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色觉异常症状概述: 色觉异常(color vision anomalopia)主要指视觉...
养生
症状名称: 色觉异常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color vision anomalopia
其他名称: 色觉障碍
主要病因: 遗传因素,视网膜、视神经、下部枕叶皮质等病变
常见症状: 辨色困难
检查项目: 假同色图(色盲本)、彩色绒线团挑选法、FM-100色彩试验、D-15色盘试验等检查、视力检查、色觉镜检查、CT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电生理检查、检眼镜检查、裂隙灯检查
发病部位: 眼
就诊科室: 眼科
症状-典型表现:
色觉异常根据色觉情况可分为色弱和色盲。临床出现辨色困难,可累及红绿色或影响黄-蓝和红-绿。
1、色弱
也称异常三色觉者,是辨色功能低下,比色盲的表现程度轻,主要表现为对光谱的红色和绿色区的颜色分辨能力较差,属于轻度色觉缺陷。色弱者,虽然能看到正常人所看到的颜色,但辨认颜色的能力迟缓或很差,在光线较暗时,有的几乎和色盲差不多或表现为色觉疲劳。色弱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绿色弱多于红色弱。常用的色弱的检查工具是色觉缺陷测查仪。
(1)全色弱:又称红绿蓝黄色弱。其与全色盲不同,视力无任何异常,也无全色盲的些其他并发症。对颜色深而鲜明时,则可以分辨,倘若颜色浅而不饱和时,则分辨困难,特别是对蓝黄色分辨不清。
(2)其他类型:有红色弱、绿色弱、蓝黄色弱以及红绿色弱等,红色弱的人对红色的辨别能力弱,绿色弱的人对绿色的辨别能力弱,以红绿色弱较多见。红绿色弱对红绿色感受力差,照明不良时,其辨色能力近于红绿色盲;若物质色深、鲜明及照明佳时,其辨色能力接近正常。
2、色盲
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很差,是严重的异常色觉者。
(1)全色盲:属完全性锥细胞性功能障碍,其与夜盲(杆细胞功能障碍)恰恰相反,喜暗、畏光,表现昼盲。其看任何物体如看黑白电影一样,只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之别,且觉红色发暗,蓝色光亮。此外还有视力差、弱视、中心性暗点、摆动性眼球震颤等。
(2)单色性全色盲:中心视力良好。除色盲障碍外,一切如常。
(3)二色视:除黑与白之外,仅可辨两种颜色。所谓二色性色盲,乃先天性的对红与绿二色识别困难,在光波带中两色之间渐感无色,在光带的一定点上,仅见灰色,称为中和点。红绿色盲对红绿色不辨,可将其视为黄色或者无色,但对蓝色与黄色可辨。当红绿单色的存在显示鲜明时,有时也可凭印象而辨其“色”。
(4)红色盲:又称为“第一色盲”。对红色与深绿色、蓝色与紫色以及紫红色不能分辨。常将绿色视为黄色,紫色看成蓝色,将绿色与蓝色相混为白色。
(5)绿色盲:又称为“第二色盲”。不能分辨淡绿和深红、紫与青蓝,对紫红色与灰色也不能分辨,把绿色视为灰色或者暗黑。
(6)黄蓝色盲:黄蓝色分辨不清,对红绿色可辨,较少见。
3、其他
除颜色分辨障碍外,色觉异常还包括色视、色视力疲劳和色觉加重。
(1)色视
即对不应有某种色泽的物质看成各种颜色,仿佛戴着有色眼镜。多见于屈光间质改变引起的光学变化或化学性毒副效应。
①蓝视:视物呈蓝色,白内障摘除术后最常见,因可进入眼内的蓝光波长光线增加而出现,亦可见于CO中毒、苦味酸与蘑菇中毒和服用洋地黄等药物后。
②红视:视物呈红色,重度的前房积血、大量的视网膜或玻璃体出血、无晶体眼、虹膜缺损、瞳孔散大、强光(如雪照)、碘氰化物中毒、烟草中毒及白化病等。阳光斜照通过巩膜入眼内,也会有红视感。此外,还有癔病、麻痹性痴呆、神经衰弱等。
