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小儿高热症状概述: 小儿高热(ediatric fever)是指小儿体温超过39℃,是儿...
养生
症状名称: 小儿高热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ediatric fever
主要病因: 病毒或细菌感染、体温调节功能失常
常见症状: 怕冷、发热、乏力、周身不适、食欲缺乏、呼吸困难、抽搐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病毒分离与鉴定、脑脊液检查、尿液检查、血氧饱和度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小儿科、感染性疾病科
症状-典型表现:
原因-总述:
临床上小儿高热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以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高热较为多见,如上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麻疹等,另外小儿高热还由于细菌感染、体温调节功能失常、风湿性疾病等其他因素所致。
原因-症状起因:
1、感染性因素
急性传染病早期、各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
(1)病毒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腮腺炎等。
(2)细菌感染: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淋巴结结核、肺炎链球菌肺炎、败血症、细菌性痢疾、肠炎、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腮腺炎等。
2、非感染性因素
(1)组织破坏、坏死:大面积烧伤后、白血病、淋巴瘤等。
(2)风湿性疾病:风湿热、幼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川崎病等。
(3)产热过多:严重惊厥或癫痫大发作后。
(4)散热障碍:鱼鳞病、家族性外胚叶发育不良或新生儿包裹过多捂热致假性发热。
(5)体温调节功能失常:如中暑。
(6)变态反应:过敏,异体血清,疫苗接种反应,输液、输血反应等。
原因-常见疾病:
白血病、淋巴瘤、风湿热、幼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川崎病、癫痫、鱼鳞病、手足口病、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淋巴结结核、肺炎链球菌肺炎、败血症、细菌性痢疾、肠炎、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家族性外胚叶发育不良、病毒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等。
就医-急诊指征:
1、伴局部剧烈疼痛,如剧烈头痛、腹痛等;
2、伴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甚至拒食等;
3、伴咳嗽、气促等肺部症状;
4、伴皮肤黏膜出血倾向;
5、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少尿或无尿等休克征象;
6、伴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惊厥、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7、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小儿出现持续高热、寒战,或伴有以上情况,均须紧急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患儿需要及时去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家属应携带好身份证、医保卡等相关证件。
2、发热的患儿,容易产生烦躁不安、恐惧等负面情绪,家属要安抚好患儿的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医生的各项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患者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宝宝什么时候出现发热症状的?症状持续了多久了?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
2、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迹象呢?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缓解?
3、宝宝发热的症状是突然出现的呢,还是慢慢出现的?
4、家属有给宝宝监测体温吗,体温最高是多少,最低是多少?
5、宝宝有没有疲倦乏力、精神萎靡、寒战、出汗、咳嗽、流涕等症状?
6、宝宝近期有没有受凉?接触过其他患者吗?有没有进食不洁的饮食?
7、宝宝以前有没有生过什么病呢?
8、以前是否有看过医生?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是否复发?
9、发病以来,宝宝的睡眠、饮食怎么样?大小便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家属为了了解患儿的病情,可能会问一些问题,如:
1、宝宝发热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宝宝需要做哪些检查?
4、宝宝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宝宝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诊断是什么病呢?需要家属怎么配合?
