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面部脱皮症状概述: 面部脱皮(facial desquamate)是指面部表皮角质层或表...
养生
症状名称: 面部脱皮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facial desquamate
主要病因: 可能因生理性因素或皮肤炎症、维生素缺乏、药物副作用、化学制品刺激、某些皮肤疾病、日晒伤或烧伤等有关
常见症状: 面部皮肤出现不同程度脱落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自身抗体检测、C反应蛋白检查、皮肤斑贴试验、真菌镜检及培养、病理检查
发病部位: 面部、头部
就诊科室: 皮肤科、急诊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炎症
如脂溢性皮炎、银屑病、接触性皮炎、颜面再发性皮炎等。
2、干性皮肤
冬春两季天气比较干燥,尤其是春季,若皮肤护理不当,可引起皮肤出现脱皮现象。
3、缺乏维生素
尤其是缺乏维生素A、B、E的患者,常导致皮肤脱皮。
4、药物因素
有的药物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导致剥脱性皮炎。
5、职业因素
因职业关系长期接触化学物品或使用化妆品发生过敏等,均可出现皮肤脱皮现象。
6、其他
如正常面部皮肤代谢或日晒伤、烧伤以及白色糠疹、花斑癣、毛囊角化病等皮肤病。
原因-常见疾病:
白色糠疹、脂溢性皮炎、寻常性银屑病、剥脱性皮炎、花斑癣、毛囊角化病等。
就医-急诊指征:
1、使用新的化妆品或面膜后,出现眼痒、眼痛,面部急性红斑、水疱、糜烂、脱屑等严重反应;
2、腐蚀物灼伤或热力烧伤者;
3、伴全身皮肤弥漫性的潮红、浸润、肿胀、脱屑、发热等;
4、出现其它紧急情况。
面部脱皮或伴有以上情况时,需紧急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局部面部细薄糠状脱屑;
2、面部出现红斑、丘疹、脱皮,伴瘙痒、烧灼感等;
3、油腻鳞屑,伴头发、眼眉脱落;
4、面部红棕色斑块,附着多层灰白鳞屑,刮除鳞屑,露出红色发亮薄膜,常见于银屑病;
5、伴其它部位皮肤类似皮损;
6、疑似日光晒伤者;
7、脱皮、脱屑反复发作;
8、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就诊前注意保护面部,不要撕扯面部的皮屑,出门注意防晒,
2、患者在可能需要做血常规方面的检查,所以就诊前尽量清淡饮食,避免大吃大喝,同时忌烟忌酒。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出现面部脱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2、您在出现面部脱皮前是否有过面部的晒伤或外伤?
3、您除了面部脱皮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症状吗,如瘙痒、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毛发脱落?
4、您既往出现过面部脱皮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5、您既往对什么物品过敏吗?是否是面部接触了某些物品后出现的脱皮,如面霜、化妆品?
6、您既往有过皮炎、过敏性鼻炎的病史吗?您有白癜风的家族史吗?
