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胃黏膜损伤症状概述: 胃黏膜损伤是指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胃黏膜损害。胃镜检查常能发现胃黏膜损...
养生
症状名称: 胃黏膜损伤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肿瘤、化学因素、物理因素
常见症状: 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呕吐、食欲缺乏
检查项目: X线钡剂检查、胃镜检查、胃液分析、血清学检查、胃黏膜组织活检、胃吸出物测定、同位素测定
发病部位: 胃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
2、胆汁反流
如胆汁反流性胃炎等。
3、肿瘤
如胃癌等。
4、化学因素
如吸烟、喝酒、浓茶、咖啡及刺激胃黏膜的药品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误服某些强腐蚀剂如硝酸、盐酸、硫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
5、物理因素
如食入过冷、过烫、过辣、过于粗糙的食物或暴饮暴食等。
6、其他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
原因-常见疾病:
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胃癌等。
就医-门诊指征:
1、伴有上腹不适或疼痛、反酸、恶心、呕吐、腹泻或排便不畅等消化系统症状。
2、伴呕血、黑便等出血症状。
3、伴食欲下降、乏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4、伴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5、有暴饮暴食或大量喝酒等不良饮食习惯。
6、有长期服药史或服用强腐蚀化学制剂的经历。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检查发现胃黏膜存在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异常,或伴有以上情况,应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对腹部进行检查,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
3、还可能需要做血清学等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4、若考虑进行胃镜检查,注意检查前禁食6~8小时。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7、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8、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是何时发现的胃黏膜损伤情况?近期损伤有加重吗?
2、除胃黏膜损伤,您是否还存在呕吐、腹痛、食欲减退等不适?
3、您以前有过胃黏膜损伤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4、您使用过药物治疗黏膜损伤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5、您曾经或目前是否患有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6、您近期是否误食过盐酸、硝酸等有毒液体或硬币等异物?
7、您是否存在长期服用具有胃损害副作用的药物?什么药?多长时间了?
8、您近期饮食状况如何?是否有暴饮暴食、食用过冷或过热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
9、您有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的经历吗?
10、您最近有过腹部外伤情况吗?如何导致的?怎么处理的?
11、您是否有大量饮酒、喝茶或咖啡等习惯?
12、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烟多少?
13、您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吗?是否有服药进行控制?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发生胃黏膜损伤的原因有哪些?
2、我的病情是否严重?需要住院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应该如何进行治疗?能治好吗?
5、这种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7、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8、回家后我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有无上腹部及脐周压痛。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清学检查
血清胃泌素升高、血清抗胃壁细胞抗体阳性有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
2、胃液分析
有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
3、胃吸出物测定
如空腹基础胃酸分泌量<3.5mmol/h,胆酸>30μg/ml,可确诊胆汁反流性胃炎。
4、同位素测定
胃内同位素含量的检测有助于肠胃反流程度的检测。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钡剂检查为胃溃疡等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检查-病理检查:
胃黏膜组织活检是诊断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的主要方法,可鉴别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等。
检查-其他检查:
胃镜检查可直观显示胃黏膜改变,观察胆汁反流表现,对疾病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具有重要价值。但一般不推荐作为急性胃炎常规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胃黏膜损伤典型的表现,结合腹部X线检查、胃镜检查、胃液分析、血清学检查、胃黏膜组织活检、胃吸出物测定、同位素测定等相关检查可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排查是否存在胃溃疡、胃癌、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胃炎
一般起病较急,轻者可有食欲减退、饱胀、恶心、呕吐、上腹痛等,重者有剧烈腹部绞痛。常见于不洁食物引起的急性单纯性胃炎,可伴急性肠炎,过程短暂。因常伴有肠炎可出现腹泻,大便呈水样,严重者可有发热、呕血和(或)便血、脱水、休克和酸中毒等表现。体检上腹部或脐周可有压痛,肠鸣音亢进。急性应激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易引起呕血、黑粪,急性腐蚀性胃炎或急性化脓性胃炎可有剧烈上腹痛、脱水、酸中毒和休克。急诊内镜检查见胃黏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和浅溃疡即可确诊。
2、慢性胃炎
缺乏特异性症状,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多数患者常无症状或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消化不良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表现,个别伴黏膜糜烂患者上腹部疼痛较明显,伴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损伤。
3、胆汁反流性胃炎
表现为腹部饱胀不适,中上腹部持续烧灼感,也可表现为胸骨后痛,餐后可加重,服用碱性药物无缓解反而加重。胃部有烧灼感,常伴嗳气、反酸、恶心、呕吐、肠鸣、排便不畅、食欲减退及消瘦等。严重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还可引发胃出血,出现便血(柏油样便)或呕血等。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弥漫性红色改变,黏膜皱襞水肿,或伴有糜烂、溃疡。
4、胃溃疡
疼痛多位于上腹部,也可出现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剑突后,常呈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现上述节律。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或以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作为首发症状。内镜下可见明显溃疡。
5、胃癌
早期胃癌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肿瘤的生长,影响胃功能时才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但均缺乏特异性。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进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当肿瘤破坏血管后,可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晚期胃癌患者常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表现。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治疗-预计治疗:
引起胃黏膜损伤的原因较多(如胃炎、胃溃疡),首先应积极寻找病因,然后根据相关原发性疾病进行治疗,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治疗-治疗方法:
1、急性胃炎
治疗主要包括去除病因和治疗原发病、抑酸、保护胃黏膜和对症处理。一般不必抗菌治疗,严重细菌感染者可用抗生素。
2、慢性胃炎
(1)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积极治疗口、鼻、咽部的慢性疾患。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疼痛发作时可用阿托品、颠茄合剂等;胃酸增高可用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等;胃酸缺乏或无酸者可给予1%稀盐酸或胃蛋白酶合剂,伴有消化不良者可加用胰酶片、多酶片等助消化药;胃黏膜活检发现幽门螺杆菌者加服抗生素治疗;胆汁反流明显者可用甲氧氯普胺和多潘立酮以增强胃窦部蠕动,减少胆汁反流;铝碳酸镁片、考来烯胺、硫糖铝可与胆汁酸结合,减轻症状。
3、胃溃疡
(1)首先应用减少损害因素的药物,如制酸剂、抗胆碱能药物、H2受体拮抗药、丙谷胺、前列腺素E2的合成剂及奥美拉唑等,同时给予胃黏膜保护的药物如硫糖铝、铋剂等。
(2)有上消化道出血时需及时医院就诊,止血措施主要有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PPI),提高并维持胃内pH值;内镜下止血;手术治疗;介入治疗。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