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心音低钝症状概述: 心音低钝(low heart sounds dull)是指因心肌收缩...
养生
症状名称: 心音低钝
症状概述:
英文名称: low heart sounds dull
主要病因: 心肌损害、瓣膜异常、传导异常
常见症状: 心音强度变弱、减低
检查项目: 心脏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描计术、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心导管检查
发病部位: 心脏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症状-典型表现:
心音低钝主要表现为心跳幅度减低,一般不会以单纯的一个症状出现,常伴随有其他症状。
1、心音低钝伴随生理性疾病
如肥胖症,胸壁增厚等时,往往其他症状和表现都不太明显,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才可发现异常。
2、心音低钝伴随病理性疾病
一般症状明显,表现明确。临床上常常是多个症状同时出现,且表现不一。如双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可同时表现为精神萎靡、呼吸稍促、双肺可听到杂音、腹部无力、四肢冰凉等。室息后主要表现为气促、面色及皮肤苍白、心音低钝及循环不良等。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心肌损害
如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等。
2、瓣膜异常
如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等。
3、传导异常
如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等。
4、生理因素
如胸壁较厚、肥胖等。
5、其他
如心包积液、心力衰竭、休克等。
原因-常见疾病:
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房室传导阻滞、心包积液、心力衰竭、休克等。
就医-急诊指征:
1、心前区剧烈疼痛;
2、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或大量咯血;
3、进行性呼吸困难,患者烦躁不安,口唇指甲青紫,只能坐着呼吸;
4、伴晕厥、意识不清甚至丧失;
5、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就医-门诊指征:
1、常规体检发现有心音低钝;
2、伴反复胸痛、胸闷、心悸、气短;
3、伴易疲惫、头晕等;
4、伴活动耐力降低,甚至稍微活动即出现呼吸费力;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医前建议正常饮食,避免进食过于肥腻食物以及过量饮酒,以免影响部分检查结果。
3、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以便医生进行相关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具体都有哪些不适表现?
2、这些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出现多久了?
3、症状在哪些情况下会加重?在哪些情况下又会缓解?
4、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经何种处理恢复的?
5、既往是否有心脏疾病的相关诊断?心脏做过什么治疗吗?
6、既往心电图出现过异常情况吗?
7、亲属中是否曾有人患心脏病或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8、平时主要做什么?经常进行活动吗?
9、平时有吸烟、喝酒的习惯吗?具体的量是多少?
10、近期是否还得过其他疾病?吃过什么药?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这些症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病吗?
2、情况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有什么治疗方法?需要住院吗?
5、需要终身服药吗?
6、能治好吗?有没有后遗症?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9、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心脏视诊
了解心尖搏动位置。
2、心脏触诊
了解有无心脏震颤。
3、心脏叩诊
确定心脏边界,了解心脏大小等。
4、心脏听诊
了解有无心音改变及心脏杂音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包括肌钙蛋白、肌酸激酶 、肌红蛋白、缺血修饰蛋白、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等,对心肌炎、心肌梗死诊断有重要价值。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可了解心脏有无增大,瓣膜有无钙化及有无心包积液等。
2、超声心动描计术
实时显示心脏和大血管解剖结构和功能状态,观测血流状态,房室大小,瓣叶形态、运动及狭窄程度等,明确病因。对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等疾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检查-其他检查:
1、心电图
可了解有无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室肥大等,可为心肌炎、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等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心导管检查
心导管检查是观察各心腔及大血管形态、位置和相互连接关系,缺损、畸形形态,心脏瓣膜位置、解剖、活动情况,心室舒缩运动功能及心脏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方法。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鉴别诊断:
