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截瘫症状概述: 截瘫(paraplegia)为瘫痪的一种类型,脊髓颈膨大以上横贯性病变引...
养生
症状名称: 截瘫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paraplegia
主要病因: 脊柱压缩性骨折、脊髓损伤、横断性脊髓炎、脊髓肿瘤、椎骨结核和脊髓空洞症
常见症状: 肢体瘫痪、二便失禁、肌肉萎缩、感觉障碍、压疮
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X线、CT、MRI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骨科、神经内科
症状-典型表现:
临床症状主要为肢体瘫痪、二便失禁、肌肉萎缩、感觉障碍、触压觉、痛温觉等皮肤感觉丧失、压疮等。
原因-总述:
截瘫的主要病因为外伤、脊柱感染性病变、急性横段脊髓炎等原因导致脊髓损伤,此外脊柱肿瘤及椎管内肿瘤压迫脊髓,也会造成截瘫。
原因-症状起因:
1、外伤性脊髓损伤
是截瘫最常见的原因,系脊柱骨折或骨折脱位的严重并发症。在平时多见于严重交通或工伤事故,特别是从高处坠下最为常见;其次在体育活动中也有所发生,但较少;在战时或地震伤中尤为多见。患者多为成人,儿童脊髓损伤很少见。目前对脊髓损伤的病理研究很多,但仍未有突破,故治疗效果很不满意,常造成终身残废。
2、脊柱感染性病变
这在截瘫中少见,其中脊柱结核,如早期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后期因脊柱结核的病变累及椎管可产生脊髓压迫,从而引起截瘫。造成压迫原因可有:结核性脓肿、肉芽、游离死骨或破坏的椎间盘等侵入椎管内,比较多见;脊柱因骨质破坏引起病理骨折或脱位;晚期严重成角畸形;很少是由于病变损害造成脊髓血管栓塞引起脊髓缺血变性;病变直接侵害脊髓本身等。关于化脓性脊柱炎引起脊髓压迫损害较少见,其原因在炎症发生同时有脊柱骨质增生,早日出现骨桥,因此很少发生病理性骨折脱位,但发生硬膜外脓肿因压迫而引起脊髓受压,对由于化脓性脊柱炎症引起压迫通过椎管手术大多能恢复,但也有少数不能恢复。
3、急性横段脊髓炎
这是内科疾病,原因尚不明,近来认为有1/3的病人系病毒所致。它将引起脊髓损害,如早期处理不当,有不少病人可早期死亡,生存者由于脊髓发生病变萎缩则残留损害平面以下截瘫。
4、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者都可因肿瘤的生长压迫脊髓,对前者早期手术切除肿瘤,作椎体置换,可以不发生截瘫,即使有压迫也能使脊髓压迫解除而恢复。如手术不及时,脊髓受压迫变性,后即使手术减压恢复也不满意,将遗留不同程度瘫痪。对转移性脊髓压迫手术可以使截瘫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最终因转移肿瘤而死亡。
5、椎管内肿瘤
椎管内肿瘤有硬膜外、硬膜内和髓内3种类型。对前两种及时诊断、及时手术,脊髓压迫所致截瘫都可得到解除,即使是恶性也可得到暂时缓解。对脊髓内的肿瘤,即使手术仍残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对椎管内的转移瘤,也是造成截瘫的一种原因,其预后也差。
原因-常见疾病: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脊柱结核、急性脊髓炎、椎体血管瘤、椎体巨细胞瘤等。
就医-急诊指征:
1、患者突发局部瘫痪、感觉完全丧失等症状。
2、伴高热、寒战,且体温持续升高不降。
3、伴严重脊椎外伤、剧烈疼痛、大量失血等。
4、出现其他危急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患者局部躯体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活动障碍,甚至瘫痪。
2、伴麻木、刺痛、蚁走感等感觉障碍。
3、伴局部肌肉无力、萎缩。
4、伴局部关节僵硬、挛缩、活动受限。
5、伴尿便功能障碍,如尿便失禁或潴留。
6、伴发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消瘦等全身症状。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送急诊科进行相关的检查和处理。
2、怀疑有骨骼肌肉病变等导致截瘫的患者,可在骨科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3、怀疑由神经系统病变导致出现截瘫的患者,可在神经科进行相关的检查和处理。
4、出现截瘫的患者,可在康复科进行相关的诊疗措施。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神经、脊椎、骨骼等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患者可能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会产生不良情绪,患者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医生。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时候出现该症状的?症状持续了多久了?
2、您是遭遇了重大的创伤还是有什么病史?
3、您是突然出现该症状的,还是逐渐加重出现的?
4、您主要是身体哪部分的功能受到了限制呢?
5、以前有发生过骨折吗?愈合怎么样?
6、您的大小便正常吗?患处的感觉、触压觉、痛温觉怎么样?
