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间歇性头晕症状概述: 间歇性头晕是指间断出现的头昏眼花、头重脚轻、脑内晃动等症状。任何年...
养生
症状名称: 间歇性头晕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intermittent dizziness
主要病因: 心血管病变、神经系统病变、耳部疾病、内分泌异常
常见症状: 头晕间断出现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尿常规、血糖检测、X线片、CT、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
发病部位: 颅脑
就诊科室: 骨科、耳鼻喉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血液内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心血管病变
如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力衰竭等。
2、神经系统病变
如脑动脉粥样硬化、小脑病变等。
3、耳部疾病
如局限性迷路炎等。
4、内分泌异常
如糖尿病等。
5、其他
如颈椎病等。
原因-常见疾病:
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颈椎病、心动过缓、心力衰竭、局限性迷路炎、脑动脉粥样硬化、小脑病变等。
就医-门诊指征:
1、间断发作的头晕;
2、最近头晕发作愈发频繁,症状愈发严重;
3、伴血压升高,或既往高血压未得到良好控制;
4、伴反复心悸、胸闷、气促、易疲惫、劳动耐力下降等心功能不全表现;
5、伴长期慢性头痛、言语视听功能损害等颅内病变表现;
6、伴耳痛、耳鸣、耳流脓、听力下降等耳病表现;
7、伴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等颈椎病变表现;
8、伴面色苍白、乏力、虚弱、记忆力下降等贫血表现;
9、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单纯头晕、头痛,或合并言语视听功能障碍者,可咨询神经内科。
2、合并明显高血压、心衰表现者,可咨询心血管内科。
3、合并明显耳部症状,可咨询耳鼻喉科。
4、疑似颈椎病引起者,可咨询脊柱外科/骨科。
5、疑似贫血导致者,可咨询血液内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2、您头晕的症状一次持续多久?
3、您头晕跟体位变化有关吗?
4、除了头晕,您还有其他不适吗?
5、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6、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7、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8、您血压正常吗?有低血压或高血压吗?
9、您有糖尿病吗?有良好控制吗?
10、您有神经系统的疾患吗?有颈椎病吗?
11、您有心血管方面的疾患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时不时的感觉头晕?
2、我头晕跟我本身的疾病有关吗?
3、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4、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8、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9、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观察面容、皮肤色泽、毛发分布、营养状态、有无水肿、步态等。
2、叩诊、听诊
注意心音和心脏杂音的变化。
3、血压测量
除了测量卧位与立位血压外,还应注意双上肢以及上、下肢间血压的比较。
4、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指鼻试验(嘱病人将前臂外旋、伸直,以示指触自己的鼻尖,先慢后快,先睁眼后闭眼,反复上述运动)、跟膝胫试验(患者仰卧,将一侧下肢抬起,用足跟碰触对侧膝盖,然后沿胫骨前缘直线下行)。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适用于糖尿病等疾病的排查。
2、血糖
血糖升高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片、CT
有助于颈椎病等疾病的诊断,也可辅助判断有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
2、超声心动图
可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瓣膜状况。
3、心电图
适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排查。
4、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
有助于脑部疾病的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间歇性头晕典型的表现及伴随症状,结合尿常规、血糖检测、X线片、CT、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经颅彩色多普勒等检查可明确诊断。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局限性迷路炎、颈椎病均可出现间歇性头晕,需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头晕鉴别
(1)持续性头晕:一般普通急性头晕,最多维持一至两个星期左右便消失,若维持一个月以上就是持续性头晕。可由脑部疾病、贫血、全身性疾病等多方面因素引起。
(2)剧烈运动后头晕:剧烈运动后头晕是贫血的临床表现之一,病情轻微症状可有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晕车船等;严重症状包括直立性眩晕、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发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长期卧床。这些症状主要因血压下降,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的排泄。
2、疾病鉴别
(1)高血压: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持续性或间歇性头晕、头痛、颈强直、疲劳、心悸等。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症状加重。
(2)低血压:常因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缺血出现头晕、眼黑、肢软、冷汗、心悸、少尿等症状,头晕可间歇性出现。严重者表现为晕厥或休克。
(3)脑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由于大脑的功能减低,可产生类似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出现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大脑机能失调等一系列症状。常主诉头痛、头沉、头晕、耳鸣、眼花、肢麻、震颤、失眠、遗忘,并有思维迟钝,理解、判断、分析、计算能力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差,情绪不稳,抑郁烦躁,易急易怒,哭笑无常。有些早期脑动脉硬化可以没有症状,但当出现应激时,脑耗氧量增加或血压变化致脑供血不足,而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3)糖尿病:主要特点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部分患者可有疲乏无力、肥胖等症状。当累及脑血管时可出现轻度头痛、间歇性头晕、短暂失明、单侧肢体无力、麻木、行走不利或记忆力减退等。结合血糖检测可确诊。
(4)局限性迷路炎:表现为间歇性头晕,偶伴恶心、呕吐,多在快速转身、屈体、行车、耳内操作(如挖耳、洗耳等),压迫耳屏或擤鼻时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中耳乳突炎急性发作期症状加重。可伴自发性眼震,方向偏向患侧,多是患侧迷路处于刺激状态所致。听力减退、耳聋的性质和程度与中耳炎病变程度一致。
(5)颈椎病: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头晕可为持续性或间歇性。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高血压
(1)一般治疗:控制体重、减少钠盐摄入、减少脂肪摄入。
(2)降压药物治疗: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2、脑动脉粥样硬化
(1)改变生活方式:平衡膳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戒烟。
(2)药物治疗:包括血压管理、抗栓治疗、调脂治疗、血糖控制。
(3)手术治疗:脑供血动脉支架成形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3、颈椎病
(1)药物治疗:可选择性应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如B1、B12),对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效果。
(2)运动疗法: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
(3)牵引治疗:颈椎病应慎用牵引疗法。
(4)按摩推拿:是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它的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
(5)理疗:离子透入、超声波,紫外线或间动电流等。
(6)手术治疗:严重有神经根或脊髓压迫者,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