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扭伤症状概述: 扭伤(sprain)又称拉伤、韧带断裂,系间接暴力使肢体和关节周围的筋膜...
养生
症状名称: 扭伤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sprain
其他名称: 拉伤、韧带断裂
主要病因: 剧烈运动、负重不当、外力作用
常见症状: 受伤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CT检查、磁共振成像
发病部位: 足部、手部、膝部、肩部、肘部
就诊科室: 骨科
流行病学:
无年龄相关因素,男女受累程度相等。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扭伤的主要症状是局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多发于腰、踝、膝、肩、腕、肘、髋等部位。在运动中较为常见。
1、分级
本症公认分为三级,如下:
(1)1级:组织间隙损伤,不伴有纤维连续性破坏。
(2)2级:韧带部分撕裂伴轻度松弛,但无受累关节的不稳定,韧带保持连续性。
(3)3级:损伤韧带的完全撕裂。
2、分期
(1)早期:疼痛剧烈,局部迅速肿胀,在2~3天内瘀血凝结,功能障碍。
(2)中期:受伤3~4天后,瘀血逐渐被吸收,肿胀开始消退,瘀斑转为青紫色,局部皮肤温热,疼痛渐减。轻者伤后10~14天可获痊愈,重者肿胀消退显著,疼痛明显减轻,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3)后期:扭伤重症在2周后瘀肿大部分消退,瘀斑转为黄褐色,疼痛渐不明显,功能轻度障碍,经3~5周后,症状全部消失,功能亦可恢复。少数患者血肿未能全部吸收,局部仍见肿胀或硬结如块,疼痛隐约,活动受限,可迁延而成慢性扭伤。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本病多因剧烈运动或负重不当、跌扑以及过度扭曲等原因引起关节周围筋肉或损或断。当韧带受到外力或来自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作用而造成突然的过度伸展,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韧带损伤。
原因-常见疾病:
颈部扭伤、肩部扭伤、肘部扭伤、腕部扭伤、髋部扭伤、膝部扭伤、腰部扭伤、踝部扭伤等。
就医-急诊指征:
1、突然遭受严重的外力损伤,局部红肿、剧烈疼痛、不能活动;
2、出现其它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患者不慎使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受到损伤;
2、伴肿胀、皮温升高、疼痛、活动受限等;
3、伴局部青紫、瘀斑;
4、反复多次出现同一部位的损伤,如习惯性踝关节扭伤;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病情平稳者,须于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为了确保就医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建议患者提前采取一些简单的准备措施。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受伤部位及相关系统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患者着宽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症状严重、年老体弱、未成年的患者,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受伤的?哪里受伤了?受伤多久了?怎么受伤的?
2、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迹象呢?什么情况下会有加重或缓解?
3、疼痛剧烈吗?怎么来形容自己的疼痛?
4、有没有肿胀、麻痹、活动受限的现象?
5、自己有采取什么什么缓解措施吗?采取了什么措施?
6、之前是否看过医生?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是否复发?
7、以前受过什么外伤或做过什么手术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扭伤的严重吗?