③黄视:视物发黄,多见于药物中毒,例如洋地黄、链霉素、磺胺、巴比妥、DDT中毒;长期服用乙胺碘呋酮因角膜色素沉着而视物发黄色,也可见于黄疸、流行性感冒等。
④绿视:可见于视网膜脉络膜炎以及服用洋地黄、巴比妥等药物后。
⑤紫视: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恢复期可能出现“紫视”。
⑥白视:用抗癫痫药物后眼前有白雾感。
⑦棕视:晶状体病变、药物(氯普鲁马嗪、安定类)中毒可出现。
(2)色视力疲劳
色觉正常,但在15s内不能正确分辨出颜色。
(3)色觉加重
见于吸氧、吸毒,服乙硫异烟胺、仙人球毒碱等。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先天性色觉异常
一般双眼发病,多为遗传性疾病,色觉异常的类型和程度一般不变。
(1)X染色体连锁遗传:最常见,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多为红绿色盲或色弱,但无自觉症状,常能凭经验根据色调的不同饱和度辨别颜色,且一般不伴视力异常,多在体检时发现。
(2)先天性视锥细胞营养不良:表现为全色盲伴视觉异常。
(3)其他遗传性疾病:如因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而有溶血性贫血及红绿色盲。
2、后天性色觉异常
即某些眼病、颅脑病变、全身疾病及中毒等引起的色觉异常,又称获得性色觉异常。可双眼亦可单眼发病,男女发病比例无明显差异。色觉异常程度常随病程进展而变化,敏感的后天性色觉异常者可自觉色觉改变。
(1)白内障:混浊的晶状体对光谱中近蓝光端的光线吸收增强,导致眼对这些光的色觉敏感度下降,患者可有蓝色障碍。晶状体核颜色的改变亦可使患眼出现异常的色觉改变。
(2)视网膜病变:尤其是黄斑病变患者,一般表现为蓝、黄色觉障碍。如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
(3)视神经疾病变:患者一般表现为红、绿色觉障碍。如视神经萎缩、球后视神经炎、中毒性弱视、颅脑肿瘤等。
(4)其他:如癔症、药物中毒等。
原因-常见疾病:
先天性色觉异常、后天性色觉异常、全色盲、全色弱、单色性全色盲、红色盲、绿色盲、黄蓝色盲、红绿色弱、烟酒中毒性弱视、铊中毒、眼后视神经炎、Leber病、老年黄斑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
就医-门诊指征:
1、看物体明显辨色不清,经常跟普通人看的物体颜色明显不同,严重者看任何物体如看黑白电影一样;
2、对不应有某种色泽的物质看成各种颜色,仿佛戴着有色眼镜;
3、色觉正常,但在15秒内不能正确分辨出颜色;
4、伴视力下降、眼痛、视疲劳等眼部表现;
5、近期有特殊药物服用史,疑似药物副作用;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散瞳检查眼底,最好不要自行驾驶交通工具就诊,包括汽车、电动车和自行车。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有色觉异常的?
2、您是如何发现自己色觉异常的?
3、除了色觉异常,您还有其他不适么?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您之前治疗过么?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家属中有人有同样的症状么?您的母亲色觉正常么?
7、您最近受过外伤么?
8、您视力正常么?有近视、远视或散光么?多少度?
9、您正在服用什么药物么?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这个病能治好么?
2、如果无法治愈,有什么方法可以矫正么?
3、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病?
