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腮腺肿大症状概述: 腮腺肿大(Parotid enlargement)是指腮腺组织体积增...
养生
症状名称: 腮腺肿大
症状概述:
腮腺肿大(Parotid enlargement)是指腮腺组织体积增大,形成与腮腺表面相一致的肿块。正常情况下,腮腺区稍呈凹陷,且腮腺所处位置较深,在扪诊时不能触到腺体,当凹陷变浅或消失,说明腮腺开始肿大。
英文名称: Parotid enlargement
主要病因: 炎症、腮腺导管阻塞、腺泡细胞代谢紊乱、腮腺肿瘤
常见症状: 腮腺肿胀明显、疼痛,可伴张口困难
检查项目: 血常规、抗体检测、颈部B超、腮腺造影、核素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发病部位: 口腔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好发人群:
无特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1、局部反应最剧烈者,当属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和流行性腮腺炎。局部疼痛,水肿明显,张口困难。前者还有局部皮温较高,潮红。如局部发现为肿块,且呈进行性增大,伴有疼痛及神经麻痹、舌麻木、张口受限等破坏性症状时,要考虑腮腺恶性瘤的可能。
2、全身急性感染性腮腺炎全身反应明显。如体温升高、头痛、食欲减退、血白细胞数增高。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有口干、眼干症状。在有内分泌疾病、肝硬化、营养不良的基础上发生的双侧腮腺肿大,主要考虑为良性腮腺肿大。
原因-总述:
炎症性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等,可引起腮腺肿大;此外,腮腺导管阻塞、腺泡细胞代谢紊乱以及肿瘤也可引起腮腺肿大。
原因-症状起因:
1、炎症性腺肿大
(1)感染性腮腺肿大: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常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结核菌等。如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等。
(2)非感染性腮腺肿大:主要由放射损伤与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腮腺肿大病因有药物(如呋喃妥因)、食品、花粉、毛料衣物等。腮腺导管平滑肌痉挛,唾液排出受阻,双侧腮腺在短时间内快速肿大。
(3)自身免疫功能异常:不仅使自身腺体受到破坏,而且又易招致感染。如淋巴上皮病(包括Mikulicz病和舍格伦综合征)等。
2、阻塞性腮腺肿大
腮腺导管的阻塞,可使导管扩张,唾液淤滞,腮腺肿大。如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腮腺管结石等。
3、腺泡细胞代谢紊乱
腺泡细胞代谢紊乱,使胞浆肿胀,腮腺可呈无痛性、弥漫性肿大。患者有肝病,或糖尿病、嗜酒、营养不良,或有增龄性代谢性缺陷等情况。
4、肿瘤
常见肿瘤有多形性腺瘤、乳头状淋巴囊腺瘤(Warthin瘤)、腺癌、鳞状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等。
原因-常见疾病:
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腮腺管结石、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多形性腺瘤、乳头状淋巴囊腺瘤(Warthin瘤)、淋巴上皮病等。
就医-门诊指征:
1、腮腺区肿胀或出现肿块,严重者可看到一侧面部隆起;
2、该区域的持续性疼痛;
3、伴局部红、肿、热、痛、流脓;
4、伴吞咽困难、张口困难;
5、伴一侧脸部麻木、肌肉无力、面部皮肤破溃;
6、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7、伴耳痛、头痛;
8、伴腮腺炎患者接触史,出现的腮腺肿胀、发热、乏力等;
9、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怀疑患者为口腔相关病变导致的腮腺肿大时,可在口腔科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2、怀疑患者为感染导致腮腺病变引起腮腺肿大时,可在感染科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3、儿童患者可于儿科就医。
就医-就医准备:
为了确保就医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建议患者提前采取一些简单的准备措施。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口腔颌面部的检查,建议患者保持口腔清洁。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症状严重、年老体弱、未成年的患者,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发现肿大的?这个症状持续了多久了?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
2、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迹象呢?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缓解?
3、肿大是突然出现的呢,还是慢慢出现的?
4、除了肿大外,有没有其他症状,比如疼痛、口干、发热、张口受限等?