2、有没有伤害到骨头?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需要我怎么配合?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皮肤肿胀、淤血、擦伤。扭伤肌肉疼痛并无法运动到位,关节活动不利或不能。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片检查
应力X线片可证实2、3级损伤,拍摄X线片以除外伴发的骨折或脱位。
2、CT检查
仅用于伴有骨关节损伤者。
3、磁共振成像
是评价软组织损伤的最好方法,但一般没有必要。
诊断-诊断原则:
首先询问详细的病史,了解有无外伤,遭遇暴力等。还会注意疼痛性质、发作时间,伴随症状,加重或缓解因素。同时辅以详细的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来查明病因,做出准确的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怀疑为扭伤的部位,具有损伤史。
2、症状体征
皮肤擦伤、青紫、瘀斑、肿胀、压痛明显。扭伤肌肉疼痛并无法运动到位,关节活动不利或不能。
3、影像学检查
行X线、CT、MRI检查有助于扭伤的确诊。
诊断-鉴别诊断:
1、颈部扭伤
(1)颈部有突然扭转或前屈、后伸等损伤史。
(2)多为单侧颈部酸痛,有负重物感,其痛向背部放散,每于旋头或仰头时都会加剧疼痛。在患侧的肩胛骨内缘和下角处有明显压痛点。
2、肩部扭伤
(1)有明显外伤史,也有的无明显外伤史,但觉肩部酸痛无力,并向下放散至三角肌的止点部位。
(2)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如肩部肿痛范围较大者,应根据压痛最敏感的部位,判定受伤的准确位置。
3、肘部扭伤
(1)有肘关节处于过度外展、伸直位置的外伤史。
(2)肘关节处于半屈伸位,弥漫性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有的出现瘀斑,压痛点多在肘关节的内后方和内侧副韧带附着部。
(3)应排除骨折及肘关节脱位等病变。
4、腕部扭伤
(1)有腕部过度背伸、掌屈及旋转等损伤史。
(2)伤后腕部肿痛,或酸痛无力,功能障碍。若下桡尺关节韧带损伤,可扪及尺骨小头较为隆起,按压尺骨小头有松动感。
5、髋部扭伤
(1)有因摔跤或高处坠下时髋关节过度展、收、屈、伸的损伤史。
(2)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患肢呈保护性姿态,如跛行、拖拉步态、骨盆倾斜等。患侧腹股沟部有明显压痛及轻度肿胀,在股骨大转子后方亦有压痛,髋关节各方向运动时均可出现疼痛加剧。
6、膝部扭伤
多有明显的外伤史。局部肿胀疼痛,有瘀斑,压痛明显,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
7、踝部扭伤
受伤后踝部立即出现肿胀疼痛,不能走路,或尚可勉强走路,伤后二三日局部可出现瘀斑。内翻扭伤时,在外踝前下方肿胀,压痛明显,若将足部作内翻动作时,则外踝前下方发生剧痛,外翻扭伤时,在内踝前下方肿胀,压痛明显,若将足部作外翻动作时,则内踝前下方发生剧痛。
8、腰部扭伤
(1)有明显的突然遭受间接外力损伤史。
(2)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腰不能挺直,俯、仰、转侧均感困难。患者常以手按腰部,借以防止因活动而发生更剧烈的疼痛。严重者不能站立。
9、其他损伤
(1)运动损伤: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其损伤部位与运动项目以及专项技术特点有关。如体操运动员受伤部位多是腕、肩及腰部,网球肘多发生于网球运动员与标枪运动员。
(2)关节囊损伤:关节囊损伤是在外力打击、压砸,碰撞或颠扑、负重、扭转时造成的局部肿胀、疼痛、瘀斑、肢体活动受限等症状。
(3)骨盆损伤:骨盆损伤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发生机制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现象为骨折,伴随剧痛。其诊断范畴主要包括损伤机制、骨折类型、稳定程度、影像评估、合并损伤等一系列内容。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1)初期治疗包括休息、冰敷、加压包扎以及抬高病变部位。
(2)冰敷可通过局部血管收缩效应减轻胀肿。也可以使疼痛感受钝化,以及减少痉挛。
(3)对受累部位的压迫和抬高进一步限制软组织肿胀。
2、外科治疗
(1)可用或不用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或合成材料做直接缝合进行修补。
(2)多数切带损伤不需外科于预而治愈。前十字韧带的断裂常需外科修复。
3、物理治疗
冰敷;用热压迫和冷压迫对照治疗;按摩;超声波;进行无痛的、保护性活动范围内锻炼。
4、内科治疗
(1)1级和2级轻或中度损伤的病人开始可给予制动,逐步给于无痛性物理治疗,以保持活动范围,避免废用性萎缩。
(2)1级和2级损伤的病人,一旦疼痛和肿胀消退,可逐步开始正常活动。3级损伤的病人,特别是非手术治疗者,需要更长时间的制动以利韧带愈合。
预后-一般预后:
预防-预防措施:
在锻炼身体前或进行运动前应做准备活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