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猩红热面容症状概述: 猩红热面容是指患者面部充血潮红,口鼻周围的肤色明显苍白,可见于猩红...
养生
症状名称: 猩红热面容
症状概述:
主要病因: 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常见症状: 面部充血潮红、口鼻周围肤色苍白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病原学检查、ASO试验
发病部位: 头部、面部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
好发人群:
症状-典型表现:
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面部充血潮红,口鼻周围的肤色明显苍白。
原因-总述:
原因-症状起因:
1、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猩红热。
2、药物过敏磺胺类、巴比妥酸盐、青霉素、水杨酸盐类等药物过敏可出现猩红热样红斑。
3、病原体过敏或毒素,某些病毒、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后过敏或其毒素的作用可致猩红热样红斑。
原因-常见疾病:
猩红热、猩红热样红斑、充血性左心衰竭、恶性贫血、风湿性心脏病、肝豆状核变性等。
就医-门诊指征:
1、面部充血潮红、口鼻周围明显苍白;
2、伴红色的弥漫样或线样皮疹;
3、伴草莓舌,表现为舌头充血呈鲜红色、表面凹凸不平;
4、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5、伴发热、咽喉痛、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抽血检查,建议空腹抽血。
3、就医前建议正常饮食,避免进食过于肥腻食物以及过量饮酒,以免影响部分检查结果。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使用一些药物,可携带相关包装。
6、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若患者为儿童,可能需要询问家长。
1、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种面容变化的?
2、是否有发热迹象?发烧到几度?持续多久?
3、是否出现红斑样皮疹?什么部位?多久了?
4、还有什么不适症状?
5、近期是否发生过链球菌感染?是否接受过治疗?
6、近期家庭成员或患儿的同学中是否有人发生了链球菌感染?
7、最近是否得过什么病?使用过什么药物?
8、患者是否对某些物质过敏?近期是否接触过此类物质?
就医-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患者为小儿者,通常由家长代为提问。
1、这种面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这个是病吗?严重吗?会传染吗?
3、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吗?
4、需要做哪些检查?
5、推荐采用什么治疗方法?需要住院吗?
6、需要吃药吗?药物有副作用吗?
7、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8、针对目前的病情,可以达到怎样的治疗效果?
9、治疗后有没有后遗症?还会复发吗?
10、是否需要复查?都查什么?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了解血液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是否增加,有无出现中毒颗粒,为鉴别诊断猩红热、猩红热样红斑提供依据。
2、病原学检查
取分泌物或从皮肤创口取材进行培养,可分离出致病菌,其中免疫荧光法检查咽拭子涂片可快速诊断猩红热。
3、ASO试验
人体在感染该型链球菌后,血清中可出现大量的抗链球菌溶血素(ASO)抗体。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病原接触史,详细病史、猩红热面容典型的临床表现,并结合相关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的同时常需要排查患者是否有猩红热、猩红热样红斑、充血性左心衰竭、恶性贫血、风湿性心脏病、肝豆状核变性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症状鉴别
(1)充血性左心衰竭面容:面色苍白,浮肿,出汗,面部表情痛苦,烦躁,常兼有急剧咳嗽,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样痰。
(2)恶性贫血型:两眼瞳孔间隔异常宽,皮肤呈青紫色,身体露出的部位常可看到许多出血斑。
(3)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常预测为风湿性心脏病、尖瓣狭窄。
(4)肺结核面容:消瘦,皖白,下午面颊部呈现绯红色,两眼闪闪有神,尚伴有潮热、盗汗、咳嗽、食欲不振等。
(5)风湿性心脏病面容:脸色黄而浮肿,两颊红而带紫,口唇青紫,形成鲜明的黄、红、紫(蓝)三种色彩,并伴有心悸、呼吸困难等。
(6)肝豆状核变性面容:是一种有家族性肝硬化及神经系统的疾病。患者情绪变化无常,时而无端哭泣,时而无故傻笑。平时两眼呆板,眼珠不转,涎水,言语不清或失语。
2、疾病鉴别
(1)猩红热:猩红热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小儿。根据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咽试子、脓液培养可获得A组链球菌;有与猩红热或咽峡炎患者接触史等,可诊断该病。
(2)猩红热样红斑:部分病例和药物过敏(磺胺类、巴比妥酸盐、青霉素、水杨酸盐类等)有关。其次为某些病毒、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后过敏或其毒素的作用所致。猩红热样红斑为一种急性全身性或限局性发疹性红斑,发病前有发热,咽喉痛等前驱症状。典型皮疹为细小红斑,相互融合成片,弥漫性分布,疹后脱屑。皮疹往往突然出现,常伴有畏寒、高热、头痛、不适等症状。取分泌物或从皮肤创口取材进行培养,可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体。
治疗-预计治疗:
治疗-治疗方法:
1、猩红热
包括一般治疗、病原治疗、对症治疗、并发症治疗,对青毒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
2、猩红热样红斑
皮损可自然消退,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与药物过敏有关者应停用可疑致敏药物。有感染时,应选用有效抗生素。抗组胺类药、钙剂和维生素C均可服用。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个别严重病例宜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3、充血性左心衰竭
去除心力衰竭的诱因,包括控制常见肺部感染及心律失常,卧床休息,吸氧,低盐饮食,治疗原有心脏疾病。应用洋地黄类药物以增强心肌收缩力。间断短期应用利尿剂以及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