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新生儿少哭症状概述: 新生儿少哭(newborns cry less)是指新生儿哭声变少...
养生
症状名称: 新生儿少哭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newborns cry less
主要病因: 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及代谢性型疾病、脑损伤、染色体病
常见症状: 新生儿哭声变少或音量减低,常伴有少动和喂养困难
检查项目: 血常规、病原学检查、血气分析、甲状腺激素检查、血尿遗传代谢检查、染色体及基因芯片检查、头颅MRI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新生儿科、急诊科
症状-典型表现:
1、典型症状
新生儿哭声变少或音量减低,常伴有少动和喂养困难。
2、伴随症状
(1)新生儿低血糖
尤其是小于胎龄儿、早产儿、糖尿病母亲新生儿易发生低血糖,可表现为少哭、哭声低、反应低下。血糖监测<2.2mmol/L,可明确诊断低血糖。
(2)新生儿低体温
由于寒冷刺激、摄食和产热减少或严重疾病等引起低体温,体温<35℃时,会出现反应迟钝、少哭,测体温可明确为低体温。
(3)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早产儿尤其如此。表现为进奶量减少或拒乳,溢乳、嗜睡或烦躁不安、哭声低、发热或体温不升,也可表现为体温正常、反应低下、面色苍白或灰暗、神萎、体重不增等非特异性症状。
(4)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
可有身长偏低,胎便排出迟缓,便秘,生理性黄疸延长,少哭、哭声嘶哑、嗜睡,喂养困难、食少或不吸吮、咽下困难、呛奶,腹胀,脐疝,呆滞,体温不升,常在35℃以下,皮肤呈花斑状、凉且湿,额纹多,舌大、宽且厚,呼吸道有黏液水肿致鼻塞及分泌物增多,面容臃肿状,鼻根低平、眼距宽,发际低,心率缓慢,心音低钝。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感染性疾病
如新生儿败血症。
2、内分泌疾病及代谢性疾病
如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新生儿低血糖。
3、脑损伤
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如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缺氧窒息、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等。
4、染色体病
发育迟缓,智力障碍,智商在25~50。体弱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多伴有各种畸形。婴儿时期常表现为“乖孩子”,情绪多愉快,少哭,少动。
5、药物因素
母亲分娩前使用过降压或麻醉药,新生儿出生后可表现为少哭、反应低下等。
6、其他
如新生儿贫血、新生儿休克等。
原因-常见疾病: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脑损伤、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低体温、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等。
就医-急诊指征:
1、新生儿突然面色苍白或灰暗、精神萎靡、表情呆滞、嗜睡或烦躁不安;
2、新生儿突然出现皮肤花纹、湿冷,呼吸窘迫、呼吸暂停等;
3、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情况。
以上表现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新生儿哭声变少或哭声低、无力,或伴以下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1、进奶量减少或拒乳、溢乳、呛奶、呕吐、咽下困难;
2、反应低下,尤其是小于胎龄儿、早产儿、糖尿病母亲新生儿;
3、发热、腹胀,胎便排出迟缓、便秘;
4、出现严重黄疸,或皮肤黏膜淤点、淤斑等;
5、特殊外貌,如面容臃肿状、鼻根低平、眼距宽等;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影响医生判断。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孩子很少哭闹吗?
2、孩子的哭声是怎样的?很微弱吗?
3、孩子哭时会有明显烦躁或表情痛苦吗?
4、孩子反应怎么样?
5、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6、还有其他症状或体征吗?
7、喂奶时有没有困难?孩子会自己吸奶吗?孩子会吐奶吗?
8、孩子的食欲、大小便是否正常?
9、孩子出生时发生过窒息吗?
10、母亲孕期患有哪些疾病?
11、母亲在怀孕时吃过哪些药品?
12、父亲在育儿前有无接触过有毒有害物质?
13、孩子或其母亲孕期有没有受到过放射线辐射?
14、家族中有没有遗传相关疾病?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孩子得了什么病?严重吗?
2、这个病是遗传病吗?
3、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吗?
4、需要做哪些检查?
5、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6、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7、治疗效果怎么样?能治好吗?
8、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9、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0、该怎么去监测孩子的病情?
11、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作出初步判断,然后进行血常规、CRP、病原学检查、血气分析、甲状腺激素检查、血尿遗传代谢检查、染色体及基因芯片检查、头颅MRI检查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观察患儿有无精神萎靡、表情呆滞、反应迟钝、嗜睡,有无黄疸、硬性水肿、眼间距大等。
2、触诊:
触摸患儿体表温度是否偏低,四肢末端是否发凉。
3、听诊
听诊患儿有无心率减慢、干湿啰音、呼吸音减弱或增强,判断患儿心、肺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CRP
如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值、CRP升高,提示感染。
2、病原学检查
血细菌培养阳性,可诊断败血症。
3、血气分析
用于检查患儿有无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
4、甲状腺激素检查
多采用出生后7天内的新生儿干血滴纸片检测TSH浓度作为新生儿初筛,结果大于正常值时,再检测血清T3;、T4、TSH以判断有无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
5、血尿遗传代谢检查、染色体及基因芯片检查
可鉴别有无代谢性疾病和染色体病。
检查-影像学检查:
头颅MRI检查可用于了解有无脑损伤及判断脑损伤程度。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1、新生儿吮乳无力及减少
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似乎不知饥饿,吮乳时间短且无力,吃奶时易呛奶。
2、新生儿反应低下
反应低下是一组临床症状,包含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肌张力减退、肢体活动减少,哭声弱和吸吮无力。新生儿不仅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表现反应低下,其他如重症感染、休克、脱水、酸中毒代谢紊乱、贫血、低体温和呼吸衰竭等,均可表现反应低下。临床上反应低下是常被用来判定各种疾病病情轻重程度的一个表现。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新生儿败血症
(1)抗生素治疗: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用药原则为早用药,合理用药,联合用药,静脉给药。疗程足,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2)处理严重并发症:监测血氧和血气,及时纠正酸中毒和低氧血症,及时纠正休克,积极处理脑水肿和DIC。
(3)清除感染灶。
(4)支持疗法:注意保温,供给足够热量和液体。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5)免疫疗法: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2、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
(1)治疗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终身服药,甲状腺素从小剂量开始,定期随访。新生儿一旦发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应立即接受T4治疗,以尽快恢复正常的甲状腺功能。治疗的时间和是否接受足够的治疗与神经系统后遗症相关。暂时性甲低者,一般需正规治疗1~2年后,停药1.5个月,再复查甲功,如正常,可停药。
(2)药物:首选的治疗药物为左旋甲状腺素片(LT4),不推荐用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避免受凉,注意保暖,室温控制在22~24℃。
2、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
3、避免去人群较多的场所,预防感染。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