取得较好效果,但有复发可能。
日常-护理原则:
1、心理护理
黄斑病变导致视力的下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活动、学习和社会活动,生活质量受到进行性损害,患者产生焦虑,一旦视力丧失,将对患者产生极大的心理刺激和精神打击。医生和家属应重视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
2、生活护理
患者要多摄入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锌、叶黄素的食物。少摄入高脂肪食物,多吃鱼,禁烟酒,进行适当的锻炼,以控制体重、血压、血脂和血黏度。
预防-预防措施:
防治黄斑病变的关键,在于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1、定期做眼科检查
40-64岁的人群,应2~4年进行1次常规眼科检查。65岁以上的人群,应1~2年进行1次全套眼科检查,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视力下降,并明确原因以便及时治疗。
2、自我测试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可经常用简单的方法自我测试:用手遮住一只眼,另一只眼注视远方景物,检查视力是否下降;再注视直线条的物体,观察是否有物体的线条变弯,并注意是否有些变小、变形现象;还要注意眼前,有无黑影遮挡。自我测试时,一发现有视力进行性下降,视物变形或变小,眼前出现黑影等异常情况时,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控制可变的危险因素
如合理饮食、禁烟、控制体重等。
4、生活指导
外出建议使用遮阳帽和遮阳镜。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