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迁移性脓肿症状概述: 迁移性脓肿是指原发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远处原发感染源的致病菌经血...
养生
症状名称: 迁移性脓肿
症状概述:
迁移性脓肿是指原发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远处原发感染源的致病菌经血流、淋巴管转移到其他组织和部位而再次形成脓肿。根据脓肿迁移的部位不同,可出现心肌脓肿、脑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肺动脉栓塞、肺脓肿等。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致病菌。
主要病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常见症状: 咳嗽、呼吸困难、抽搐、偏瘫
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培养、痰涂片及培养、脑脊液检查、X线片、CT、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脑电图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感染性疾病科
好发人群:
无特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1、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常有急性化脓性感染、近期手术、外伤、产褥热或器械检查史。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败血症的征象,如寒颤、高热、多汗、衰弱、皮肤黏膜出血、休克、血管栓塞和迁移性脓肿,且多能发现原有感染病灶。短期内可出现杂音,且性质多变,粗糙。常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若病变主要侵犯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则表现为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出现肺水肿;若病变累及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则可表现为右心衰竭的征象;若左、右心瓣膜均受累,可产生全心衰竭的征象。在受累的心内膜上可附着大而脆的赘生物,脱落的菌栓可引起栓塞和迁移性脓肿,可出现心肌脓肿、脑脓肿及化脓性脑膜炎等。若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脱落,可出现肺炎、肺动脉栓塞和肺脓肿等。疾病后期皮肤可见出血性皮疹。少数患者可出现脾大。
2、血行迁移性肺脓肿
多先有原发病灶引起的畏寒、高热等全身脓毒血症的症状。经数日至2周出现肺部症状,如咳嗽、咳痰等。通常痰量不多,极少咯血。
3、化脓性脑膜炎
多见于婴幼儿。各种化脓菌感染所致的临床表现大致相仿,可归纳为感染、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征,如高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等。其临床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儿的年龄。年长儿与成人的临床表现相似。婴幼儿症状一般较隐匿或不典型。
4、脑脓肿
一般患者多有原发病灶感染史。经过长短不同的潜伏期即出现脑部症状及全身表现,一般发病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嗜睡或躁动、肌肉酸痛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可在急性脑炎阶段出现。随着脓肿形成和逐渐增大,症状也进一步加重,头痛、呕吐、视盘水肿是其三大主征。根据脓肿病灶的部位、大小、性质不同可出现相应的神经定位体征。当脓肿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颞叶、小脑脓肿容易发生脑疝,另一危象即脓肿发生破溃,破溃的脓液可进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形成急性化脓性脑室炎和脑膜炎,患者可突发高热、昏迷、脑膜刺激症状或癫痫发作。
原因-总述:
迁移性脓肿常见的病因有原发性急性化脓性感染(如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继发性化脓性感染(如心肌脓肿、脑脓肿)。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致病菌。
原因-症状起因:
1、原发性急性化脓性感染
如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2、继发性化脓性感染
如心肌脓肿、脑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肺动脉栓塞、肺脓肿等。
原因-常见疾病: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脓肿、脑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肺动脉栓塞、肺脓肿、脓毒血症、脊柱结核、腹膜后脓肿等。
就医-急诊指征:
1、寒战、高热、恶心、呕吐;
2、伴局部剧烈疼痛,如头痛、胸痛等;
3、伴皮肤黏膜广泛出血;
4、伴咳嗽、气急、呼吸困难等;
5、伴抽搐、意识障碍等;
6、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近期曾有急性感染病史者,突发以上情况,应紧急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如出现上述急诊指征,应前往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出现不适后尽快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具体有哪些不适表现?
2、您的这些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3、您的这些症状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4、你在出现这些症状后有自己用药缓解过吗?具体是什么药?症状有缓解吗?
5、您既往有过心脏病、糖尿病或肿瘤等病史吗?是怎么治疗的?
6、您近期有做过手术吗?是什么手术?
