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肌肉硬结症状概述: 肌肉硬结(Muscle induration)是指肌肉内的硬质包块,...
养生
症状名称: 肌肉硬结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Muscle induration
主要病因: 肌肉肿瘤、炎症、异物、肌病、寄生虫疾病等导致肌肉硬结
常见症状: 局部压痛、肌肉僵硬、可触及硬性结节包块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清肌酸激酶测定、血常规、X线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肌电图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骨科、感染性疾病科、普通外科、肿瘤科
症状-典型表现:
临床主要症状有局部压痛、肌肉僵硬,可以触及硬性结节包块等。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损伤
如慢性肌肉劳损、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等。
2、寄生虫病
如蛔虫病。
3、其他
肌肉肿瘤、肌肉疾病、腓肠肌痉挛、肌肉结核、皮肌炎等。
原因-常见疾病:
慢性肌肉劳损、腓肠肌痉挛、肌肉结核、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皮肌炎、蛔虫卵肌肉沉积钙化、肌病、平滑肌肉瘤、横纹肌瘤、多形性横纹肌肉瘤等。
就医-门诊指征:
1、触摸发现肌肉内有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硬质包块;
2、伴肌肉痉挛、无力、酸胀、疼痛甚至肌萎缩;
3、伴关节疼痛、畸形、活动障碍;
4、伴局部皮肤发红、水肿、溃疡甚至出血;
5、伴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疹、腹痛等全身症状;
6、既往有肌肉外伤;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可根据情况去不同科室就诊治疗:
1、病因不明的肌肉硬结,通常可去骨科或普通外科就诊。
2、怀疑肿瘤疾病时,可去肿瘤科就诊。
3、怀疑寄生虫感染导致,可去感染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限制局部活动,可缓解不适,防止加重病情。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医生可能会对相关肌肉部位进行检查,必要时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肌肉硬结是何时出现的?随时间推移,硬结有增多或变大吗?
2、除肌肉硬结,您是否还存肌肉疼痛、乏力、局部肿胀等不适?
3、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4、您使用过药物进行治疗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5、您近期有过大量运动、过度疲劳、肌肉挫伤及骨折等情况吗?
6、您从事何种职业?有长期肌肉活动的情况吗?
7、您曾经有过肌肉肿瘤、肌肉内异物情况吗?如何治疗的?
8、您近期饮食情况如何?有无生吃肉类、喝生水或其他不洁饮食情况?
9、您吸烟吗?吸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0、您有饮酒习惯吗?每天饮酒量多少?
11、您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吗?是否有用药进行控制?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肌肉硬结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现在需要哪些检查?
4、我可以进行哪些治疗?要住院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会导致未来肢体活动受影响吗?
6、如果进行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7、若手术治疗,我日常要如何进行护理?
8、我患有其他疾病,对治疗会有影响吗?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让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作出初步判断,然后进行血清肌酸激酶测定、血常规、X线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肌电图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了解是否存在感染。细菌感染可能会有显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上升,寄生虫感染可能会有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
2、血清肌酸激酶测定
可以测定血中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判断肌肉组织织的损伤情况。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排除骨折,对诊断慢性肌肉劳损有帮助;可观察软组织是否肿胀、钙化,有助于诊断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寄生虫钙化可见到多发钙化点。肌肉结核也可见到肌肉内钙化灶。
检查-病理检查:
硬结活检对于明确诊断有意义。
检查-其他检查:
通过对躯体不同部位肌肉的肌电图检查,可判断肌肉病变,有助于诊断腓肠肌痉挛。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一般通过视诊和触诊即可得到初步的诊断,再根据患者的详细病史,伴发症状,相关检查即可做出较为明确的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慢性肌肉劳损
本病常发生在肌肉活动过多或静态姿势下肌肉持久紧张的部位,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常见部位为颈、肩、腰、腿部的肌肉。临床表现为肌肉无力、劳累、酸痛、局部压痛、活动范围受限、劳动能力下降,继而出现持续性疼痛、酸胀、肌肉硬结、功能障碍等。
2、腓肠肌痉挛
发病突然,患部小腿肌肉发生痉挛,剧烈疼痛或绞痛,甚至引起肌肉硬结或硬块,持续时间数分钟,极少超过半小时,剧烈疼痛过后,患肢仍有无力感,患部肌肉仍有数小时的轻度疼痛或不适感觉。
3、局限性骨化性肌炎
表现为局部肌肉硬结并有热感,边界不清,80%以上发生于肱二头肌,次为臀大肌、臀中肌、股直肌。
4、寄生虫病
多发肌内豆粒大小结节,沿肌纤维走行排列。多发、不移动,无压痛。
5、平滑肌瘤
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尿道、胃肠道以及皮下及真皮内。临床特点可有阵发性疼痛或压痛。
6、平滑肌肉瘤
好发于深部软组织,偶见于皮肤,发病年龄较广,但以40~50岁较为多见。临床表现为有疼痛的、较大体积、表面光滑坚实的包块。病变可浸润周围组织或早期血行转移,少数局部淋巴结受累。
7、横纹肌瘤
横纹肌瘤是很少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头部、舌咽喉、胸壁、腋窝、会阴等处,此肿瘤不浸润周围组织,无转移,切除后不复发,预后良好。
8、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好发于头颈部,泌尿生殖道,也有发生于四肢者。恶性程度高,病程短,主要症状是肿块及疼痛,二者出现先后关系不一,痛性肿块较为多见,无痛性肿块亦有演变为痛性肿块者。少数早期只有疼痛,肿瘤表面皮肤较多受累,较多淋巴转移或血行转移。
9、多形性横纹肌肉瘤
较少见,常发生于四肢,尤其是肌肉丰富的下肢,以无痛性肿块或由无痛性肿块发展为痛性肿块,少见先疼痛后出现肿块者。多数肿块质硬可有局部皮肤发红、水肿、溃疡甚至出血。病变虽位于深部肌层,但常累及皮肤,故局部皮温升高。X线表现可有钙化或骨质破坏。
治疗-预计治疗:
多种原因可引起肌肉硬结,可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其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局限性骨化性肌炎
骨化范围明显,呈现明显疼痛者,可行手术切除。
2、腓肠肌痉挛
可进行中医针灸等治疗。
3、慢性肌肉劳损
可进行牵引治疗。
日常-护理原则:
1、运动前运动后适当进行肌肉放松,控制运动量。
2、避免长时间重复某一特定动作,防止颈、肩、腰、腿等部位的肌肉长期磨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