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毛细血管搏动征症状概述: 毛细血管搏动征(capillary pulsation sig...
养生
症状名称: 毛细血管搏动征
症状概述:
毛细血管搏动征(capillary pulsation sign)是指用手指轻压患者指甲末端或以清洁玻片轻压其口唇黏膜,可使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时则局部又发红,随心动周期局部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节律性与患者的心跳一致。常见于主动脉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贫血等脉压增大的疾病。
英文名称: capillary pulsation sign
主要病因: 心血管病变、内分泌异常
常见症状: 用手轻压指甲床末端或口唇黏膜即可见到红、白交替、与患者心跳一致的节律性微血管搏动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甲状腺四项检查、腹部B超、心脏超声、CT
发病部位: 手部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
好发人群:
无特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可有心悸、胸闷、胸痛、气促、呼吸困难、乏力等表现,严重时会出现晕厥。
原因-总述:
主动脉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周围血管内的压力迅速上升后又迅速下降,搏动幅度增大,导致产生一系列周围血管体征。
原因-症状起因:
1、主动脉关闭不全
在心室舒张期主动脉内的血液大量反流入左心室,导致舒张压下降,同时使下一个心动周期的左心室排血量增加,引起收缩压升高,脉压因此增大。
2、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室
由于有左向右的分流,主动脉内的血流部分流入肺动脉,主动脉内血液明显减少,因而舒张压降低,由于肺循环血量增加,流入左心的血液相应增加,致使左心排血量增加,收缩压升高,导致脉压增大。
3、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及剧烈运动
心脏排血量增大,可导致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
原因-常见疾病: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窦瘤破裂、动静脉瘘、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老年主动脉硬化等。
就医-急诊指征:
1、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
2、急性剧烈胸痛、心悸;
3、突发晕厥;
4、出现其他紧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心悸、气短、胸闷、胸痛等;
2、伴活动耐力下降,易疲惫,轻微活动即触发上述症状;
3、伴皮肤黏膜苍白、虚弱无力、头晕健忘等疑似贫血表现;
4、伴易怒、烦躁、心跳快、失眠、食欲亢进、消瘦、怕热、多汗等高代谢表现;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毛细血管搏动征是医生检查发现的,患者常因以上情况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伴发紧急情况,请及时到急诊科处理。
2、怀疑心血管疾病,可就诊于心血管内科。
3、怀疑甲亢,可就诊于内分泌科。
4、怀疑贫血,可就诊于血液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暴露您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穿紧身或连体衣物,以免造成不便。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或禁食6小时以上,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影响医生判断。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检查发现毛细血管搏动征的?
2、还有其他异常检查结果吗?
3、您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医生的诊断是什么?
4、是否治疗过?采用了哪些治疗措施?吃了什么药?
5、您主要的症状有哪些?
6、这些症状出现多久了?
7、这些症状的出现有诱发因素吗?
8、您既往是否有心血管相关疾病,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9、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等?
10、是否有甲亢、贫血?
11、您既往手术过吗?若手术过,是什么原因?
12、您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
13、您的职业是什么?工作环境怎么样?是否会接触有害物质?
14、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毛细血管搏动征严重吗?
2、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5、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6、治疗效果怎么样?能治好吗?
7、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8、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9、我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0、我该怎么去监测我的病情?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先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情况,医生还会建议做心电图、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甲状腺四项检查、腹部B超、心脏超声、CT,以明确毛细血管搏动征的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注意检查呼吸、脉搏、心律、血压、体温等情况,还应检查有无发绀,甲状腺有无肿大,心脏有无杂音。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计数降低,可考虑肝硬化、贫血等。
2、肝功能检查
血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等,提示肝脏病变。
3、甲状腺四项检查
水平升高者,考虑甲状腺功能亢进。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
肝被膜增厚,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增强,粗糙不匀称,门脉直径增宽,脾大,腹腔积液,提示肝脏病变。
2、心脏超声
可排除心脏、大血管和瓣膜结构异常、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病变。
3、CT