7、您在出现这些症状前有过外伤或感染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会传染给别人吗?
3、我需要住院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会不会有后遗症?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之后会要求检查血常规、X线、心电图等;为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还可能需要进行血培养、脑脊液检查、CT、脑电图、心血管造影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观察患者有无高热、寒战、精神萎靡;有无咳嗽、咳痰;有无皮肤出血点等。
2、触诊
检查患者有无脾大、淋巴结肿大。
3、叩诊
叩击患者肺部有无浊音或实音改变。
4、听诊
听诊患者有无心律不齐、呼吸音改变、干湿啰音等,了解心肺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培养
可确定病原菌,用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及指导抗生素选择。
2、血常规检查
继发感染者可有白细胞计数增高,核左移。贫血常见于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
3、痰涂片及痰培养
痰涂片可发现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痰培养可检出致病菌,有助于肺脓肿的诊断和敏感抗生素的选择。
4、脑脊液检查
有助于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心动图
经胸超声检查可检出50%~75%的赘生物,经食管超声检查的敏感性高达95%以上,能探测出<5mm的赘生物。赘生物≥10mm者,发生动脉栓塞的危险性大。
2、X线检查
有助于了解心脏外形、肺部表现等。
3、CT扫描
有助于脑梗死、脓肿和出血的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1、肺功能检查
有助于肺脓肿的诊断,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晚期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和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
2、心电图
用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的诊断,可发现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T波发生改变等情况。
3、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
可使赘生物脱落引起栓塞,加重心力衰竭,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4、脑电图
有助于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迁移性脓肿典型的表现及伴随症状,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常需排查是否存在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脓肿破入胸腔
常见于老年人肺脓肿胸痛,炎症病变累及胸膜引起,在呼吸时疼痛加重。如脓肿破入胸腔,可形成脓胸、脓气胸,也可因纤维素包裹形成包裹性脓胸,患者呼吸运动受限,气促加重。
2、脓毒性血症或多发性迁徙性脓肿
是老年人厌氧菌性肺炎诊断依据。厌氧菌肺部感染是由厌氧菌引起的气管、支气管、肺实质、胸膜腔的炎症。厌氧菌种类繁多,致病力不尽相同,是引起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
3、椎前、旁软组织肿胀或脓肿
是脊柱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特征之一,特别是脓肿的钙化常具有特异性。椎旁软组织肿胀软组织肿胀的程度轻重不一,表现为受侵椎体旁软组织局限性增厚、椭圆形或圆形包块,密度均匀,增强后薄壁包膜。
4、脊肋角膨隆
对腹膜后脓肿诊断有帮助,体检发现肾周脓肿,脊肋角膨隆有触痛,腰肌痉挛,腰部皮肤有凹陷性水肿。腹膜后脓肿是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局限性化脓性感染。它的发生常继发于腹腔内脏器、腹膜后器官、脊柱或第十二肋的感染、盆腔腹膜后腔脓肿、以及菌血症等疾病。脓肿可向上侵及纵隔、向下沿股疝孔流入大腿,亦可穿破进入腹腔、胃肠道、胸膜、支气管,甚至形成慢性持续性瘘管。
治疗-预计治疗:
本症为化脓菌感染所致,应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发现病情有加重迹象,应及时更换抗生素。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患者相应的支持治疗,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以及有足够的能量来抵抗疾病的消耗。
治疗-治疗方法:
1、支持疗法
卧床休息。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足够的热量供应。必要时给予输血、血浆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
2、抗生素治疗
(1)根据血培养选用敏感、有效的抗生素,血培养阴性时选用广谱抗生素。坚持足量及较长期疗程。疗程4~6周,需体温正常、急相蛋白试验正常,连续二次血培养阴性方可逐渐停用。
(2)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等,由于细菌毒力强,可较快使感染的瓣叶损伤。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若出现心力衰竭或原心力衰竭加重,出现新的杂音或杂音多变,有栓塞现象等,均为感染不能控制的征兆,需考虑更换抗生素。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