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心源性水肿症状概述: 心源性水肿(cardiac edema)是指由于心功能不全引起体循...
养生
症状名称: 心源性水肿
症状概述:
心源性水肿(cardiac edema)是指由于心功能不全引起体循环静脉淤血,使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而引发的水肿,主要是右心衰导致。身体低垂部分最先出现的水肿,常伴有颈静脉曲张、肝肿大、静脉压升高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出现胸腔积液、腹水等。
英文名称: cardiac edema
主要病因: 右心衰竭及心包炎等因素
常见症状: 身体下垂部分最先出现的水肿,可伴有颈静脉曲张、肝大、静脉压升高等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血电解质检查、血沉及抗链“O"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片、胸部CT检查、MRI检查、超声心动图、六分钟步行试验
发病部位: 心脏、下肢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
症状-典型表现:
1、首先身体下垂部位出现水肿。能起床活动者,最早出现于足踝部、胫骨前,行走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减轻或消失;经常卧床者骶尾部水肿最明显,颜面部一般不肿。
2、水肿为对称性、凹陷性,严重时可发生全身性水肿,常可合并胸水、腹水。
3、常在下午出现或加重,夜间休息后减轻或消失。
4、长期水肿使水肿区域的组织、细胞营养不良,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皮肤溃疡和继发性感染,且伤口不易愈合。
原因-总述:
心源性水肿主要由心衰导致,还可见于其他心脏病,如急性渗出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或积血、心肌或心内膜纤维组织增生及心肌硬化等。
原因-症状起因:
其发病机制如下:
1、心衰时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导致水钠潴留。
2、心衰时心输出量下降,舒张末容积增加,中心静脉压上升,导致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组织液回收减少。
3、长期肝脏淤血可使肝脏合成蛋白能力降低,造成低蛋白血症。
4、在心衰条件下,肾血流量下降,主要表现为肾皮质外层血流量减少,而肾皮质内层和肾髓质的血流量却相对增加,而后者是水钠重吸收的主要场所,则该处血流量的增加可导致水钠潴留。
原因-常见疾病:
心衰、急性渗出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等。
就医-急诊指征:
1、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
2、患者焦躁不安、面唇发紫,仅能坐位呼吸,不能平躺、不能活动;
3、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4、意识模糊、昏迷等;
5、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双下肢水肿伴以上情况,须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双下肢水肿,用手指按压有凹陷,甚至发展为全身性水肿;
2、伴反复出现心慌、胸闷、气短、胸痛、咳嗽等;
3、伴颈部青筋隆起;
4、伴活动耐力减,稍微活动即出现以上表现;
5、经常夜间出现憋醒、喘息情况;
6、伴发热、乏力、食欲下降等全身表现;
7、有高血压、心脏病史者,近期症状加重;
8、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就医-就诊科室:
若出现呼吸困难、晕厥等危及生命的病症时,要及时去急诊科处理。病情平稳者可去心血管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抽血检查。建议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3、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以便医生进行相关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出现水肿的情况?
2、水肿的部位是先眼睑肿还是先下肢肿?多久了?
3、还有哪些不适症状?具体描述一下。
4、这些症状在哪些情况下会加重?在哪些情况下又会缓解?
5、既往是否有心脏疾病的相关诊断?心脏做过什么治疗吗?
6、既往心电图还出现过其他异常情况吗?
7、血压、血脂和血糖高不高?控制情况如何?
8、亲属中是否曾有人患心脏病或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9、近期是否还得过其他疾病?吃过什么药吗?
10、平时所处的环境及饮食情况是怎样的?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这些症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什么病?
2、我的情况严重吗?会有生命危险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有什么治疗方法?需要住院吗?
5、必须卧床休息吗?
6、针对目前的病情,可以达到怎样的治疗效果?
7、治疗后是否可以正常生活?