肝脏各叶比例失常,密度降低,呈结节样改变,肝门增宽、脾大、腹腔积液者,考虑肝硬化。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检查:有助于筛查心血管疾病。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毛细血管搏动征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如有心悸、气短呼吸困难、胸痛、晕厥、易疲乏,需警惕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如出现性情急燥、易激惹、疲乏无力、怕热多汗,需警惕甲状腺功能亢进。
诊断-鉴别诊断:
1、周围血管征鉴别
(1)枪击音:是指在四肢动脉处听到的一种短促的如同开枪时的声音,故又称射枪音。主要见于脉压增大的患者,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贫血等。听诊部位常选择股动脉,有些患者在肱动脉、足背动脉处也可听到。
(2)Duroziez双重杂音:用听诊器的胸件放在患者的股、肱动脉根部听到随心脏收缩出现的收缩声与回声的双重音称为Duroziez双重音。
(3)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有如潮水冲涌,故名水冲脉或陷落脉。常见于重症发热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情绪激动等疾患。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者此征尤为明显。检查时,可用手环握病人对侧手腕部,将食、中、无名指按于桡动脉上,先在与病人心脏水平一致触感脉搏,然后将病人手臂抬高过头并触感脉搏的动态。
(4)点头运动:病人取坐位,由于脉压增大,头部血管搏动增强,病人出现随每次心搏头部上下摆动的体征。此征又称为De Musset征。
2、疾病鉴别
(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除毛细血管搏动外,还可出现心悸、气短呼吸困难、胸痛、晕厥、易疲乏等。检查发现可发现收缩期杂音伴水冲脉等周围血管征,超声心动图可助确诊。
(2)甲状腺功能亢进:除毛细血管搏动外,还表现为性情急燥,易激惹、疲乏无力、怕热多汗、进食量增大、便次增多、体重下降、心动过速、失眠、皮肤潮热、手细颤、眼睑水肿、睑裂增宽、双眼少瞬目、球结膜充血水肿。严重患者可以表现突眼、眼球活动受限,甚至眼睑闭合不全。甲状腺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地不等,无压痛。
(3)重症贫血:血红蛋白含量低于60g/L。主要表现为黏膜苍白、心慌、气短、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鸣或便秘、头晕、头痛、耳鸣、健忘、倦怠乏力等。
(4)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主动脉至肺动脉分流血量的多少以及是否产生继发肺动脉高压和其程度。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常见的症状有劳累后心悸、气急、乏力,易患呼吸道感染和生长发育迟缓。可出现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征等周围血管征。
(5)高血压: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毛细血管搏动等症状。检查可见静息状态下血压升高。
(6)心脏神经官能症:常见的症状是心悸、胸痛、胸闷,胸憋、气短,同时伴有失眠、烦躁、紧张、焦虑、情绪低落、压抑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毛细血管搏动征。
治疗-预计治疗:
引起毛细血管搏动征的病因较多,可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首先应积极寻找病因,然后针对原发病治疗,常用的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急性主动脉关闭不全
急性主动脉瓣反流死亡率极高,外科治疗(人工瓣膜置换术或主动脉瓣修复术)为根本措施。内科治疗一般仅为术前准备的过渡措施,目的在于降低肺静脉压、增加心排出量、稳定血流动力学。可使用血管扩张剂以降低前后负荷、改善肺淤血、减少反流量和增加排出量;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酌情经静脉使用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和升压药物,并尽快手术。主动脉夹层即使仅伴轻度或中度反流,也需要紧急手术。创伤或人工瓣膜功能障碍者,根据病情采取紧急或择期手术。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者尽可能争取在7~10天强有力抗生素治疗后手术。真菌性内膜炎所致者无论反流轻重,均需早日手术。极少数患者若药物可完全控制病情且心功能代偿良好,手术可延缓。
(2)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①内科治疗:避免重体力活动和剧烈运动;无症状的轻度或中度反流者,每1~2年随访1次。重度者每半年随访一次;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如为风湿性心脏病应预防风湿热;梅毒性主动脉炎应予全疗程青霉素治疗;合并高血压者应积极控制压;ACEI类药物用于合并心衰但有手术禁忌的患者、心衰患者术前过渡治疗以及术后持续心功能异常者。
②外科治疗手术:原发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要采用主动脉瓣置换术;继发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采用主动脉瓣成形术;部分病例(如创伤、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瓣叶穿孔)可行瓣膜修复术。
2、甲状腺功能亢进
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是抗甲状腺药物(ATD)、放射碘和手术治疗。ATD的作用是抑制甲状腺合成激素,放射碘和手术则是通过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产生。
(1)抗甲状腺药物(ATD)
ATD是硫代酰胺类化合物,包括硫脲类和咪唑类两类,硫脲类包括丙硫氧嘧啶和甲硫氧嘧啶等;咪唑类包括甲咪唑(他巴唑)和卡比马唑(甲亢平)等。
(2)放射碘
131I治疗甲亢目的是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产生。治疗机制是131I被甲状腺摄取后释放出β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细胞,其不会伤及毗邻组织。该方法简单、经济,治愈率高,但可能出现放射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危象等并发症。
(3)手术治疗
通常采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其主要主要并发症有手术损伤导致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和喉返神经损伤。
(4)其他治疗
还可酌情使用碘剂和β受体阻断剂进行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丙硫氧嘧啶、甲硫氧嘧啶、甲咪唑、卡比马唑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