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气道陷闭症状概述: 气道陷闭(collapse of airway)是指呼吸肌张力降低造...
养生
症状名称: 气道陷闭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collapse of airway
主要病因: 呼吸肌肌张力降低
常见症状: 胸闷、气促、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检查项目: 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X线头影测量、X线片、多导睡眠检测、心电图检查
发病部位: 气管、颈部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1、病变在中心气道内,位置特殊,即使轻度狭窄也会造成呼吸困难,特别是活动时、工作时更为明显。尤其当患感冒或有黏痰时,表现就更为突出。
2、多伴有喘鸣音,特别是合并炎症时更为明显。
3、听诊在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时即可闻及喘鸣音或类鼾音,尤其是吸气时,听诊部位以胸骨上部或颈部更容易听到。根据病变的程度及状态,可闻及呼气及吸气时相应的延长。
原因-总述:
本症可见于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亦可见于肺实质病变,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原因-常见疾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严重呼吸困难、面唇发绀,甚至出现呼吸暂停、意识丧失;
2、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长期或反复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
2、伴有咳嗽、咳痰、气短、血痰等呼吸道症状;
3、伴打鼾、疲劳、嗜睡、头痛、憋气、失眠等症状;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外出最好有亲友陪同,避免在户外突发呼吸困难等意外情况。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医生可能会对心、肺等部进行检查,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
4、还可能需要血常规等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7、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8、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呼吸困难症状是何时开始出现的?随时间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2、您的呼吸困难多在哪种情况发生?在哪种情形下会缓解或加重?
3、除呼吸困难,您是否还存在胸闷、咳嗽、气促等表现?
4、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5、您使用过药物进行治疗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6、您近期有过胸部或颈部外伤情况吗?如何处理的?
7、您是否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疾病?有进行治疗吗?
8、您曾有过敏情况吗?近期有接触致敏物质吗?
9、您有吸入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的经历吗?
10、您吸烟吗?吸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1、您有饮酒习惯吗?最近有大量饮酒吗?
12、您是否还患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有用药控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气道陷闭的原因有哪些?
2、我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应该如何进行治疗?需要住院吗?
5、这种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7、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8、回家后我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进行一个较为详细的体格检查,之后会要求检查血常规、X线、心电图等;为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还可能需要进行血气分析、多导睡眠检测、肌电图、脑电图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观察有无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口唇及指(趾)端发绀、咳嗽、咳痰、血痰等症状。
2、叩诊
叩诊肺部有无实音或浊音。
3、听诊
听诊患者心律、呼吸音是否正常、有无干湿啰音,了解患者心、肺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合并呼吸道感染者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增高。
2、动脉血气分析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分压增高。
3、肺功能
肺通气功能是衡量空气进入肺泡及废气从肺泡排出过程的动态指标,含有时间概念。常用的分析指标有静息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最大通气量、时间肺活量及一些流速指标。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头影测量、
间接了解气道阻塞部位,有助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
2、胸部X线
如胸廓扩张饱满,肺容积增大,肋间隙增宽,肋骨平举、肺纹理增粗有助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如见双侧阴影、肺萎陷、结节等有助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1、多导睡眠检测
可全面评估患者的睡眠结构、睡眠中呼吸暂停情况、低氧情况、心电、血压的变化等。是诊断睡眠打鼾(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最重要的检查。
