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舌肌麻痹症状概述: 舌肌麻痹(paralysis of lingual muscle)是...
养生
症状名称: 舌肌麻痹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paralysis of lingual muscle
主要病因: 主要是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引起控制舌肌的神经发生病变或损伤所致
常见症状: 伸舌歪斜、呛咳、吞咽困难、发音困难、舌体变小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免疫学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核磁共振、CT、肌电图、脑电图
发病部位: 口腔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急诊科
症状-典型表现:
舌头伸出时,舌尖偏向一侧,或左或右、称为舌歪斜。病侧的舌肌麻痹,无力收缩,稍一伸长,舌体就两侧不均而偏歪,所以左侧舌肌麻痹时舌尖就向左,右侧舌肌麻痹则舌尖偏向右。患者还常同时伴有呛咳、吞咽困难、发音困难、舌体变小等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舌咽神经病变
(1)髓内病变:核上性病变,如假性延髓麻痹可导致严重吞咽困难、强哭、强笑、僵硬舌、暴发性痉挛性构音障碍。核性病变包括延髓空洞症、脱髓鞘疾病、血管性疾病、运动神经元病及恶性肿瘤。
(2)髓外病变:脑桥小脑角处的听神经瘤常累及舌咽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导致舌肌麻痹和面肌麻痹。颈静脉孔综合征可伤及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脊髓副神经,导致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受累侧舌后1/3味觉丧失。咽后及腮腺后间隙病变也可导致舌肌麻痹。
2、舌下神经损伤
(1)中枢性损伤:可由各种疾病引起,常见于多次脑卒中后遗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弥漫性大脑血管硬化、多发性硬化、多发性脑梗死、梅毒性脑动脉炎、延髓空洞症、延髓血管病变、进行性延髓麻痹、颅底凹陷症、先天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颈部肿瘤等。
(2)周围性损伤:最常见原因有颅底骨折、动脉瘤、肿瘤、颌下损伤、颈椎脱位、枕骨髁部骨折等。
原因-常见疾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延髓空洞症、进行性延髓麻痹症、颅底凹陷症、颅底骨折、脑桥小脑角病变、颈静脉孔综合征、弥漫性大脑血管硬化、多发性脑梗死、面神经麻痹、中风、颈静脉孔综合征、假性延髓麻痹等。
就医-急诊指征:
1、有脑血管病史者,突发舌肌麻痹、口齿不清、言语困难,伴脸部、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甚至昏倒,警惕中风的可能;
2、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舌头反复或持续出现运动功能障碍;
2、伸出舌头时,舌尖偏向一侧;
3、伴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咀嚼无力、味觉减退、发音困难、说话不清等;
4、伴舌肌萎缩、僵硬;
5、伴身体其他部位肌肉的异常,如双手肌无力、肌萎缩;
6、伴口眼歪斜,不能完成抬眉、闭眼、鼓腮、努嘴等动作;
7、伴特殊外貌,如短颈、蹼状颈、后发际线低、颅形不正等;
8、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为了确保就医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建议患者提前采取一些简单的准备措施。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舌头进行仔细的检查,建议患者保持口腔卫生清洁,以免影响医生观察。有时医生还会对患者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进行检查,为了方便检查患者可着宽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症状严重、年老体弱、未成年的患者,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发现自己舌头活动异常的?症状持续多久了?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
2、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迹象呢?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缓解?
3、您舌头活动异常是突然出现的呢,还是慢慢出现的?
4、您伸舌头时,会有什么感觉?舌头会偏向哪一侧呢?
5、除了舌头活动异常外,您还有其他症状吗?比如吞咽困难、咀嚼无力等?
6、除了舌头的肌肉有异常外,您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有没有类似的症状呢?
7、您近期有受到什么创伤吗?以前做过什么手术或受过什么外伤吗?
8、您以前患过什么疾病呢?