8、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9、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10、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先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情况,医生还会建议做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血电解质检查、血沉及抗链“O"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片、胸部CT检查、MRI检查、超声心动图、六分钟步行试验,以明确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和触诊
水肿先从身体的下垂部位开始,一般首先出现下肢凹陷性水肿,以踝部最为明显,逐渐发展为全身性水肿。有时可发现颈静脉曲张、肝大。
2、叩诊
腹腔积液时叩诊可有移动性浊音,当存在心包积液时,叩诊可发现心脏扩大,有胸腔积液时可在胸部叩到浊音和实音区。
3、听诊
部分心脏病变听诊可发现心脏病理性杂音,存在胸腔积液时可有部分区域呼吸音减弱甚至消失。
4、血压测量
发现血压升高有助于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断。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适用于排查感染性疾病,当存在细菌感染时,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
2、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亢也可出现胫前、足背水肿,通过此检查,可用于排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多出现甲状腺激素上升,促甲状腺激素下降。
3、血电解质检查
心源性水肿时可有血电解质紊乱。
4、血沉及抗链“O"检查
可提示风湿性心脏病处于活动期。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片
适用于心肌炎、心肌病、肺血管疾病的排查,影响可显示心脏体积变化、钙化及肺动脉的变化,对相关疾病的鉴别和诊断有意义。
2、胸部CT检查
较X线,可提供更详细的心脏、肺实质和肺血管影像学信息。
3、MRI检查
能直接评估心室形态、大小和功能,对于部分血流动力学特征的检查也有较大帮助。
4、超声心动图
适用于心肌炎、心肌病、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的排查,可测量心脏体积、发现积液等病变、评价心脏功能等。
检查-其他检查:
1、六分钟步行试验
评价患者运动耐量的重要方法。适用于排查肺动脉高压等肺血管疾病。
2、心电图
发现各种心律失常,有助于心脏原发疾病的鉴别。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但需除外肾脏病性水肿、肝脏病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妊娠性水肿、局部性水肿。
诊断-诊断依据:
诊断要点如下:
1、有心脏病病史及症状
如心悸、气促、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痰等。
2、有心脏病体征
心室肥大、心脏杂音、肝淤血等。
3、水肿表现
全身凹陷性水肿,水肿与体位有关。
4、水肿程度
与心功能一致,心力衰竭好转后,水肿可明显减轻或消退。
5、影像学资料(X线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提示心包膜、瓣膜、心肌等有不同程度的病变。
诊断-鉴别诊断:
1、心源性水肿与其它水肿的鉴别
(1)肾脏病性水肿
肾脏病变引起的水肿可骤起,布及全身,有时仅限于眼睑。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肾功能减退、高血压等。肾病综合征常为全身性浮肿,而眼睑、面部更显著。慢性肾炎的水肿一般为全身性,根据病情的变化可以时轻时重,有时仅限于眼睑。
(2)肝脏病性水肿
起病较缓慢,有时可布及全身,但以腹水及下肢水肿为明显。严重时面部黄瘦,而腹部膨隆及下肢水肿形成明显对照。临床上可有肝功能损害、血浆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还可能有黄疸、脾大,钡餐检查可发现食道静脉曲张。
(3)营养不良性水肿
一般为全身性水肿,发生较缓慢,如不纠正可呈渐进性。患者常有长期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缺乏的病史,营养改善后水肿可消退。
(4)妊娠性水肿
有妊娠史,以下腹部为主,其程度可随腹部膨隆的增大而明显,合并妊娠期毒血症时可全身水肿,临床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及高血压等症状。
(5)局部性水肿
①局部静脉阻塞:可出现局部凹限性水肿伴有紫绀及表浅静脉扩张。
②淋巴系梗阻:丝虫病或慢性淋巴管炎病人因淋巴回流受阻而出现局限性水肿,以下肢及阴囊部位常见。
③过敏性:对药物、食物或环境过敏而突然发生水肿,常局限于面部眼睑等部位。常伴荨麻疹及体温升高。
2、相关疾病的鉴别
(1)慢性充血性右心衰竭
可因风湿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感染性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引起心衰。典型的右心衰的临床征象有:下肢水肿明显、水肿与运动和体位有关,伴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肝硬化腹水;体查有心脏杂音、肝肿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X线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发现心脏增大、心功能下降等。慢性咳嗽,高血压,肥胖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存在和心脏杂音,桶状胸、肺动脉高压征,左室肥大、高血压等体征有助于病因诊断。检查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异常,有助于区别肝源性及肾源性水肿。