2、心电图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出现心律失常。
3、肌电图
是通过肌电对疾病进行辅助检查的一种手段。
4、通气与血流灌注比值(V/Q)
全肺肺泡通气量与流经全肺血量的比例称通气、血流比例。
5、脑电图检查
有助于头皮上检测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图形。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气道陷闭典型的表现及伴随症状结合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多导睡眠检测、心电图等检查可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常需排查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相关症状鉴别
(1)吸气时鼻腔阻塞:鼻瓣区狭窄临床表现主要为吸气时鼻腔阻塞,有单侧和双侧两种。临床表现主要为吸气时鼻腔阻塞,前鼻镜检查未发现鼻甲肥大或息肉等异常现象。将患者鼻尖向上提,鼻阻塞立刻消失。若用拇指及食指在鼻翼外侧向两旁推动,鼻阻塞也立即解除,称Cottle征阳性。
(2)吸气时有蝉鸣音:蝉鸣性呼吸,多发生于吸气性呼吸困难病人, 当上呼吸道梗阻,空气吸入困难,吸气时发生一种高调的音响,称为蝉鸣样呼吸。常伴有“三凹征”。
(3)吸气时出现连枷胸:严重的闭合性胸部损伤导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软化,并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称为连枷胸。
2、病因鉴别
(1)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睡眠呼吸疾病,临床表现有夜间睡眠打鼾、呼吸暂停和白天嗜睡。由于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甚至出现夜间猝死,具有潜在致死性。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肺内或肺外原因引起,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高病死率而倍受关注。多呈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气促、口唇及指(趾)端发绀,以及不能用常规氧疗方式缓解的呼吸窘迫(极度缺氧的表现)。可伴胸闷、咳嗽、血痰等症状。病情危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死亡等。
(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轻者仅在体力劳动时发生,随着肺气肿程度加重,呼吸困难逐渐加重,甚至休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若合并呼吸道感染,症状加重,并可出现缺氧、酸中毒等。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轻症者鼓励减肥,多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避免长时间仰卧,皮质激素滴鼻,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予氧疗。
(2)咽部组织松弛,腭垂、扁桃体肥大导致呼吸道梗塞者,可行手术治疗。
(3)中枢型病人,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前提下,可予氨茶碱、安宫黄体酮、普罗替林等以提高呼吸中枢驱动力。
(4)重症合并呼吸衰竭时,可短期应用人工机械通气,有其他合并症者,给予相应处理。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包括机械通气治疗与非机械通气治疗两大类。
(1)机械通气: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按照机械通气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无创通气依赖面罩进行通气,有创通气则依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进行通气,二者选择需依赖具体病情而确定时机。
(2)非机械通气:治疗手段虽多,但至今尚未确定其可靠疗效。非机械通气治疗手段包括:肺水清除与液体管理、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补充疗法、β受体激动剂应用、他汀类药物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抗凝剂应用、抗氧化剂与酶抑制剂的应用、血液净化治疗、营养干预等;其有效治疗方法仍在继续探索。
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1)改善患者一般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感冒和下呼吸道感染至关重要,可采取耐寒锻炼、肌注核酪或卡介苗素等。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负荷加重,呼吸功能增加,能量消耗增高。但饮食摄入由于气急、缺氧、右心衰竭或使用药物等原因不能相应增加甚至反而减低,因此常合并营养不良。故应重视营养素的摄入,改善营养状况。全身运动如步行、踏车、活动平板、广播操、太极拳等不仅增加肌肉活动度,而且也锻炼呼吸循环功能。
(2)呼吸训练:保证呼吸道通畅、提高呼吸肌功能、促进排痰和痰液引流、改善肺和支气管组织的血液代谢、加强气体交换效率。
(3)呼吸肌锻炼:经呼吸肌锻炼,患者膈肌活动度增加,低氧状态改善,耐力提高,肺功能显著改善。
(4)家庭氧疗:经过抗感染、祛痰和支气管解痉剂治疗,缓解期动脉血氧分压仍低于7.33kPa(55mmHg)者应进行家庭氧疗。对于那些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或顽固性右心衰竭的肺气肿患者可适当放宽氧疗指征。氧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活动强度,扩大活动范围。为防止高浓度吸氧对通气的抑制作用,应采用低流量吸氧。
(5)其他:其他非创伤性机械通气的开展为肺气肿患者家庭机械通气提供了条件。一般经鼻罩或口鼻罩或呼吸机连接,也可应用负压通气机。家庭间断机械通气可以使呼吸肌休息,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呼吸肌功能。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