7、以前是否有看过医生?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
8、平时是怎么进行自我管理的,家属有采取什么护理措施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发生截瘫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诊断是什么病呢?需要我怎么配合?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下肢情况、感觉功能和神经反射。然后可能建议患者做X线、CT或MRI检查,了解病变部位及脊髓受压的情况。必要时,还可做血尿常规检查,了解有无感染。
检查-体格检查:
通过肌力、肌张力、感觉功能、神经反射等检查,初步了解下肢情况。通过肢体周径测量了解有无肌肉萎缩。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检查:了解有无泌尿系或其他部位的感染。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了解有无脊柱骨折,骨折类型、部位、椎管有无狭窄,椎体有无破坏及程度,有无肿瘤、结核。
2、CT检查
CT检查的重要性在于可在横截面上显示骨性结构对椎管的压迫程度和方向,有利于正确判断脊髓损伤的部位,制订正确的手术计划。
3、MRI检查
MRI检查能在轴位显示椎管受压情况,还可在矢状位显示脊髓的受压情况。此外,MRI还能对脊髓损伤的程度进行判断。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截瘫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血常规、尿常规、X线、CT、MRI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注意区分单瘫、偏瘫、四肢瘫、交叉性瘫等。
诊断-鉴别诊断:
1、同类症状鉴别
(1)单瘫:单瘫是指四肢中的一个肢体出现瘫痪,可由肌肉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病变引起。急性发病者见于外伤,逐渐起病者见于神经干、神经丛及神经根的压迫,如肿瘤及颈肋的压迫。
(2)偏瘫:同一侧上肢及下肢肌肉瘫痪,有时伴有同侧下面部肌肉及舌肌的瘫痪。自大脑皮质运动区至内囊的病变均可产生偏瘫,起病隐匿,呈缓慢进行性发展的偏瘫,病因多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脑脓肿、颅内血肿、脑寄生虫等。突然起病,急速发展的偏瘫多由脑血管病引起。
(3)四肢瘫:双侧上下肢的瘫痪。大脑、脑干和颈髓双侧锥体束、脊髓灰质和神经根、周围神经病变、神经肌肉传导障碍及肌肉疾病都可引起四肢瘫痪。引起四肢瘫的病因常为脑血管病、肿瘤、炎症等。
(4)交叉性瘫:主要由脑干病变引起,由于病变累及该平面的颅神经运动核及尚未交叉的皮质脊髓束或皮质脑干束所致,出现一侧颅神经麻痹和对侧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其病因以血管性、炎症和肿瘤为多见。
2、病因鉴别
(1)急性脊髓炎:急性起病,先感到双下肢麻木或腰背疼痛,常在数小时或数天之内即发展到完全性截瘫,轻者大小便失禁,重者大小便潴留,并且有双下肢感觉减退,感觉减退的平面大多在乳头以下。
(2)急性硬脊膜外脓肿:也是急性起病的截瘫,病人常伴有高热和剧烈的腰背疼痛,脊柱的一侧有明显的压痛,发病前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常有化脓性感染灶。在椎旁压痛最明显的部位作局部穿刺若能抽出脓液即可确诊。
(3)脊柱结核:脊椎结核的病人突然出现截瘫是由于病变椎骨的破坏、塌陷而压迫脊髓所致。这种病人在出现截瘫之前常有低热、乏力、消瘦等结核病表现,在身体其他部位常可发现结核病灶。
(4)脊椎化脓性炎症:发病前,患者多有皮肤疖肿或其他化脓灶,病多骤起,体温高,中毒症状明显,受累部位疼痛明显,活动受限,局部软组织肿胀和压痛。X线摄片椎体可见骨质破坏,椎间变窄,常有死骨形成,多无脓肿形成,应行细菌和组织学检查确诊。
治疗-预计治疗:
除在脊髓损伤的急性期采用手术治疗外,对本病症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及早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是保证脊髓功能恢复的首要问题。截瘫早期主要是去除原发疾病,及早进行脊髓探查、减压、电针与推拿按摩治疗;后期重点是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鼓励生活自理。
治疗-治疗方法:
1、物理治疗
主要是改善全身各个关节活动和残存肌力增强训练,以及平衡协调动作和体位交换及转移动作(如卧位到坐位、翻身、从床到轮椅),以及理疗。
2、作业治疗
主要是日常生活动作(如衣、食、住、行的基本技巧)、职业性劳动动作、工艺劳动,使患者出院后能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
3、心理治疗
针对心理不同阶段(如否认、愤怒、抑郁等各个阶段)的改变制定出心理治疗计划,可以进行个别和家庭、行为等多种方法。
4、康复工程
可以定做一些必要的支具来练习站立和步行,另外也可配备一些助行器等特殊工具,补偿功能的不足。
5、临床康复
应用护理和药物手段,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症状,促进功能恢复。
日常-护理原则:
1、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患者截瘫后恢复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理解病人的心情,主动与病人接触、沟通,关心、体贴患者。除态度和蔼、认真,操作轻柔外,还可用适当的方式向患者说明病情以及影响疾病康复的各种因素,解除顾虑,从而取得他的信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和支持。鼓励家属与患者多沟通,不断开导患者,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安心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体位护理和体温监测
保持头、颈、肩一致性活动,防止颈椎错位。翻身时要一个人固定头部,一个人搬动躯干,同时进行。床头抬高15°~30°。患者一旦出现高热,体温>38.5℃(腋下),即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4℃冰生理盐水300毫升低压灌肠,采取积极措施降温。
3、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每1~2小时翻身1次(翻身的长枕放置在床垫下,位于头、躯干、骨盆处),并用50%酒精按摩受压部位,翻身动作应轻巧平稳,做到头、躯干、肢体同步,以免加重脊髓损伤。床铺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对骨突部位可垫气圈或小棉圈,使之悬空以减少压力。
预防-预防措施:
1、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外伤或意外事故的发生,开车要系好安全带,不酒后驾驶;骑摩托车或电动车时应戴好头盔。行走在高层建筑路段时,应尽量走防护内街,不要紧贴建筑物行走,以避免高空坠物
2、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3、有截瘫家族史者,应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