8、宝宝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情,随后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进行血常规、病毒分离与鉴定、脑脊液检查、尿液检查、血氧饱和度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以便于明确具体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通过血常规检查查看患儿是否有炎症感染。
2、病毒分离与鉴定
是诊断病毒感染和鉴定病毒的重要手段,对麻疹、流行性感冒有诊断价值。
3、脑脊液检查
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外观、压力、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及蛋白、糖含量等生化指标均可发生改变,是明确脑膜炎诊断的重要方法。
4、尿液检查
可通过尿液分析或尿培养帮助明确小儿高热的病因。
5、血氧饱和度检查
对于咳嗽、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的患儿需要测血氧饱和度。
检查-影像学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俗称“感冒”,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咽部不适、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部分患儿有食欲减退、呕吐、腹泻。
2、手足口病
有流行病学史。初起发热,继而口腔、手、足和臀等部位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3、麻疹
本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为主要表现。有流行病学史。
4、肺炎
多数起病较急,发病前数日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和(或)胸部影像学有肺炎的改变。
5、肠炎
起病多数较急,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泻、呕吐、腹痛,严重可出现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6、化脓性脑膜炎
大多为暴发性或急性起病。急性期常表现全身症状,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头痛为突出的症状,并伴呕吐、颈项强直、项背痛及畏光等。精神症状常见,表现为激动、精神混乱、谵妄,以后发展为意识模糊、昏睡以至昏迷。
7、川崎病
持续发热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充血,舌乳头突起,呈草莓舌,眼结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多形性皮疹,手足硬肿,指(趾)端、肛周脱皮。有些患儿心脏彩超提示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
8、白血病
多数起病急,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骨关节疼痛,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周围血片可见幼稚细胞,骨髓检查可确诊。
9、幼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驰张型高热是典型的特征,病儿发烧时呈重病容,热退后玩耍如常。发热持续数周至数月。约95%的病儿出现皮疹,呈淡红色斑点或环形红斑。见于身体任何部位,可有瘙痒。皮疹于高热时出现,热退步后面消失,不留痕迹。关节表现为红、肿、热、痛。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惊厥,行为异常和脑电图异常。长期疾病反复发作可致发育延迟。
治疗-预计治疗:
小儿高热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其原发病,然后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在发热初期若体温部超过38℃,一般不需要进行退热治疗,虽然发热令小儿感到不适,但可以帮助患儿抵抗感染。若发热超过39℃,则需要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对症治疗
①休息:病情较重患儿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②解热镇痛:如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去痛片、布洛芬等。咽痛可用溶菌酶片口服。
③减充血剂: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时,可使用盐酸伪麻黄碱,也可用1%麻黄碱滴鼻。
④抗组胺药:感冒时常有鼻黏膜敏感性增高,频繁打喷嚏、流鼻涕,可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
⑤镇咳剂:对于咳嗽症状较明显者,可给予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镇咳药。
(2)病因治疗
①抗菌药物治疗:单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酌情使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②抗病毒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而且滥用抗病毒药物可造成流感病毒耐药现象。因此如无发热,免疫功能正常,发病超过两天的患者一般无需应用。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常规使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
(3)中医中药治疗
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亦可选用,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小柴胡冲剂、板蓝根冲剂应用较为广泛。
2、风湿热
本病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总的治疗原则包括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防止病情进展造成心脏不可逆的病变。
(1)一般治疗
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急性期患儿均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
(2)抗生素的应用
应用抗生素的目的是为消除残存的链球菌感染灶。推荐应用青霉素一次肌内注射,或者口服青霉素。对少数耐青霉素菌株感染或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对红霉素的耐药,可选用其他药物替代,包括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盐、新大环内酯类及头孢霉素类等。
(3)抗风湿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为非类固醇抗炎药。其中阿司匹林仍然是首选药物。
3、肺炎
患儿除了卧床休息、大量饮水、吸氧、积极排痰外,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是抗感染。细菌性肺炎的治疗包括针对病原体治疗和经验性治疗。前者根据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体外试验敏感的抗菌药物;后者主要根据本地区肺炎病原体流行病学资料,选择可能覆盖病原体的抗菌药物。此外,还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疾病严重程度、是否有误吸等因素,选择抗菌药物和给药途径。
治疗-相关药物:
预防-注意事项:
1、衣着要凉爽。
2、居室空气要流通,必要时用电扇来回吹风,千万不可关窗闭户不让孩子见风。
3、鼓励饮水,保持口舌滋润,小便通畅。
4、注意营养,不要随意忌口,无明显咳嗽的可多吃点水果,尤其是西瓜,既能补充水分、糖分和维生素,又有清热的功效,此外还应注意大便通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