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胃源性腹泻症状概述: 因胃部疾病而出现腹泻者称为胃源性腹泻,这类腹泻的主要特点为腐败性消...
养生
症状名称: 胃源性腹泻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胃部病变及胃大部切除术后
常见症状: 食欲不振、嗳气、恶心 、呕吐和上腹部不适等
检查项目: 胃镜检查、血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
发病部位: 腹部、胃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普通外科、血液内科
症状-典型表现:
胃源性腹泻表现为大便每日多次,多在晨起或餐后,多不伴腹痛,大便显深褐色,带泡沫,多呈糊状,有刺鼻的恶臭,粪便呈碱性反应。
原因-总述:
胃源性腹泻主要因胃酸分泌异常所致,可见于多种胃部疾病。此外,部分胃源性腹泻还可见于某些胃部治疗术后,如胃空肠吻合术等。
原因-症状起因:
1、胃酸分泌过少或缺乏,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晚期胃癌等。
2、胃酸分泌过多,如胃泌素瘤。
3、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或胃肠瘘管形成时,胃内容物过快流入肠腔可引起的腹泻。
4、幽门松弛或幽门切除术后,肠内容物或胆汁经常反流入胃,致使胃内细菌繁殖,胃酸分泌缺乏或被碱性肠内容物所中和,均可引起胃源性腹泻。
原因-常见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泌素瘤、晚期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或持续腹泻,大便糊状,有臭味。
2、伴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嗳气、腹痛等。
3、伴上腹部肿块。
4、伴呕血、黑便等。
5、伴乏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等全身表现。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胃镜检查,注意检查前禁食6~8小时。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的症状出现多久了?
2、您平均每天大便几次?
3、您的大便成形么?什么颜色?便中带血么?
4、您除了腹泻外,还有其他不适么?
5、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么?
6、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7、您之前治疗过么?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8、您患有胃肠道方面的疾病么?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总会拉肚子?
2、我的情况严重么?能治好么?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么?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适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排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2、肿瘤标志物
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生物类物质。如甲胎蛋白升高提示胃癌。
检查-病理检查:
检查-其他检查:
1、胃镜检查
是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等的可靠方法。
2、胃脱落细胞学检查
是诊断胃癌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操作简单,阳性率高、痛苦少。诊断胃癌的阳性率已达80%~96%。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胃源性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种,临床上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要注意鉴别。
1、慢性萎缩性胃炎
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疼痛和饱胀,部分患者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常因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引起症状或使症状加重。这些症状用抗酸药及解痉药不易缓解。
2、胃癌
早期胃癌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生长,影响胃功能时才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但均缺乏特异性。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晚期胃癌患者常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腹泻甚至恶病质等表现。
3、胃泌素瘤
本病可以发生在儿童或老年人,但以中年多见,男性稍多于女性。主要表现为顽固的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症状。约1/4的患者有消化道出血,约1/5的患者发生溃疡病穿孔,20%~30%患者有腹泻,多为水样便,有时为脂肪泻。
治疗-预计治疗:
胃源性腹泻的患者需要明确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常见的原发疾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胃泌素瘤等。主要使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饮食治疗等方式。
治疗-治疗方法:
1、慢性萎缩性胃炎
(1)一般治疗
避免引起急性胃炎的因素,如戒除烟酒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药物如NSAID等。
(2)饮食治疗
原则与溃疡病相似,多次少餐,软食为主,避免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更重要的是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和多年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食谱。
(3)药物治疗
Hp相关性胃炎需进行根除Hp的治疗。而其他慢性胃炎尚无特效疗法,大多不能使胃炎逆转,因此主要是对症治疗。慢性胃炎多数胃酸偏低或无酸,可适量给予稀盐酸和胃蛋白酶。
2、胃癌
胃癌早期以手术切除为主,中晚期宜采用包括手术、化疗、中医药、生物免疫调节剂及放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在确定治疗方案前必须对疾病分期、手术情况、个体差异等进行综合评价。
3、胃泌素瘤
(1)药物治疗
H+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以及H+-K+-ATP酶抑制剂奥美拉唑等药的应用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在大多数患者中可使疼痛缓解,腹泻停止,体重增加,溃疡愈合,但用药量要充分,而且需长期服药,一旦停药症状很快复发,且用药也不能控制肿瘤的发展。
(2)外科治疗
手术切除胃泌素瘤是最佳治疗方法;对肿瘤不能切除或切除后效果不佳者可行全胃切除术。
(3)化疗
对肿瘤难以切除或已有转移的,可行化疗。化疗方法包括链佐星(链脲霉素),或链佐星(链脲霉素)与5-氟尿嘧啶合用,或两者合用再加阿霉素。化疗不能减少胃酸分泌,但对缩小肿瘤体积和减轻肿瘤包块压迫或侵袭所引起的症状有一定效果。
治疗-相关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