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唾液黏稠症状概述: 唾液黏稠(thick saliva)是指分泌的唾液黏性增加,多见于口...
养生
症状名称: 唾液黏稠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thick saliva
其他名称: 唾液粘稠
主要病因: 口腔疾患
常见症状: 唾液分泌少、黏性增加、口干
检查项目: 口腔检查、血常规检查、X线片检查、组织涂片检查
发病部位: 口腔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由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唾液分泌少,除口干症状外,还可造成口腔黏膜发干、发红,表面黏膜不易清洁,常伴白色念珠菌感染,可疼痛及充血。多个牙齿龋坏形成猖獗龋。味觉异常,咀嚼、吞咽困难及语言障碍。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唾液减少,主要是口干症状,且口干有时间性,如夜间、睡眠后,常不影响进食,口腔内多无异常发现。
原因-总述:
唾液黏稠可由急性多发性龈脓肿、坏死性龈口炎等多种口腔疾病引起,如干燥综合征等全身疾病也可以导致唾液黏稠,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唾液也会变得黏稠。
原因-症状起因:
1、口腔疾患
如急性多发性龈脓肿、坏死性龈口炎、溃疡性口腔炎等。
2、其他
干燥综合征、增龄性因素。
原因-常见疾病:
急性多发性龈脓肿、坏死性龈口炎、溃疡性口腔炎、舍格伦综合征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唾液黏稠,甚至有血丝、脓血等;
2、伴口干、口臭等;
3、伴牙痛,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等;
4、伴口腔黏膜糜烂、溃疡,口腔内肿物;
5、伴眼干、鼻干、皮肤干燥等;
6、伴发热、乏力、周身不适等;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唾液黏稠者,须及时到口腔科就诊,排除口腔疾患;如果伴有口腔黏膜病变,还可到口腔专科医院的黏膜科就诊。
2、怀疑干燥综合征所致者,须于风湿免疫科就医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适当增加饮水,可以稀释黏稠的唾液。
2、及时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或朋友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出现唾液黏稠多久了?是反复还是持续性出现?
2、什么情况下,您的唾液黏稠会减轻或加重?
3、您今年多大?您的唾液黏稠现象是否随着您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出现?
4、您是否伴有口干、唾液分泌减少、味觉异常?
5、您以前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吗?什么原因引起的?
6、您既往是否有口腔疾患,比如急性多发性龈脓肿、坏死性龈口炎、溃疡性口腔炎等?
7、您近期有被诊断为干燥综合征吗?
8、您还有其他基础疾病吗?
9、您平时是否注重口腔卫生,刷牙规律吗?
10、您最近喝水多吗?是否经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11、您喜欢抽烟、喝酒吗?
12、您是否到过其他医院就诊?做过什么检查、接受过治疗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出现唾液黏稠的原因有哪些?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可以用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4、不治疗的话有什么危害?
5、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6、平时我该怎么护理?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7、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通常选择体格检查详细的检查患者口腔以及颌面部的情况,然后选择血常规、X线片了解患者是否有感染、局部有何种病变,还可能选择组织涂片检查寻找病原体。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对溃疡性口腔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2、组织涂片检查
取坏死组织涂片检查,可发现大量的螺旋体及梭形杆菌,有助于坏死性龈口炎的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急性多发性龈脓肿,排除牙周脓肿疾病。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唾液黏稠典型表现及伴随症状,结合口腔检查、血常规、X线片检查、组织涂片检查等检查可明确诊断。浓痰、痰中带血丝、唾液分泌过多是需要注意相关症状,急性多发性龈脓肿、坏死性龈口炎、溃疡性口腔炎、干燥综合征四种疾病需要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相关症状鉴别
