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毛发增多症状概述: 毛发增多又称多毛症,是指身体任何部位比其同种族、同年龄健康人长出多而...
养生
症状名称: 毛发增多
症状概述:
其他名称: 多毛症
主要病因: 遗传性疾病、雄激素分泌过多、内分泌性疾病、药物作用
常见症状: 毛发过多、过长和生长部位异常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24h尿17-KS和血浆睾酮、血清激素水平测定、卵巢功能测定、甲状腺功能检查、B超、CT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症状-典型表现:
1、遗传性毛发增多
(1)卟啉病:暴露部位皮肤如前额等处多毛,可有色素沉着、大疱和硬皮病样表现。
(2)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常出现面部和四肢多毛。
(3)赫勒氏综合征:婴幼儿期即发生,可发生于面、躯干、四肢,眉毛浓密和互相融合。
(4)先天性牙齦象皮肿:躯干、四肢、面部下半部大量多毛。
(5)Corneliadelange综合征(又名毛发发育障碍综合征):前发际低,眉毛过度生长,背下部多毛。
(6)Winchester综合征:身体多处皮肤增厚,色素增加和多毛。
2、内分泌功能障碍性毛发增多
(1)甲状腺功能减退:背部和四肢伸侧多毛。
(2)甲状腺功能亢进:胫前黏液水肿处常有粗毛长出。
(3)Berardinelli综合征:皮肤粗糙、多毛。
(4)间脑或垂体受损:出现肥胖、全身多毛。
(5)头部外伤后:出现前额、面颊、背部、上下肢多毛。
3、女性毛发增多
(1)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患者开始月经大多正常,以后出现月经减少、性欲减退、多毛症和肥胖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发生痤疮。多毛主要发生于面部、乳房和腹部。本病可引起不育,常无男性化表现。B超显示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
(2)先天性肾上腺增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又称肾上腺生殖器综合征。临床上以女孩为多见,男与女之比约为1:4,多数患者有多囊性卵巢疾病。女婴出生时可有阴蒂肥大,尿道下裂假两性畸形;男性表现为早熟巨阴症。患者青春期后发生多毛症。常常伴有高血钾、低血钠等电解质紊乱和高血压。由于ACTH和促黑素细胞激素增多,患者常出现皮肤黏膜色素沉着。
(3)卵巢肿瘤:较少见,卵巢腺瘤、男性细胞瘤、Leydig细胞瘤和妊娠妇女的黄体瘤可分泌雄性激素卵巢肿瘤引起的多毛症,常常突然发生,发展迅速,出现男性化的其他表现。
(4)高泌乳素血症:垂体腺瘤、甲状腺功能低下、应激、下丘脑疾病、药物(吩噻嗪)肝肾衰竭可导致过多的催乳激素产生,高水平血清催乳激素可引起多毛、乳溢症和闭经。
4、医源性毛发增多
是指在医疗过程中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引起多毛症,可表现为全身性或限局性,常见于躯干、四肢或面部等部位。一般恢复性停药一定时间后,多毛症可以恢复。
5、特发性毛发增多
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毛发增多开始于青春期,以后数10年持续发展。患者无其他内分泌异常,月经正常且循环中的雄激素水平正常。目前认为本病主要是毛囊和皮脂腺对雄激素敏感性增高或局部5α还原酶活性增高使DHT增多所致。
6、其他疾病引起的毛发增多
(1)营养不良:大量全身多毛。
(2)神经性厌食症:面部、躯干、上肢有细的绒毛样毛发生长。
(3)婴儿肢痛症:常有四肢毛发过度生长,严重者累及全身。
(4)皮肌炎:常见于儿童,主要位于前臂、小腿和颞部。
(5)胎儿酒精综合征:皮肤可有多毛和血管瘤。
(6)恶性肿瘤:全身突发丝状毛增多。
原因-总述:
毛发增多的主要原因与机体内分泌异常有关,但特发性的毛发增多内分泌调节正常,与毛囊敏感性有关。根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族性遗传性多毛症、肾上腺性多毛症、中枢性多毛症、卵巢性多毛症、医源性多毛症、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与多毛症、特发性多毛症等。
原因-症状起因:
1、家族性遗传性多毛症
因卟啉病、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赫勒氏综合征、先天性牙龈象皮肿、毛发发育障碍综合征、Winchester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而表现毛发增多的体征。
2、肾上腺性多毛症
(1)肾上腺肿瘤导致雄激素分泌过多。
(2)库欣病,即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增生,由此引起的雄性激素增多。
(3)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的男性化。
3、中枢性多毛症
(1)大脑性多毛症
大脑损伤后如脑炎、多发性脑硬化症、松果体肿瘤及颅骨内板增生症等可有部分患者雄激素分泌增多,而诱发多毛症。
(2)下丘脑与垂体性多毛症
下丘脑与垂体病变引起的肢端肥大症、糖尿病、嗜碱细胞瘤都是引起毛发增多的可能原因。
4、卵巢性多毛症
(1)多囊卵巢综合征
因卵巢产生睾酮增多,血浆睾酮水平亦随之升高。
(2)卵巢肿瘤
较少见,多毛症进展很快,出现男性化。分泌雄性激素的卵巢肿瘤常为卵巢腺瘤、男性细胞瘤、Leydig细胞瘤和卵泡粒膜瘤。
5、医源性多毛症
在医疗过程中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引起多毛症,属于获得性多毛症,可表现为全身性或限局性,常见于躯干、四肢或面部等部位。常见药物有皮质类固醇、米诺地尔、苯妥英钠链霉素、青霉胺、补骨脂素类和雄激素等。
6、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与多毛症
这几种高胰岛素血症均可引起卵泡膜细胞增生而合成分泌雄激素过多,发生多毛症及男性化表现。
(1)胰岛素抵抗A型
其临床表现多有糖尿病、黑棘皮病及雄激素水平升高。
(2)脂肪萎缩性糖尿病
可有糖尿病、脂肪萎缩、甘油三酯升高、黑棘皮病和雄激素水平升高。
(3)矮妖精症
表现为在宫内生长停滞,空腹低血糖,矮妖精貌及雄激素水平升高。
7、特发性多毛症
主要发生于某些种族,有明显家族性倾向;患者无卵巢肿瘤,未发现内分泌有异常,但患者毛囊对正常水平血清雄激素的调节易感,因而发生毛发增多。
8、其他性质多毛症
营养不良、神经性厌食症、皮肌炎、婴儿肢痛症、恶性肿瘤、胎儿酒精综合征等诱发的毛发增多。
原因-常见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肿瘤、高催乳素血症、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颅骨内板增生症、脑炎、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毛色痣、卟啉病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全身或局部毛发异常增多、增粗,影响外貌美观;
2、以前无毛部位出现较多毛发;
3、伴肥胖、痤疮、不孕不育、肢体末端增大、溢乳等内分泌紊乱症状;
4、伴发热、疲劳、倦怠、头痛等全身症状;
5、女性多毛伴下腹坠胀、疼痛,月经不调、闭经及男性化表现等;
6、服用某些特殊药物后,出现毛发增多;
7、存在家族遗传性多毛症;
8、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毛发增多部位进行检查,近期不要进行脱毛,必要时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
3、还可能需要进行激素检查,部分检查可能需要空腹,必要时可在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使用过一些药物,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毛发增多是何时出现的?近期症状有加重吗?