9、以前是否有看过医生?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是否复发?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舌头活动异常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诊断是什么病呢?需要我怎么配合?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主要观察患者有无伸舌偏斜、额纹消失、口角歪斜、四肢肌肉萎缩等异常表现,同时检查舌运动、感觉和反射功能是否正常,以初步判断引起舌肌麻痹的原因。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有助于了解机体有无感染和贫血等病变。
2、免疫学检查
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体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的检测。
检查-影像学检查:
1、经颅多普勒超声
直接描记脑底动脉血流的多普勒信号,以获取脑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反映脑血管功能状态。
2、磁共振成像
可了解全身软组织、骨与关节、神经系统等病变。
3、CT
能在一个横断解剖平面上,准确地探测各种不同组织间密度的微小差别,可用于全身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1、肌电图
可以确定周围神经、神经元、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
2、脑电图
是一种对大脑功能变化进行检查的有效方法。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既往患病史、家族史、外伤史,以及舌肌麻痹的典型临床表现,再结合舌咽、舌下神经功能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CT、磁共振成像、脑电图、肌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多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常需排查是否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延髓空洞症、面神经麻痹、中风等病变。
诊断-鉴别诊断:
1、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本病是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起病多样,以进行性的皮质、皮质-脊髓束、脑干束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多于40岁后缓慢起病,从一侧上肢远端开始,表现为一侧或双手肌无力,肌萎缩,舌肌麻痹,严重者可出现爪形手。随疾病发展,肌无力和肌萎缩可向上蔓延全身。肌电图检查是运动神经元病诊断中最重要的客观依据。
2、进行性延髓麻痹
发病年龄多数在40~5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缓慢进展。表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咀嚼、咳嗽和呼吸无力,构音障碍;检查可见上腭低垂、咽反射消失、咽部唾液积存、舌肌明显萎缩伴肌束震颤。神经电生理肌电图呈典型神经源性改变。
3、延髓空洞症
表现为触觉障碍、吞咽困难,舌偏向患侧,舌肌萎缩与纤颤,同侧咀嚼肌障碍等,增强磁共振成像可以发现空洞。
4、颅底凹陷症
常于10岁以后或青壮年期发病,头部突然用力可诱发症状,伴特殊外貌,如短颈、后发际低、蹼颈、颅形不正、身材短小等。有枕骨大孔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可以辅助诊断。
5、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
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吊斜风”、“面神经炎”、“歪嘴风”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努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6、中风
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发病急骤,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留有后遗症;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因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
7、颈静脉孔综合征
可伤及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脊髓副神经,导致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受累侧舌后1/3味觉丧失。咽后及腮腺后间隙病变也可导致舌肌麻痹。
8、假性延髓麻痹
可导致严重吞咽困难,强哭、强笑、僵硬舌、暴发性痉挛性构音障碍。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对症治疗可减轻患者病痛和改善生活质量。一般治疗包括:吞咽困难者须加强营养,必要时管饲喂养;肢体活动受限者须适当增加体疗或理疗;呼吸肌麻痹者应机械通气维持呼吸。对症治疗包括机械通气、营养支持。营养支持主要对球麻痹的吞咽困难和饮水呛咳患者予以管饲(鼻胃管/鼻肠管/经皮内镜下胃造口)喂养。
2、进行性延髓麻痹
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3、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瘫主要采用激素、B族维生素、抗病毒药物和理疗等方法治疗。中枢性面瘫需治疗脑部原发疾病。
4、假性延髓麻痹
针灸对于本病症来说,是一个颇有前途的疗法。在具体治疗上,由于假性延髓麻痹往往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部分病例还需配合其他中西药物治疗。
5、颅底凹陷症
颅底凹陷常导致颅后窝和上颈部椎管有效空间缩小,故治疗的目的在于给予足够空间进行减压术。对于偶然发现的无症状者,一般不需要治疗,应嘱患者防止头颅部外伤及过度剧烈头部屈伸,颈椎按摩术可加重病情,应为禁忌。对症状轻微而病情稳定者,可以随访观察,一旦出现进行性加重,应手术治疗。但必须指出,症状轻微患者即使影像学发现畸形也不宜手术。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