5、最近有接触其他病患吗?
6、最近有进食被污染过的什么食物吗?去过疫区吗?
7、近期受过什么外伤吗?以前做过手术或受过外伤吗?
8、以前是否有看过医生?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是否复发?
9、您的家人亲属有没有类似的症状?
10、发病以来,您的睡眠、饮食怎么样?大小便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腮腺肿最大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我的情况严重吗?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他其不好的影响?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住院吗?
4、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呢?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会么风险呢?
6、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能根治吗?治疗后还会不会复发?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在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选择体格检查、血常规、抗体检测、B超等,根据患者的病情还可选择腮腺造影、核素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具体选择哪些检查取决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可以观察腮腺肿大的程度、范围,是否有皮肤发红、波动感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的增多或偏低,对于感染性腮腺炎的诊断有提示意义。
2、抗体检测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相等或倒置,血清中IgG明显增高,IgM与IgA可能增高,有助于舍格伦综合征的诊断。
3、自身抗体检测
如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SS-A、SS-B等可能阳性。说明由免疫调节缺陷引起。
检查-影像学检查:
1、颈部B超
可了解腮腺扩张或囊肿情况,对腮腺管结石及腮腺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2、腮腺造影及核素检查
腮腺的急性感染性病变是不宜做造影的,以防炎症扩散。腮腺结石如能明确,也无须做造影。舍格伦综合征的腮腺造影是主要诊断方法之一,显示腺体形态正常,排空功能差,末梢涎腺导管扩张,晚期有腺体向心性萎缩,有的可呈瘤样改变。慢性阻塞性腮腺炎造影显示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扩张,排空迟缓。核素检查示双侧腮腺摄取正常,排空迟缓。目前核素显像主要用于涎腺炎性疾病的检查,以测定腺体功能。
检查-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肿瘤的主要方法。疑为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时应伴唇腺活检(因小涎腺病变与腮腺病变相同)。有三个特点,即腺实质萎缩、淋巴细胞浸润、肌上皮岛形成。腮腺良性肥大者腺上皮细胞明显增生,为正常的2~3倍。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详细询问病史对腮腺肿大的诊断至关重要。当患者以腮腺肿大或肿块为主诉就诊时,应了解渐进性增大还是短期内迅速增大;有无肿胀和疼痛;肿痛是否与进食有关等。腮腺肿大应与腮腺区肿大相区别。后者不仅包括腮腺本身的疾病,还包括非腮腺的组织如嚼肌的疾病、腮腺区淋巴结的病变等。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一般而言,腮腺导管结石的肿大与进食有关;慢性炎症有反复肿胀史;肿瘤为进行性增大。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病期较长。恶性肿瘤生长较快,病期较短。
2、伴随症状
(1)伴有红肿热痛:多为炎症所致。
(2)伴局限性疼痛或放射性疼痛:多见于腺样囊性癌。
(3)伴有面瘫:多见于恶性肿瘤,侵犯面神经。
(4)伴有吞咽困难:多见于腮腺深叶肿瘤,向咽旁突出,阻塞咽腔所致。
(5)伴有口干、眼干:多见于淋巴上皮病。
3、体格检查
(1)应注意两侧面部是否对称,腺体所处部位的解剖标志是否存在。
(2)面神经功能的观察应细致,是否有面瘫。
(3)检查唾液分泌时,应注意分泌物的颜色及黏稠度,注意导管口有无红肿。
(4)观察咽旁是否膨隆,如是则可能为腮腺深叶肿瘤。
(5)如为肿块,则应注意其部位、大小、质地、活动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肿块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活动受限常为恶性肿瘤的指征。多形性腺瘤表面常呈结节状,Warthin瘤表面常较光滑且质地较软而有弹性感。
(6)除检查腮腺局部情况外,尚应仔细作颈部各组淋巴结的扪诊。
4、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血常规、抗体检测、颈部B超、腮腺造影及核素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流行性腮腺炎
