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症状概述: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Symptoms of systemic ...
养生
症状名称: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Symptoms of systemic infection and poisoning
主要病因: 感染性疾病、医源性因素
常见症状: 突发寒战、高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面色苍白、出冷汗、神志淡漠、脉搏细速,呼吸急促
检查项目: 血常规、病原学检查、B超、腹腔穿刺、X线片、直肠指检等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小儿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包括菌血症、败血症、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低血压和脓毒性休克等。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病人突发寒战、高热(可达40~41℃)或体温不升;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
2、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面色苍白或潮红、出冷汗。
3、烦躁或神志淡漠、谵妄甚至昏迷。
4、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严重者呼吸困难。
5、代谢紊乱和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
6、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肝脾肿大、黄疸、皮下出血或淤斑等。
7、可有原发感染病灶的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感染性疾病
引起本症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包括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菌血症、败血症、腹膜后脓肿、胸骨骨髓炎、气性坏疽、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小儿嗜血流感杆菌肺炎、小儿硬脑膜外脓肿等。
2、外科患者的全身感染
常继发于严重创伤后的感染和各种化脓性感染。致病菌数量多、毒力强和(或)机体抵抗力低下是引起全身性感染的主要诱发因素。
(1)诱发因素:人体抵抗力低下;局部病灶处理不当;长期静脉内留置导管;长期使用糖皮质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和抗癌药。
(2)常见的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有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无芽孢厌氧菌(常见拟杆菌、梭状杆菌、厌氧葡萄球菌、厌氧链球菌等);真菌(常见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
原因-常见疾病:
腹膜后脓肿、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菌血症、败血症、胸骨骨髓炎、气性坏疽、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小儿嗜血流感杆菌肺炎、小儿硬脑膜外脓肿等。
就医-急诊指征:
近期有感染史或局部感染灶者,出现以下情况,均须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1、突发寒战、高热(可达40~41℃);
2、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面色苍白或潮红、出冷汗;
3、烦躁或神志淡漠、谵妄甚至昏迷;
4、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严重者呼吸困难;
5、全身皮肤黄染,皮下出血点或淤斑等;
6、出现其它紧急情况。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因为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家属可做好相应的就医前准备:
1、携带患者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提前整理好患者的病史、发病经过等,会对医生的诊断提供帮助。
3、可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由于患者的病情比较危急,医生可能会询问家属一些问题,可能问的问题如下:
1、是否有高热、寒战、呼吸困难、精神改变等症状?
2、最先出现的症状是什么?
3、首次出现症状是什么时候?
4、既往是否有感染性疾病病史,比如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腹膜后脓肿、胸骨骨髓炎、气性坏疽等?
5、是否还有其他基础疾病?
6、近期是否有过严重创伤?
7、最近是否做过手术,什么手术,因为什么原因做的手术?
8、术后是否长期静脉内留置导管?
9、术后是否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和抗癌药?
10、最近抵抗力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患者病情平稳后,可能会问医生以下问题:
1、我出现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4、接下来,我需要用什么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有风险吗?
5、能治好吗?会有后遗症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平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症状有选择性地进行血常规、血细菌或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肝肾功能检查、血脂、血糖、尿常规、B超、X线检查、腹腔穿刺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检查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20×109/L)或降低,中性核左移、幼稚型粒细胞增多,出现中毒颗粒。可辅助诊断腹膜后脓肿、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败血症、小儿硬脑膜外脓肿、小儿嗜血流感杆菌肺炎等疾病。
2、血细菌或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在患者寒战、高热时采血行细菌或真菌培养,较易:可取血咽分泌物、痰、脑脊液、胸腔积液、心包液、关节液、气管吸出物等标本进行涂片找出致病菌,其中痰液培养检查是诊断小儿嗜血流感杆菌肺炎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确诊依据;血培养有助于菌血症的确诊;尿培养有助于诊断泌尿道感染。
3、生化检查
肝、肾功能检查可示不同程度的受损,血脂和血糖水平可发生异常。
4、尿常规检查
可见蛋白、红细胞和酮体。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
有助于发现软组织脓肿、实质性或囊性血肿、解腹内是否有积液、前列腺炎形态及大小是否改变,有助于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腹膜后脓肿等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X线检查
可为胸骨骨髓炎、腹膜后脓肿、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气性坏疽、小儿硬脑膜外脓肿、小儿嗜血流感杆菌肺炎提供诊断依据。
检查-其他检查:
腹腔穿刺可了解穿刺液的颜色、气味、性质、数量有无改变,明确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因。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感染部位、感染中毒症状等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血液培养、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等相关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与中毒鉴别