1、心肌炎
多有病毒感染史,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或同时伴急性感染性疾病表现,或有急性感染史者,需考虑心肌炎诊断。
2、二尖瓣关闭不全
随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疲劳、端坐呼吸、夜间阵发呼吸困难和心悸。超声心动描计术、胸部X线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3、房室传导阻滞
心率减慢,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意识丧失、抽搐,严重者可致猝死,心电图见PR间期延长有助于明确诊断。
4、主动脉瓣狭窄
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厥为主动脉瓣狭窄典型三联征。心绞痛与劳累和体力活动不一定有关,眩晕或晕厥常发生于劳动后或身体向前弯曲时,活动或体力劳动后出现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加重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
5、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也可以引起心音低钝。患者以女性多见,发病年龄以更年期为多。患者常能参加日常工作而无自觉不适。出现症状时多表现为气短、胸痛。部分患者在病程早期出现心包堵塞症状,又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减轻乃至消失。当心包积液突然急剧增长时,心包的适应性扩张低下积液的增加,表现为限制性的心包积液,有可能出现心包堵塞。
6、休克
患者烦躁,意识不清,呼吸表浅,四肢温度下降,面色、皮肤苍白,口唇甲床发绀,心音低钝,脉细数而弱,血压进行性降低,可低于50mmHg或测不到,脉压小于20mmHg,皮肤湿冷,尿少或无尿。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心肌炎
强调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和组织损伤。伴有心律失常,应卧床休息2~4周,然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严重心肌炎伴有心脏扩大者,应休息6个月至一年,直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脏大小恢复正常。分别采用针对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治疗。免疫抑制剂并没有获得一致公认的临床疗效,故不推荐常规应用。激素的应用尚有争论,但重症心肌炎伴有房室传导阻滞,或心源性休克者可以应用激素。必要时亦可用氢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给药。
2、心包积液
治疗引起心包积液的原发病至关重要。若积液量较大,已产生心脏受压表现时,应进行心包穿刺抽液解除受压症状,心包穿刺抽液前应行超声波定位,确定进针途径及刺入心包积液层厚度。对于反复出现心包积液而无法明确病因的患者可行心包切除术,也可考虑在胸腔镜下行心包腔引流术,将心包积液引流至胸腔。
3、房室传导阻滞
(1)首先针对病因,如用抗菌药治疗急性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非特异性炎症,阿托品等解除迷走神经的作用,停止应用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的药物,用氯化钾静脉滴注治疗低血钾等。第一度与第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好,无需特殊处理。
(2)阿托品有加速房室传导纠正文氏现象的作用,但也可加速心房率。使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加重,故对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不利。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如QRS波群增宽畸形,临床症状明显,尤其是发生心源性昏厥者,宜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3)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在40次/分以上,无症状者,可不必治疗,如心室率过缓可试给麻黄素、阿托品、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舌下含化。如症状明显或发生过心源性昏厥,可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并准备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4、二尖瓣关闭不全
(1)药物治疗
①急性
治疗目标为减少反流量、恢复前向血流、减轻肺淤血。硝普钠可同时扩张小动脉、小静脉,降低前、后负荷,应首选。低心排时,可联用正性肌力药或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当病因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缺血性心脏病时,同时给予病因治疗。
②慢性
根据临床症状酌情给予利尿、扩血管、强心治疗。房颤者抗凝治疗同二尖瓣狭窄。
(2)手术治疗
临床症状,左心室大小及左心功能是考虑是否手术的决定因素。手术指征的一般原则:
①无症状的中度MR病人
符合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即应手术:
A、心功能减退,EF<0.55。
B、左室扩大,LVESD>50mm,LVEDD>70mm。
C、活动受限,活动后肺嵌压出现异常升高。
D、肺动脉高压(静息肺动脉压>50mmHg;运动后>60mmHg)。
E、房颤。
②有症状
不论心功能正常与否均应手术。如EF<0.3,视病人具体情况处理。
治疗-相关药物:
日常-护理原则:
1、根据心音低钝的原发疾病针对性护理。
2、调整生活作息,避免劳累,避免暴饮暴食,戒烟戒酒。
3、预防感冒,适当做一些运动,增强体质。
预防-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