7、您平时的卫生习惯怎么样?会过度清洁面部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面部脱皮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的诊断和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
7、如果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9、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可了解面部脱皮部位、范围,有无其他皮肤损害等,为初步诊断提供参考。
2、触诊
可了解脱皮部位有无触痛、压痛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是常用的筛查方法,可提示炎症及其严重程度。
2、自身抗体检测
包括风湿因子等,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排查。
3、C反应蛋白检查
是非特异性的炎症标志物,可了解有无炎症发生。
4、皮肤斑贴试验
对于化妆品等引发的过敏反应的诊断,同时还可筛查可能导致患者皮肤过敏的其他过敏原。
5、真菌镜检及培养
刮取局部少量皮屑,制成标本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是否存在真菌,有助于面部癣菌病的诊断。通过培养还可确定感染的病原菌的类型,对治疗药物的选择有指导作用。
检查-病理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家族史、既往用药史、过敏史,以及患者临床发病特点,如脱皮的发生有无诱因、脱皮的严重程度、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减轻、有无其他皮损表现等,进行初步诊断。之后再结合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等,多可明确病因。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排查是否存在白色糠疹、脂溢性皮炎、日晒伤、寻常型银屑病、花斑癣等病变。
诊断-鉴别诊断:
1、白色糠疹
白色糠疹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面部,单个皮肤损害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斑片,淡红色或肤色,表面有细薄的糠状鳞屑,红斑消退后遗留轻度色素减退的苍白斑。
2、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典型皮损表现为覆盖油腻性鳞屑的红斑和丘疹,在面部可发生于眉毛、前额等。根据皮肤损害表现及分布部位可进行诊断,组织病理检查等可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3、日晒伤
日晒伤患者有日光暴露史,在暴露处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鲜红色,严重者可出现水疱、破裂、糜烂;随后红斑颜色逐渐变暗、脱屑,留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患者可自觉烧灼感或刺痛感。根据患者日晒后出现的皮肤损害及烧灼、疼痛感等可诊断,组织病理检查可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4、寻常性银屑病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皮肤损害初起为红色丘疹,后逐渐扩大或融合成为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灰白色或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表面鳞屑,逐渐露出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再刮除薄膜,则出现小出血点。根据皮肤损害特点、部位等可诊断,自身抗体检测、组织病理检查等可为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5、花斑癣
是由马拉色菌感染表皮角质层引起的一种浅表真菌病。本病呈慢性,有轻度的炎症,通常无自觉症状。损害特征为散在或融合的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上有糠秕状的脱屑,好发于胸部、背部、上臂、腋下,有时也波及面部。
6、其他
皮肤干燥是指因季节变化,缺水和贫血等原因,使得皮肤变厚、变粗糙。秋冬季节,人体的皮脂、水分分泌会逐渐减少,皮肤明显变得干燥,称为干性皮肤,尤其是中老年人因水分大量减少,皮肤表层会显得更粗燥,会常看见他们的手脚四肢、小腿处会有干裂、发痒、脱屑的情形,在无法忍受干痒,会不断的去抓痒,还可造成皮肤有伤口,引起发炎或流脓等情况。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预后-一般预后:
预后-危害性:
预后-自愈性:
预后-治愈性:
预后-治愈率:
目前缺乏大样本数据统计,因此尚无确切治愈率数据。
预后-复发性:
日常-护理原则:
日常注意皮肤保护,避免皮肤刺激或受损,并配合医生进行相关皮肤护理,同时注意观察皮肤的恢复情况。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可能因脱皮症状发生于暴露部位,影响美观,易导致出现烦躁、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家属要多关心、鼓励患者,使其正确面对疾病,帮助消除不良情绪;患者也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法舒缓保持平稳心态,也可通过学习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相关治疗方法,树立治疗信心,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学习药物的正确用法、用量,同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任何不适,要立刻停药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进行药物调整,防止耽误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在安静、舒适的环境内休息,有助于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2、注意面部卫生、清洁,防止发生皮肤感染。
3、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护肤产品,保持面部皮肤湿润。
4、合理加湿器有助于缓解皮肤不适。
5、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6、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若治疗效果不佳,皮损长期存在不消退,甚至不断加重,应及时就医诊治。
日常-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脱皮症状是否逐渐消退,有无皮肤感染等不良情况发生,一旦出现任何异常,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治疗。
饮食-饮食调理:
合理的饮食可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皮肤恢复的作用。
饮食-饮食建议:
1、合理膳食,清淡饮食,选择营养丰富、均衡的食物。
2、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蔬菜,有助于维持皮肤细胞组织的正常功能,促进皮损恢复。
3、宜吃高蛋白食物,保证机体营养物质摄入均衡。
4、适当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保证机体能量摄入。
饮食-饮食禁忌:
1、避免油腻、难消化食物,以防引起机体不适。
2、避免油炸、熏烤、腌制食品,防止加重机体负担,影响治疗效果。
3、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虾蟹等发物,防止加重皮肤损害。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