(1)潜在中毒:指毒物在不引起急性中毒的剂量条件下,长期反复进入机体所引起的机体在生理、生化及病理学方面的改变,出现临床症状、体征的中毒状态或疾病状态。
(2)急性中毒:大量毒物短时间内经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使机体受损并发生功能障碍,称之为急性中毒。急性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其病情急骤,变化迅速,必须尽快作出诊断与急救处理。
2、全身感染类型鉴别
(1)菌血症:菌血症是指外界的细菌经由体表的入口或是感染的入口进入血液系统后,在人体血液内繁殖并随血流在全身播散。典型的表现为全身性感染的体征,包括呼吸急促,寒战,发热和胃肠道症状。
(2)败血症:是指有全身感染临床表现,且血中持续或反复培养出细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
过去认为败血症的特征是细菌能在血循环中生长繁殖,现已明确,就血液中存在细菌而言,菌血症和败血症只有量的差别而没有质的差别。败血症比菌血症细菌数量更大。
(3)脓毒症:是指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因此,确诊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活跃的细菌感染的确实证据,但血培养不一定阳性;有全身炎症的临床表现,即所谓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SIRS的标准有四项,符合其中两项即可诊断:①体温>38℃或<36℃;②心率>90次/min;③呼吸>20次/min或有过度通气致PaCO2<4.3kPa(32mmHg);④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或幼稚细胞>0.10。
(4)严重脓毒症:指全身性感染伴有某些器官功能障碍、灌注不足(表现为少尿、乳酸血症等)或低血压等,实际上包括了感染性低血压和感染性休克。
(5)脓毒性低血压:特指全身性感染引起的低血压现象,即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较原来水平降低40mmHg以上。
(6)脓毒性休克或感染性休克:脓毒症合并出现严重的循环障碍和细胞代谢紊乱,其死亡风险较单纯脓毒症显著升高。经恰当的液体复苏治疗低血压依然存在,或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或正性肌力药物后血压虽然回升,却仍然存在灌注不足或器官功能障碍。休克早期呈现寒战高热,个别严重病人可有体温不升反降的表现,血压正常或稍偏低,但脉压差小,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眼底检査可见动脉痉挛,唇指轻度发绀,神志清楚但表现有烦躁不安,呼吸深而快,尿量减少,部分患者初期可表现为暖休克。休克中期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和酸中毒。收缩压下降至10.6kpa(80mmHg)以下者,呼吸表浅且快,心率快、心音低钝,皮肤湿冷可见花斑,烦躁不安或嗜睡,尿量减少,表浅静脉萎陷,血液呈高凝状。休克晚期可出现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表现为顽固性低血压和广泛出血,心、肺、肾、脑等,多器官功能减退和衰竭。
3、相关疾病
(1)胸骨骨髓炎:胸骨骨髓炎发病率低,特别是血源性骨髓炎非常少见,是骨科领域里非常难治的疾病。常见于胸骨术后感染,老年人及合并糖尿病的全身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多发窦道,严重时出现感染中毒症状。彻底清创、通畅引流、建立局部血供是治疗成功的关键。X线检查可见胸骨骨质破坏等骨髓炎表现。
(2)小儿嗜血流感杆菌肺炎:小儿嗜血流感杆菌肺炎是由嗜血流感杆菌所引起。多见于4岁以下婴幼儿,偶见于新生儿及成人。起病较缓,病程为亚急性,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继之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另外,临床常表现为痉挛性咳嗽及较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痰液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确诊依据。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增强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包括充分休息,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2、及时正确处理各种原发感染灶,必要时果断进行引流、清创或其他必需的手术。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正确选择。
4、对严重感染者,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只要有可能,尽量给予肠内营养或部分肠外营养,同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5、免疫调理,对于伴有免疫抑制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刺激治疗有望改善预后。
6、纠正凝血异常和控制炎症反应。
7、糖皮质激素治疗。
8、连续肾代替治疗的非肾衰性应用的目的是通过超滤和吸附清除有害的炎性介质,从而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预后-一般预后:
日常-护理原则:
1、密切观察病情
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原发感染灶的处理效果。
2、维持正常体温
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或按医嘱应用药物降温。
3、及时留取血培养标本
患者寒战、高热时留取血标本做细菌或真菌培养以利于病原菌的确定和抗生素的选用。
4、加强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按要求更换敷料,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发生导管性感染。
5、加强营养支持
按医嘱合理安排输血、输液、肠内或肠外营养,以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6、并发症的防治和观察
(1)感染性休克:密切观察病情,若发现患者意识障碍、体温降低或升高、脉搏及心率加快、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发绀、尿量减少、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等感染性休克的表现,应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2)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口渴、皮肤弹性降低、尿量减少及红细胞比容增高等脱水表现。对高热和大量出汗的患者,若病情许可,应鼓励其多饮水。按医嘱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7、心理护理
关心和体贴患者。治疗过程中注意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以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针对患者和家属担心和顾虑的问题进行解释和安慰,提供适时的心理支持,以减轻或缓解其焦虑情绪和程度。
8、健康教育
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饮食卫生,避免肠源性感染;发现局部感染灶或受伤后应及早就诊;积极冶疗糖尿病、氮质血症等全身性疾病;加强营养,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预防-预防措施:
1、尽量远离容易滋生细菌、真菌的环境,以防止感染。
2、孩子经常生活的室内要通风,使空气清新。
3、注意天气变化,注意保暖,前往人多的地方注意防护,如戴口罩。
4、家长带孩子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可大大降低嗜血流感杆菌的发病率,效果较好。
5、孕妇在怀孕期间应该规律产检,早发现胎儿的异常
6、积极治疗原发病。
7、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锻炼,增强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