常流行于春季,以6~10岁儿童多见。临床可见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多数患者有双侧腮腺肿大,腮腺疼痛,饱满隆起,表面皮肤紧张而无潮红,有压痛,腺管开口处水肿、略潮红,挤压腮腺可见澄清的涎液。
2、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患者感腮腺疼痛、张口困难,腮腺肿大常为单侧。局部典型急性炎症表现为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红肿的腺管口溢出。病人多伴有寒战、高热等毒血症表现。
3、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生,但以5岁左右的儿童最为常见。具有复发性,随年龄增长,发作次数减少,大多在青春期后痊愈。单侧或双侧腮腺反复肿胀,导管口有脓性或胶冻状分泌物。
4、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表现为腮腺反复肿胀,大多与进食有关;导管口轻微红肿,挤压腺体,腮腺导管流出浑浊液体,可扪及条索状导管。
5、腮腺良性肿瘤
临床上多表现为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活动,无粘连,无功能障碍,肿瘤表现光滑或呈结节状。由于良性肿瘤中绝大多数为多形性腺瘤,属于临界性肿瘤,手术不当,术后容易复发。Warthin瘤多发于老年男性,肿瘤多位于腮腺尾部,圆形或卵圆形;腮腺血管畸形或血管瘤可抽出血液;腮腺淋巴管瘤可抽出淡黄色淋巴液。
6、腮腺恶性肿瘤
表现为生长较快的痛性肿块,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有粘连,甚至浸润神经,并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如面神经麻痹等。有的侵犯咀嚼肌,引起张口受限;侵犯周围骨组织,引起骨质破坏。腮腺恶性肿瘤中,黏液样表皮样癌最常见。腺样囊性癌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症状,表现为局限性疼痛或放射性疼痛。
7、舍格伦综合征
多见于中年以上女性,病程长起病缓慢,有眼干、口干,涎腺及泪腺肿大表现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结缔组织疾病,腮腺肿大呈弥漫性,边界不明显,表现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挤压腺体,导管口分泌很少或无分泌。
治疗-预计治疗:
引起腮腺肿大的疾病很多,需要建立在明确的诊断上,针对病因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理疗、化疗和放疗。
治疗-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如病毒、细菌导致腮腺炎症性肿大,选用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
(2)腮腺恶性肿瘤对化疗药物大多数不敏感,多选用术前或术后化疗,姑息性化疗。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腮腺肿大的主要治疗手段。
(1)适应证:化脓性腮腺炎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各类良恶性肿瘤和类瘤样病变;不可复性腮腺慢性炎症;长期不消退的肿大腮腺淋巴结;影响美观的腮腺良性肥大。
(2)手术方法:主要有部分切除术、浅叶切除术、全腮腺切除术和扩大切除术。
3、理疗
炎症所致的腮腺肿大,超短波、红外线理疗有助于肿胀消退。
4、化疗和放疗
适用于恶性肿瘤所致的腮腺肿大。
日常-护理原则:
1、减轻疼痛的护理
(1)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及睡觉前后漱口,以减少口腔内残留食物,防止腮腺继发化脓性感染。
(2)做好饮食护理:根据患者咀嚼能力,给予清淡、易消化、有营养的半流质或软食。忌酸、辣、硬而干燥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张口、咀嚼、唾液增多使肿痛加剧。
(3)其他:按医嘱局部冷敷。
2、体温过高的护理
注意休息,防止过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热伴并发症者应卧床休息至热退,鼓励患者多饮水,同时应检测体温变化。
3、健康指导
单纯腮腺炎患者可在家隔离治疗,指导家长做好隔离、用药、饮食、退热等护理,做好心理护理,介绍减轻疼痛的方法,使患者配合治疗。教会家长观察病情,若有并发症出现,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预防-预防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如下:
1、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季节,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地方,更不要到有流腮患者的家里串门。
2、居家环境应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病毒侵犯的可能性。
3、对接触过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孩子,应密切观察。
4、完善幼儿园及学校里的晨检、隔离制度,患儿须及时隔离,对儿童集中活动的场所应及时消毒。
5、最佳的预防方法莫过于注射疫苗。目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可提供流疫苗的注射。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