2、您哪些部位出现了毛发增多情况?
3、除毛发增多,您是否还存咋肥胖、痤疮、头痛等表现?
4、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5、您是否对毛发增多进行过治疗?何种治疗方法?效果如何?
6、您或您的亲属是否患有先天性多毛症、毛发发育障碍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
7、您有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情况吗?什么药?
8、您曾经或目前是否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肿瘤、库欣病等影响激素分泌的疾病?是否有进行治疗?
9、您近期有过颅脑损伤或患有脑肿瘤等颅脑疾病吗?
10、您平时月经规律吗?是否存在月经不调或闭经等表现?
11、您吸烟吗?吸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2、您有饮酒习惯吗?每天饮酒量多少?
13、您是否还存在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是否有用药进行控制?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毛发增多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现在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有什么治疗方法可以选择?要住院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会遗留瘢痕吗?
6、如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7、若手术或激光等非药物方法治疗,我日常要如何进行护理?
8、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读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进行初步诊断,然后进行24h尿17-KS和血浆睾酮、血清激素水平测定、卵巢功能测定、甲状腺功能检查、B超、CT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24h尿17-KS和血浆睾酮
血浆睾酮及游离睾酮水平升高,尿17-KS值升高,提示有分泌雄激素肿瘤存在的可能,应进行垂体、脑与下丘脑、肾上腺、卵巢及其他部位的B超、CT或MRI检查等,以明确肿瘤位置、大小等。
2、血清激素水平测定
血清激素水平测定若发现雄激素水平增高、泌乳素水平增高等,可考虑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增生、高泌乳素血症、肢端肥大症等。
3、卵巢功能测定
对于怀疑患有妇女多毛症的女性患者,可监测基础体温和测定黄体期孕酮水平,以明确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
4、甲状腺功能检查
可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
检查-影像学检查:
检查-病理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毛发增多的特点,即可做出诊断,进行相关辅助检查还可以进一步明确病因。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区分毛发增多是先天性还是获得性的。
诊断-诊断依据:
1、好发于面部、胸、腹、背部和四肢等处,部位可广泛,也可局限。
2、体表毛发异常生长,毛发密度增多、变长、变粗、变黑,超过正常范围。
3、全身性多毛症,见于躯干、四肢和面部等广泛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毛发过度生长;局限性多毛症,见于面部、躯干、四肢的某一部位毛发过度生长。
4、先天性多毛症常与遗传及种族有关,获得性多毛症则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及药物等因素有关。
诊断-鉴别诊断:
本病诊断容易,主要应鉴别属先天性多毛症或获得性多毛症。
1、先天性多毛症
患儿生下就有多毛,皮肤某处胎毛过多,头发与体毛一样,可长达数厘米,眉毛浓而长、四肢均呈多毛现象。
2、获得性多毛症
常由内分泌功能紊乱、某些严重疾病以及药物等因素引起,见于躯干、四肢,偶见面部,广泛部位或局限于某一部位的毛发生长,特别是毳毛过度生长。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明确多毛症原因系因各肿瘤引起,应手术切除肿瘤,多毛症即可消失。
2、药物治疗
(1)抑制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
迟发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时,可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或地塞米松,可有抑制雄激素分泌的作用,但不可过量多服,因可引起副作用。
(2)抑制卵巢雄激素分泌药物
口服避孕药如复方炔诺酮片,多用于治疗特发性多毛症,酮康唑类药物有利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及特发性多毛症。
(3)其他拮抗雄激素作用的药物
如螺内酯、环丙孕酮等,有拮抗雄激素的作用,可与其他药联合应用,如与炔雌酮合用,但可有副作用出现,副作用较大时应停用。
3、物理治疗
应用红宝石、激光或YAG激光照射治疗。主要是通过热损伤毁坏毛囊。副作用局部红肿、红斑、淤斑、色素沉着。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尽量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毛发生长的药物。
2、注意皮肤护理,避免局部皮肤摩擦与刺激,勿使用刺激性较强的外用药物。
3、避免不良精神刺激,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4、加强营养,多食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饮食,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除烟酒。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