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胫骨疼痛症状概述: 胫骨疼痛(tibia pain)是指胫骨内侧疼痛或触疼,通常疼痛的部...
养生
症状名称: 胫骨疼痛
症状概述:
胫骨疼痛(tibia pain)是指胫骨内侧疼痛或触疼,通常疼痛的部位在胫骨下半段,疼痛或触疼可能延伸到膝盖。
英文名称: tibia pain
主要病因: 胫腓骨骨膜炎、胫腓骨骨干骨折、骨样骨瘤、骨巨细胞瘤
常见症状: 胫骨疼痛、触疼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铅笔滚动试验、CT、MRI
发病部位: 小腿
就诊科室: 骨科
症状-典型表现:
患者常表现为小腿疼痛,疼痛明显时可伴有跛行。
原因-总述:
引起胫骨疼痛的原因很多,绝大多数由相应部位骨骼与运动系统疾病引起。另外,穿不舒适的鞋子、训练过度等也可导致胫骨疼痛。
原因-症状起因:
1、胫骨疼痛可见于胫腓骨骨膜炎、胫腓骨骨干骨折、骨样骨瘤、骨巨细胞瘤、胫骨内侧疼痛综合征等疾病。
2、小腿肌肉过于僵硬,跟腱传到肌肉附着处的应力过大,关节过度旋前,在很硬的路面上练习跑步,穿着不舒适或磨损严重的鞋,训练过度,训练负荷和强度增加过快等各种原因,均可导致胫骨疼痛。
原因-常见疾病:
胫骨内侧疼痛综合征、胫腓骨骨膜炎、胫腓骨骨干骨折、骨样骨瘤、骨巨细胞瘤等。
就医-急诊指征:
1、外伤后出现小腿剧烈疼痛、肿胀、不能活动,警惕骨折。
2、外伤后小腿畸形、出血、骨折端穿破皮肤等。
3、剧烈小腿疼痛,伴高热、寒战等;
4、其它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疼痛持续加重,或伴按压痛;
2、伴异常结节、肿物、软组织肿胀;
3、伴反复出现皮肤出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发热、苍白等血液病表现;
4、长跑、长途行军、运动员、舞蹈演员等,持续胫骨局部疼痛、轻度肿胀或活动受限,休息后不缓解;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小腿骨持续或反复疼痛,或伴以上情况应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伴发危及生命的情况,请到急诊科处理。病情平稳者,应根据伴随症状选择不同的科室。
1、怀疑胫腓骨骨膜炎,可就诊于骨科。
2、怀疑骨肿瘤,可就诊于骨科或骨肿瘤科。
就医-就医准备:
1、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前注意保护患腿,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3、医生可能需要暴露您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穿紧身或连体衣物,以免造成不便。
4、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或禁食6小时以上,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影响医生判断。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7、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8、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小腿骨疼是何时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是如何进展的?
2、您的疼痛是偶尔出现的还是持续存在?
3、疼痛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4、您疼痛部位具体在哪?
5、您的疼痛会在休息后减轻吗?或者您是否存在疼痛加重或减轻的相关因素?
6、除小腿骨疼痛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腿部有包块、腿部肿胀等?
7、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
8、您既往有过哪些疾病?
9、您既往手术过吗(尤其是小腿部位)?若手术过,是什么原因?
10、您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医生的诊断是什么?是否用过药物?药物是否有效?
11、您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
12、您的职业是什么?会进行跑或跳等剧烈运动吗?
13、发病以来精神如何?睡眠如何?饮食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小腿骨疼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我的病情会怎么样发展?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5、我需要手术治疗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任何风险吗?
7、治疗效果怎么样?
8、会有后遗症吗?
9、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10、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1、回家后应该怎么护理?
12、我应该在饮食、运动和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3、是否需要长期监测病情?
14、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检查患者下肢有无肿胀、活动受限等不适。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医生观察下肢的形态。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注意检查生命体征、表情、体位、胫骨有无红肿、肿块、骨折以及胫骨皮温等。还会进行铅笔滚动试验,铅笔沿胫骨前缘自上而下滚动并稍加压力。若在滚动中出现疼痛,则为阳性。本试验阳性可见于胫骨骨折、胫骨局限性骨膜炎以及胫骨的其它局限性病变。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可了解胫骨情况,有助于骨折、肿瘤性疾病的诊断。
2、CT及MRI检查
有助于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可观察瘤巢周围的骨质硬化和骨膜反应,了解瘤巢周围软组织和骨髓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询问患者小腿疼痛的严重程度和起病疼痛的部位,引起疼痛加重或减轻的因素,是否由特殊的因素引起疼痛,同时询问患者有无其他症状。其次注意患者现病史及既往史,如外伤史。一般来讲根据病史、疼痛部位结合相关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胫腓骨骨膜炎
医学上又称“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是初参加运动训练的人,尤其是青少年较常见的运动损伤,发病缓慢,征象逐渐加重。疼痛是本病的主要自诉症状。初期多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胫腓骨疼痛,休息后常可消失,再参加运动时又出现疼痛。若继续参力加负荷较大的跑跳运动,疼痛逐渐加重,部分患者有夜间疼痛,个别严重者跛行。体格检查可有压痛和肿胀。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2、胫腓骨骨干骨折
10岁以下儿童尤为多见,多为外伤所致,如撞伤、压伤扭伤或高处坠落伤等。表现为伤肢疼痛并出现肿胀、畸形等。X线、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3、骨样骨瘤
是一种成骨性良性肿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多发生于胫骨和股骨。疼痛出现较早,病初为间歇性疼痛,夜间加重,服用止痛药可以减轻。后期则疼痛加重,呈持续性,任何药物不能使之缓解。疼痛多局限,软组织可肿胀,但受累区很少。 典型的X线表现为一个直径<1cm的椭圆形或圆形的中心X线透明区,周围被一均匀的硬化带所包绕的病变。
4、骨巨细胞瘤
多在20~50岁发病,多侵犯长骨,以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为最多。病变范围较大者,疼痛为酸痛或钝痛,偶有剧痛及夜间痛,是促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部分患者有局部肿胀。病变穿破骨皮质侵入软组织时,局部包块明显。患者常有压痛及皮温增高。毗邻病变的关节活动受限。
5、胫骨内侧疼痛综合征
以胫骨疼痛、小腿疼痛为主要表现。
治疗-预计治疗:
积极寻找原发疾病,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治疗是为了减轻疼痛、炎症,控制病情发展,阻止发生不可逆的骨改变,尽可能的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遵医嘱采取药物、理疗、支具固定等治疗方法。
治疗-治疗方法:
1、原发病治疗
(1)胫腓骨骨膜炎:早期症状较轻的病人,无需特殊治疗,用弹力绷带裹扎小腿,减少下肢运动,休息时抬高患肢。经常疼痛或运动后疼痛较重的病人,应休息并用弹力绷带裹扎小腿,抬高患肢,可配合中药外敷、按摩、针灸、碘离子透入等。
(2)胫腓骨骨干骨折:稳定性骨折应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不稳定性骨折应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加跟骨牵引。
2、对症治疗
(1)因运动过度引起,可减小活动力度,温毛巾外敷。
(2)因炎症所致,给予消炎、活血化淤等治疗。可酌情采用物理疗法、全方位立体给药、中医治疗等。
预后-一般预后:
一般来讲,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缓解疼痛,保持下肢正常的功能。但也有可能因对原发病的治疗不及时而影响关节及患肢活动,对工作、生活造成不便。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