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小儿内热炽盛证症状概述: 小儿内热炽盛证,中医病证名。指小儿外感温热病毒,或外感风寒之邪...
养生
症状名称: 小儿内热炽盛证
症状概述:
常见症状: 发热喜凉,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于结,舌质红,舌苔黄,脉象数
就诊科室: 小儿科、中医科
原因-常见疾病:
1、喘咳
多以高热烦渴,气急鼻煽,喉鸣痰涌,咳嗽连声,声如拉锯为特点。治宜泻肺定喘,涤痰通腑,方用凉膈白虎汤(《医宗金鉴》)合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以泻肺气之壅滞,涤痰热而通腑气。若痰涎上涌者,可用鲜竹沥频频灌服,以化痰清热。
2、麻疹
多见于见形期,其症壮热烦渴,羞明流泪,目赤胞肿,干咳音哑,疹点多一齐涌出,疹色紫赤,疹形粗糙不匀,或云头大片,或颗粒相连等特点。治宜清热解毒为主,佐以疏风透疹,方用清解透表汤(《中医儿科学》),或紫草红花饮(《中医儿科学》)。
3、烂喉痹痧
多表现在发疹期,其症壮热口渴,烦躁不安,咽喉红肿腐烂,舌质红绛起刺如杨梅,疹呈细微红点,周身密布,融合成片,不隆起,状如涂丹,用手压之,立即退色,去指复又出现红痧,虽遍布周身,但口唇周围无疹,呈苍白色为其特点。治宜清气凉血,解毒救阴,方用清咽化痧煎(《疫喉浅论》)。
4、水痘
以壮热烦渴,面赤唇红,痘过大过密,痘色紫暗,疱浆晦浊为其特点。治宜清热解毒,方用腊梅解毒汤(《中医儿科学》)。
5、痄腮
以腮部肿大,胀痛拒按、漫肿坚硬为特点,且见高热,咽喉肿痛,口渴烦躁,耳聋不聪,吞咽,咀嚼困难,舌尖红,苔薄黄,脉滑数。治宜清热解毒,软坚消肿,方用普济消毒饮(《东垣十书》)加夏枯草、昆布、海藻等。
6、疫毒痢
以频繁的抽搐,昏迷,痢下脓血为特点,并伴有壮热、烦躁、谵语、面红目赤、或皮肤出现血红色疹点,或呕吐咖啡样血液,舌苔黄厚或焦干,舌质红绛生刺,脉眩滑数疾。治宜清肠解毒,泄热开闭,方用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佐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等。
7、急惊风
以高热神昏和频繁的抽搐为其特点,症见头痛恶寒,项强拘急,有汗或无汗,舌苔白腻。法宜祛风解肌,佐以开窍镇痉,方用葛根汤(《伤寒沦》)加味;症见咳嗽恶风,头痛,口渴欲饮,小便短赤,舌红苔白,脉浮数。法宜平肝熄风,清心开窍,方用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