(2)急性渗出性心包炎
渗出性心包炎引起心包大量积液时,引起心脏舒张功能受限,患者可出现酷似右心衰的临床征象,如颈静脉怒张、肝大、皮下水肿及腹水等。但该病心尖波动消失、心音遥远、常有奇脉、心包摩擦音,X线检查心型呈烧杯状,此外,由结核等感染性因素引起的急性心包炎还可能有发热、胸痛等结核中毒症状,不难与右心衰鉴别。
(3)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此病比较常见,患者多为青壮年人,病因多为结核性。心包明显缩小时可出现某些右心衰的临床征象,如颈静脉怒张、肝大、胸腹腔积液、下肢水肿等。此外,还可有脉压缩小、奇脉、心音遥远等压塞综合征的表现,X线透视可见心脏搏动减弱,有时心脏边缘钙质沉着,临床上无心脏增大与心肌肥厚的体征。但有些病人可因严重肺充血而呈端坐呼吸,肺动脉血压升高,这些病人的心包缩窄主要是左侧心。环行缩窄性心包炎可引起杂音。当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以腹水为主要表现时,易被误诊为肝硬化,可通过静脉压增高、奇脉的表现,及肝功能检查进行鉴别。
(4)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
原发性心肌病在慢性病程中可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或表现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临床征象,通过X线胸片上有心影缩小,心内膜有线状钙化影而无心包钙化影,心脏造影或同位素扫描可见心室腔狭小或血液流动缓慢,心电图呈心室肥厚或有异常Q波,两侧心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完全平行等,可以诊断并与缩窄性心包炎相鉴别。
(5)痨型克山病
是一种地方病,一般认为是由于微量元素硒的缺乏而引起的一种心肌病。病程末期常因心脏极度扩大而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表现。体检除可见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的体征外,主要特征是心脏向两侧极度扩大,尤以左室明显,不少病人达左腋前线与腋中线。心电图多表现为束支传导阻滞,以及S-T段与T波改变等,显示病变以心肌为主,结合流行病学特征,可以诊断。
治疗-预计治疗:
首先需要控制症状、减轻水钠潴留,医生还会根据病情进行容量管理。其次应针对心源性水肿的病因进行治疗。同时还应该积极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酗酒、肥胖等)。
治疗-治疗方法:
1、慢性充血性右心衰竭
(1)适当限制水钠摄入
如果不限制水、钠摄入,必会增加体液并抵消利尿剂的效应,故在应用利尿剂的同时,要限制水钠摄入。
(2)消除引起右心衰的诱发因素
常见的如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
(3)利尿消肿
利尿剂是治疗心性水肿,尤其是心衰引起的水肿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但在使用利尿剂的过程中,应注意副作用,特别是低、高钾血症等的出现。在确认单用利尿剂无效的情况下,可联合使用强心剂或血管扩张剂。常用利尿剂有噻嗪类利尿剂(双氢克尿塞等)、袢利尿剂、保钾类利尿剂等。改善心肌收缩力以提高心排血量,常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地高辛、西地兰、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还可使用硝酸甘油、硝普钠、酚妥拉明等药物扩张容量血管,通过增加容量血管中的血液量来减轻心脏淤血。
2、心包炎
由于心包炎引起的水肿,其根本原因是心脏受压,心肌舒张受限,回心血量减少,外周血管淤血引起的,因此治疗上首先是减轻心脏压迫,如急性心包炎,通过心包穿刺,放出心包积液,就可迅速减轻水肿;而对于慢性心包炎而言,由于心包粘连、收缩,需通过手术解除心包的束缚,水肿才能消退。然后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是结核性,可采用抗结核治疗等。
治疗-相关药物:
双氢克尿塞、地高辛、西地兰、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硝普钠、酚妥拉明
日常-护理原则:
1、一般护理
(1)水肿严重时,患者应卧床休息。伴胸腔积液或腹水的患者宜采取半卧位;以下肢水肿为主者,间歇抬高下肢,利于静脉回流,以减轻肢体的肿胀不适。
(2)低钠、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尽量不吃各种腌制品、发酵面点、干海货、含钠饮料和调味品等,避免加重水肿。
(3)限制液体摄入量,在医生指导下摄入定量液体。
(4)经常更换体位,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患者穿着宽松、柔软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可使用气圈或气垫床预防压疮发生。
(5)注意皮肤洁净、干燥,经常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使用热水袋保暖时水温不宜过高,防止烫伤。
(6)定期观察水肿部位和皮肤受压部位的情况,以便发现感染、溃疡等异常情况时,及时进行相关治疗。
2、心理护理
有时患者因严重全身水肿、胸水、腹水,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导致不能平卧睡眠,异常痛苦,易产生烦躁不安、焦虑等情绪。此时家属要及时给予安慰和疏导,患者也要多与医护人员和家属进行交流倾诉,以详细了解病情,缓解不稳定情绪,树立治疗信心,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用药护理
遵循医嘱正确使用利尿药物,不乱用、停用药物,并注意用药后的水肿情况,一旦发现药物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及时进行相关处理。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