(1)脓痰:脓痰是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表明呼吸系统,尤其是支气管、肺部有炎症。临床常伴有咳嗽、发热、呼吸急促等症状。脓痰的量、颜色、气味、性状和伴发症状常可提示诊断。
(2)痰中带血丝:青年人如果痰中带血,可能由于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肺部疾患引起。40岁以上的人出现痰中带血,要注意分清是来自鼻腔,还是气管,或是来自口腔。来自鼻腔的大多由回吸鼻涕到口腔吐出的。来自气管、支气管里的,则是咳出来的。
(3)唾液分泌过多:又称多涎,是不正常的现象,它可因消化道疾病而产生,特别是口腔。也可伴随全身疾病,可由特定的药物或毒素引起,吞咽困难也可导致唾液积聚。
2、病因鉴别
(1)急性多发性龈脓肿:口腔卫生差、牙周袋深,起病急,发病时有疲倦、发热和感冒等全身不适症状。早期牙龈乳头鲜红、肿胀,唾液黏稠。疾病发展则发生多个龈乳头的局限性红肿、光亮、疼痛。每个红肿的乳头内有小脓肿形成,数日后自行破溃,可见脓性渗出物。患牙和邻牙叩诊均有轻度疼痛。口腔黏膜普遍充血、口臭。局部淋巴结肿大,体温增高。
(2)坏死性龈口炎:起病急,有前驱症状,如疲倦、发热、感冒等。早期牙龈乳头鲜红、肿胀,唾液黏稠,烧灼样疼痛,随即发生多个牙间乳头的红肿和疼痛,每个红肿的龈乳头内有小脓肿形成,数天后自行破溃。患牙及邻牙均对叩诊敏感。在充血的牙龈边缘及龈乳头处出现坏死性溃疡,溃疡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除去假膜则溃疡面渗血。病变继续加重,可使牙龈缘和龈乳头因坏死而消失,如“刀削样”,并深入侵犯牙周膜,引起牙齿松动、叩痛等急性牙周膜炎的症状。唾液黏稠而量增多,剧烈疼痛,口腔黏膜普遍充血,口臭,但无溃疡和假膜。局部淋巴结肿大,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
(3)溃疡性口腔炎:多由球菌引起,如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多发生于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患儿。病初口腔黏膜广泛充血、水肿,黏液增多,表现为大小不等、界限清楚的糜烂,可融合成大片并有纤维渗出,形成的伪膜呈灰白色或浅黄色,擦去伪膜呈出血性糜烂面,唾液黏稠,多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4)干燥综合征:多见于中年以上女性,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长短不一。患者的主要症状有眼干、口干、唾液黏稠、唾液腺及泪腺肿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结缔组织病症。严重者言语、咀嚼及吞咽均困难。检查见口腔黏膜干燥,口底唾液池消失,唇舌黏膜发红。唾液腺肿大以腮腺为最常见,也可伴下颌下腺、舌下腺及小唾液腺肿大。多为双侧,也可单侧发生。腮腺呈弥漫性肿大,边界不明显。少数病例在腺体内可触及结节状肿块,质地中等偏软,1个或多个,此为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急性多发性龈脓肿
(1)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常不明显,病程可长达数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用抗生素者。全身症状明显者可内服清热泻火通便为主的汤剂。止痛、全身支持疗法、休息等也有助于本病的康复。
(2)局部清洗、洗牙、引流为辅,避免过多刺激。初期时可用1%~3%过氧化氢液或0.12%~0.2%氯己定冲洗龈袋,用抗菌消炎药物。脓肿形成后应及时切开引流,并给予漱口液含漱。
(3)急性症状控制后,应进行彻底的牙周局部治疗,消除炎症,防止复发。
2、坏死性龈口炎
(1)急性期可先轻轻除去坏死组织并初步刮除大块牙石,局部用1%~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和含漱,涂2%龙胆紫或1%碘酊。
(2)重症可用大量青霉素或口服甲硝唑等抗生素等。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去除局部坏死组织后,用3%过氧化氢或0.2%高锰酸钾液冲洗。涂2%甲紫或1%~2%碘酊,或用甲硝唑药膜贴敷。
3、溃疡性口腔炎
(1)及时控制感染,局部和全身治疗同时进行。宜用抗生素全身治疗,如青霉素等。
(2)每日较彻底地清洗口腔1~2次。常用0.1%~0.3%的利凡诺溶液或1:2000的洗必泰溶液清洗,再局部涂药,一般用2.5%的金霉素鱼肝油、锡类散、1%的龙胆紫或冰硼油。
治疗-相关药物:
预防-预防措施:
1、注意口腔卫生,按时刷牙,口腔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2、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少熬夜,增强抵抗力。
3、多吃蔬菜、水果等食物,提供身体所需营养。
4、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过冷、过热的食物。
5、戒烟限酒,减少香烟和酒精成分对口腔的刺激。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