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贪食症状概述: 贪食(bulimia)并非是普通的贪吃,是指无法控制的进食欲望,进食的量...
养生
症状名称: 贪食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bulimia
主要病因: 神经精神因素、药物作用、系统性疾病
常见症状: 无法控制进食的欲望、进食量远超身体所需、多伴随呕吐
检查项目: 尿糖检测、尿酮体测定、尿白蛋白测定、尿C肽测定、甲功全项检查、心理测试、CT、磁共振、激素水平检测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流行病学: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贪食可见于神经性贪食症、抑郁症等精神性疾病,也可由于甲亢、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引起,一些药物可增大胃口而引起贪食,如强的松。
原因-症状起因:
1、神经精神因素
如焦虑性神经症、神经性贪食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在多种诱发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烦躁、抑郁等消极负面情绪。
2、药物作用
有的药物会增大胃口导致暴食。用来消炎的强的松是有名的引起贪食的药物,抗生素、抗抑郁药和止痛药都同样会引起这样的问题。
3、系统性疾病
下丘脑垂体病变、癫痫、甲亢、糖尿病等。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饥饿感;未得到治疗的糖尿病会使得胃口增大。
原因-常见疾病:
神经性贪食症、焦虑性神经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下丘脑垂体病变、高钠血症、尿崩症、甲亢、糖尿病等。
就医-门诊指征:
1、过度贪食,无法控制食欲;
2、伴有腹部胀满、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3、吃的多反而消瘦,常见于内分泌疾病;
4、伴有心悸、失眠、焦虑、抑郁等;
5、服用药物后出现暴食;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表现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若患者的贪食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等症状,通常可以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2、若患者的贪食是由糖尿病、甲亢等引起的,通常可以到内分泌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检查前几天尽量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避免饮酒、熬夜等情况。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贪食症状?近期症状有加重吗?
2、您除了贪食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吗,如焦虑、抑郁、烦躁、心悸、出汗、消瘦?
3、您在出现贪食之前经历过什么不良情绪的刺激吗?
4、您既往有糖尿病、甲亢、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等疾病吗?
5、您最近的生活工作顺利吗?压力大不大?
6、您最近的睡眠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失眠的情况?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贪食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作出初步判断,然后进行激素水平检测、尿糖检测、尿酮体测定、尿白蛋白测定、尿C肽测定、甲功全套检查、CT或磁共振成像、心理测试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激素水平检测
性激素水平异常者,提示下丘脑-垂体病变。
2、尿糖检测、尿酮体测定、尿白蛋白测定、尿C肽测定
对糖尿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血糖超过8.9~10mmol/L(160~180mg/dl)时即可查出尿糖;尿酮体测定阳性是糖尿病诊断的可靠依据。尿白蛋白测定可以敏感地反应糖尿病肾脏的受损程度;尿C肽测定可以反应胰岛B细胞的贮备功能。
3、甲功全套检查
对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很好的诊断作用。
检查-影像学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心理测试主要是为了排除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心理疾病。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贪食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尿糖检测、尿酮体测定、尿白蛋白测定、尿C肽测定、甲功全项检查、心理测试、CT、磁共振、激素水平检测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并明确病因是神经精神因素、药物作用还是系统性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神经性贪食症
患者对食物存在强烈的、不可抗拒的欲望,不可自制地发作性暴食,在短时间内进食大量食物。发作的时候,往往不能控制和限制自己的饮食,于是发生阵发性暴食。同时因长期暴食、诱吐、导泻等,可导致一系列躯体并发症。
2、Klein-Levin综合征
又称周期性嗜睡贪食综合征,表现为发作性沉睡(不分日夜)和贪食,持续数天。患者醒了就大吃,吃了又睡,一次患病后体重明显增加。无催吐、导泻等控制体重行为,亦无对身体外形或体重不满的表现,故与神经性贪食症易于鉴别。
3、重度抑郁症
患者可出现过量饮食,但没有为减轻体重不恰当的补偿行为,如催吐、导泻等。
4、精神分裂症
该症患者可继发暴食行为,患者对此视之默然,无任何控制体重的行为,且有精神分裂症的其他症状。
5、癫痫
可出现暴食行为,病史、体检和各项实验涉及EEG等功能检查,均有器质性病变基础,同时缺乏控制体重的不恰当行为。
6、下丘脑垂体病变
依病变部位及影响的内分泌功能会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如水电解质紊乱(高钠血症、尿崩症)、摄食异常(厌食或贪食)、体温调节障碍(高热或低体温)、生殖功能下降、生长发育异常、意识改变、嗜睡、运动功能减退,甚至精神错乱和严重记忆障碍等。
7、糖尿病
多见于Ι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8、甲亢
甲状腺激素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机体氧化还原反应,代谢亢进需要机体增加进食;胃肠活动增强,出现便次增多;虽然进食增多,但氧化反应增强,机体能量消耗增多,患者表现体重减少;产热增多表现怕热出汗,个别患者出现低热;甲状腺激素增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临床表现心悸、心动过速,失眠,情绪易激动、甚至焦虑。
治疗-预计治疗:
多种原因可引起贪食的发生,可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其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治疗-治疗方法:
1、糖尿病
主要针对Ⅰ型糖尿病。药物治疗可以选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药物联用。也每日可以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或者使用胰岛素泵,应注意剂量的调整。
2、甲亢
甲亢孕妇、儿童、甲状腺轻度肿大的患者适合药物治疗,多使用咪唑类和硫氧嘧啶类药物,治疗中需要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增减药物剂量,同时注意药物过敏、肝功能受损、血管炎、关节疼痛等副作用的发生。
3、神经性贪食症
轻度患者可进行心理干预治疗,降低暴食发作次数,改善、清除症状。重度患者在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的同时,可以服用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等。
预防-预防措施:
1、心理教育
应对青少年进行生理和心理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减轻压力,放松身心。
2、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
规律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清淡,还要保证水分的补充。
3、劳逸结合
适当的运动,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保证身体健康。
4、定期体检
定期检查身体,预防各种系统性疾病的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