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上腹部包块症状概述: 上腹部包块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脐部以上的腹部病变,腹部检查时,上腹部...
养生
症状名称: 上腹部包块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炎症、肿瘤、外伤、梗阻
常见症状: 腹痛、腹胀、腹泻、呕吐、消瘦、消化道出血、贫血
检查项目: 血常规、细菌培养、肿瘤标志物检查、X线片、B超、CT、内镜、组织病理学检查
发病部位: 腹部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普通外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通常可有腹痛、腹胀、腹泻、呕吐、消瘦、消化道出血、贫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无症状,可在体检时发现。
原因-总述:
上腹部包块可见于多种情况,腹腔内实质脏器的肿大、炎症性肿块、良恶性肿瘤、空腔脏器的扩大、梗阻等均可导致上腹部包块。
原因-症状起因:
1、实质脏器的病理性肿大
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脾肿大。
2、梗阻
幽门梗阻等。
3、炎症性肿块
如胰腺脓肿等。
4、良恶性肿瘤
如胆囊癌、肝癌、胃癌、胰腺癌等。
5、其他
有时空腔脏器的扩大、寄生虫疾病等也可出现上腹部包块表现。
原因-常见疾病:
胆囊癌、肾上腺皮质癌、幽门梗阻、肝癌、胃癌、胰腺癌、胰腺脓肿、肝硬化、慢性胰腺炎等。
就医-门诊指征:
1、上腹包块,伴消瘦、乏力、食欲下降等表现,要警惕肿瘤:
(1)右上腹包块,或伴肝区疼痛、面色青灰、皮肤白眼球发黄等,要警惕肝胆肿瘤。
(2)中上腹部包块,伴疼痛、消化不良、呕血、黑便等,要警惕胃十二指肠肿瘤。
(3)左上腹包块,伴腹痛、背痛、黄疸、油性大便,应警惕胰腺癌。
2、上腹部包块,不一定是肿瘤性增生物,也可能是肿大的器官,如出现乏力、气促、双下肢水肿等心衰表现时,也可于上腹部触及肿大的肝、脾。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伴发消化疾病症状者,应于消化内科就医咨询。
2、怀疑肝脏疾病,可就诊于肝病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血液、尿液的检查,建议空腹抽血。
3、近期做过检查,请带好病例和检查单。
4、如果近期有就诊经历,或者正在服用药物,可以把病历、检查单和服用的药物一并带上。
5、可以让家属陪同就诊。
6、可以提前准备自己想要咨询医生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发现上腹部包块的?
2、包块生长得迅速吗?
3、包块具体出现的部位在哪?
4、除包块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腹痛、消化道出血、贫血等?
5、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6、您既往有过哪些疾病?
7、您既往手术过吗?若手术过,是什么原因?
8、您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
9、您的职业是什么?
10、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1、您嗜酒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每日饮多少?
12、您的饮食习惯是怎样的?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腹部包块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4、一定要手术治疗吗?
5、手术治疗存在什么风险?
6、治疗效果怎么样?
7、能治好吗?
8、复发的可能性大吗?
9、会有后遗症吗?
10、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2、回家后应该怎么护理?
13、我应该在饮食、运动和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4、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适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排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2、细菌培养
怀疑细菌感染时应进行细菌培养,有助于病原菌的诊断。
3、肿瘤标志物
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生物类物质。如甲胎蛋白升高提示肝癌、胰腺癌、胃癌等。
4、大便常规及尿常规检查
常对炎性包块及来源于胃肠及泌尿系包块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可显示肠管积气,有助于幽门梗阻等疾病的诊断。
2、CT、B超、MRI、小肠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对腹部包块的来源、性质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检查-病理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内镜检查对来源于胃及结肠的病变有诊断价值,腹腔镜对某些包块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而超声内镜、ERCP等对胰胆包块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腹部检查触及上腹部包块及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查、X线片、B超、CT、内镜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不同部位包块的鉴别
(1)上腹部常见的包块:胃癌、胰腺癌及囊肿、肝左叶癌。
(2)左上腹部常见包块:主要是肿大的脾、肾和横结肠脾曲及胰腺尾部的癌肿。
(3)右上腹部常见包块:肝、胆囊、右肾肿大及结肠肝曲的癌肿。
(4)脐周常见包块:有结核性腹膜炎所致的粘连性包块,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或肿瘤,横结肠包块及蛔虫团等。
2、原发病鉴别
(1)肝癌: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则较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腹胀、乏力、消瘦、上腹部包块等。部分患者有低热、黄疸、腹泻等表现。通过B超、CT、血清甲胎蛋白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病理学检查可确诊。
(2)胃癌:早期胃癌,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出现疼痛、上腹部包块、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晚期胃癌患者常可出现贫血、消瘦,甚至恶病质等表现。确诊依靠胃镜及病理检查。
(3)胰腺脓肿:有胰腺炎病史,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心动过速、呼吸加快、发热、腹痛、腹胀,可伴腰背部疼痛,偶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体格检查显示上腹部或全腹压痛,可触及包块。
治疗-预计治疗:
上腹部包块患者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综合考虑病因、包块情况等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常见的包括抗炎治疗、抗痨治疗、手术切除治疗等。
治疗-治疗方法:
根据包块的特点并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后,可积极采取手术切除包块、抗炎、放化疗、抗痨等治疗措施。若病因难以明确的,也可行剖腹探查手术并可取活检。若为恶性肿瘤,则应尽量采取根治性手术进行区域淋巴结的清扫,术后还应该根据病情选择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以防止复发。若包块已发生破裂或因包块梗阻压迫已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时,则应立即行急诊手术。
日常-护理原则:
1、注意察记录包块的大小、部位、形态变化。
2、观察腹痛情况。
3、观察并记录大小便及体温的变化。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