4、我需要如何治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8、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9、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假同色图
假同色图,又称“色盲本”,是最简单、广泛的色觉检测方法,有的患者用该方法自测。色盲本上的图片,由多组颜色、亮度不同的圆点组成,正常人可从中发现“特定数字或图形”,患者在正常光线下观察色盲本上的图案,根据其辨认准确性和速度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色觉异常。5 s内辨认正确者色觉正常,时间延长者为色弱,完全不能分辨者为色盲。
2、彩色绒线团挑选法
在一堆混有各种色彩的绒线团中,以某种颜色为要求,让被检查者从中挑选相似的颜色。如不能选出相似的颜色即为色觉异常。
3、FM-100色彩试验
将分装4盒的85个可移动的色相子,在固定照明下,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列,每盒限定2分钟。将排好色相子背面的号码记录在记分纸上,画出极性图,并将其分与记录纸上分号比较,统计其总错误分数,可做色觉异常分型及定量分析。
4、D-15色盘试验
由两组各15个色相子组成,记录其排列顺序,按图表要求记录后画出曲线,以判断色觉异常。
5、视力检查可以排除是否是视力急剧下降引起的色弱。
检查-影像学检查:
1、CT检查
CT扫描可以进一步鉴别引起色觉异常的颅内病变。
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可明确视神经、视网膜及黄斑病变的详细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1、色觉镜检查
利用红光与绿光适当混合成黄光的原理,记录红绿光匹配所需的量,以判断红绿色觉异常。此法简单,能检査出色盲或色弱、能定量,便于临床观察及科研应用。
2、眼电生理检查
视网膜电流图(ERG)在发病早期即显著异常(振幅降低及潜伏期延长),甚至无波形。眼电图(EOG)也同时异常。
3、检眼镜检查
可以观察眼底是否出现病变,有助于后天性色觉异常的诊断。
4、裂隙灯检查
可对眼睑、结膜、巩膜、角膜、虹膜、晶状体进行全面的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1、白内障
是因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因素,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出现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发生混浊而导致的眼部疾病,患者常有视力模糊、复视、对灯光或日光炫光、视力减退、色觉异常甚至失明等表现。常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2、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升高,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环境、视网膜慢性光损伤、营养失调及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患者常有视物扭曲、视力下降等表现,部分患者还可有蓝、黄色觉障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失明。可通过药物、手术、激光等方法进行治疗。
3、视神经萎缩
是多种因素导致视神经发生病变,造成视传导障碍而引起的病变。常见症状有视野变化、视力减退甚至丧失,还可出现后天获得性色局障碍,尤其以红绿色盲常见。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色盲、色弱
主要通过穴位与指压法、佩戴色盲色弱矫正镜等,来改善症状。
2、原发病的治疗
(1)眼后视神经炎
用神经营养药、血管扩张剂、激素药物口服、静滴或球后注射。
(2)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包括激光光凝、光动力治疗、药物治疗。
(3)老年黄斑变性
应用抗氧化剂、激光治疗、经瞳温热治疗、光动力疗法、手术治疗。
预后-一般预后:
1、先天性遗传所致的色觉异常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
2、后天疾病所致者,可通过治疗原发病,改善甚至恢复正常色觉。
3、色觉正常对从事交通运输、美术、医学、化工、印染等工作十分重要,色觉检查是就业、入学、服兵役等体检必需项目。一旦确诊色觉异常,意味高校专业选择、就业选择等可能受限。
4、《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明确限定红绿色盲者不能考驾照,虽未明确色弱是否受限,但色弱会给驾驶或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5、儿童色觉异常可严重影响儿童阅读和学习能力。
日常-护理原则:
患者对颜色的辨认能力下降,症状轻者,可以如正常人一样生活,严重辨色困难者,在驾驶车辆辨别信号灯、选择成熟水果、做饭观察食物是否煮熟等场景中会遇到障碍,患者可培养一些特殊辨色习惯。同时,应注意对眼睛的保护,避免用眼过度。
1、严重辨色能力下降者,日常生活会受影响,可培养一些特殊的辨色习惯:
(1)过马路可以通过观察周围人的行为来辨别红绿灯,以保证安全;
(2)交通信号灯,可熟记横排灯和竖排灯,三个灯的位置,及每个位置的灯亮时的意义,如横排灯(左侧是停止,中间是警告,右侧是通行),竖排灯(上面是停止,中间是警告,右侧是通行);
(3)使用一些智能手机等设备或软件辅助辨色;
(4)选购衣物等有色物品,通过询问周围人,或拍照咨询家人朋友等;
(5)工作文件中,图像、图片做好备注,备注内容包括颜色提示。如“红色箭头”。
(6)烹制食物,可通过设定时间和温度,来判断食物是否烹饪完成。
2、调整光线,保证生活工作环境中良好的照明条件。
4、注意眼部卫生,科学作息,不过度用眼,防止眼疲劳。
5、平常要注意精神愉悦、心情舒畅,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6、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多吃鸡蛋、鱼类、胡萝卜、动物肝脏等有益于眼睛的食物。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油炸、腌制食品。
预防-预防措施:
大部分患者的色觉异常是先天遗传的,尚无有效预防措施。对于后天性色觉异常应积极进行病因治疗,可降低发病风险。
1、积极治疗视网膜脱离、视神经萎缩、白内障等可能导致色觉异常的相关疾病。
2、避免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
3、保护眼睛,防止眼外伤。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