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蛙形腹症状概述: 当腹腔内大量积液,仰卧位时液体因重力作用下沉于腹腔两侧,腹部对称地向两...
养生
症状名称: 蛙形腹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frog belly
其他名称: 蛙腹
主要病因: 腹腔积液引起、肌肉松弛、结肠管扩张
常见症状: 腹壁呈扁而宽状
检查项目: 肝功能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结核菌素试验、B超、CT、X线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发病部位: 腹部
就诊科室: 小儿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
症状-典型表现:
主要表现为腹腔液体集聚、膨大、下垂,平躺时形成蛙形腹。消化系统疾病患儿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心跳不舒服、肚脐突出等症状;而佝偻病患儿腹部肌肉软弱松弛,还可能出现“O"形腿或“X"形腿。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腹腔积液
晚期肝硬化、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腹膜癌、结核性腹膜炎等。
2、其他
佝偻病、先天性巨结肠等。蛙形腹也可见于某些正常婴幼儿。
原因-常见疾病:
肝硬化、佝偻病、结核性腹膜炎、先天性巨结肠、腹腔积液、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腹膜转移癌、肾病综合症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平躺时,腹部中央平坦,两侧膨大似青蛙;
2、伴腹胀,感觉腹内有很多液体;
3、伴腹围增大、腹部肿块者;
4、伴腹部不适、腹痛、消化不良等;
5、伴反复气促、心悸、气短、下肢水肿等心功能不全表现;
6、慢性肝病者近期症状加重;
7、女性出现月经异常、阴道异常出血等;
8、伴食欲下降、营养不良、消瘦、乏力等全身表现;
9、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若患者疑似有腹腔积液、肿块,可到普通外科就医。
2、若患者有慢性肝病表现、消化道异常表现,可咨询消化内科、普通外科、肝病科。
3、若患者有明显心功能不全表现,可咨询心血管内科。
4、女性患者应于妇科排除子宫及附件的病变。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在就诊时尽量着易于穿脱的衣服,以方便医生检查。
2、患者在检查当天需空腹,并且检查前需严格禁酒。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发现自己腹部有异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2、您除了腹部异常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吗,如食欲下降、乏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
3、您既往有过肝炎、肝硬化或心脏病等病史吗?
4、您既往出现过腹腔积液的症状吗?是怎么引起的?是怎么治疗的?
5、您近期接触过结核患者吗?
6、您平时有饮酒的嗜好吗?饮酒多长时间了?每天的量大概是多少?
7、您最近有长期服用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腹部的异常?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的诊断和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
7、如果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9、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腹部触诊或叩诊作出初步诊断,然后进行肝功能、血清碱性磷酸酶、结核菌素试验、B超、CT、X线、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及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常会用手去触摸患儿膨大的腹部,用指关节轻叩腹部,如果有水集聚,则会听到“咚咚”的响声,可以初步判断蛙形腹是腹部积液还是腹部肌肉松弛、胀气而形成。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
肝硬化示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A/G倒置。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转氨酶、胆红素升高。
2、血清碱性磷酸酶
佝偻病时血清碱性磷酸酶分泌增多,且随病情进展不断上升。
3、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性腹膜炎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
肝被膜增厚,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增强,粗糙不匀称,门静脉直径增宽,脾大,腹水,提示肝硬化。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佝偻病患者尺骨和桡骨远端及肋骨干骺端各部位的改变。
2、CT
有助于肝硬化的诊断。
3、X线检查
如检查结果显示钙化带毛糙,干骺端增宽呈杯口畸形,骨皮质变薄,长骨变曲或有病理性骨折等表现,提示佝偻病。
检查-病理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蛙形腹出现的时间以及病情有无加重等信息,了解患者是否有肝硬化、结核等病史,并检查患者蛙形腹的表现,观察有无黄疸、午后低热等其他提示病因的症状,结合肝功能、结核菌素以及B超等辅助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病因鉴别
(1)先天性巨结肠: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腹胀,长期腹胀便秘,可使患儿食欲下降,影响营养吸收,造成患儿消瘦、贫血,发育明显差于同龄正常儿。结肠管扩张,可出现蛙形腹。
(2)佝偻病:哭闹、睡眠不安,哺乳及睡眠时头部多汗,常在枕上摩擦而致枕部秃发。全身肌力及肌张力减低而致使腹部膨隆。呈蛙腹状,由于肌肉韧带松弛以致坐、站、行走均较正常小儿延迟。佝偻病在进展期,由于肌肉、肌腱变松软,紧张度低下,腹壁及肠管肌肉松弛,导致肠腔积气,腹部膨大,形如蛙状。
(3)结核性腹膜炎:本病多数起病较缓,但急性发病者亦为数不鲜。主要症状为倦怠,发热、腹胀、腹痛、腹水,亦有畏寒、高热骤然起病者。腹腔若有中量积液,平卧时液体沉于腹腔两侧而使腹呈蛙腹状。
(4)肝硬化:代偿期可有肝炎临床表现,亦可隐匿起病。可有轻度乏力、腹胀、肝脾轻度肿大、轻度黄疸,肝掌、蜘蛛痣。失代偿期有肝功损害及门静脉高压表现。全身症状有乏力、消瘦、面色晦暗,尿少、下肢水肿。消化道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腹胀、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吸收不良综合征,肝源性糖尿病,可出现多尿、多食等症状。有出血倾向及贫血、内分泌障碍、低蛋白血症、胸腔积液、脾大、脾功能亢进、腹水,平卧时液体沉于腹腔两侧而使腹呈蛙腹状。
(5)缩窄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是由于心包慢性炎症所导致心包增厚、粘连甚至钙化,使心脏舒张、收缩受限,心功能减退,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多数由结核性心包炎所致。
2、症状鉴别
(1)生理性腹部膨隆:正常的新生儿有生理性腹部膨隆,呈轻微的蛙状腹。一般新生儿肚子大是正常现象。
(2)板状腹:是急腹症,腹膜炎的,摸起来整个腹肌很硬,是内脏神经受到刺激是的保护性反应,故此得名,比如胃穿孔,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穿孔,急性阑尾炎,妇科疾病等都有可能发生。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结核性腹膜炎
治疗目的是消除症状、改善全身情况,避免复发和防止并发症。包括抗结核化学药物的治疗、腹腔穿刺放液治疗、手术治疗等。
2、肝硬化
改善肝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降低门静脉压力;引流腹水;积极治疗并发症。肝功能代偿期病人可服用抗纤维化的药物及中药,不宜滥用护肝药,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失代偿期主要是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和处理井发症。
3、佝偻病
给予维生素D制剂、钙剂以及加强锻炼,运动或手术矫正畸形等。
4、先天性巨结肠
应进行根治手术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和部分扩张结肠。先天性巨结肠许多并发症发生在出生后2个月内,故要特别重视此期间的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预后-一般预后:
日常-护理原则:
1、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等患儿需要注意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活动。
2、肝硬化患者注意低盐清淡饮食,但同时需要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例如平时可以多吃瘦肉、鱼肉、豆浆、牛奶、鸡蛋以及绿色蔬菜和水果。
3、佝偻病患者需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并且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和利用,短时间日照不需要涂抹防晒霜。
4、在治疗期间要定期随访,及时检查调整用药计量,切勿擅自增减,避免剂量不足或过量补充。
5、患儿应加强锻炼,强化骨密度。
预防-预防措施:
1、患儿应遵医嘱定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磷,增加日照时间,加强锻炼。
2、积极治疗原发病。
预防-注意事项: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